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島爭端中的中國漁民生存現狀調查

2020-12-24 騰訊網

「自古行船半條命」,潭門漁民世代相傳這句話。海上的風浪、暗礁、海盜和衝突,對於絕大多數人只是新聞,對他們卻是生活的一部分。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更路簿」,是潭門漁民對手抄航海圖的稱呼,上面記載著通往南海途中的水流、風向和暗沙。每一代潭門人都會在「更路簿」上添加對南海的每一點新的探索。而在中國與東南鄰國們的南海爭端史中,潭門漁民的故事就像是官方敘事以外的「更路簿」。

2012年5月2日清晨,海南瓊海,潭門鎮漁港。光著膀子的漁民在船上忙碌,戴著鬥笠的女人們在販賣漁,趿拉著拖鞋的年輕人們無所事事。「瓊海03026」船長陳則波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一點不像那個剛剛引發了中國菲律賓「兩國史上最嚴重南海對峙」的人。

4月10日,在漁港以南500海裡的黃巖島海域,菲律賓軍艦截住了「瓊海03026」,中國漁政和海監船隻在接到漁船呼救後趕到。當天晚上,菲律賓宣稱「黃巖島為菲律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爭端仍在持續發酵,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峙離陳則波太遠。對於被搜繳過漁貨、蹲過菲律賓的監獄、在武裝襲擊中失去過一個侄子的陳則波來說,4月10日的對峙甚至算不上一次歷險。

在黃巖島捕魚的中國漁船幾乎都來自潭門鎮,而幾十年來爭端對峙不斷的南海正是潭門漁民賴以為生的地方。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不完全統計,1989年至2010年,周邊國家在南沙海域襲擊、搶劫、抓扣、槍殺我漁船漁民事件達380多宗,涉及漁船750多艘、漁民11300人。其中,25名漁民被打死或失蹤,24名漁民被打傷,800多名漁民被抓扣判刑。數據中的每一類,都可以在潭門找到親歷者,這些統計上的單調數字,恰是潭門漁民的歷史和現實。

「自古行船半條命」,對好奇的外地人,像陳則波一樣的潭門漁民都會拿著「更路簿」這樣簡單的回答。「更路簿」,是漁民們對世代相傳的手抄航海圖的稱呼,上面記載著通往南海途中的水流、風向和暗沙。每一代潭門人都會在「更路簿」上添加對南海的每一點新的探索。而在中國與東南鄰國們的南海爭端史中,潭門漁民的故事就像是官方敘事以外的「更路簿」。

漁船與軍艦

「瓊海03026」的船長陳則波不是第一次被菲律賓的軍艦找麻煩。所以,當4月10日上午,菲律賓的軍人登上他的漁船時,他一點也不慌。

「黃巖島是China的。China。」11點,軍人上了陳則波的船,四處拍照,把東西翻得亂七八糟,末了拿出一份文件要陳則波籤字。陳則波不會英語,China是他掌握不多的單詞之一。他揣摩那是一份「承認非法捕魚」的文件,拒絕籤字,只是重複這句土洋結合的話。菲律賓軍人逼著船員脫了上衣,在驕陽下暴曬兩個小時後,乘艇離去。

下午5時,隸屬國土資源部的「海監75號」、「海監84號」趕到黃巖島,一個小時後,菲方軍艦德爾皮拉爾號趕來。當日晚,菲外交部長羅薩裡奧聯繫中國駐菲大使馬克卿稱「黃巖島為菲律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日,在菲律賓外交部發布的聲明中,稱中國海監船「阻止逮捕涉嫌非法捕魚的中國漁民」。

中菲在黃巖島問題上的摩擦史上,這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是最嚴重的一次。

上世紀90年代初,初上漁船的陳則波頭一次看到黃巖島,一個面積十多平方公裡、沒有土壤和植被的礁盤。1935年,當時的中國政府以「斯卡巴羅礁」之名,將其歸入我國南海諸島132個島礁沙灘中。1947年,民國政府將之更名為「民主礁」。1983年,中國政府再次更名為「黃巖島」,並以「民主礁」為副名。

