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觀|在奔赴電動化的道路上,東風日產e-POWER為何能夠跑得更快

2020-12-24 鍾叔駕道FM

作為「日系三強」之一,日產在國內市場似乎並不像它的兩位戰友那樣擁有鮮明的辨識度——它不學豐田大談均衡之道,也不像本田主打運動格調,但卻絲毫不影響它在市場和用戶心中長期佔據一席之地。

時刻保持產品的更新進步與技術領先,正是以「技術日產,人·車·生活」為Slogan的東風日產「馳騁江湖」多年的獨門秘訣。2020年是東風日產品牌煥新元年,在不久前的NEW NISSAN品牌之夜,東風日產不僅推出了全新的品牌LOGO,並且在形象、態度、技術和產品四大緯度都進行了全面煥新。

作為先行技術中的核心動力系統,VC-TURBO超變擎、e-POWER、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所組成的日產動力天團正式與公眾見面。

其中VC-TURBO超變擎技術大家都很熟悉,第七代天籟搭載的那臺2.0T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便應用了這一先進技術,成功實現強勁動力與超低油耗的完美結合,於2019、2020年連續兩年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稱號。

相比之下,e-POWER對於不少人來說或許比較陌生,但它的到來卻很有可能使得國內新能源車市場迎來新的競爭階段。

No.1

e-POWER面世,「大象」跳入國內混動車市場

如果去審視今天的國內混動車市場格局,我們會發現插電混動車型依舊受青睞,豐田、本田混動獨佔一方,看似風平浪靜。但隨著日系品牌另一技術擔當的日產發力,推進e-POWER關鍵動力總成國產化加速,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轉變。

如何去理解e-POWER?作為日產最新推出的融合創新動力,e-POWER混合動力採用全時電驅的形式,通過燃油機發電給電池供電,既能保證電動車強勁且平順的動力輸出,以及出色的行駛靜謐性,同時在長途旅行時無需充電,消除裡程焦慮。

通俗來講,就是給汽車配上一個充電寶。與純電動車型相比,搭載e-POWER技術的車型可以完全不依賴充電樁,通過燃油機提供電池電量,同時用於發電的燃油機能夠一直保持在高效率區間運轉,維持低油耗的同時又免去用戶的裡程焦慮,避免了純電動車跑長途「提心弔膽」的煩惱。

與現有的一些增程式混動技術相比,日產e-POWER技術則像是「進階版」,兩者運作原理大致相同,但e-POWER混合動力的電池容量相對而言更小,不需要佔據太多車內空間,保證車內充裕的乘坐空間和實用性。與此同時還可以降低造車成本,大幅減少車輛電池購置成本,使其能夠應有在更多平民車型上。

而與豐田的「THS」、本田的「i-MMD」混合動力相比,日產e-POWER混合動力則在以下方面會擁有優勢:

一是更平順的動力輸出和更好的靜謐性。

豐田THS大部分工況為並聯式結構,發動機的部分功率用來發電,在大多數工況下還是需要發動機進行動力輸出的;本田i-MMD大部分工況為串聯式結構,高速巡航(部分時間)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而日產e-POWER 則是100%串聯結構,發動機只發電,驅動全部由電動機負責,動力輸出更加平順,發動機運轉時間比傳統HEV減少50%,提供平順靜謐的駕乘感受。

二是更具潛力的動力性表現。

相比於豐田THS從設計之初就偏向省油而弱於動力性,本田i-MMD與日產e-POWER由於更多地採用電驅動系統,電動機的快速響應性以及爆發力在先天上就要更具優勢。不過e-POWER由於相比本田i-MMD結構要簡單,所以留給電驅動系統的空間會大很多,能夠裝下更大功率和扭矩的電驅動系統,潛力更大。

事實上,e-POWER研發團隊已經根據GT-R渦輪加速驅動力特性對動力系統進行調校,使得e-POWER擁有強大的動力加速性能。

三是日常駕駛時更低的油耗表現和易駕特性。

豐田THS在行進過程中,發動機很多時候是作為主要動力輸出來源的,所以在更多工況下發動機需要啟動,運行工況就變得很複雜,這會使得其比較難一直保持高效率工作點;本田i-MMD則大部分時間是串聯結構,在低車速工況,發動機啟動只進行發電不參與驅動,理論上發動機可以長時間運行在高效轉速。

日產e-POWER則是100%串聯結構,除了發動機需要高功率輸出時,日常中低速駕駛絕大部分時間發動機都能保證在高效區間運行。再加上e-POWER系統結構相對最簡單,電驅動優化的空間更大,日產在聆風車型上多年的電驅動技術積累得以展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產e-POWER車型都導入了e-Pedal電子踏板技術,單一踏板實現加速及減速功能,能量回收強度比其他車型更大,在能量回收速度和回收車速區間都更具優勢,也能帶來更好的油耗表現和易駕特性。

