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印度 蓮花廟:宗教大同的聖潔之花

2021-02-23 鳴鶴書苑


說到印度首都,大家都知道是新德裡。新德裡是相對於舊德裡而言的。在德裡有一座德裡門。德裡門的北面便是舊德裡,南面就是新德裡。體驗印度,往往首先從德裡開始。舊城區通常街道狹窄,充斥著二三層高的殘舊建築、牛車、單車和電車。眾多的古蹟和遺址都集中在舊城區,宗教氣氛濃厚,還有眾多古建築和世界文化遺產。新德裡作為獨立後的首都,城區街道寬闊,綠樹成蔭,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門都設在這裡。

德裡門

德裡是印度的心臟,是古老傳統和現代化相互結合的一座城市。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整個國家運行的脈搏。同時,它又是一面鏡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輝煌的歷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現代的身影,讓人們看到了印度前進的步伐。


作為古印度歷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恆河平原古老貿易路線的主要城市,德裡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古蹟、遺蹟和遺址。舊城區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以後新德裡成為聯邦首都,自此德裡漸漸發展為大都會,匯集印度各族人民。


印度「印象」

據考古發現,德裡及其鄰近地區在約200萬年以前有人類出現。有人認為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的潘達瓦家族(Pandavas)的都城因陀羅普拉沙(Indraprastha)位於德裡,公元前 1世紀孔雀王朝的拉賈•迪盧重建此城,並命以己名,遂轉成今名。自孔雀王朝(前4世紀)開始定居人口增加,現已發掘7個古城遺址。

圖瑪拉(Tomara)拉其普特王朝於736年建立了拉爾科特城(Lal Kot);

1180年,阿傑米爾(Ajmer)的查哈曼(Chahaman)拉其普特王佔領拉爾科特城,將其更名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 Rai Pithora);

1192年,查哈曼王普裡特維拉賈三世(Prithviraj III)敗於阿富汗穆罕默德•喀烏裡Mohammad Ghauri。

1206年,Slave Dynasty第一位統治者Qutb-ud-din Aybak建立德裡蘇丹國(Delhi Sultanate)。 

公元1206年德裡蘇丹和1526年莫臥兒帝國先後於此建都,並建紅堡。

1638 年沙•賈汗改建此城,並建豪華的賈瑪清真寺,將德裡命名為沙賈汗納巴德。

1857-1859年英國殖民者把「英屬印度」首都遷至加爾各答。

1912-1931年還都德裡。

1931年遷新德裡。

1947年印度獨立,新德裡仍被宣布為首都。現在,新老德裡早就連成一片,新德裡成為新老德裡的共同名稱。雖然新老德裡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一般認為德裡門是一個人們通常認可的界限,德裡門以南是新德裡,以北是老德裡。


印度是個宗教國家,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對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也擁有廣泛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鬱的宗教性。宗教滲透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語言、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為中心。

蓮花廟又名巴哈伊寺,這坐落於印度新德裡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其巧妙設計成為這座寺廟的最大看點。德裡蓮花廟的形狀之所以採自蓮花,蓮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為神物,在當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貴為國花,所以這座廟宇一建成就備受印度人的喜愛。蓮花廟的內部設置十分簡單,只是一個高大空闊的聖殿既無神像,也無雕刻、壁畫等裝飾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著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長椅。


蓮花廟外觀

巴哈伊教

雖然蓮花廟的寓意和印度教有關,但是它卻是另一種宗教的聖地。

巴哈伊教,一種源於伊斯蘭教,而又與之大相逕庭的宗教團體。起源於伊朗,由對「千禧年」的信奉演化而來,信仰者期待著新千年的出現。1844年是伊朗國教什葉派伊瑪目所謂隱遁的第一千年。因此,他們被認為是伊瑪目派的分支。此派由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 (1819-1850) 在伊朗的設拉子建立,此人被稱為「巴布」——門,信奉者被稱為巴布教徒,他們視其為「隱遁伊瑪目之門」,儘管後來又被稱為「神之門」—— 隱遁伊瑪目自己。人們期待著他的出現能終結伊斯蘭法,開啟新傳統和新紀元。


