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附高中各學期關鍵事項

2021-01-20 高考網

  前段時間傳聞本應於2018年秋季新學期在全國大面積啟動的新高考改革「啞火」一事,終於有了最終結果,有8個省(市)經教育部評估,達到了啟動條件,被批准正式啟動新高考。

  那麼,確定2018年啟動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學校面臨哪些挑戰?今天一起來看一看。

  2018年啟動新高考省份名單:

  江蘇 湖北 福建 遼寧 廣東 重慶 河北 湖南

  「高考+選考」怎麼考?

  新考試之一:合格性考試科目增至13-14門,必須全部合格!

  根據各地公布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改革後,高中學考合格性考試將包括13-14門: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術或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

  其中前9門是傳統學考科目,現行的高中學考就已經有了。後4-5門為新增科目。

  考試對象:

  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

  考試內容:

  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為命題依據。傳統9門以紙筆閉卷考試為主;逐步增加物理、化學和生物實驗操作測試、外語聽力和口語的考試。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以筆試和實際操作(1-2項實際技能)相結合。

  體育與健康,以實地素質或技能測試為主。

  考試命題:

  省級教育考試部門負責制訂各科考試說明,包括各科考試題型、命題原則、試卷結構、計分辦法等。

  考試時間和次數:

  目前各地方案不同,主要有三種設置——

  第一種:合格性考試每學年安排1次,在上學期期末開考,覆蓋所有科目,學生可在高二、高三階段各考一次(含補考)。(河南等省份)

  第二種:合格性考試每學年安排2次,分別安排在每學期末,覆蓋所有科目。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首次參加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一第二學期末。學生在完成每門科目必修課程後即可參加合格性考試,做到隨教、隨考、隨清。(北京等地)

  第三種:參加高考語、數、外統考的學生,可以不參加語、數、外的合格性考試。(廣東等省份)

  考試成績: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當次考試不合格,可參加以後同科目合格性考試,不再單獨組織補考。

  提醒:

  各地新的合格性考試,除了增加科目、調整考試時間、允許兩次參加考試,和之前的學業水平考試相比,變化並不大。

  高中生要注意的是,之前並不列入學考的體、音、美、技術等科目,如今成為必須合格的科目,而且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所以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起碼高中三年開設的基本課程還是要認真上完的。

  新考試之二:等級性考試

  3+3?3+1+2?ABCD五等怎麼劃?


  相比合格性考試,高中學考的等級性考試變化很大也很具體,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志願選擇,也影響著中學教學和高校招生等多個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異很大,可以說是新高考方案中最複雜、爭議也最大的地方。

  考試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討。

  「3+3」是什麼?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們還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偏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風格各異」的選考方式。

  「3+1+2」又是什麼?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兩門科目中必選一門,計100分;「2」,指在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門科目中任意選擇2門,每門科目100分。總分是750分。它與「3+3」模式的區別就是在「物理、政治」兩科中增加了一門必選課。

  3+3模式下過多的選擇其實對考生、家長、學校來說都會成為負擔。這種做法在6門選修中固定1-2門作為必選項,相信對考生、家長和學校來說都會減輕很多壓力。但這種模式還沒有地方明文確定。

  不論是哪種模式,各地基本都要求最遲在高二上學期期末前確定等級性考試科目。有的省份規定可以有一次更改機會,大多數省份則規定選考科目一經確定不得更改。所以,學生的選擇一定要非常慎重!

  考試時間和次數:

  之前多地方案提出等級性考試可以考兩次。但北京方案出臺後,越來越多的省份傾向於只考一次。總結兩種設置如下——

  第一種,等級性考試每學年組織1次,安排在6月,與當年統一高考同期進行。每門科目等級性考試時間90分鐘,卷面滿分100分。考試對象僅限當年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

  第二種,史、地、化、生安排在高二下學期末第一次考試,高三上學期末第二次考試;政、物安排在高三上學期末第一次考試,高三下學期末第二次考試。

  考試範圍:

  等級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為命題依據。

  考試命題:

  省級教育考試部門負責制訂各科考試說明,包括各科考試題型、命題原則、試卷結構、計分辦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託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等級性考試試題。

