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印度首都,大家都知道是新德裡。新德裡是相對於舊德裡而言的。在德裡有一座德裡門。德裡門的北面便是舊德裡,南面就是新德裡。體驗印度,往往首先從德裡開始。舊城區通常街道狹窄,充斥著二三層高的殘舊建築、牛車、單車和電車。眾多的古蹟和遺址都集中在舊城區,宗教氣氛濃厚,還有眾多古建築和世界文化遺產。新德裡作為獨立後的首都,城區街道寬闊,綠樹成蔭,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門都設在這裡。
德裡門
德裡是印度的心臟,是古老傳統和現代化相互結合的一座城市。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整個國家運行的脈搏。同時,它又是一面鏡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輝煌的歷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現代的身影,讓人們看到了印度前進的步伐。
作為古印度歷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恆河平原古老貿易路線的主要城市,德裡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古蹟、遺蹟和遺址。舊城區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以後新德裡成為聯邦首都,自此德裡漸漸發展為大都會,匯集印度各族人民。
印度「印象」
據考古發現,德裡及其鄰近地區在約200萬年以前有人類出現。有人認為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的潘達瓦家族(Pandavas)的都城因陀羅普拉沙(Indraprastha)位於德裡,公元前 1世紀孔雀王朝的拉賈•迪盧重建此城,並命以己名,遂轉成今名。自孔雀王朝(前4世紀)開始定居人口增加,現已發掘7個古城遺址。
圖瑪拉(Tomara)拉其普特王朝於736年建立了拉爾科特城(Lal Kot);
1180年,阿傑米爾(Ajmer)的查哈曼(Chahaman)拉其普特王佔領拉爾科特城,將其更名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 Rai Pithora);
1192年,查哈曼王普裡特維拉賈三世(Prithviraj III)敗於阿富汗穆罕默德•喀烏裡Mohammad Ghauri。
1206年,Slave Dynasty第一位統治者Qutb-ud-din Aybak建立德裡蘇丹國(Delhi Sultanate)。
公元1206年德裡蘇丹和1526年莫臥兒帝國先後於此建都,並建紅堡。
1638 年沙•賈汗改建此城,並建豪華的賈瑪清真寺,將德裡命名為沙賈汗納巴德。
1857-1859年英國殖民者把「英屬印度」首都遷至加爾各答。
1912-1931年還都德裡。
1931年遷新德裡。
1947年印度獨立,新德裡仍被宣布為首都。現在,新老德裡早就連成一片,新德裡成為新老德裡的共同名稱。雖然新老德裡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一般認為德裡門是一個人們通常認可的界限,德裡門以南是新德裡,以北是老德裡。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鬱的宗教性。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蓮花廟又名巴哈伊寺,這坐落於印度新德裡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其巧妙設計成為這座寺廟的最大看點。德裡蓮花廟的形狀之所以採自蓮花,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為神物,在當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貴為國花,所以這座廟宇一建成就備受印度人的喜愛。蓮花廟的內部設置十分簡單,只是一個高大空闊的聖殿既無神像,也無雕刻、壁畫等裝飾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著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長椅。
蓮花廟外觀
巴哈伊教
雖然蓮花廟的寓意和印度教有關,但是它卻是另一種宗教的聖地。
巴哈伊教,一種源於伊斯蘭教,而又與之大相逕庭的宗教團體。起源於伊朗,由對「千禧年」的信奉演化而來,信仰者期待著新千年的出現。1844年是伊朗國教什葉派伊瑪目所謂隱遁的第一千年。因此,他們被認為是伊瑪目派的分支。此派由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 (1819-1850) 在伊朗的設拉子建立,此人被稱為「巴布」——門,信奉者被稱為巴布教徒,他們視其為「隱遁伊瑪目之門」,儘管後來又被稱為「神之門」—— 隱遁伊瑪目自己。人們期待著他的出現能終結伊斯蘭法,開啟新傳統和新紀元。
蓮花廟內部
巴哈伊經典強調回歸人的本性,拋棄偏見。人類原本是一家,雖然也是高度的多樣化:種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值得珍惜和寬容。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種姓制度和階級制度的教條是人為的、妨礙人類團結的。根據巴哈伊的教誨,人類團結是現今世界宗教和政治的最重要問題。
印度蓮花廟,就是一座巴哈伊靈曦堂。巴哈伊靈曦堂,是作為祈禱與沉思的聚會場所。並且按巴哈伊教創始人的構想,各地靈曦堂在將來會成為社區精神生活的焦點及其人文關懷的體現。每一座靈曦堂都將成為社區生活的焦點,同時也是社會、科學、教育和慈善服務的中心。
蓮花廟大門右手旁的銅製欄寫著該廟建制的宗旨,「無論何種宗教、種姓都可以來這裡禱告、休閒。」 作為一個獨立的世界性宗教的巴哈伊信仰並不具有排他性,這是它與其它宗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巴哈伊寺廟,信奉巴哈伊教的教徒可以心平氣和地與不同宗教及種族背景的人士靜靜地坐在一起誠心祈禱、休息。
到目前為止,已建有八座靈曦堂——每個大洲至少有一座(位於土庫曼斯坦的已被毀壞),分別位於美洲的美國伊利諾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雪梨、非洲的烏幹達坎帕拉、歐洲的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的巴拿馬、亞洲的印度新德裡、太平洋的薩摩亞、南美洲的智利聖地牙哥。
本文根據網際網路內容選編
輸入下列「關鍵詞」,觀看精選、原創文章:
輸入「新勢力」,獲得推薦《考古文博公眾號新勢力》;
輸入「地圖」,遊覽大數據地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輸入「專家」,獲取動畫《考古領域的各科專家》全集;
輸入「文化部」,閱讀《鳴鶴書苑兩項目成功入選文化部「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
輸入「考古攝影」,閱讀《技術貼-如何拍攝考古照片?》;
輸入「考古學校」,閱讀《國內考古專業著名高校2015最新盤點》;
輸入「十二星座」,閱讀《十二星座之鎮館之寶!(趣味盤點文物中的12星座)》;
輸入「推薦」,閱讀《了解考古文博圈的動態和趣味活動,只需這十個公眾號》;
輸入「錯字」,閱讀《闢謠 | 「天下第一錯字」?!真的是寫錯了嗎?》;
輸入「生僻字」,閱讀《青銅器的生僻字(酒器、食器、兵器和樂器)》;
2015鳴鶴書苑暑期活動精彩回顧:
輸入「秀」,觀看H5頁面《鳴鶴奉獻:陝西「探墓筆記」潛心獨語》;
輸入「活動報導」,閱讀《「秘境尋蹤三星堆」親子考古夏令營活動報導》;
輸入「圖集」,閱讀《「秘境尋蹤三星堆」親子考古夏令營精彩瞬間圖集》;
輸入「探墓回顧」,閱讀《陝西考古訓練營活動報導》;
輸入「小組特輯」,閱讀《陝西考古訓練營各小組活動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