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承千年絲路文化,奏響海上絲綢之路...

2020-12-25 中國東協博覽雜誌

(東博社記者/黃利霞)2000多年前,一條以中國徐聞港、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貿易網絡。海上絲綢之路作為古代中國與東南亞、西亞、北非,乃至歐洲之間文化貿易往來的海上航線,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近年來,海上絲綢之路在廣西,尤其是北海的史跡、遺產保護與申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在出席近日舉辦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時表示,作為聯結中國與東協各國的歷史紐帶與未來橋梁,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史,具有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海上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實現東協各國社會、經濟和文化共同發展目標的重要契機。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

劉曙光表示,海上絲綢之路並非一條單純的商貿之路,而是跨越不同時空聯結而成的多維度的複雜體系。"它是古代人們藉助季風與洋流等自然條件,利用傳統航海技術開展東西方交流的海路網絡。從古至今,延續兩千年之久,成為了東、西方不同文明板塊之間經濟、文化、科技相互傳輸的紐帶。"

海上絲綢之路遺產,經歷漫長的歷史時期、越過廣袤的空間,見證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史。從2000多年前的張騫"鑿空之旅",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七下西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輝煌;見證了人類古典風帆時代"向海而生、多元共處"的海洋文化傳統;激發了《馬可 波羅遊記》《伊本 白圖泰遊記》等地理行紀作品的創作。

"以中國為例,各大宗教源源不斷流向中國,並經由中國向其他地區傳播,源生於中國本土的媽祖信仰和制瓷技藝向海外廣泛傳播。"劉曙光說。人類精神文明交流的產物不斷填充著這個龐大的時空構架,呈現了世界歷史上異彩紛呈的一頁。

紀錄片《海上絲綢之路》劇照

廣西自古與周邊地區經濟交流頻繁,是海上絲綢之路中重要樞紐。探尋廣西沿海開放歷史的根,不難發現它深植於北海——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的合浦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有一條從合浦出發,經東南亞,抵達南亞的遠洋貿易航線,這是中國官方文獻記載的年代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印證了古代合浦郡的合浦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2012年,"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目前,該保護和申遺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除了北海之外,防城港市的潭蓬運河、欽州市的西坑古運河,共同構成了廣西的海上絲綢之路體系,向我們講述著這裡曾經活躍的海外貿易與文化交流活動。"劉曙光說。

合浦漢墓群出土文物波斯陶壺和銅鈸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對此,劉曙光認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作是"一帶一路"倡議在文化領域的重大工程,通過與沿海省(市)以及相關國家合作共商、協同共進,共商、協同並進,才能最大程度實現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的意義。

據介紹,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跨國申遺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聯合申報的方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項目。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絲申遺項目,2019年,中國海絲項目已經擴展到了57處遺產點,14處關聯點,涉及10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個特別行政區(澳門)。

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跨國申遺成功

為更好推進海絲跨國聯合申遺工作,劉曙光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以學術為基礎,誠邀東協各國結合各自海絲遺產點共同參與海絲申遺的學術研究;二是以保護為核心,持續加大中國與東協各國海絲遺產保護工作交流與合作力度;三是以申遺為紐帶,倡議建立海絲跨國聯合申報和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機制。

"在廣西這一海絲交流活躍區的核心區域,我們由衷地展望,海上絲綢之路將通過世界各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得以彰顯與傳承,通過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謀求全人類的福祉增色添彩。"劉曙光說。