蓮花廟內部

巴哈伊經典強調回歸人的本性,拋棄偏見。人類原本是一家,雖然也是高度的多樣化:種族和文化的多元化值得珍惜和寬容。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種姓制度和階級制度的教條是人為的、妨礙人類團結的。根據巴哈伊的教誨,人類團結是現今世界宗教和政治的最重要問題。

印度蓮花廟,就是一座巴哈伊靈曦堂。巴哈伊靈曦堂,是作為祈禱與沉思的聚會場所。並且按巴哈伊教創始人的構想,各地靈曦堂在將來會成為社區精神生活的焦點及其人文關懷的體現。每一座靈曦堂都將成為社區生活的焦點,同時也是社會、科學、教育和慈善服務的中心。

蓮花廟大門右手旁的銅製欄寫著該廟建制的宗旨,「無論何種宗教、種姓都可以來這裡禱告、休閒。」 作為一個獨立的世界性宗教的巴哈伊信仰並不具有排他性,這是它與其它宗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巴哈伊寺廟,信奉巴哈伊教的教徒可以心平氣和地與不同宗教及種族背景的人士靜靜地坐在一起誠心祈禱、休息。

到目前為止,已建有八座靈曦堂——每個大洲至少有一座(位於土庫曼斯坦的已被毀壞),分別位於美洲的美國伊利諾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雪梨、非洲的烏幹達坎帕拉、歐洲的德國法蘭克福、中美洲的巴拿馬、亞洲的印度新德裡、太平洋的薩摩亞、南美洲的智利聖地牙哥。

本文根據網際網路內容選編


輸入下列「關鍵詞」,觀看精選、原創文章:

輸入「新勢力」,獲得推薦《考古文博公眾號新勢力》;

輸入「地圖」,遊覽大數據地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輸入「專家」,獲取動畫《考古領域的各科專家》全集;

輸入「文化部」,閱讀《鳴鶴書苑兩項目成功入選文化部「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

輸入「考古攝影」,閱讀《技術貼-如何拍攝考古照片?》;

輸入「考古學校」,閱讀《國內考古專業著名高校2015最新盤點》;

輸入「十二星座」,閱讀《十二星座之鎮館之寶!(趣味盤點文物中的12星座)》;

輸入「推薦」,閱讀《了解考古文博圈的動態和趣味活動,只需這十個公眾號》;

輸入「錯字」,閱讀《闢謠 | 「天下第一錯字」?!真的是寫錯了嗎?》;

輸入「生僻字」,閱讀《青銅器的生僻字(酒器、食器、兵器和樂器)》;

2015鳴鶴書苑暑期活動精彩回顧:

輸入「秀」,觀看H5頁面《鳴鶴奉獻:陝西「探墓筆記」潛心獨語》;

輸入「活動報導」,閱讀《「秘境尋蹤三星堆」親子考古夏令營活動報導》;

輸入「圖集」,閱讀《「秘境尋蹤三星堆」親子考古夏令營精彩瞬間圖集》;

輸入「探墓回顧」,閱讀《陝西考古訓練營活動報導》;