在陳則波的印象中,黃巖島逐漸成為危險之地,是在1997年。

這一年,我國重申南海U形領海線及其內之所有島礁之主權。5月14日,菲律賓海軍即在黃巖島舉行兩棲登陸演習。

兩國的緊張關係投射在黃巖島上,對潭門鎮的漁民來說,此處捕魚的危險係數陡然上升。

1998年1月11日,在黃巖島北部打魚的陳則波和另一艘潭門鎮的漁船,共22名船員被抓扣,押至蘇比克灣海警站,關到5月6日才被釋放。

翌年5月,陳則波再去黃巖島,漁船遭菲軍艦追趕被撞沉,11名船員落水。陳則波與2名同伴被菲方撈起後扣押,至7月份才得以釋放。

更危險的海

「在黃巖島你會坐牢,丟掉漁貨,被撞沉船,但在南沙你可能連命都沒有!」潭門鎮邊防派出所一位士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陳則波的侄子陳奕超的經歷就是例證。2006年4月27日,陳奕超所在的瓊·瓊海03012漁船在南沙群島南方淺灘生產時,遭到一艘武裝船隻襲擊,中國4名漁民被打死,3名漁民受傷,其中兩人重傷。

該武裝船隻無法判斷國籍,調查事件未有下文。潭門邊防派出所在事後發放《中遠海作業漁船民安全生產須知》,要求漁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自救、應急能力」。

而菲律賓軍方對中方漁民的襲擾,有據可查的可追溯至1989年。

1989年4月13日,瓊海00224船在南沙中業島附近海面捕魚時,船員黃昌標、鬱業友、鬱業軒三人被菲律賓駐島軍隊抓扣。

更為有名的一次扣押事件發生在1995年3月,共四條漁船在南沙仙娥礁附近被扣。62名船員被關押進巴拉望監獄200平米的牢房內。其後十個月的時間內,菲律賓當局公開開庭二十八次,以「非法入境罪」對船員進行審訊。

在5月底的一次開庭中,漁民馬雲輝在庭上宣讀聲明,稱自己及61名漁民系在中國領海範圍內捕魚,對菲法官指控提出反駁和抗議。此舉令在菲僑胞深深感動,當地華人紛紛捐款,請律師,奔走菲律賓外交部尋找解決辦法,還出資7.63萬美元擔保10名未成年人出獄,接到華僑家中治療,又捐款5.22萬美元給涉案漁民家庭解決生活困難。

中國外交部又一次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菲律賓無條件釋放漁民。當年10月1日,在被關押半年多之後,58名漁民被釋放,翌年1月25日,4名船長被釋放。

菲律賓在漁民心中投下的陰影,在2000年達到頂峰。當年5月26日晚,瓊海01068號漁船遭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衝鋒鎗掃射,船長符功武被擊穿心臟,當場死亡,其餘7名船員被菲軍扣押至公主港的巴拉望監獄。

事後,我國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並提出嚴正交涉,菲律賓外交部在5月30日表示交還船隻和遺體,不對船員提起訴訟,但拒絕進行任何賠償。

到南沙去

潭門鎮共有遠海捕魚船隻150艘,從2011年的記錄來看,有去南沙捕魚記錄的漁船達五十餘艘,與所佔比例最高的西沙不相上下。

「因為航程較遠,去南沙和黃巖島,能夠拿到政府的南沙專項補貼。」多名船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該專項補貼標準每年不盡相同,以2011年為例,補貼公式如下:凡去過南沙或黃巖島的漁船,一次性補貼3.5萬元,並在此基礎上,按照漁船的馬力進行82元/千瓦的計趟補貼。

吳多喜2006年在黃巖島被菲律賓軍方沒收過11萬元漁貨後,主跑西沙。但他總會抽空去一趟南沙或者黃巖島。2011年,他通過南沙專項補貼拿到了5.6萬元。

在光景好的時候,這筆錢對船主而言不算大事,但在成本飛漲的現在,卻是船老闆們平衡收支的重要稻草。

「1995年的時候,龍蝦150元一斤,柴油3000元一噸,工仔和老闆對半分帳;現在柴油漲到了9000多一噸,龍蝦的價格反而跌了,工仔還要分到六成。」瓊海03099的船主趙緒賢對這筆帳的計算結果是,「沒有這些補貼,80%的船都要虧本。」

盧家駿已經當了27年的船長。在他的印象中,漁船在南海的航行路徑,既掌握在他的手裡,也掌握在政府的手裡。

1985年3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放寬政策,加速發展水產業的指示》,允許「國營、集體、個人一起上」,並提出「組織有條件的漁船向外海發展遠洋漁業」。這是一個開始。在此之前,在「生產隊」的經濟模式下,南海很少看到中國的漁船。

