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癒患者血漿,對臨床救治和研究對應藥物起什麼作用?

2020-12-16 環球網

2月11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目前,治療新冠肺炎,仍沒有特效藥物,希望痊癒患者能夠捐獻血漿,幫助一下那些危重的病人。」

記者注意到,之前也有專家提出,希望痊癒患者能夠捐獻血漿。那麼,痊癒病人體內產生的抗體,對於臨床救治和研究對應藥物等,到底能夠起什麼作用?痊癒患者捐獻血漿後,是否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影響?

「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血漿對現症患者有治療作用。尤其是在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的情況下,可快速用於搶救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蔡禮鳴說,同時,對痊癒患者血清內產生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研究,對特效治療藥物的研發、對後期確定不同地區新冠感染真實發病率,均有重要意義。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陸洪俊介紹,人體受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免疫應答反應,這個也叫特異性免疫。一般受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記憶性淋巴細胞和特異性抗體,記憶性淋巴細胞可能是終生的,能使人體免受同一種病毒感染,特異性抗體會持續一段時間,依每種病毒時間長短不一,這種抗體的存在也可使人體在這段時間裡免受這種病毒的再次感染。

「同樣人體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後,會產生特異性的保護性抗體,如果把血漿當中的這種抗體分離出來,採用生物工程克隆技術批量生產,再回輸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將會使感染者對病毒產生特異性免疫,從而使患者清除體內病毒的能力大大增強,最終戰勝疾病。當然這個抗體的提取到生產到臨床應用需要一個過程。」陸洪俊說。

用張定宇的話來說,「這些康復出院的病人,他們身體裡面已經產生了抗體,如果能夠捐獻自己的血漿,將為拯救那些危重患者,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呼籲這些恢復期的(康復病人)能夠伸出自己的胳膊,幫助一下那些危重的病人。」

在蔡禮鳴看來,新冠肺炎痊癒患者捐贈血漿,目的是讓醫療機構用於新冠肺炎的研究和治療,因為康復患者的血漿中含有針對病毒的抗體,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寶貴的資源。

痊癒患者捐獻血漿,對身體影響很小

有專家認為,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在幾個月內,體內會存在抗體。因此,已有多位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痊癒後的醫護工作者公開表示,願意捐獻出自己的血漿,用於急救和科學研究。

2月2日,廣東省清遠市也有一位19歲青年,患上新冠肺炎。痊癒出院後,當他了解到當前缺乏疫苗和特效藥,而康復患者的血漿是臨床特異性治療最寶貴的資源後,主動提出願意捐獻自己的血漿。

然而,從目前來看,在痊癒患者中,主動願意捐獻血漿的人,還是寥寥無幾。這也是為什麼專家們反覆呼籲的原因。

在陸洪俊看來,痊癒患者血漿很難得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有的治癒後的患者剛剛恢復、體質比較差,還有的是受傳統觀念及習俗的影響不願意捐獻自己的血漿,更多是由於潛意識對獻血產生心裡的抗拒和認識上的誤區等。

「其實,對於符合獻血條件的人來說 ,獻血不超過正常人體血液總量的十分之一,對身體影響是很小的。」常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長徐立說,絕大部分獻血者獻血後沒有任何獻血不良反應,少數獻血者可出現頭暈等不適感覺,屬於一過性的血管迷走神經性反應。這種不適經過適當處理和短暫休息後均可緩解。

正是看到非常時期痊癒患者血漿的特殊作用和對醫學研究的重要性,張定宇團隊表示,他們將從康復出院的病人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對象,動員他們伸出自己的胳膊,捐獻自己的血漿,「不需要他們專門來醫院,我們接下來會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對象,主動給他們打電話聯繫。而且獻血對身體影響很小,稍微休息就能恢復。」(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張青)

