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險企面臨轉型陣痛,今年以來共有32家公司擬出清險企股權;同時也有18家公司新進持有險企股權
(上接B06版)
一位保險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並不能說保險牌照沒那麼受歡迎了,只是公司在選擇是否進入保險業時,更加謹慎了。其次,公司對於其投資的保險標的選擇,也會綜合多方面進行考慮,例如公司經營情況、其他股東的情況等。此外,近年來監管對保險公司股東準入嚴格,即便一家公司想成為險企股東,也不一定符合標準。
自2018年4月10日起實施《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後,險企股東的準入門檻也有所提升,種種因素讓許多公司在決定是否進入保險業時出現猶豫。
近期,新京報記者還獲悉,為落實2019年公司治理監管工作任務,決定組織開展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工作,將嚴厲打擊保險機構股東股權違規行為以及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亂象行為,將重點關注2018年實施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出臺後的股權和關聯交易情況。
此次險企股權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也包括:股東行為是否符合規定要求:股東通過隱藏實際控制人、隱瞞關聯關係、股權代持、一致行動約定等隱性行為規避監管審查,謀求對保險公司的控制權和主導權等;股東質押保險公司股權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保險公司是否存在股權質押、凍結比例過高,股權變動頻繁,股權結構不穩定的情況等。
此外,投資人資金來源是否符合規定也是重點之一。例如投資人取得保險公司股權,是否使用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是否存在投資人通過設立持股機構、轉讓股權預期收益權等方式變相規避自有資金監管規定的情形;投資人是否存在挪用保險資金,或者以保險公司投資信託計劃、私募基金、股權投資等獲取的資金對保險公司進行循環出資的情況等。
金融開放背景下 有外資股東增持險企股權
在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險企的外資股東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會。今年以來,我國金融開放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今年5月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出了12條對外開放的新措施,其中關於保險業的就有「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允許境內外資保險集團公司參照中資保險集團公司資質要求發起設立保險類機構」等。因此,今年以來也有一些外資股東增持了保險公司股權。
例如安盛天平,其《關於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中就顯示,公司外資股東也是第一大股東——AXA Versicherungen AG,擬成為寧波益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寧波華閣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其餘五家股東出清安盛天平股權的受讓方,該交易達成後,AXA Versicherungen AG將持有安盛天平100%的股權,此前,其只持有安盛天平50%的股權。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華泰保險集團。相關公告顯示,其股東安達百慕達保險公司擬成為部分小股東轉讓股權的受讓方,其持有華泰保險集團的持股比例從約6.18%提到了約10.93%。
華泰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股東方出於自身需要對所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股權進行轉讓是股東的權力,華泰尊重股東方出於自身考量作出的決定。安達(Chubb)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財產及責任保險人,自2002年入股華泰以來,一直是華泰的第一大股東,此次增持股份,既表明了安達對於華泰以往經營業績的充分認可,也表明其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目前華泰保險集團整體經營穩定,未受到股東變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