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重量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代表著一個電影人能夠獲得的一個較高的榮譽,只能是能夠被評為金馬影帝/後的電影人無一不是在眾多電影人萬中挑一的,所有電影人都希望能獲得此獎項,它不僅代表你的演技實力也代表了你的榮譽。
可是就這麼一個被譽為電影界的至高殿堂,卻在去年被一個導演卸去了它的星光,給它塗抹上了汙穢。而給金馬獎抹上汙穢的這位導演就是傅榆,她在去年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上臺時卻發表了希望臺灣能夠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不正當不應該在此場合出現的政治言論,不僅使當時為金馬獎盡心盡力付出的從業人員心血毀於一旦,還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其金馬獎的抵制和厭惡。
其實每年的金馬獎臺灣地區的能夠入圍的並不多,大多數入圍金馬獎的電影還是大陸和香港的影片。而因為去年的不正當言論事件,今年國家電影局發表聲明大陸電影將不參與今年的金馬獎,此番公告也使得所有電影從業人員的響應,紛紛推出金馬獎。而香港地區像劉德華,古天樂等眾多影帝也紛紛發表聲明不參與金馬獎。
沒有了大牌們的參與,金馬獎註定會失去往日的輝煌。大陸電影和香港電影的相繼退出,使得金馬獎只能夠上架自家電影。而臺灣電影的入圍的影片如下:《大餓》《返校》《出發》《寒單》《狂徒》《樂園》《下半場》《蚵豐村》《菠蘿蜜》《你的臉》《熱帶雨》《灼人秘密》《陽光普照》《第九分局》《亡命之途》《野雀之詩》《狂飈一夢》《江湖無難事》《親愛的殺手》《陪你很久很久》《重甲機神:神降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不是連聽都沒聽說過。唯一能夠拿得出手而且還在大陸上架過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眾多的影評網上口碑達到了4.8分之低,在往常金馬獎上根本上不了臺面。
輝煌不在的後果就是連背後多年的老牌贊助商都紛紛離去,像oppo,寶格麗和瑪莎拉蒂在第一時間就選擇的撤銷贊助,而就連臺灣的本土品牌也對其失望撤其了多年的贊助。現在的金馬獎贊助只是一些小品牌還在默默支撐著。
造成今天這個局面,金馬獎入圍的一些臺灣電影紛紛表示了不滿,內訌不斷。其中廖哲儒直接在臉書上直接@傅榆炮轟傅榆不要臉,金馬獎有現在都是因為她這個老鼠屎,她對不起任何一個在金馬獎背後默默付出的電影人。對不起李安,鞏俐對你影片的賞識,有何臉面去拿那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