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公司逃離險企 永安保險等股權出售難(2)

2021-01-09 新京報

中小險企面臨轉型陣痛,今年以來共有32家公司擬出清險企股權;同時也有18家公司新進持有險企股權

(上接B06版)

一位保險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並不能說保險牌照沒那麼受歡迎了,只是公司在選擇是否進入保險業時,更加謹慎了。其次,公司對於其投資的保險標的選擇,也會綜合多方面進行考慮,例如公司經營情況、其他股東的情況等。此外,近年來監管對保險公司股東準入嚴格,即便一家公司想成為險企股東,也不一定符合標準。

自2018年4月10日起實施《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後,險企股東的準入門檻也有所提升,種種因素讓許多公司在決定是否進入保險業時出現猶豫。

近期,新京報記者還獲悉,為落實2019年公司治理監管工作任務,決定組織開展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工作,將嚴厲打擊保險機構股東股權違規行為以及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亂象行為,將重點關注2018年實施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出臺後的股權和關聯交易情況。

此次險企股權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也包括:股東行為是否符合規定要求:股東通過隱藏實際控制人、隱瞞關聯關係、股權代持、一致行動約定等隱性行為規避監管審查,謀求對保險公司的控制權和主導權等;股東質押保險公司股權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保險公司是否存在股權質押、凍結比例過高,股權變動頻繁,股權結構不穩定的情況等。

此外,投資人資金來源是否符合規定也是重點之一。例如投資人取得保險公司股權,是否使用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是否存在投資人通過設立持股機構、轉讓股權預期收益權等方式變相規避自有資金監管規定的情形;投資人是否存在挪用保險資金,或者以保險公司投資信託計劃、私募基金、股權投資等獲取的資金對保險公司進行循環出資的情況等。

金融開放背景下 有外資股東增持險企股權

在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險企的外資股東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會。今年以來,我國金融開放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今年5月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出了12條對外開放的新措施,其中關於保險業的就有「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允許境內外資保險集團公司參照中資保險集團公司資質要求發起設立保險類機構」等。因此,今年以來也有一些外資股東增持了保險公司股權。

例如安盛天平,其《關於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中就顯示,公司外資股東也是第一大股東——AXA Versicherungen AG,擬成為寧波益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寧波華閣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其餘五家股東出清安盛天平股權的受讓方,該交易達成後,AXA Versicherungen AG將持有安盛天平100%的股權,此前,其只持有安盛天平50%的股權。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華泰保險集團。相關公告顯示,其股東安達百慕達保險公司擬成為部分小股東轉讓股權的受讓方,其持有華泰保險集團的持股比例從約6.18%提到了約10.93%。