相關焦點

  • 對戰新冠病毒 多種藥物和療法正在臨床發揮效力
    來自不同科研團隊的一線人員利用現有研究基礎開展合作,對已經上市的和正在開展臨床試驗的藥物進行系統化、大規模篩選,發現了磷酸氯喹、倫地西韋、法匹拉韋等潛在有效藥,近些天來緊急推進多項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藥物對患者療效漸顯。
  • 血漿置換17次,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病患者
    本病往往病因不明、起病急、進展迅速,是一種高致死、高風險的臨床急症,早期診斷及包括血漿置換在內的足夠強度的治療對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入院後,患者病情危重由血液科轉入東院重症醫學科搶救治療。轉入ICU後,患者因血小板過低、穿刺出血風險高,立即行超聲引導下精準留置中心靜脈透析導管行血漿置換治療,當夜置換新鮮冰凍血漿2000ml。
  • 玻利維亞啟用康復者血漿、羥氯喹等藥物救治新冠患者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近日,玻利維亞開始使用羥氯喹、阿奇黴素、伊維菌素和康復者血漿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治療。據報導,玻利維亞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種藥物均具有特定的規格和禁忌症,因此,患者服用這三種藥物必須經醫生開具處方,不得自行服用。玻利維亞衛生部流行病學監測主任魯本·卡斯蒂略表示,政府批准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種藥物是抗寄生蟲藥物羥氯喹,但該藥物對患有心臟或腎臟疾病的患者具有風險。
  • 血漿治療法讓新冠肺炎患者症狀好轉 專家:適用於急救危重病人
    據劉本德介紹,從本院重症患者治療情況看,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血氧飽和度明顯上升,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均開始好轉。 劉本德稱,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康復後,體內會產生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可有效殺滅和清除病毒。
  • 使命如山——火神山醫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收治患者當天,毛青身穿三層防護衣在通道入口一連站了5個小時。一位老人沒有力氣走下車,毛青跨上車去將老人抱了下來。「早一分鐘收治進來,他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也是從那時起,一條條牽動人心的消息不斷從醫院傳出:順利收治首批確診患者、接收重症患者、收治患者當日最大量500人、超計劃收治患者總量超1000人……  「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全力做好救治。」
  • 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血液製品股直線拉漲停!
    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從臨床病理發生過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
  • 新冠藥物臨床研究:只有5個有批件 卻有73個在試驗
    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研發有效的臨床救治藥物,努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是當前應急攻關的重中之重。科研攻關組成立以來,系統部署了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工作,力求儘快滿足臨床救治的緊迫需求。
  • 新冠肺炎16種療法追蹤:哪些藥物有效?
    抗病毒藥物篇3. 症狀緩解治療4. 中藥篇在與新冠鬥爭的數月中,全球已有超過2400萬感染者。雖然醫生們努力救治患者,但仍有80多萬人離世。在等待有效疫苗誕生之前,人們想知道:新冠肺炎有特效藥了嗎?現有的臨床試驗都找到了哪些可用的藥物?
  • 磷酸氯喹、法匹拉韋、瑞德西韋,這些藥物已開展臨床實驗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研發有效的臨床救治藥物,努力的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癒率,是當前應急攻關的重中之重。
  • 血漿抗體治療到底是什麼?
    中國生物宣布,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出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滅活處理後,製備出的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已經拯救了11名危重病人。根據中國生物收到的臨床反饋,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 鍾南山:至少7個小分子藥物 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
    據新華社電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再次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學的認識,現有至少7個小分子藥物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
