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徹底翻車,臺灣電影人內訌,炮轟傅榆不要臉!

2020-12-18 中秋小哥

金馬獎重量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代表著一個電影人能夠獲得的一個較高的榮譽,只能是能夠被評為金馬影帝/後的電影人無一不是在眾多電影人萬中挑一的,所有電影人都希望能獲得此獎項,它不僅代表你的演技實力也代表了你的榮譽。

可是就這麼一個被譽為電影界的至高殿堂,卻在去年被一個導演卸去了它的星光,給它塗抹上了汙穢。而給金馬獎抹上汙穢的這位導演就是傅榆,她在去年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上臺時卻發表了希望臺灣能夠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不正當不應該在此場合出現的政治言論,不僅使當時為金馬獎盡心盡力付出的從業人員心血毀於一旦,還引發了大陸電影人對其金馬獎的抵制和厭惡。

其實每年的金馬獎臺灣地區的能夠入圍的並不多,大多數入圍金馬獎的電影還是大陸和香港的影片。而因為去年的不正當言論事件,今年國家電影局發表聲明大陸電影將不參與今年的金馬獎,此番公告也使得所有電影從業人員的響應,紛紛推出金馬獎。而香港地區像劉德華,古天樂等眾多影帝也紛紛發表聲明不參與金馬獎。

沒有了大牌們的參與,金馬獎註定會失去往日的輝煌。大陸電影和香港電影的相繼退出,使得金馬獎只能夠上架自家電影。而臺灣電影的入圍的影片如下:《大餓》《返校》《出發》《寒單》《狂徒》《樂園》《下半場》《蚵豐村》《菠蘿蜜》《你的臉》《熱帶雨》《灼人秘密》《陽光普照》《第九分局》《亡命之途》《野雀之詩》《狂飈一夢》《江湖無難事》《親愛的殺手》《陪你很久很久》《重甲機神:神降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不是連聽都沒聽說過。唯一能夠拿得出手而且還在大陸上架過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眾多的影評網上口碑達到了4.8分之低,在往常金馬獎上根本上不了臺面。

輝煌不在的後果就是連背後多年的老牌贊助商都紛紛離去,像oppo,寶格麗和瑪莎拉蒂在第一時間就選擇的撤銷贊助,而就連臺灣的本土品牌也對其失望撤其了多年的贊助。現在的金馬獎贊助只是一些小品牌還在默默支撐著。

造成今天這個局面,金馬獎入圍的一些臺灣電影紛紛表示了不滿,內訌不斷。其中廖哲儒直接在臉書上直接@傅榆炮轟傅榆不要臉,金馬獎有現在都是因為她這個老鼠屎,她對不起任何一個在金馬獎背後默默付出的電影人。對不起李安,鞏俐對你影片的賞識,有何臉面去拿那個獎?