華泰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股東方出於自身需要對所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股權進行轉讓是股東的權力,華泰尊重股東方出於自身考量作出的決定。安達(Chubb)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人,自2002年入股華泰以來,一直是華泰的第一大股東,此次增持股份,既表明了安達對於華泰以往經營業績的充分認可,也表明其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目前華泰保險集團整體經營穩定,未受到股東變更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華泰保險股權遭拍賣抵債 年內9險企股東離隊各有苦衷
    這是華泰保險年內擬進行的第三筆股權變更。  藍鯨保險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已有9家險企披露股權變更方案,涉及戰略調整、回籠資金等各類原因,在此前提下,業內專家向藍鯨保險分析稱,股東對保險公司盈利預估偏差、強監管下險企營運腳步放緩等因素,均會導致股東出讓股權。
  • 險企股權併購「乍現」冷暖否泰 上市公司收購保險股權逾470億
    今年的保險業收購和退出股權事件接連登臺。一方面是多家險企股東「脫手」旗下股份,意欲退出保險市場。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一些「新選手」在保險業投入的資金規模已逾47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在防風險、去槓桿的外部環境下,保險行業下一步的發展重點不是增加數量,而是提高發展質量,規範經營行為。
  • 險企股權變動頻繁 年內變更事項已發生33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冷翠華險企股權變動,往往會對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險企股權變更事項已達33例,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2家、人身險公司7家,部分險企將近一半的股權易主,多家險企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向三分之一集中。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21日)|保險公司|險企|壽險|財險|保險產品|銀保...
    123億元  我國汽車保險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十年漲799%  七成險企償付能力下滑行業募資超580億元  8月有萬能險結算利率跳水從年化5.84%直降至2.5%  保險行業微信智能運營服務商「集牛科技」獲3500萬元Pre A+輪融資  監管「無人區」狂奔十年,網絡互助持牌經營難在哪?
  • 永安保險百億目標「長徵」22年仍待考
    來自山東保監局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永安保險山東分公司前5月就實現保費3.65億元,而今年前5月山東分公司僅實現保費2.7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四川分公司保費增長4億元。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業務增長主要是由於今年2月原保監會叫停了四川市場上人保、平安、太平3家大公司的3個月商業車險業務,當地市場部分車險業務轉到永安。
  • 永安保險:頻繁收到罰單與股東更迭 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存爭議
    另一方面,今年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00563.SZ,以下簡稱「陝國投A」)連續增持永安保險股權,股權佔比從第十二位進階至第五。連續動作背後,陝國投A對永安保險股權加強集中度的意圖明確。 隨著公司控制權最終落定,永安保險還需解決業務增收問題。
  • 2020保險股權轉讓降速賽
    變賣股權償債的還有北京人壽的股東。11月,中國地熱能發布公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恆有源投資已與北京潤古籤訂股份轉讓協議,擬以2.37億元出售其持有的北京人壽4.99965%的股權。這僅是其中一個動作,中國地熱能今年已經出清多項資產,目的無一例外均指向償還銀行貸款,提升負債水平,改善財務狀況。
  • 2019年險企舉牌「不一樣」對外開放「加速度」
    多家券商機構近期紛紛認為,明年險資有望提升權益投資比例,近期也有媒體報導稱,險資已開始「連夜加倉」。明年險資「入市」資金增量幾何我們拭目以待。2.險企舉牌2019年,險資舉牌再也不是一個讓人聯想到「野蠻人」的詞彙。
  • 遼寧成大謀中華控股20%股權 上市公司蜂擁貼保險標籤
    此外,隨著資本併購非上市險企步伐的加快,不僅西水股份、華資實業等上市公司有望轉型保險業,天安財險、華夏保險等黑馬險企也將實現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保險股權成「香餑餑」  臨近年底,華泰保險及中華控股兩大保險集團的股權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 財聯社保險早會(12月16日)
    人保金服獲5億元增資太保壽險獲批設立香港子公司大家人壽建立獨立代理人團隊北京江山保險經紀7成股權1萬元底價起拍河南偉寧保險代理違規開展保險代理業務被罰42萬元險資股權2、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低於5%今年各大險企的「開門紅」主打產品中,「年金險+萬能險」組合再度成為吸金利器。然而萬能險結算利率卻難再作為「吸金點」了。據悉,在多家大型險企的「開門紅」主打產品中,萬能險結算利率在5%或接近5%水平,部分帳戶較年初結算利率已經出現多輪調降。
  • A股險企前2月保費三升兩降,平安降8%最多;國內代理人平均服務年限...
    成都國資接手成都農商行35%股份,安邦退出3月12日,成都農商行官網發布公告稱,安邦保險集團擬將其持有成都農商行3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5%,全部轉讓給成都興城。企查查股權信息顯示,成都興城為成都市國資委全資控股公司。
  • 中國太保再度合作中國排協;首批大灣區保險問世;國任財險5千萬股權...
    王敘文:服務將成為未來險企競爭力 銀保監會管理委員會人身險部副主任王敘文近日發表演講,稱保險行業發展應以服務為核心。其中,財險公司處罰金額是人身險公司的2倍,達998.5萬元。 銀保監會黃洪: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7.4%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2月1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表示,2020年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7.4%,佔保險業的74.1%;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 《戰狼》:影視保險是外資險企的江湖
    目前,美國影視保險市場已經十分成熟,但從我國的情況來看,一切尚在剛剛起步的狀態,規模不大的影視保險也是外資險企的天下,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這一細分市場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  三大產品佔據影視保險主流  影視作品製作全過程有諸多風險,一般由哪些保險來承保其中的風險呢?
  • 平安銀行出清永安財險股權;巴菲特清倉旅行者保險;利寶增資獲批
    ,例如企業責任保險、營業中斷險等,鼓勵保險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開發設計責任更廣、價格更低的保險產品,不斷擴大商業保險的覆蓋範圍和人群,幫助緩解企業、群眾的後顧之憂,積極覆蓋其風險敞口。截至4月末,財險業資產總額2.37萬億,淨資產6670.44億;人身險業資產總額18萬億,淨資產1.4萬億。
  • 2019.7.22|中國險企10家入榜世界500強;人保吉分車險違規被罰101萬...
    相較去年排名情況來看,中國平安維持29位不變、中國太保較去年上升21位、中國太平上升14位、富邦金控上升8位、華夏保險首次進入榜單,其餘5家險企較去年排名均出現不同情況下滑。  43家險企科創板打新獲配金額近12億元  隨著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網下配售結果公布完成,險企「打新」成績單也悉數出爐。
  • 股東爭鬥多年、分公司保費負增長的永安保險,百億目標何時實現?
    風險綜合評價將為C,淨利潤連年降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安保險)成立於1996年9月,註冊資本為30.09億元,成立至今已有近22年的歷史。永安保險成立之初,股東便有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杉控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陝西興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陝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 險企入場「口腔沉默市場」 齒科保險走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險企開始嘗試「保險-醫療控費-健康管理-支付閉環」新模式,單病種的齒科保險逐漸走熱。我國口腔醫療機構數量預計2020年可達到4200所,口腔服務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1977億元。未來,齒科保險或將撬動口腔沉默市場。
  • 險企密集布局消費金融:中國人保上線信用貸,大地保險等開展信用...
    據了解,保e貸產品由重慶人保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小貸)提供。企查查顯示,人保小貸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資本3億元,中國人保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金服)持有人保小貸100%股權。
  • 險企造勢推「愛情保險」 實質為短期附加險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愛情保險和人們理解的不一樣,並不能保證愛情不變,實際上只是換了包裝的短期附加險而已。借勢情人節眾險企推「愛情保險」繼「雙十一」與眾籌網合作首發愛情保險後,2月12日,長安保險再推「愛情保險」,此次產品共包括六種形態,保額從120元至131.4萬元不等。據悉,被保險人可在第5年獲得婚姻津貼保障。6款產品期限均為5年。
  • 虛構保險中介業務 永安財險璧山支公司被罰8萬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實習生 周菡怡)7月2日,江津銀保監分局對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璧山支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財險璧山支公司」)虛構保險中介業務的行為罰款8萬元,對其主要負責人何忠偉罰款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