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日產已確認會將e-power引進國內,而根據相關消息透露,首款搭載該系統的車型,將會是軒逸。
現行款日產軒逸
那麼,e-POWER到底是個啥呢?
比起豐田的THS-II,e-POWER整套系統設計其實會更簡單。1.2L發動機不參與驅動車輛,只用於供電,車輛的驅動由電動機負責——你可以將它理解成拿掉了發動機直驅模式的本田immd,或者簡單地將它理解成增程式混動就得了,只不過它的電池沒有那麼大,參考為了提升性能而進行一定特化的Serena e-POWER,電池容量也不過為1.8kWh。
e-POWER的運作邏輯:在電量充足的狀態下常規行駛,由電池驅動電機(有兩種情況會啟動發動機,其一是電量過於充足時需要放電,其二是開啟空調,發動機也有可能啟動,反之,發動機就會與電池協同為電機提供動力;如果你沒有過分催促電門踏板,發動機會保持在一個在低負荷的狀態以降低油耗以及噪音;當急加速時,發動機會視乎實際狀況全力運轉。
日產Serena e-POWER
到這裡,你大概可以想像到e-POWER的優缺點,因為發動機只用於發電,可以常時處在效率最高的的轉速域中,所以,不僅發動機的聲響可以抑制在一定範圍內,其燃油經濟性也是相當出色的。以最新的Note e-POWER為例。在WLTC模式下,雖然遠不如豐田變態,但29.5km/L的表現仍稍稍勝於本田Fit H:EV。
第二代Note e-POWER,全面取消了純燃油車型。
缺點嘛,也很明顯。因為電池不大,所以發動機會經常介入充電。也就是說,哪怕日產會為e-POWER額外增設隔音措施,哪怕發動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保持在一定的轉速域中工作以避免更多的噪音,我們也不能奢望它能夠給到我們EV車那種安靜的體驗。另外就是當電量不足的情況下,整車的加速反應要變得遲鈍。
可以說,這是一套優劣相當明顯的系統,你可以認為日產做不出擁有複雜邏輯的高科技混動系統,也可以認為這種類增程式的設計就是脫褲子放屁,但至少在可見的數字上來看,e-POWER系統還是展示出足夠的競爭力。
海外市場的Kicks(勁客)同樣配備e-POWER系統,而泰國市場銷售的Kicks e-POWER也是該系統在日本市場以外的首秀。相較於前代Note以及現行Serena,系統的充電邏輯已經有一定的優化提升。
而隨著第二代Note的發布,e-POWER系統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進化,原本的HR12DE發動機輕微升級(提升輸出),而EM47電機的引入也使得新車的輸出/扭矩較過往的EM57型分別有6%/10%的強化,另外,新系統採用的逆變器,較之前代實現了40%小型化以及30%輕量化。
不僅如此,整套系統的運作邏輯也有了一定的優化,過往的系統總是在想辦法確保電池電量,所以發動機總會介入。此番日產收集了大量e-POWER車型數據,並據此重新調整系統邏輯,現在,系統只會在電量到達設定的臨界值時才會啟動發動機開始充電。
還有一個頗有掩耳盜鈴味道的「新科技」:日產為Note引入了可以根據路面狀況控制充電頻率的系統,該系統通過設置在輪圈的傳感器感知路面狀況,當路況不佳時,發動機會更積極地為車輛充電,因為此時的路噪可以掩蓋掉發動機的嘶吼;當路況良好時,發動機的運作頻率會大幅減少。
至於未來來到中國,e-POWER又會有何種提升,或者說本土化改造?目前的情況尚未明了。但日產應該是鐵了心要在e-POWER上繼續努力下去。就在10月上旬的線上發布會上,它們才發布了e-POWER專用的全新1.5T三缸直噴機器,據稱這套機器的熱效率可達45%,
未來日產還會通過λ2.0的極度稀薄燃燒、熱回收,降低冷卻損失等手段將熱效率提升至50%。
所以,請好好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