時年24歲的盧家駿貸款花1.5萬元買了第一條屬於自己的船,1986年,盧家駿抱著「船少魚多」的想法,成了鎮上最多跑南沙的船主。「那裡有海參、海蚌,我們曬乾了帶回來賣。」

在南沙,盧家駿發現不少菲律賓的小漁船遊弋其間。在1988年以前,中國大陸實際上並沒有有效控制南沙群島的任何一個島嶼、珊瑚礁或沙洲。

但接下來更多的漁船湧向南海。一同駛向南海的還有軍艦。1988年1月31日,中國軍隊6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暑礁。在隨後3月爆發的赤瓜礁海戰中,中國戰勝越南,佔領了南沙群島的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燻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確立了中國大陸對南沙群島的實際控制。

至上世紀80年代末,潭門鎮遠海漁船接近50艘,黨和政府「向外海發展遠洋漁業」的目標一步步成為現實。處於臺灣控制下的東沙也出現在了潭門鎮漁船的航海圖上。

南沙和黃巖島的多處節點,亦有國家政策的影子。眾多漁民告訴記者,從2005年至今,南沙和黃巖島有緩和趨勢,據查證,自1989年至2006年,有15起與潭門鎮有關的南海爭端,而2006年至2011年,則無一起。

此處的背景是:2005年3月,中國、菲律賓和越南三國石油公司在馬尼拉籤署了《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質工作協議》,表達了各方聯合考察南海協議區內石油資源儲量的意願。這標誌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進入實踐階段。

而2012年4月10日菲方的扣押行為,放在過去二十多年當中,並不激烈,之所以演變「兩國歷史上最嚴重對抗」,與菲律賓2011年通過「領海基線法」將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巖島劃入菲領土有關。

而自2011年,中國開始警告菲律賓和越南不要在南海問題上玩火,玩火者必將自焚。2012年3月初,在人大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強調,解放軍需要為「打一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做好更充分準備。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漁民南沙遇襲高發地點統計。 (何籽/圖)

「祖宗海」

在潭門,幾乎找不到談起「南沙」、「黃巖島」時會激動的人。他們談自己身邊的人被搶、被抓、被殺,通常表情平靜。

當南方周末記者的問題裡含有「主權」、「國家」這樣的大詞時,不少漁民會挪一挪身子,顯得不太自然。他們只有在新聞裡,才偶爾會看到出海打魚會和這些詞語聯繫在一起。雖然在事實上,他們去南沙捕魚,或者被捕,都會成為國家之間宣示主權的一種象徵。

潭門鎮邊防派出所的一位領導談到漁民們時肅然起敬,「要感謝這些漁民,不是他們在黃巖島、南沙打魚,誰證明那些地方是我們的?」

當被問到出海的危險,盧家駿說,「對漁民來說,抓扣也是小事,關鍵是你避不了。」

另一名船長吳多喜則說,「我怕什麼,他要漁貨我就給他咯;他要關我就把我關起來咯,他總要把我放掉的吧?」

在潭門鎮,一年出四次海即算勤快人。再勤快一點的,會在遠洋出海的間隙去近海打打短工。但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不出海便什麼也不做。潭門鎮的生活就好像洋流和季風一樣循環往復。

「你看看這個鎮子,有超過三層樓的樓房沒有?」盧家駿問南方周末記者。鎮裡的樓房大多低矮而簡陋,樣式古板,有的還沒有自家的船那麼高。他又指著門口,那裡有全鎮唯一的賭場,一張大賭桌坐滿了人。

「跑船的人沒有發財的,賺一千能花一萬,都沒存下來。」船工向老闆提前支下一趟出海的工錢,是再常有不過的事情。鎮裡人管南海叫祖宗海,這就是他們的存摺。

盧家駿現在51歲,當年和他一起買船的另外兩個人中,潘學朝成了萬元戶,上了《海南日報》,符書仁則欠了一屁股債。盧家駿比他們都強的地方在於他平平安安活到了51歲,而另外那兩個人都已去世近十年。