  • ...4月完成臨床前研究,這款藥療效較好已量產!14種檢測試劑出國門
    針對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的阻斷,重點推動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和中醫藥,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重點推動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幹細胞和人工肝的臨床應用。  3、其中,法匹拉韋已完成臨床研究,已建議醫療救治組儘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海正藥業曾於2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法匹拉韋片的《藥品註冊批件》和《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公司向媒體確認該藥已實現量產。
  • 支持臨床研究 巴拿馬百名新冠康復者自願捐獻血漿
    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截至目前,已有約100名新冠康復患者與巴拿馬社會保障局(CSS)血庫取得聯繫,表示自願捐獻血漿。據報導,4月下旬,經國家生物倫理委員會、血液學和重症監護醫師學會批准,來自巴拿馬社保局的醫學專家啟動了利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患者的臨床研究。巴拿馬衛生當局隨即面向社會發出呼籲,徵集康復人員作為「輸血療法」項目的獻血志願者。截至目前,已有約100名新冠康復患者響應此事。
  • 【擼起袖子論「肌松」】第三講 肌松藥在肝功能障礙和肝移植患者中...
    有通過PH敏感的水解消除的緩慢過程,代謝產物無神經肌肉阻滯作用。缺點在於,有部分組胺釋放作用,同時導致血壓降低。這是近年來的新藥,被認為是有理想程度的肌松藥,但尚未達到理想要求。 從理想的角度認為,目前沒有達到要求的肌松藥,但是常用的肌松藥基本可以滿足臨床各類手術患者的神經肌肉阻滯的要求,這是目前理想肌松藥的現狀。
  • 江蘇宿遷首名血漿捐獻者來自武漢
    經歷了發病、隔離、確診、治療、康復的漫長過程,也經歷了焦慮、迷茫、期待和感動,魯曦把自己的心情寫在日記裡。痊癒後,他成為宿遷首名血漿捐獻者,也在疫情期間經歷了一個特別的30周歲生日。「還好當時警惕性較高,在我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就一直戴口罩,和家人保持距離、分餐、分房居住,妻子兒子和家人經過居家觀察,都平安健康。」魯曦告訴記者,其實春節單位還沒有放假之前,他在辦公室就保持警覺,不聚集,少扎堆,現在看來也起到了維護同事安全的作用。
  • 炎症性腸病——處於臨床前的小分子藥物研究進展
    針對IBD的小分子藥物已成為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現對處於臨床前研究的IBD藥物進行綜述。1合成三萜類化合物合成三萜類衍生物(如CDDO-Im/CDDO咪唑化物)可以抑制STAT3和 NF-kB 通路的激活。此外,合成三萜類化合物也能夠上調Nrf2的表達,及上調抗氧化酶的水平如血紅素加氧酶-1 (HO-1)。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但因致病因素和病程階段的不同,再加上部分患者正在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影響[58,59],導致重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與血小板計數並不完全平行[60]。部分中藥成分或食物也對血小板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如銀杏、大蒜、姜、當歸、白菊、人參、山楂、薑黃、穿心蓮、山茱萸等[61]。
  • Sorrento和上熱搜的中國團隊背後,新冠肺炎抗體藥物異軍突起
    這些抗體存在於患者的血漿中,尤其在剛剛康復患者血漿中非常豐富。因此將這些患者的血漿在經過滅活等處理後,就可以製備出可以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武漢地區2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的醫務人員在康復後十天,成為了第一批特免血漿的提供者。經過處理之後,2月9日,第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接受了血漿治療,接下來一周又有10名患者先後接受了治療。
  • 豐臺首批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1名為北京市首例成功捐獻血漿...
    2月18日,經過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醫護人員精心治療,3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成為豐臺區區級定點醫院首批治癒出院的患者。其中,1名女性治癒者現場捐獻血漿,成為北京市首例成功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痊癒患者。
  • 湯姆·漢克斯夫婦二度捐獻血漿,希望幫助其他新冠肺炎患者
    他們前往當地醫院捐獻血漿,希望可以對新冠治療的研究以及其他患者有所助益。這已經是湯姆·漢克斯痊癒後第二次獻血漿了,上一次則是一個月前。漢克斯夫婦二人於今年3月感染上新冠肺炎,彼時漢克斯正在澳大利亞拍攝新片,並不清楚是如何被傳染上的,因為當時二人的身邊並無人確診。夫婦倆今年已經63歲,感染後症狀都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