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輔仍暢銷,培訓火爆 開學減負,樹欲靜風不止

2020-12-18 搜狐網

教輔仍暢銷,培訓火爆 開學減負,樹欲靜風不止

2013年03月02日18: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中國教育報:禹躍昆

  「2月25日,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北京市教委再次下發通知,提出嚴格禁止違規補課、嚴格教輔用書管理等規定,為學生減負。」

  買傳統教輔 家長很忙

  「同志,請問這3本書有嗎?」2月26日,中關村圖書大廈,一位60歲左右的大爺手裡拿著一張紙條,正在向教輔圖書的導購員諮詢。

  紙條上列印著:《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快樂做中學》、《嬰幼兒全語言整合教育》。導購回答說沒有,大爺顯得很著急。於是記者就陪著他去西單圖書大廈繼續找。

  路上,大爺告訴記者,他的孫女在朝陽區上幼兒園大班,上學期幼兒園突然說不再給統一買「教材」了,要讓家長自己去買。「可是很多書都沒用上。孫女讀中班時,幼兒園買了6本書,裡面還有社會學、心理學的書,那本社會學的書用了不到十幾頁。」

  西單圖書大廈也只有《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一套共5本。大爺無奈地說:「為了應付上面的規定,代買改成推薦,繞了一大圈兒,最後繞的是家長。」

  記者在西單圖書大廈隨機採訪了10多位家長,他們來自海澱、東城、西城、朝陽等,幾乎全是按照老師的推薦來購買教輔的,有的對著手機裡老師群發的簡訊,有的拿著紙條,有的家長到了書店後還給老師打電話詢問版本。

  一位家長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帶著孩子來買書,買完教輔後,孩子對一本動物百科全書產生了興趣,家長看到後著急地說:「別看那些沒用的書了。快走,沒時間了。」

  25日晚上8點多,東城區交道口的烏蘭花書店依然燈火通明,人頭攢動,買教輔材料的家長在書店門前排著百餘人的長隊,手裡都拿著一份購書單,上面寫著黃岡小狀元的作業本、口算本,小升初選題精選等,涉及教材全解、同步練習、課堂作業、模擬考試等各個方面。

  賣電子教輔 商家很忙

  24日,正月十五,王府井書店二層教輔用書樓層一派擁擠、熱鬧的場景。

  在點讀機、學習機專櫃前,推銷員向一對帶著孫子來選購的老人熱情推薦:「這款1498元的比988元的好多了,2.8英寸屏幕、240320解析度,支持MP3和MP4格式、遊戲等功能。內容可以隨時下載,與教材同步,階梯式語數外課堂,9門功課名師視頻輔導。」

  「這麼複雜,孩子能弄明白嗎?」爺爺問道,「教材還需要下載,我們不會上網啊!」「現在的孩子聰明著呢,其實這學習機就像遊戲機,只要孩子感興趣,覺得好玩就沒問題,內容您來我們這兒下載就可以了。」推銷員說。被遊說動心的老人去櫃檯交錢的工夫,推銷員向記者坦言,這個東西管不管用,她自己也不清楚。「最好賣的就是開學這段時間,一天的銷售量比平時一個月的都多。」

  旁邊一位家長在詢問學習機如何升級,當記者問起學習機是否有效時,這位家長說:「我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孩子只是對講故事、快樂農場等娛樂功能感興趣。我感覺很多功能比較粗糙,比如講故事的聲音生硬、語調單一、邏輯程序化,比較機械、單調,沒有互動、沒有溝通。」

  據悉,學習機2000年引入中國,2006年總銷售量達到338.8萬臺,銷售量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迅速擴張。儘管學習機市場龍蛇混雜,品牌機、山寨機結伴而生,大企業、小作坊並肩同行,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但截至2009年,中國學習機市場的總額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推面授輔導 培訓機構很忙

  25日早晨7點多,記者來到海澱區中關村某知名中學門前時,看到路邊兩側,一家挨著一家的培訓班推銷攤位把學校圍得水洩不通。「6小時快速提分」、「8堂課改變孩子一生」、「踢好高考數學臨門一腳」……傳單上的宣傳口號令人目不暇接。