他給大兒子開了一家工藝品店,給小兒子開了一家網吧,不打算讓兒子們子承父業。「我開了二十多年的船,能活到現在,算運氣了。」

(南方周末)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和印尼願調解中菲黃巖島爭端
    馬來西亞願意居中協調中國與菲律賓在黃巖島的爭端,讓雙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南中國海緊張的局勢。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海軍司令阿卜杜勒·阿齊茲·加法爾16日出席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研討會時指出,現在是讓中菲有個平臺進行對話的時候了,這也是解決爭端的最好辦法。
  • 中菲媒體在黃巖島爭端中評論框架分析
    關鍵詞:黃巖島  爭端  評論框架  推理模式  一、研究緣起與研究設計 1、研究緣起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國漁船進入黃巖島水域作業,菲律賓艦船派出12名士兵試圖抓捕中國漁民。中國海監船介入,制止其抓捕中國漁民,兩國進入對峙狀態。 中菲兩國就黃巖島事件發生摩擦,只是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遇到挑戰的一個縮影。目前,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印度尼西亞等6國7方在南沙群島形成對峙和角逐局面。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其經濟地位日益凸顯,加劇了上述各國對資源的搶奪。
  • 中評社:中國贏得黃巖島之爭初步勝利
    香港中評社6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贏得了黃巖島爭端的初步勝利持續了兩個月之久的中菲黃巖島事件,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劉為民同時強調,目前中國漁船在瀉湖內的正常生產活動未受幹擾,中國公務船繼續在黃巖島海域為中國漁船、漁民提供管理和服務;同時中方繼續就如何妥善處理黃巖島事件、改善雙邊關係與菲方進行溝通。最後劉為民再次重申,黃巖島是無爭議的中國領土。劉為民的這個表態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始行使對黃巖島及附近海域的主權管轄,菲方目前沒有挑戰這一事實。
  • 英媒記者探訪黃巖島現狀:中國海警船管理 中菲漁民友好共存
    資料圖:中國黃巖島及地理位置示意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路透社(Reuters)9日發布獨家報導稱,該社記者上周進入黃巖島海域探訪,證實有部分菲律賓漁船在中國海警的許可下在相關海域進行作業,「這是自2012年中國獲取對該島控制權後,首次有外媒進入黃巖島」。報導稱,中國在作出讓步的同時,也加強了存在。
  • 中菲黃巖島對峙_資訊頻道_鳳凰網
    導讀: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海軍企圖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抓扣」中國漁民,遭到中國海監船制止,隨後中菲雙方發生對峙事件。 在與鄰國們的南海爭端史中,海南漁民的故事就像是官方敘事以外的「更路簿」。[詳細]
  • 中國南海領土爭端大事記
    從1974年與南越的西沙海戰以來,中國與南海的領國之間的摩擦不斷發生,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等  4月10日,菲律賓海軍企圖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抓扣中國漁民,被中國海監船制止,雙方隨後發生對峙至今。
  • 港媒:菲稱中國因黃巖島爭端收回高額貸款
    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導 港媒稱,據菲律賓多家媒體報導,菲律賓內政部長羅哈斯25日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方面已經決定收回對菲律賓一個鐵路項目的融資貸款。據中評社報導,羅哈斯不久前作為總統特使訪問中國,赴南寧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會上,他與中方高級官員有過會面。
  • 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細節回顧
    :「我們就菲律賓軍艦和巡邏艇在黃巖島海域襲擾中國漁船漁民向菲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中方敦促菲律賓從中菲友好關係大局出發,與中方共同努力,儘快妥善解決黃巖島海域對峙事件。,尋求通過「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中菲在黃巖島的對峙一事。
  • 黃巖島位於中國南端,可能成為南海「超級大島」,地理位置關鍵
    始中國作為一個位於東亞的大國,不僅有著廣袤的領土面積,海域面積也非常廣闊。不同於渤海以及黃海,位於我國南部地區,領海面積非常遼闊的南海,圍繞著這裡的島嶼歸屬爭端便從未停過,其中就包括了南海大島——黃巖島。
  • 菲律賓襲擾致黃巖島成漁民危險的寶地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黃巖島屬中國固有領土,歷史淵源可上溯到元代,並表示,希望菲方撤走船隻。「漁船從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出發,向南過西沙群島,再向東,一般行駛72小時就會到達黃巖島。」4月26日下午,船老闆趙緒賢在紙上勾勒著從潭門到黃巖的簡易出海圖。4月到5月初是潭門漁民一年中第二個捕魚季,按慣例,趙緒賢的兩條船此時在近500海裡外的黃巖島捕魚。
