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從阿里、今日頭條、騰訊等對大數據的廣泛運用,到省級市級政府部門紛紛設立專門的大數據機構,相信大家對「大數據」已不陌生,「大數據」是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的又一次顛覆性技術變革,將對國家治理模式,對企業的組織決策、業務流程,以及對個人生活方式等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湯瑪斯?戴文波特(Tom Davenport)和帕蒂爾(DJ Patil)在其談數據科學家崛起的一篇文章指出,大數據時代來臨,意味著分析大量雜亂無章、非結構性的數據,將日益成為每個人工作的一部分。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來講更是如此,考勤記錄、工資記錄、員工信息、生產數據、銷售數據、關鍵員工效率比例、關鍵員工主動流失率、業績提升率等等,數據化其實早已無處不在了。
沒有加以分析和研究的數據,是不能夠產生大的價值的。因此,企業不但要積極擁抱這項新技術,養成重視數據的心態和文化,還要訓練出一批掌握必備技能,專注於實驗、懂數字和數據化的員工,這就對大數據下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的人力資源管理已經不再浮於表面,而是要進入到深層次的分析當中,HR們除了自身要能夠適應大數據帶來的挑戰之外,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通過引入大數據思維和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進一步重塑和變革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比如,利用大數據進行人力資源分析,能夠更好地進行人員的招聘、人才的測評,以及在業務培訓、日常管理、薪酬考核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等方面,大數據都可以給予有力的幫助和支持,直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客觀性、準確性,提升人力資源領域的分析預測和輔助戰略決策能力,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一、大數據讓人才招聘更有效
相比傳統的人工挑選簡歷的方式,採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能幫助企業找到更為合適的人選。大數據可以細化數位化人才模型,讓人才對號入座。當前基於大數據的社交招聘,正通過微信等新興媒體的快速傳播而逐漸佔據招聘的主流地位。同時,與雲端的人才測評等技術的高度融合,加速了招聘走向大數據化和社交化。
二、大數據讓人才評價更準確
人才的評價不僅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更要從興趣、愛好、知識、性格等因素對人才進行全方位的測評,綜合了解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特點,才能夠得出最終的評價。利用大數據技術,將數據挖掘和人才測評有機結合,更加充分、準確地對人才進行測評,實現人力資源最優配置。
三、大數據讓薪酬分配更合理
大數據為員工的薪酬動態管理提供了支撐。通過大數據分析,就能夠掌握出哪些因素是員工能夠拿到高薪的關鍵,與市場同類崗位之間薪酬水平的差距,薪酬體系有沒有競爭力,如何實現有效的晉檔晉級,並可以預測未來幾年內的人力成本走勢,幫助企業優化薪酬分配體系。
四、大數據讓績效管理更客觀
大數據時代的績效管理,可進一步完善高績效員工的「畫像」,即可透過大數據分析,將高績效員工的行為特徵進行量化描述,進而基於此可視化描述形成員工行為準則和選拔標準,幫助企業建立高績效的管理機制和團隊能力,以高績效行為準則為基準,優化人才結構。
雖然目前人力資源管理仍處於信息的基礎整合階段,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者通過培養數據意識,用數據說話,進而對企業海量的人員數據、行為數據、經營數據和外部數據進行深層分析,實現從「描述統計」到「推論統計」、從「預測」到「決策」,不斷獲得有利於促進人才發展的信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鄭州報業集團 孟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