  記者停在一個攤位前,推銷員馬上熱情地介紹起他們的一對一個性化輔導課程,「全是名師,300元一個小時,一次兩個小時,當然還有更貴的名師。」記者轉身離去時,推銷員還追著說:「希望您儘早報名,現在剛開學,家長們都在搶好的老師和上課時段。」

  在一個知名一對一培訓機構攤位上,家長登記信息的表已經填了兩頁多。有一位家長報了全科,總花費將近1萬元。一位推銷員正在向家長們說:「如果您的孩子在這所中學讀書的話,我建議您報貴一點兒的老師,貴的老師才能輔導水平高的學生。」

  很多家長也在互相交流著報班的「經驗」。一位家長對另外一位家長說:「我在孩子上寒假輔導班時,就預定了這個學期的課,他們還給了優惠。有些好的老師,你不要留下空檔,從寒假班到平時班再到暑假班,連著報,孩子才能不懈怠。」

  記者手記

  微力量也能產生蝴蝶效應

  當老師私下的推薦書單、逐利的商店和培訓機構、家長攀比的消費觀充斥著孩子們的開學時,筆者不由感慨:如此開學,實在沉重!

  不留作業,家長答應嗎?沒有高升學率,學校答應嗎?沒有高學歷,用人單位答應嗎?被困於應試教育漩渦中的每個人,在腦袋追隨素質教育的理念時,腳卻走在應試教育的老路上:一邊對應試教育口誅筆伐,一邊卻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一邊大談素質教育,一邊又把分數、升學率作為評價辦學質量的最高標準。因此,家長、老師和社會又捧起了應試教育這塊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

  教育回歸本質,改變教育評價方式……教育規劃綱要早已明確,但實施起來為什麼這麼難?其實,包括教師、家長在內的每個人都是促進教育改革的推動者。洗腦的同時,更要洗腳;嘴上口誅筆伐,行動上更要杜絕推波助瀾。一個人的微力量,也可能產生蝴蝶效應。

  教育,正是在這樣一點點的改變中前行的。(記者 禹躍昆)