  • 外媒探訪黃巖島:中國海警船增多 中菲漁民交換物品
    英媒稱,在南中國海深處,海水的深藍與碧綠交匯之地,一支長達數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漁船船隊在數艘中國海警船的護衛下停泊在黃巖島附近。據路透社4月10日報導,中國仍然控制著這個極好的捕魚點,並且在那裡部署了更多船隻。
  • 菲稱中國在黃巖島建設施 藉機炒作中方南海侵權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派記者韓碩 環球時報記者邱永崢 劉暢】菲律賓國防部9月3日宣稱在與中國有爭議的「帕納塔格礁」(即黃巖島)發現了「混凝土砌塊」並檢測到有中國艦船出現在該水域。此消息令菲律賓媒體一片喧譁。菲方指責稱,這是中國「最新的侵犯行為」,違反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 外媒:菲律賓收回「中國在黃巖島開工」指控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導 英國媒體稱,菲律賓撤回了有關中國在兩國有爭議的黃巖島上搞混凝土建築的指稱,這是菲律賓在此問題上令人尷尬的轉向。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24日報導,今年9月初,菲律賓說,它發現中國船隻2012年4月「佔領」的黃巖島上出現了混凝土建築。
  • 黃巖島事件暗湧頻出 菲律賓最終如何行事待觀察
    5月18日,備受媒體關注的菲律賓前政變軍官尼坎諾·菲爾多赴黃巖島宣示主權活動在菲總統阿基諾三世的親自幹預下暫時取消,但黃巖島爭端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  5月17日,有媒體報導稱,菲爾多將組織來自家鄉巴丹省的漁民赴黃巖島行使「打漁」權,並考慮在島上升菲律賓國旗。這則消息迅速引起菲當地及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 黃巖島,美國眼中的「致命考驗」:保住海上霸主地位?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近日刊載美國國家利益中心高級客座研究員卡齊亞尼斯的文章,該學者稱不要讓中國隨心所欲地把南海當成「北京湖」,要找「一片地方」讓美國和地區小夥伴翻盤,讓中國明白,強硬要付出代價,別想再輕易改變現狀——而「這片地方」就是黃巖島。
  • 中國國際法專家駁菲律賓主張黃巖島主權三大藉口
    至今,黃巖島事件已經持續一個月,並且在不斷升級。  一個月前,菲律賓海軍企圖在南海中沙群島黃巖島附近抓扣中國漁民,被及時趕到的中國海監船制止。此後,菲律賓小動作不斷,從軍艦襲擾中國漁民到揚言訴諸國際海洋法法庭;從為黃巖島改名到鼓動針對中國的示威遊行。但無論如何,菲律賓這一切都無法改變黃巖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 黃巖島事件持續超一個月 剖析對峙結束三種可能
    4月10日,菲律賓海軍在南海黃巖島附近企圖抓扣中國漁民,被及時趕到的中國海監船制止,雙方隨後對峙持續一個月。中國被菲律賓牽扯進去不少精力。中國很多民眾很生氣,因為比我們小很多的菲律賓說了不少狠話。  面對菲律賓咄咄逼人的挑釁,中國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在黃巖島問題上,很多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堅持經濟和軍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針。
  • 白巖松:黃巖島在中國控制之內並永遠是中國的
    因為中國已是菲律賓第三大貿易夥伴,去年菲律賓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超過10億美元。近日一批菲律賓產香蕉出口中國時未能通過中方的檢驗檢疫,就被菲律賓媒體認為是「黃巖島事件導致中方對進口菲律賓香蕉實施了更嚴格的監管」,並擔心如果失去中國市場,菲律賓香蕉產業將經受重創,因為菲律賓每年出口的7500萬箱香蕉中,超過一半運往中國。
  • 菲律賓稱中國是朋友 仍未撤回黃巖島海域警衛船
    菲方表態:4月16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表示,菲方不會因中菲艦船在黃巖島的對峙事件而同中國交戰。阿基諾三世還表示,為了解決雙方的爭端,菲方將繼續同中方展開對話。此外,他還引用邱吉爾的名言說「吵吵總比打打好」。
  • 印尼外長批中國新護照 稱適得其反不利解決爭端
    稱在護照上印南海地圖「不利於解決爭端」  中方重申對南海諸島主權無可爭辯  「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黃巖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存在主權爭議。對此馬蒂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上述行動只能適得其反,不利於解決爭端。」  分析指出,印尼作為東協中最大的成員國,本身不是南海聲索國,但近年來在東協內部發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在中美雙方對如何處理南海糾紛分歧加大之時,印尼卻能同時與雙方都保持較好的關係。  《雅加達郵報》認為,近來,印尼一直在南海問題上充當關鍵的協調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