  考試成績:

  先按比例折算成A、B、C、D、E五等(0分無等級,A最高)。這五等對應的人數比例是:15%、30%、30%、20%、不超過5%(含E等和0分)。這五等還會細化為不同的級,並按級再次轉化為分數,算進高考成績。

  提醒:

  其實,對於等級性考試如何考、如何計分,人們的爭議倒並不是很大。

  不同選科組合對高考之後志願選擇的影響,其實很多家長和學生也不是很在意。因為高校會提前發布各專業隊選考科目的要求,無非是把高考後填報志願的工作提前一部分到高考前一年完成。

  關鍵在於3+3模式的20種選科組合,給高中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了巨大壓力!

  小學校如何實行走班制?走班制所需的教室、師資是否準備充足?走班制可能帶來的選科不均衡、學生不適應、反悔後想更改如何解決?學生如何科學處理興趣學科與考試競爭的關係?這些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浙江省並沒有給出非常完美的方案,還是靠陸續開始試點的省份在摸索。

  新考試之三:全國統一科目考試

  數學不分文理,三大主科命題重點大變


  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除英語、日語、俄語外,還新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因為新高考沒有了文理分科,三大主科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數學不再分開命題。

  外語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試,新高考改革後,外語一年有兩次考試機會,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績計入高考。(請注意甄別兩次機會是指聽力兩次,還是指筆試兩次。從目前來看,大多省份都是聽力兩次機會,而筆試只有6月份統一高考的一次。)

  考試內容:包括新課程標準中的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內容。

  考試命題:新高考全面實施後,三大主科的命題權或全部收歸教育部考試中心,但很可能繼續保留3-4套不同試卷,用於不同地區。

  走班怎麼走?

  對學校而言,新高考改革「選科走班」面臨8大難題!就各地的情況來看走班大體有以下幾種狀況:

  一是全走班,即指語文、數學、外語和 「6選3」(或7選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過走班完成教學;

  二是大走班,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可以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變,三門選考科目所有學生均通過走班完成教學;

  三是小走班,是指部分學生或科目走班,即將三門或兩門選科相同的學生優先組成班級,其他科目或學生走班教學。

  還有一種是不走班,所謂不走班,是指學校向學生提供有限數量的選科組合,然後將三門選考科目均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班,學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課。網絡上有個統計數據小走是佔68%,全走班的只佔1%。大走班佔19%,還有不走班12%。

  新高考模式下,家長如何指導孩子?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在短期內要同時備考更多科目,這時家長幫忙取捨是門藝術。三科選考科目的出現,學校多會採用走班制和分層教學,這一塊怎麼引導孩子儘快適應是個關鍵。

  對此,有以下建議:

  

  1、讓孩子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優勢科目(可以作為未來高考的選考科目)。

  2、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的課程進度快,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法詳細解釋,所以孩子一定要學會在課後能夠自主學習,不然知識點漏洞越來越大,再想補就難了。

  3、引導孩子重視學考。現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適合考前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了,因為高二的學考等級會影響高考錄取,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高一開始就要及時把知識點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讓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科目去學習,家長可以從這個點入手,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早早為孩子打下紮實的基礎。

  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間的關係,儘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響高考的錄取。

  新高考實行後,各年級大事表

  高一上:適應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點

  高一下:夯實科目基礎,認知專業大類

  高二上:學好各科科目,進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順利完成學考,認知細分專業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備戰選考科目

  高三下:衝刺高考考試,學習志願填報

  高考改革在上述省份正式啟動後,把人生選擇前置,讓學生從高二、甚至高一就開始考慮畢業後的方向。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是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還是便於填志願的科目?究其本質,我們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

