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截至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8年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圓滿完成,1146名優秀學子將在9月相聚深圳神仙湖畔,在夢寐以求的大學開啟人生新篇章。
2018年,港中大(深圳)的內地本科生生源質量在2016、2017兩年持續大幅上升的基礎上,再次實現跨越式提升。理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133分,文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82分;15個省的文科最低錄取分排位在前0.5%,15個省理科在前1.5%以內,英語平均分高達138分。
重視綜合素質培養理念受到社會認可 成為各省(市)高分學子首選
今年是港中大(深圳)本科招生工作開展的第五個年頭,有賴於學生、家長、中學及社會各界對港中大(深圳)辦學模式、教學質量的高度認可,大學的招生分數逐年升高,連續三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錄取的文科學生最低分621分(位次:764名),全部位列省內32萬文科考生的前0.2%,超過一本線71分;理科學生最低分630分(位次:2896名),全部位列省內33萬理科考生的前0.9%,超過一本線130分。在廣東省投放招生計劃的全國各知名高校中,港中大(深圳)的理科分數線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的第18位,文科分數線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的第12位。
今年的25個招生的省市自治區中,絕大多數省份的招生質量均比去年有大幅度提高,許多省(市)的理科最低分列於全省1%,尤其是廣東、河南、甘肅、黑龍江、河北、貴州、山西、廣西等省份的情況更是可喜。作為只有短短四年多辦學歷程的大學,港中大(深圳)在全國各省市高分學子心目中的位置日益凸顯。例如:在新高考省份的浙江省,是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第12位的大學;在距離深圳最遠的黑龍江省是理科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第16位的大學;在全國知名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是文科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第17位的大學;在去年新增的招生省份山西省,是文科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第9位、理科位居錄取分數榜單第14的大學。
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升,以及作為家長對培養學生相應能力與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港中大(深圳)的辦學模式與培養理念受到中學、家長、學生及社會的普遍認可,報考熱度連年持續增加,一大批優秀的考生都將港中大(深圳)作為入學首選,希望能在這所既有中國文化傳承,又有國際化氛圍的研究型大學中追求學術夢想。一位成績優異的浙江學生家長正是希望女兒成為適應社會要求的國際化綜合素質人才,才選擇進入港中大(深圳)學習的,「我認為港中大(深圳)能夠培養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多元文化意識、計算機應用能力、數理分析能力、領導力」 。
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競爭激烈 報考生源質量優秀
經過四年的辦學實踐,社會各界對港中大(深圳)教育理念的認可度不斷增強,除了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外,今年,山東省首次加入「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的行列。綜合測評錄取模式中高考成績佔60%,入學測試成績佔30%,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佔10%。今年,參加綜合測評考試的生源質量和數量都有大幅度提升,經過嚴格篩選,四個省市共選拔5200名考生參加測試,競爭非常激烈。廣東近1800名學生參加了考試,競爭211個錄取席位;浙江近1600名學生參加考試,最終錄取146名學生;上海近500名學生參加了考試,競爭45個錄取席位;今年新增綜合評價考試省份山東有近1400名學生參加考試,最終錄取53名學生,相當於每26人只錄取1人。另一個特點是,今年報考綜合評價測試的學生生源優秀,大多數來自各地的重點中學,如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寧波鎮海中學、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華南師大附中、廣東實驗中學、執信中學、上海復旦附中和山東省實驗中學。
考生普遍認為港中大(深圳)的綜合評價筆試和面試考題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不會和高中所學知識脫節,卻對個人的文化素養、對日常生活的思考感悟和獨立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重點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除了考察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還考察學生觀察、想像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模式獲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普遍好評。
獎助學金覆蓋率超過53% 更多工薪家庭受惠
今年,港中大(深圳)繼續加大了新生入學獎助學金發放力度,2018年,共600餘名學生獲得不同種類的獎助學金,獎助學金覆蓋率超過53%。每年12萬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9.5萬人民幣的全免獎學金、4.75萬人民幣的半額免學費獎學金、3萬元人民幣勵耘獎學金幫助了更多學生圓夢國際化大學。此外,每年3萬人民幣的博文獎學金,不以高考成績作為參考,而是通過重點中學推薦,學生報名的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高中階段表現、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等。今年,共有393名綜合素質表現優秀的學生獲得博文獎學金。
港中大(深圳)今年也首次設立了 「諾貝爾班」,經過嚴格的面試環節,評委會在全中國重點中學推薦的100多名優秀學生中,最後選出了6名同學,他們成為了首批進入「諾貝爾班」學習的學生。這6名同學分別來自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重慶巴蜀中學、重慶巴川國際高級中學、貴州第三實驗中學與江西九江一中。
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作為深圳第一家招收保送生的大學,首次針對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國語學校招收外語類保送生,最終錄取11名保送生,分別來自上海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等國內頂尖中學。
徐揚生校長以溫情文字陪伴鼓勵考生走過高考季
高考之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校長徐揚生教授以一篇《松而不懈》支招如何在高考中發揮更好,為考生緩解考前緊張情緒,從容應對人生大考。在綜合評價考試時,徐揚生校長親臨深圳、山東、浙江三個考點面對面與考生交流,為考生加油。錄取結果出來後,一些同學致信徐校長表達喜悅和失落,徐揚生校長將心中的一些話訴諸筆端,多次覆信考生,將凝結自己人生感悟的散文集《先生的禮物》贈予同學們,祝他們堅強自信,「不要灰心,不要把高考結果想的過分重要,我很相信你!」徐揚生校長的文字和關懷始終陪伴著同學們一路走過高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8年內地本科生錄取通知書將於7月25日左右發出,8月29日至30日,來自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的1146名優秀內地學子將齊聚深圳,讓我們一同期待9月2日莊嚴盛大的開學典禮。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 通訊員 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