No.2

瞄準下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當局者迷,旁觀者也看不清的時代。時代猶如一條奔流向前的河流,我們都是裡面的遊魚。其中大多數魚選擇逆流穩住,走自己熟悉的路;但偶然間也有魚躍出水面,窺探了前面的一段河面,奔赴往前。

東風日產無疑已經窺見了未來趨勢,將在中國市場開啟電動化攻勢。東風日產計劃到2025年,將向中國市場引入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6款新車型。

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e-POWER或許還比較陌生,但其實這項技術早已在2016年率先於日本市場推出,搭載在日本市場銷售的日產Note和Serena兩款車型上,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和市場口碑。其中,Note連續三年成為日本市場最暢銷的緊湊車型,Serena則連續兩年成為日本市場最暢銷的小型MPV車型。

可以說,e-POWER已經獲得了日本汽車市場的認可,而作為一項成熟且先進的技術,它在中國市場也將迎來更多可能。

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發展到今天,消費者對一臺新能源車的期望和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節能與環保,舒適、智能、操控、實用等等,都是消費者所追求的。而這些,恰好正是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叱吒風雲超過80年的日產汽車所擅長的,也是國內消費者所認可的。

至於這大片的新興市場將要如何打開,日產已經規劃好了清晰的藍圖,e-POWER正在成為「大象」,作為最有力的競爭者進入中國市場,迎來更多新機遇。

而這也意味著,經歷幾年時間的格局固化之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階段性變革與競爭就要來了,e-POWER已然佔得了先機,更有可能改寫國內混動市場兩田獨大的格局。