輸入「小組特輯」,閱讀《陝西考古訓練營各小組活動特輯》。

相關焦點

  • 【印記2:蓮花廟】
    ◆蓮花聖潔、清淨、吉祥,在印度教和佛教中都是神物。雖然今天的印度人信仰多元,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祆教等等,並且印度教徒80%以上,佛教已經衰落,但畢竟,印度是佛教誕生地,佛陀坐在一棵菩提樹下悟道,那是史上最偉大的時刻之一。所以,當代印度的國花是蓮花,國樹是菩提樹,國旗中間的圓心圖案是阿育王法輪。
  • 印度蓮花廟,像一朵浮在水面的蓮花,被稱為「20世紀的泰姬陵」!
    印度德裡「最大」印度教廟,是大資本家建造,終年香火繚繞拉克希米·納拉因廟(比爾拉廟)德裡的印度教徒眾多,印度教廟多得難以計數,但大多數規模較小,只供鄰近的教徒祈禱,坐落在新德裡康諾特廣場以西的拉克希米印度教徒進入廟內,先雙手合十向塑像致敬,有的還匍匐膜拜,然後獻上鮮花或錢幣。教徒們能得到祭司賜給的「聖水」,他們把「聖水」放在手心,當即飲下或撒在頭上。每逢節日,廟內外有眾多的教徒圍著樂師,樂師盤腿席地而坐,一邊用印度樂器吹奏,一邊演唱歌頌神靈的歌曲,教徒們和著樂曲,低聲吟唱。
  • 印度蓮花廟耗資1億建造,外觀酷似雪梨歌劇院,中國遊客組團打卡
    印度首都德裡的東南部綻放著一朵巨型白蓮花,因為局部角度酷似澳洲的雪梨歌劇院而走紅,成為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打卡勝地。這座建築也因為它蓮花的外觀而得名蓮花廟,在寺廟眾多的印度,蓮花廟以其獨特的造型獨樹一幟。
  • 印度首都新德裡蓮花廟
    蓮花廟位於德裡的東南部,是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築,它既不同於印度教廟,也不同於伊斯蘭教清真寺,甚至同印度其他比較大的教派的教廟也無一點相像。蓮花廟的外貌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稱「蓮花廟」。它高34.27米,底坐直徑74米,由三層花瓣組成,全部採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 南印度遊記:古城融合不同之宗教,相得益彰,顯示世界大同理想
    南印亦是印度的文化宗教重地,尤其是印度人的祖先達羅毗茶人,從今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印度河谷逐漸遷移到今南印及恆河地區。19世紀歐美考古人員在昔日的印度河谷哈拉潘附近發現,早在公元前7000年此區就有人跡,到公元前2000年達羅毗茶人等原佳民在印度河谷創造的文明達到頂峰。哈拉潘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內的排水、灌溉、飲水供應等系統十分先進。
  • 新舊德裡——印度傳統與現實、古老與現代對比的一座美麗的城市
    那麼,大家對印度的印象有些什麼呢,它的整體風格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小編告訴大家哦,印度,可不只是一個只有「咖喱的味道」的國家,你還可以在這裡體驗到「古」和「今」鮮明的對比。在南亞地區的印度,與它相鄰的大大小小的國家將近有十餘個左右,它的海岸線有五千多千米。不僅如此,印度這個國家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呢。它的首都德裡,也被分為新德裡和舊德裡。
  • 國外見聞之印度
    本期介紹印度。直飛新德裡,下飛機後迎面就是德裡機場入境大廳的標誌性牆,可惜手抖拍花了,見諒。酒店除外穿莎麗的女人路邊的野豬隨處可見工作之餘德裡老城邊的古特伯高塔Qtub minar是印度著名的伊斯蘭建築,坐落在新德裡南郊15公裡處,1199年興建,1230年落成,已經有800多年,印度最高的古塔,被稱為印度斯坦七大奇蹟之一。
  • 帶您暢遊印度新德裡的景點 看您去過嗎?
    是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築,它既不同於印度教的廟宇,也不同於伊斯蘭教清真寺,甚至同印度其他比較大的教派的教廟也無一點相像。蓮花廟並沒有久遠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座新廟。它建成於1986年,蓮花廟的建造來自一個善意且不切實際的創意——世界大同。是崇尚人類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或稱巴哈伊信仰的教廟。大同教有崇拜神,不崇拜偶像,不需教士,也無複雜的祭祀儀式。
  • 新舊德裡——印度傳統與現實、古老與現代對比的一座美麗的城市
    那麼,大家對印度的印象有些什麼呢,它的整體風格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小編告訴大家哦,印度,可不只是一個只有「咖喱的味道」的國家,你還可以在這裡體驗到「古」和「今」鮮明的對比。在南亞地區的印度,與它相鄰的大大小小的國家將近有十餘個左右,它的海岸線有五千多千米。不僅如此,印度這個國家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呢。它的首都德裡,也被分為新德裡和舊德裡。
  • 首次印度之行,金三角遊玩攻略
