「今天進港航班8人,出港航班11人。」這是湖南省一地級市機場7月份一個平常日子裡的客流量「日報」。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多地正掀起一股主要起降支線航班的「小機場」建設潮。然而,這種看似繁榮的背後卻是全國近八成「小機場」虧損,靠巨額財政補貼維持。
專家稱,在部分地方,20%的航線是由政府公務消費為機場填補客源,以及政府承包航線,被業內人士抨擊為「市場捧著行政的『奶瓶』」。
有業內專家持不同看法。中國民航科技研究院民航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胡華清說:「支線航空帶有政府公益性質,不能僅算虧損帳。」多位專家認為,像機場這樣成本較高的基礎建設,更應當科學規劃,謹慎投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