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道文化」保山積極參與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申遺
目前,國家層面正在自上而下推進 「南亞廊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前期準備工作,保山抓住機遇主動參與,加大對境內古道遺存調查和保護的力度,為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的同時,大力挖掘古道文化遺產,打造古道文化旅遊品牌,推動旅遊產業與文化資源融合發展。
-
絲綢之路跨國申遺:世界遺產理論與實踐的創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遺產中心的指導和推動下,絲綢之路系列跨國申報世界遺產項目對系列跨國遺產概念和實踐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2月,世界遺產專家會議在瑞士易廷根通過了「關於系列提名和系列遺產的結論和建議」,其中吸收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和挑戰。
-
中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成立
中新網武漢12月11日電 (劉超宇 張穎 徐金波)中國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八省(區)節點城市政府代表,11日在武漢籤署了《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宣告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並啟動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三年行動計劃
-
漳州月港參與「太平洋絲綢之路」跨國申遺倡議
此次月港利用外國的閒置申遺名額,跨國聯合申報「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條件充分、時機成熟、成功率大。建議政府與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通力協助、全力支持.二、「跨國申遺」給漳州月港提供了歷史機遇,建議各級政府共同締造理念,精心準備,取得突破性成果。近年來,總書記多次提到「太平洋絲綢之路」。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調研焦溪古鎮聯合申遺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主任趙雲一行專題調研指導焦溪古鎮加入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相關工作。市領導方國強、張耀鋼參加調研活動。「江南水鄉古鎮」項目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工作由國家文物局統一領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了該項目的相關研究工作。目前,已經明確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11個江南水鄉古鎮進入組團,進行聯合申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方國強對趙雲一行專題調研指導聯合申遺工作表示感謝。
-
「大運河」申遺成功 寧波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經過幾次因故推遲,北京時間昨天下午,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項目經過最終表決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此,寧波有了首個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浙江省第2個世界文化遺產(首個是杭州西湖)。
-
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
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 2020-12-17 20:39
-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承千年絲路文化,奏響海上絲綢之路...
近年來,海上絲綢之路在廣西,尤其是北海的史跡、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在出席近日舉辦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時表示,作為聯結中國與東協各國的歷史紐帶與未來橋梁,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史,具有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
-
雲南保山:用活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 使歷史文化名城神形兼備
,進一步保護保山城市文脈,傳承歷史文化,彰顯城市特色。在此基礎上,保山市積極向上申報與歷史文化名村價值相近的傳統村落。目前,在國家公布的前4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保山市共有102個村落(其中隆陽區10個、施甸縣12個、騰衝市62個、龍陵縣6個、昌寧縣12個。
-
白馬寺等入選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選點推薦名單
佛教在線河南訊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日前正式將河南省的鞏義石窟寺、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洛陽城、白馬寺、漢函谷關與崤函古道等5項6處文化遺產列入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國內遺產選點推薦名單。 據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介紹,這5項6處文化遺產均分布在古洛陽周圍,與絲綢之路有著密切關係。
-
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開幕
和煦的冬日暖陽中,迎著東北季風,22日,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宣傳活動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舉行。 據悉,同安是「送王船」舉辦次數最多(152屆)、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區域。而同安呂厝一直是廈門「送王船」活動的最主要的區域之一。
-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在武漢召開
作者:文宣為推動「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工作,12月10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
-
再識萬裡茶道(看·世界遺產)
該項活動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文化線路專業委員會、沿線8省(區)文物局及萬裡茶道聯合申遺辦、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聯合會及節點城市地方政府共同主辦。賽事圍繞「文化行、名城行、健康行、歡樂行、公益行、美食行」六大主題展開,展覽、論壇、音樂、露營等戶外活動貫穿全程。
-
「一帶一路」陝西「絲路」申遺成功5周年 這3處入選「中國世界文化...
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審議通過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3國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項目。加強保護管理 3處遺址新入選世遺預備名單對全省文化遺產進行認真梳理,編制完成《陝西省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規劃》,包括「絲綢之路」拓展項目、統萬城遺址、中國明清城牆(西安城牆)等全省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計劃列入遺產點共15處,全面提升陝西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
-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正式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協力推動中、蒙、俄「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送王船,申遺成功!
2005年12月,「廈門送王船習俗」被列入福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7年6月,「送王船」被列入廈門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6月,由廈門市申報的「閩臺送王船」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馬聯合申報「送王船」萌芽於2015年。
-
「送王船」成功申遺 助力閩南文化走向世界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送王船」是以廈門為主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業界認為,「送王船」的成功申遺,將有助於向世界推廣閩南文化、中華文化。
-
絲綢之路青海道文化遺產旅遊發展初探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各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其他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共同發展平臺,絲綢之路也被賦予新的文化內涵。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意味著成為首例文化線路類型的跨國合作申遺項目。
-
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門票40元,網友:中國最坑景點
說到絲綢之路,有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和路上絲綢之路,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陸上絲綢之路,還是三國聯合申遺的世界遺產,你們會猜到是哪裡嗎?看到這幅圖,大家應該就能想到是玉門關啦。玉門關在2014年的時候,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玉門關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
遺產 | 教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遺: 基於東亞儒家教育文化遺產申遺熱的思考
審視東亞地區儒家教育文化遺產價值定位與申遺的歷程,一方面有助於推動我國儒家文化遺產的申遺與保護工作,另一方面則將進一步地加深對東亞儒家文化多樣性的理解。可見日本在申報教育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最初並沒有像韓國書院聯合會那樣有著明確的遺產定位,而是在申遺的具體實踐中逐漸形成對教育文化遺產的認知。 2009、2010年,水戶市、日田市分別設立世界文化遺產推進室。鑑於對《世界遺產名錄》的充分分析,在水戶市的呼籲下,聯合足利市與備前市,準備以「近世日本的學問教育遺產群」的名義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