相關焦點

  • 天津:「新高考」選考科目如何選(圖)
    在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僅明確提出了未來英語可以一年兩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學生還可以自主選擇高考考試科目(採取3+3考試模式)。按照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從本學期開始,新高一學生迎來了「新課改」。這一輪的高考改革有什麼特點?學生和家長的心態如何?在此背景下的「新課改」,又有哪些變化?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今年暑假,高一新生家長王欣過得很是愜意。
  • 廣東首屆新高考今年正式落地,佛山高中生如何迎戰?
    考試時間增加1天;實行院校專業組投檔……日前,《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公布,廣東2021年新高考的考試及成績、招生批次與劃線辦法、志願填報、投檔錄取等安排正式出爐。2021年是廣東新高考落地的第一年,與2020年高考相比又新在哪?佛山師生適應情況如何?
  • 趁孩子尚未高考 請一定花2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新高考下,選課走班是趨勢,也是必然,但是這對學校老師的數量和質量要求非常高。很多高中都不可能按照這 20 種可能開設選課走班。並且不同的學校優勢學科也不同,家長可以結合學校的強項和孩子的興趣來幫助孩子選擇。  關注點二:高中3年大考最多可達22場!  新高考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第二次考試機會,除語文和數學之外,其餘科目均有兩次考試機會。
  •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
    新高考:高一的女兒成績不好,在6選3的模式下,如何選科?新高考在即,也是急壞了很多的家長和考生。成績到底好不好,需要同學去真實的感受,最後再做一個定奪。不搞清楚這個問題,很難給說合理的建議。1、看學校的檔次:如果是重點高中,成績不好的也不一定是真不好,有可能是「鳳尾」而已;如果在一般高中,在班裡成績墊底,那就去真不好了。
  • 瀋陽初升高,選擇私立高中注意事項。瀋陽私立高中都有哪些?
    中高考目前都已經結束了,現在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即將升入初三的學生家長來說,未來選擇私立高中就讀好不好呢?對於其他成績稍差不足以被優秀公辦高中錄取的考生來說,選擇一所合適的私立高中實際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私立高中,選擇私立高中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呢?注意事項:首先,考慮私立高中過往的高考升學率。
  • 新高考來了 學校如何接招?翠園經驗引關注
    2018年及以後入學的深圳高一學生,高考將實施「3+3」模式,高考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自主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新高考如期而至,中學如何接招?「新高考」採取科目「3+3」模式,即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其中,3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自身特長、未來發展規劃等,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標配餐」變成「自助餐」,「6選3」模式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根據粉絲的反饋情況,我決定把《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強選物理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提前更新,順序略作調整,又名《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友情提示:全文4300多字,閱讀時長15分鐘。
  • 留學生家長必看:孩子出國初期八大注意事項
    2.學習方法的調整與適應孩子在國內習慣了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而國外是與國內截然不同的開放教育模式。孩子出國之後面對這種教育模式的變化,短時間內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適應和磨合。如果家長在孩子出國前就這方面多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多了解一下外國的教育模式與中國應試教育的差異,多給孩子講解一下如何去應對這種開放式的教育,讓孩子在心理和實踐上都有一個準備過程,那麼,這個磨合期就會大大縮短,有利於孩子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3.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在國外留學,對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 「高中讀了1年半,98.4分!」中國學霸躺贏VCE高考!
    去澳洲讀高中已經成為出國留學的一個熱點。家長們為孩子的教育規劃,相比十幾年前考慮的更早、更長遠。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有個優質的教育環境,從小就能接受到國外先進的教育薰陶,成為一個堅強、自信、開朗,綜合能力強的人,家長們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澳洲讀高中。今天的主人公在剛剛結束的VCE高考中,考出了98. 4的ATAR高分!
  • 新高考:這6大因素決定選科成敗,該如何下手?家長必看