來源:東博社

相關焦點

  •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一行來贛調研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一行來贛調研 11月11日—13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在贛調研。劉曙光調研了國家文物局定點扶貧縣宜黃縣的部分文物遺址,考察了江西省博物館新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景德鎮御窯博物院、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及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新權,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楊靜和宜黃縣相關負責同志隨同調研。
  • 春華秋榮 | 從《絲路山水地圖》到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他強調,將繼續與故宮博物院深度合作,並通過世茂海絲館不斷發掘「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歷史意義,促進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新地標、國際展示交流的新窗口、弘揚海上絲綢之路文明的新高地。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王旭東院長在致辭中對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開館表示熱烈祝賀。
  • 我館辛禮學副館長當選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副局長關強出席會議,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及相關機構推薦的會員代表以及來自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學會等組織機構的嘉賓400餘人參加會議。
  • 板橋鎮: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小鎮
    板橋鎮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大沽河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李儲程說,作為北方海關重鎮,厚重的文化積澱便是膠州的「根」,通過在度假區以仿古復原的形式集中展現古代膠州的輝煌歷史,疊加生態、文化旅遊功能,大沽河旅遊度假區正全方位解鎖千年歷史人文資源,打造文化小鎮。千年人文凸顯板橋鎮之「根」    青島與絲路有緣,緣已千年。
  • 再現海上絲綢之路輝煌,《絲路江心鏡》重述歷史
    「絲路江心鏡」大IP系列正在孵化鬥轉星移,歲月如梭。海上絲綢之路經過千年洗禮組成跳動的音符、激昂的旋律、唯美的樂章,歷經滄海桑田的變化,神秘莫測又令人遐想。「黑石號」這艘滿載六萬餘件中國唐代寶物的商船從印尼爪哇海域被打撈起來,有力證實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歷史更加真實鮮活。唐代沉船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永久展出,並於2020年9月15日在上海博物館巡展四個月,這是中新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項目。這些閃耀著盛世光輝的文物是亞洲文化交流盛宴的一顆明珠,舉世矚目、意義非凡。
  • 新加坡作家張露《絲路江心鏡》:重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
    此外,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包括泉州、湖州等大唐時期商品生產及商業貿易的發達地區,張露也挖掘了它們共同的海絲文化基因,並藉由小說普及了這些地區的風土人情。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地處南北海岸中點,海上貿易格外興盛;湖州絲綢名揚海外,在詩人艾青的詩句中,也有「蠶在吐絲的時候,沒想到會吐出一條絲綢之路」的佳話。
  • 海上絲綢之路:「東海絲路」與「南海絲路」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東海絲路」和「南海絲路」之分,「東海絲路」是指從山東半島經渤海到朝鮮半島最終到日本的航線。從漢代到隋唐,東方海上絲綢之路一直暢通並有所發展,《新唐書·地理志》中說「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即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是從山東半島登州出發,經廟島群島,到遼東半島,再到朝鮮半島,最終到日本列島。漢代至唐朝初期,中國與朝鮮半島諸國、日本的官方往來,都是走的這條道,也是當時主要的朝貢路線。
  • 再現海上絲綢之路輝煌!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張露《絲路江心鏡》首發
    《絲路江心鏡》首發儀式暨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19日,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張露新書《絲路江心鏡》首發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行,書中展示唐代鼎盛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是往來中東與非洲海上貿易的重要見證。
  • 《海上絲路》首演成功 呈現中國—東協壯闊文化之旅
    原標題:交響樂組曲《海上絲路》首演成功 呈現中國—東協壯闊文化之旅  中新網南寧8月28日電 (記者 張廣權)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交響樂組曲《海上絲路》27日晚在廣西音樂廳成功首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講述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穿古越今的海上絲路文化、飽含民族風情與時尚元素的音樂之旅。
  • 「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帶來《絲路江心鏡》與《上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的「黑石號」沉船,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沉船之一。9月13日上午,以「『黑石號』:穿越與展望」為主題的「2020上海年鑑論壇」在上海舉行,圍繞「黑石號」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與會嘉賓結合各自研究領域,暢談亞洲文明。
  • 臺山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臺山海上絲路博物館收集了200件明代海上絲路的青花等瓷器。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文生攝影報導)記者昨天從江門臺山市文廣新局了解到,臺山將興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該博物館以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上川貿易島為展示對象,以「檣連四海,音達中西」為展示主題,以大洲灣遺址(又稱花碗坪遺址)等為展示本體。該館建成後,將與位於海陵島上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相呼應,系統展示臺山上川島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外貿易往來中的重要作用和歷史人文價值。
  • 中國博物館協會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調研
    中國博物館協會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調研 大字 日期:2020-11-17 來源:景德鎮在線   景德鎮在線訊
  • 探源海上絲路
    來自各大旅行社的統計,「絲路之旅」成為近年來增長最快的遊客選擇路線之一,而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人們「走出去」的重點選項。廣州:千年古道見證海上絲路嚴格說來,海上絲綢之路分為國際和國內兩大板塊,國內部分主要為廣州、泉州、寧波三座城市為主要起點,無論在漢唐盛世,還是宋元明清,三座城市均擁有沿海港口,這些城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出發港。
  • 海陸千年絲路「相遇」蘭州
    ·海上絲綢之路》等40幅大型油畫,生動展現了千年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風土人情及人文歷史圖景。 9月26日到10月8日,廣東省文化廳、廣州日報社、甘肅省文化廳、廣東畫院、甘肅省博物館等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馮少協油畫展」在甘肅博物館舉行,給觀眾帶來了《西漢玻璃》《黃埔商港》等畫作,讓在場的觀眾感受到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輝煌燦爛。
  •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2日,記者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廣東共有39家博物館分別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春節·【海上絲綢博物館】¥228元|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啟穿越絲路之旅、茂險王主題樂園「新春燈光展+紅包牆+財神大巡遊」一日遊
    1月21日,石獅又一文化新地標——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石金路299號,毗鄰世茂摩天城,系世茂集團傾力建設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同時,此項目也得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大力支持,雙方將共同致力於「絲路精神」和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 「海上絲綢之路」美哉!南方歌舞團歌舞集《海上絲路》上演
    「海上絲綢之路」美哉!南方歌舞團歌舞集《海上絲路》上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塗徐建  2020-07-04 本場晚會採用全方位、多媒體的藝術手法,融匯「一帶一路」沿途異域歌舞藝術形式,再現海上絲綢之路的迷人風韻,呈現豐厚的文化與
  • 紀錄片《穿越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自信與世界胸襟
    繪海上絲綢之路的人文地圖  ——紀錄片《穿越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自信與世界胸襟  【記錄中國·溝通世界】   12日,2016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影片《穿越海上絲綢之路》首映禮活動在廣州舉行,來自海內外110多個國家的資深紀錄片片商、製片人、導演和評論家以及市民共5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向海之路——「盛世公主號」海上絲路首航筆記
    借「盛世公主號」海上絲路首航之機,以推動民間外交為己任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船上開展「沿海上絲綢之路 講中國故事」系列活動。四川代表團負責的是從檳城至泰國曼谷航段的活動,主題為「絲路·味」。  借「盛世公主號」海上絲路首航之機,以推動民間外交為己任的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船上開展「沿海上絲綢之路 講中國故事」系列活動。四川代表團負責的是從檳城至泰國曼谷航段的活動,主題為「絲路·味」。  檳城-吉隆坡-新加坡-曼谷,16日至21日,「盛世公主號」乘風破浪,穿越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從印度洋來到太平洋,駛往首航目的地——中國廈門和上海。
  • 「一帶一路」主題文藝作品《絲路江心鏡》上海首發,再現海上絲路輝煌
    《絲路江心鏡》作者、新加坡華人作家張露說:「亞洲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海上絲綢之路承載著不同語境下的多種文化,所以這不僅是一條中西貿易通道,更是友誼之路、溝通之橋。」她認為,《絲路江心鏡》的寫作是一種探索,希望能拋磚引玉,創作更多「一帶一路」主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