相關焦點

  • 生活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人生在世,孝為先《韓詩外傳》中說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生在世,生活是處處存在競爭,所有人不可能在不爭的情況下走完自己的一生,因為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每個人的追求也在隨著時代的腳步而前進,新舊交替。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萬事萬物存在讓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人之一己好惡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第二層含義就比較通俗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要孝順父母,要珍惜身邊人。
  •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昨天有人告訴我她和父母吵架了就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吵的特別的兇,現在導致她已經離家出走了,我想這個時候大家應該理解一下父母。王翔就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融化呀,他脫掉衣服,趴在冰上,風已經讓他牙關打顫,但是他還是依然強忍著。,然間他身下的冰塊就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翔特別開心,就抱著鯉魚回家了就煮魚湯給後母吃。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做為兒女,不管是父母怎樣,只要全心全意,盡資源能力去孝敬我們的父母,即便是送上一粒糖果或者一粒藥的,他們也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意,也會感到很開心。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不過如此罷……
    風,譁譁地吹著,好像要把岸邊的人兒帶到海裡去……海裡的帆船,譁譁響著,好像要把岸邊人兒的眼光所吸引……天,藍得像一幅畫,偶爾印有一絲雲彩,淡淡地,若隱若現,給天空增加了一絲令人遐想的空間……表層在風的指引下跳動著,朝著一個方向舞動著,不知將要駛向哪裡……頭頂上的樹蔭,總是稀稀疏疏地響動著,它們好像在密謀著什麼。每當我一抬頭,它們就停止了。
  • 可悲,很多人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卻不知道下一句才是重點
    想必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按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樹想要靜止,但是風的力量卻使它非動不可,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而現在,則更多的是用來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的境況。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兩句才是子女最該去做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兩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曾經失去至親的朋友,思之更是兩眼淚,這是子女對父母愧疚的淚水。這兩句詩的意思想必大家早已深刻領悟,小編在此就不再重複了,只因為太過沉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原文如下: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 最讓人痛心的一句話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古人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是告誡年輕人,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孝順他們,盡好自己的本分關心他們,不要等到父母長輩日暮殘念時日無多了才想到要去孝敬;能夠盡孝的時候多陪陪他們,不要等到想要陪伴照料的時候老人卻已經離世了,給自己留下綿綿不絕的悔恨。
  • 告誡自己---樹欲靜而風不止
    此片文章是我所想,是我的第一篇,謹以此告誡和警示自己:樹欲靜而風不止!!
  • 民間故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柳氏生常遇春的時候,中了風,不到一個月就死去了。一年後,常勝續娶了鄰村西溝村老秀才李學儒的女兒李娜娜,李學儒已經去世,李娜娜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李娜娜自幼飽讀詩書,知書達理,過門後,她待常遇春如自己的親生兒子,常遇春與她也很投緣,天天與她在一起。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一句流傳了2000多年,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這件事發生在春秋,齊國孝子皋魚和孔子。據記載皋魚從小勤奮好學,後成為齊國君主的得力大臣,但也因此耽誤了侍奉父母的大好時光。最後投水自盡,表達對父母的懺悔。
  • 樹欲靜而風不止,年輕人努力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時間是很殘酷的,父母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成人,但子女獲得成就的時間是遠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這就是世間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根本原因。所以說,我們努力得越早,提前加快獲得成就的時間,也能有能力讓父母提前過上好的生活,安度晚年。雖說雞湯喝多了有些膩,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誰都逃不過。
  • 樹欲靜而風不止,歲月無聲,願你趁早盡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願你珍惜當下,趁父母還健在,及時行孝。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作者:花顏有情
  • 朋友圈36條感悟說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奶茶一杯,快樂起飛,小腿一邁,走路帶風。24. 單身不過是一個人自我升華的過程,總有人在不遠處等你遇見。25. 過程只有自己看在眼裡,最終呈現給世人的還是結果。26. 青春是人生最昂貴的奢侈品,每一秒都是不能重複的消耗。
  • 《韓詩外傳》10句處世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3、福生於無為,而患生於多欲。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卷五。無為,不作為、不折騰。清靜無為不折騰,福氣自來;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禍患必然降臨。此言求福的最好辦法是少折騰,避禍的上策是消除貪慾。8、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枝想停止擺動,但是風吹不止;子女想贍養父母,但父母等不到子女有能力的那一天。此以樹與風的關係為喻,說明子女想奉養父母與父母能否享受到,並不以子女的意志為轉移。
  • 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 古風女強小說推薦:樹欲靜而風不止,她要安穩,卻終不得寧!
    樹欲靜而風不止,她要安穩,卻終不得寧! 當婚姻與愛情無關,當權力與陰謀同上,她卻發現:原來所有的這一切,竟是在他人的操控之下生成。 於是,她瀟灑收手,眸然回顧,冷眼看這滿朝爭鬥。
  • 佛法無邊,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修「報冤行」破人生之苦
    佛法無邊,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修「報冤行」破人生之苦,那何為報冤行呢佛法無邊,是有一定的道理。佛家文化以「眾生平等」、「一切皆有佛性」可堪稱是世界宗教最為和平的教義觀。這些改變不了到來的苦,淨慧禪者曾在書中有言:「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風總在吹,要讓葉子不動,枝條不動,根本不可能。那怎麼辦呢?只有改變我們的主觀,讓內心的無明之風停止下來,「情不附物」,才能與道相應。所以只有凝住壁觀,無自無他,什麼苦來了你都不動,才能夠逢苦不憂。否則的話,我們就天天受煎熬,時時刻刻受煎熬,分分秒秒受煎熬。」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以後不要這樣,父親,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您兒子......『::』
  • 肖戰踏實演戲,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而有人機關算盡一場空
    無奈總有人把他當對家,對他百般阻撓打壓,真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人啊,有時真是想不開,偏要庸人自擾,算來算去,到頭來機關算盡一場空。談肖戰就離不開《陳情令》,這部劇真是一部非常經典之作,在全國掀起的熱潮至今不衰。在國外也是影響力巨大,很受矚目。這部劇也捧紅了很多人,也讓很多明星公司心生忌憚。照理說,別人優秀,我輩更需努力。
  • 俗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看完感慨不已!
    樹欲靜而風不止是很多人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僅僅從其字面意思上非常好理解,樹想要靜止不動,但是情況卻並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因為還有風這樣的外力存在,也就是說人們的很多想法是完全無法改變客觀規律的,這句話很多時候被用來形容外部形勢與自身的目的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