    關於新高考,很多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是"一臉懵",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才是對未來最好的選擇。其實,新高考就是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如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等,同時還可以藉助一些興趣測評的道具、遊戲、測試等,幫助自己更準確地判斷興趣傾向。 四、大學要求 對於新高考改革實施地區,各大學會發布各專業關於科目選擇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選擇了必選科目,高考時才能填報該專業。
  • 在新高考「3+1+2」的模式下,想當醫生,該如何組合科目?
    從文理分科到「3+1+2」模式的新高考,考生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喜歡什麼科目就選什麼科目、擅長什麼科目就選什麼科目,看似更加簡單了,然而,卻有不少考生和家長抱怨:「原來沒有選擇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高考選科其實並不能只顧自己擅長哪門,還要考慮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以後的高考填志願問題,很多專業對考生高考所選的科目有要求,比如你想報考物理類的專業,而你在高考時並沒有考物理,我們的孩子往往不考什麼就不學什麼,也就是說在高中並沒有認真學過物理,而到了大學卻要學習物理類的專業,很明顯是行不通的。
  • 鳳凰下午茶:教育專家為您解讀高考改革新動向
    鳳凰網山東:孫老師,英語要改為考兩次,考生應如何平衡學習英語和其它科目的時間?孫金鳳:我認為,這對於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孩子是利好消息,他們可以在高三上學期考出自己最高的水平,下半學期就可以把更多時間投入語文、數學的學習。對於英語成績中遊或者中等偏上的孩子,可能高三上半年考得不滿意,下半年會再考一次。
  • 衡中挑戰江蘇省各大超級高中,新高考模式誰是贏家!
    江蘇省在2018年宣布開啟新高考模式,三年後,也就是2021年的6、7月份是江蘇學生十多年來第一次使用全國卷。2021年一月中下旬,河北、江蘇、湖南等8大省市將會聯合舉行大聯考,網絡上也爆出了衡水中學挑戰江蘇各大名校的視頻。
  • 一堂歷史課為新高考打了個樣,如何應對明年新高考?200多名省級示範...
    2021年,湖南將作為第三批改革省份,正式採用「3+1+2」新高考模式,在考試方式、考試內容、志願填報、院校錄取、專業選擇上都不同程度地發生改變。不僅家長和學生需要熟悉新高考的相應政策,各大學校的應對也成為重中之重。老教材、新考法,在新高考背景下,湖南高中學校高效課堂該如何構建?
  • 高一入學班裡第二,高三班級倒一,新高考硬選物理的悲劇
    距離2021年新高考還有六個月,高三階段三考試成績出來了,小王成了班裡的倒數第一。她本來是一個非常有潛力有希望衝擊985大學的好苗子,沒有想到卻因為新高考選科硬選物理,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歡迎大家閱覽「新高考如何選科」最新一季的內容《新高考硬選物理的悲劇:一個985的好苗子,高三淪落成班裡倒一》,又名《高一入學班裡第二,高三班級倒一,新高考硬選物理的悲劇》。
  • 高中階段,家長有必要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開啟3年的陪讀模式嗎?
    這也讓很多家長表示頭疼,畢竟高中是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三年,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家長選擇了陪讀這條路,就是想要督促孩子,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好在高考中「一舉奪魁」。現在很多高中學校都是有寄宿制度的,我當年的高中就是一所可以選擇住校的高中,高一階段,幾乎班級上所有的學生,都是住校的。
  • 高中校長解讀「新小高考」:考試難度降低,考試安排更科學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袁藝)《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實施辦法》近日出臺,讓高中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更有章可循。蘇州兩位高中校長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辦法」指導下的「新小高考」難度降低,減輕了學生學業壓力,考試時間安排更為合理。
  • 高考英語上漲30分,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高考過後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無數記者背後做了更深的調查,竟然發現被無數學生和家長稱讚的「才女」,高三上學期還是英語成績不是特別拔尖,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學習,讓她華麗變身,一舉奪得省文科狀元。後來接觸了這套學習方法後,單詞記憶容易了,也不會輕易遺忘了,關鍵還有7311抗遺忘的訓練,記憶單詞就更牢固了。僅僅2個月的時間,我的英語成績從班級普通,一下子竄到了單科第一名。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下,努力學習,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讀
    目前新高考改革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門話題!尤其是2021年新高考的8省市及未來即將實施新高考的省市地區。  為助力各地家長、考生更加全面了解和透析新高考報考政策,為大家帶來了《新高考報考進階100問》,研究價值極高,供廣大師生、家長參考學習。
  • 合作丨思知生涯與廣東梅縣東山中學共建學生生涯發展指導體系
    是全國重點中學、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梅州市直重點學校。傳統高考模式中,學生的成長規劃和興趣培養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薄弱環節。此次新高考改革,學生選擇的學科組合是學生高中學習、未來求學深造和職業謀劃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