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不該去大陸?」面對西進熱潮,越來越多臺灣民眾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遠見》雜誌昨天舉行32周年慶記者會,公布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2018臺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發現大陸薪酬是臺灣的1.72倍,高於去年的1.57倍;但大陸生活費已比臺灣高,是臺灣的1.63倍;45%的西進者對工作感到滿意,44%對生活感到滿意,不滿意的比率皆低於10%,願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的更超過八成。
104獵才招聘暨人才經營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大陸經濟發展與未來前景對人才具有高度磁吸效應,薪酬排行已非首要考慮。在薪酬方面,若非主管職,西進拿高薪的想法已不切實際。
他向《聯合早報》指出,大約五年前,臺資企業人才外派大陸模式已逐漸改變,臺企在大陸設立的企業不再預留職位給臺灣人才,而是以「在地化」僱用為主。
這些西進者對工作滿意的原因是大陸有發揮的舞臺、大陸產業蓬勃發展並更為國際化、能學到更多專業及經驗。不過,也有逾五成受訪者深感大陸工作壓力大,平均一周工作50.5小時,高於臺灣主計總處2016年發布的平均43小時,也使得57.1%曾想回臺灣。
擁有臺大與北大學歷的網媒「今日頭條」項目經理周思妤在會上指出,儘管有亮眼學歷與工作資歷,但她在求職時仍被拒絕60多次,得過五關斬六將,還花錢買了攻略學習面試技巧。
「我在『今日頭條』面試了四次,直到第四次才被錄用,這裡的競爭很激烈。」
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很多人以為大陸是就業藍海,但年輕人若無核心競爭力,很容易迷失自我」。
《遠見》雜誌另與大陸人力資源媒體公司HRoot合作的「大陸企業招聘臺籍員工偏好度」調查也發現,臺灣員工西進最嚮往的行業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以49.07%排名第一;專業服務(財會、法律、人資)排第二;教育、培訓第三。因此,到大陸求職者最想去的城市中,上海、杭州和北京排前三位。杭州的崛起,得力於當地網際網路、新經濟的高速發展。
近六成陸企表示想用臺灣人,且企業營收規模愈大,用臺灣人的意願愈高。在招聘的臺灣人才中,以市場營銷企劃和廣告人才最多,陸企最喜歡臺灣人的三大特質分別是:有創意、有國際觀、情商高。
同時,本次調查也發現,51.79%僱主認為聘用臺灣人比較貴,26.79%表示會提供臺灣人比市場行情更高的薪酬待遇,但並未減低企業聘用臺灣人意願,顯示大陸企業對臺灣人的認可。
今年2月底,大陸推出「惠臺31項措施」,調查顯示52.38%企業會因該措施聘用更多臺灣員工,47.62%則不會,反映政策還沒發酵,但已出現些微鼓勵效應。
根據2016年10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上公布的數字,居住在大陸的臺灣民眾總計約200萬人,包括眷屬與學生,將近臺灣總人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