相關焦點

  • 體驗日產e-POWER——不用充電的電動車
    按照日產的開發思路。e-POWER是其EV純電動車標誌性產品聆風的技術延伸,同樣採用電動機100%的驅動模式,屬於電動化車型;它的創新是將原來通過外接電源獲得電能,變為搭載一個1.2升型汽油發動機自行發電。
  • 日產汽車陳昊:e-POWER技術讓日產全面革新
    2020年9月,日產品牌正式對外發布了全新的品牌理念,同時也將全新的技術以及營銷理念對外公布。而在11月20日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安東尼·巴瑟斯和東風汽車總經理助理、東風有限副總裁、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與網通社進行了一次訪談。
  • 日產汽車e-POWER智充電動技術榮獲「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
    日產汽車e-POWER智充電動技術在眾多創新中脫穎而出,榮獲大會頒發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大獎。  日產汽車在汽車電動化技術方面擁有成熟完善的技術儲備及良好的市場口碑。  由於e-POWER智充電動技術採用100%電機驅動,能夠為駕駛者及車內乘客帶來比肩純電動車型的愉悅駕乘體驗。
  • 日產e-POWER,何方神聖?
    早前日產已確認會將e-power引進國內,而根據相關消息透露,首款搭載該系統的車型,將會是軒逸。現行款日產軒逸那麼,e-POWER到底是個啥呢?也就是說,哪怕日產會為e-POWER額外增設隔音措施,哪怕發動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保持在一定的轉速域中工作以避免更多的噪音,我們也不能奢望它能夠給到我們EV車那種安靜的體驗。另外就是當電量不足的情況下,整車的加速反應要變得遲鈍。
  • 東風日產的新LOGO,是開啟下一個技術世代的密鑰
    而在新的挑戰之路上,東風日產做了充分的準備。 兩輛新車,五項技術 品牌的煥新,需要更多落地的實質性產品。GT-R50與Ariya兩款新車是日產給出的答案。
  • 2021年日產新車展望:押寶純電動車、e-POWER和全新奇駿
    原因無外乎後者在2020年需要面臨幾重挑戰:一為面對疫情肆虐下的車市下行壓力;二是繼2019年第14代軒逸上市以後,2020年東風日產缺少重磅的換代新車發布;三則站在2019年銷100萬輛的「高位」上,東風日產需要承受高處不勝寒的壓力。
  • 東風日產為你解鎖新姿勢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國內複雜路況,「ProPILOT超智駕」在導入我們國家之前,更是在國內進行了38萬公裡的路測,因此道路居中能力、加減速度控制更加流暢,系統整體表現也更加穩定可靠。此外,東風日產未來還將導入讓業界譁然的e-Pedal一體化智控踏板技術。
  • 合資車企技術大佬,手握三大動力科技,e-POWER油耗不到3L
    在這一年的廣州車展上,沒有什麼比東風日產的展臺更別致的了——一邊是櫻花,一邊是楓葉。第14代軒逸停在楓樹下,橘紅色的車體與橙色的落葉相映成趣,還有一些「紅葉第一」的禪機:無論人踩在多高的頂峰上,最終還是要落在地面,負重前行,坦然面對旅途。
  • 欣旺達(300207.SZ)擬聯合日產研發下一代日產電動汽車e-POWER電池
    格隆匯6月21日丨欣旺達(300207.SZ)公布,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籤署的《諒解備忘錄》。基於雙方的合作與發展意願,雙方籤署的《備忘錄》擬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雙方擬聯合研發下一代日產電動汽車e-POWER的電池,同時雙方將會討論開發高效的生產系統,以確保聯合開發的汽車電池具有穩定的供貨能力。日產於1933年在神奈川縣橫濱市成立,目前在全球(包括中國和日本)設有汽車製造基地,並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 或將「顛覆」新能源格局的e-POWER,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新四化」中獨具一格的技術創新——e-POWER即使是日產的忠實粉絲中,對於e-POWER這個名字真正熟悉的人應該也不多。確實,對於當下的中國市場來說,e-POWER還屬於「未來時態」。明年,也就是2021年,東風日產將推出國內首款搭載e-POWER技術的新車型。
  • 【專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日產),成立於2003年6月,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實物形式出資83.5億元)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以現金形式出資83.5億元)共同投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武漢)旗下的事業單元,從事NISSAN品牌乘用車的研發、採購、製造、銷售、
  • 凜冬將至,高速飛馳的日產汽車如何穩行中國冰雪路
    日產的目標是2022年在中國成為智能出行領域首屈一指的汽車製造商,並導入更多的電動化車型(包括純電動及搭載e-POWER智充電動技術的車型);截至2022年,日產中國及其在華合資企業的用水量和有害氣體排放量將比2015年分別降低35%和50%,而這些目標均高於中國國家標準。
  • 技術日產的日式特色電動主義
    作為一款高性能純電動跨界車型,日產Ariya不僅奠定了日產汽車的新基調,代表了日產品牌的新面貌,而且將與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共同開啟日產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時代新篇章
  • 煥新的日產和馳騁的天籟
    Ariya採用了日產汽車全新的設計語言——「永恆的日式未來主義」,體現了日本傳統與現代視角的融合,外觀造型幾乎原汁原味忠實於概念車,內廂以詩意的形式展現了日式內斂藝術與日產未來技術願景,通過優雅的力量,展現了Ariya美學的震撼能量。電動化仍舊是當今汽車市場的大趨勢,以Ariya為代表的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則是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時代的技術標籤。
  • 把一座智慧城市搬到現場,東風日產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就在東風日產宣布今年100萬輛交車後的第二天,11月22日,第十七屆廣州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東風日產攜旗下明星車型在廣州車展A區5.2號館高調亮相。領銜登場的第七代天籟與日產IMs概念車以「跨時空」車型組合聯袂演繹日產技術的現在與未來。
  • 看東風日產如何用黑科技,重譜時代新篇章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在本次廣州車展上,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臺車?」 問題下的回答,也是眾說紛紜。 但如果你問我, 我會回答是東風日產展臺上的Ariya。
  • 一錘定音:東風日產「動力天團」引領未來出行
    而作為國內主流合資車企的東風日產,依靠穩紮穩打的經營策略,保持著高質量發展。在剛剛過去的2020廣州國際車展上,東風日產乘勝追擊,高調發布「日產動力天團」,正式宣告「日產智行」智能動力在中國的加速落地。提及東風日產,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諸如「技術日產」、人·車·生活、「移動的沙發」等品牌標籤。而此次「日產動力天團」的發布,似乎又將為品牌增添新的金字標籤。
  • 全面解讀日產動力天團
    基於動力技術方面的豐富沉澱,東風日產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用先進技術為汽車匹配出色的動力系統,在 11 月的廣州國際車展上,以 VC-TURBO 超變擎、Zero Emission 日產純電和 e-POWER 三種不同路線的動力技術為基礎,組成了日產動力天團,加速「日產智行」在動力領域的落地。
  • 2020北京車展丨日產品牌煥新吹響了「新形象」Ariya率先使用
    在東風日產品牌之夜上,東風日產正式宣告品牌煥新,新車Ariya也完成中國首次亮相。 9月24日晚,在東風日產品牌之夜上,東風日產正式宣告品牌煥新,新車Ariya也完成中國首次亮相。這是東風日產首次面向單一市場進行品牌全面煥新。
  • 對話陳昊:技術仍是東風日產的突破口,還要加速「新五化」
    在2020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除了帶來了一款曾在北京車展首發亮相的純電跨界SUV——Ariya以外,並沒有其他新產品展示。但是,這並不妨礙東風日產成為車展上萬眾矚目的焦點之一。當然,對於東風日產而言,技術才是它最大的優勢。在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發布了「日產動力天團」,包括VC-Turbo超變擎、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以及e-POWER三大動力科技,前兩者我們都已經十分熟悉,陳昊和巴瑟斯著重向我們介紹了e-POWER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