    難以置信的印度之行,這樣的規劃讓你旅途無憾。印度最昌盛的三個城市,分別為:德裡、阿格拉、齋普爾,因此被稱為「金三角」。Day2 德裡-阿格拉Day3 阿格拉Day4 阿格拉-齋普爾Day5 齋普爾Day6 齋普爾-德裡 返程德裡推薦遊玩景點:顧特卜高塔-蓮花廟
  • 宗教情感〡真宗教很大部分在於情感的聖潔
    二、真宗教很大部分在於聖潔的情感(上) 真宗教很大部分在於聖潔的情感(下)第二部分無法證明宗教情感是否出於恩典的一些現象一、宗教情感熱烈二、生理反應強烈三、善於談論宗教一、聖靈特殊的感動二、上帝本身的美好三、宗教的道德之美四、聖靈的光照五、屬靈的確信六、福音的謙卑七、人改變本性八、基督的性情九、溫柔的心靈十、聖潔情感具有美感十一、聖徒渴望更加屬靈十二、一生追求聖潔行為譯後記
  • 外在的宗教虔誠不等於內心的聖潔
    萊爾在《聖潔》中「成聖」這一章談到了成聖之人有哪些可見的標記,他一共提到十個標記,後面五個如「一貫地敬重上帝的律法,把它作為生活的準則,一貫地努力順服」,「一貫努力地遵行基督的旨意,並且順服他可踐行的吩咐」,都從積極正面的教導談到成聖的標記,而前五個標記則是從「真正的成聖不在於什麼」來討論成聖的表現。本文摘錄的就是萊爾這前五項分享。
  • 旅遊商報中原塞外採風行·雲岡石窟之山西大同(平城)
    大同是公元五世紀上承兩漢下啟隋唐的絲路起點古代的絲綢之路是世界商貿流通與佛教傳播的有力載體。而在絲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雲岡石窟的開鑿,標誌的不只是佛教的盛行,更展現出了當時世界商貿融通與世界多種文化相互包容,集中於平城(今大同)一地的場面。從歷史角度定位,雲岡石窟更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半個多世紀的輝煌。
  • 印度最獨特的寺廟,就在首都德裡
    它是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築,既不同於印度教廟,也不同於伊斯蘭教清真寺,甚至同印度其他比較大的教派的教廟也無一點相像,其是崇尚人類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廟。進入蓮花廟參觀
  • 旅行招募|去印度跨年!與師同行 多樣宗教之旅
    印度——「宗教博物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幾乎都能在這個國家找到。在這裡,宗教不僅僅是信仰形態,也規範印度人的行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會階級地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建築、文學、藝術也都充滿濃厚的宗教色彩。在本次遊學行程中,除了參觀七大宗教代表性的寺廟、宮殿,還特別安排了拜訪當地信徒,了解宗教對人們生活的真實影響。
  • 蓮花廟坐落在德裡的東南部,因外形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
    印度這個國家,即使是一個走南闖北的人來到這裡,很多事情也可以讓你瞠目結舌,不知所措,不知所以然,不明白為什麼?滿街的牛和狗,隨便吃喝拉撒,隨便睡覺,即使是馬路中央,沒有敢管,更沒有人過問,司空見慣…… 寺廟裡的老鼠與人的地位相同,沒有人嫌棄這些被我們中國人厭惡的動物,它們與人和睦相處,甚至可以接吻…… 毒蛇在這裡不毒,任意買賣,任意遊蕩,甚至與可以從睡著人的床上爬行,人也會若無其事……在印度參觀了很多古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石頭窗戶,基本沒有看見木頭窗戶。
  • 探索印度河流域文明 感受印度的獨特文化
    雖然印度不是主流的旅遊目的地,但到的旅者都會被她豐富的人文遺產和宗教特質深深吸引。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28 處歷史遺蹟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當中泰姬陵、恆河、阿格拉堡、德裡紅堡等印度旅遊景點都是最珍貴的旅遊資源。
  • 走進印度 自由行之馬圖拉
    印度是世界宗教的發源地之一,宗教氛圍很濃。基本在印度的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教派以及信仰。印度人每天起來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祈禱。當你的朋友問你有什麼信仰。假如你回答沒有,他們會非常驚嘆與差異。在印度有著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教堂。印度人口的80%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
  • 大同的新面孔之雲岡大景區
    大同的新面孔之雲岡大景區 2020-12-08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印度網友的回答:並不是宗教的原因
    近日,有外國人在印度某論壇上直接提問:Why can't Hindus eat cows?(為什麼印度教徒不能吃牛?)在國內眾多文章裡,都有印度教徒將牛視作神的描述。印度作為一個宗教眾多的國家,有一些比較奇葩的思維也是不足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