相關焦點

  • 金馬獎請日本導演撐場面,失去大陸市場,臺灣導演不滿炮轟傅榆
    一時之間,臺灣金馬獎星光暗淡,為了撐住場面,金馬獎的負責人不得不請了外援。一個主打華語電影的的金馬獎,淪落到跑去請了日本導演出席。重金邀來憑《小偷家族》摘下金棕櫚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臺灣媒體也大肆宣揚自己的場面豪華,師資雄厚,各種能貼金的語言,都用了出來。
  • 臺灣電影金馬獎提名揭曉 周迅李冰冰角逐影后
    《風聲》劇照,周迅和李冰冰演技都很出彩本報訊(記者易東方)昨天,臺灣電影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獲得最佳編劇提名的陳國富導演是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常客。1999年他執導的《徵婚啟事》獲第3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2002年他的《雙瞳》獲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項提名並獲最佳女配角獎。2004年他監製的《可可西裡》還獲得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擔任本屆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8日舉行。
  • 金馬獎五十載回顧 臺灣電影浮沉見證
    曾經的瓊瑤玉女已成滄桑婦人,金馬獎也已到五十歲的天命之年,組委會把終身成就獎頒給甄珍,是對青春歲月的一次深情回眸,瓊瑤的帝國,臺灣電影最好的時光,海鷗飛處彩雲飛,詩情畫意裡徜徉著的偶像男女,把一切都染上浪漫的玫瑰色,只是這燦爛忽而謝落,臺灣電影自新電影伊始的運動,見證了隨後三十年的盛衰頹變,臺灣電影經過90年代中期開始的漫長低估,迎來零八年之後的漲潮,產量自十幾部攀回五六十部。
  • 傅榆的一句話毀了金馬獎?不然!真正毀了金馬獎的另有其人?
    臺灣金馬獎至今已經舉辦55屆,在華語影視界,可謂是最老牌的電影賽事,也是華語影視最有影響力的獎項。可這個頂著華語影視最高榮譽光環的金馬獎,在第55屆頒獎現場出了「車禍」,金馬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傅榆在第55屆金馬獎發言原文:青春很美好,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 臺灣電影金馬獎慶五十周年 張曼玉榮膺形象大使
    臺灣電影金馬獎慶五十周年 張曼玉榮膺金馬形象大使 昨天(5月27日)金馬執委會特別公布「金馬五十」大使,由曾在金馬獎四度封后、五度得獎的張曼玉擔任,並由金馬執委會主席侯孝賢導演親自操刀、五座金馬獎最佳攝影得主李屏賓掌鏡拍攝宣傳廣告。
  • 矛盾爆發,傅榆被人怒斥
    而隨著大陸影片《少年問道》的退出,今年的金馬獎無一部大陸電影參與。看到這種慘澹光景,就連臺灣綜藝天王吳宗憲都笑稱「今年金馬獎最容易拿獎啦」。就在大家替金馬獎「人人參與人人都有獎拿」尷尬時,沒想到更尷尬的事發生了,金馬獎的「金主們」的也紛紛見勢不妙「跑路」了。
  • 臺灣電影的「當代悲傷」:金馬獎「神隱」、好萊塢佔四分之三、票房...
    臺灣,孵化了華語電影最具公信力的獎項金馬獎;臺灣,也哺育了華人電影之光李安;臺灣,更誕生過侯孝賢、楊德昌等人主導的臺灣新電影運動。在華語電影圈,臺灣是最繞不開的黃金之地。但近兩年的臺灣電影發展,卻觸目驚心。
  • 評金馬獎:明星閃耀只是好看 臺灣電影前途坎坷
    評金馬獎:明星閃耀只是好看 臺灣電影前途坎坷 時間:2013.11.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瑋
  • 金馬獎|曾經兩岸電影人的舞臺,如今大陸不再參加金馬影展
    畢竟在去年的金馬獎頒獎現場,電影已經被摻雜進政治元素——臺灣女導演傅榆在金馬獎的致辭中大肆宣揚「臺獨」言論,讓包括臺灣名導李安在內的眾多嘉賓難以接受,鞏俐更是拒絕上臺陳詞,影帝塗們等大陸演員也在頒獎典禮上維護了一個中國的堅定立場。在金馬獎頒獎這樣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此事一出當即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
  • 金馬獎揭曉在即,一文讀懂臺灣電影往事
    1962年,「行政院新聞局」為鼓勵電影行業的發展,創辦金馬獎,頒獎日期選在蔣介石的生日10月31日。金馬獎的名稱也很有內涵,其實是化用臺海前線金門和馬祖的簡稱,以紀念「金門炮戰」。這個獎項,到今年已辦到第55屆,見證了臺灣電影的半世風雲。
  • 為什麼說臺灣金馬獎和NBA事件都證明祖國強大了
    臺灣電影人們還在驚詫,震驚及不知道該如何收場的時候,美國人,體壇另一大運動NBA竟然也莫名其妙的來挑戰中國民眾,國內輿論反應之迅速,企業和體育協會團體應對之堅決,真是前所未有,空前可以說是肯定的,但是一定不是絕後!
  • 臺灣省女星懟金馬獎反被誣陷,如今依然為祖國慶生,大獲好評
    今年的金馬獎可謂史上最慘,2018年金馬獎上的「傅榆事件」引起巨大轟動,導致香港和大陸的電影人都宣布拒絕參加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杜琪峯都發聲,拒絕參加金馬獎。曾經華語影壇的至高榮譽,僅僅一年就淪為了「野雞獎」,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 《掃毒2》等多部香港電影撤回金馬獎報名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包括劉德華和古天樂主演的《掃毒2 天地對決》、張家輝主演的《使徒行者2 諜影行動》等作品原本已報名金馬獎,如今確定取消報名,此外,還有梁家輝、古天樂和任達華主演的《追龍2 賊王》確定退出金馬影展。
  • 內地電影全面撤出,2020臺灣金馬獎該怎麼配合港產片走下去?
    內地人看金雞獎,臺灣人看金馬獎,香港人看金像獎?2019年香港正是「多事之秋」,港產片亦只有《金都》、《叔·叔》、短片《老人與狗》及《紅棗薏米花生》獲提名。沒有大製作,沒有合拍片市場,更沒有紅褲子(傳統科班)出身的名導身影。那一年見證港產片代表只有《紅棗薏米花生》獲最佳劇情短片獎。
  • 臺灣電影金馬獎的「華誼兄弟時刻」
    網易娛樂2月10日報導 電影作為一類形式豐富、貼近大眾的藝術形式,成為兩岸三地文化交流項目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投身電影領域二十餘載的娛樂集團,華誼兄弟推出的優質內容,對兩岸三地的電影、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華誼兄弟一直以來在金馬獎上都有著出色表現。下面,我們就將回顧一下金馬獎的那些「華誼兄弟時刻」。
  • 資料:第51屆臺灣金馬獎簡介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2014年11月22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辦。 網易娛樂11月20日報導 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自1962
  • 臺灣大學教授江文瑜:臺灣金馬獎淪為大陸影展,打擊臺灣人的信心
    這裡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江文瑜,江文瑜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獲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碩士,德拉瓦大學語言學博士。回臺灣後,任教於臺灣語言學研究所外文系,目前為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第5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為,《暴雪將至》段奕宏,《我不是藥神》徐崢,《影》鄧超,《誰先愛上他的》邱澤,《大象席地而坐》彭立暢。看完金馬獎男主角提名,江文瑜感嘆:金馬獎淪為大陸影展。
  • 2019年56屆臺灣臺北金馬獎和短片類徵集及電影學院,創投會議報名
    摩友會網紅媒體收到臺灣臺北金馬獎報名摩友會網紅媒體我們於2019年6月1日收到2019臺灣金馬電影展、金馬獎短片類、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創投會議等在6月份正式接受報名臺灣臺北金馬電影獎短片類徵集臺灣臺北金馬電影展導演,製片人,製作人等如果有合適的片子與樣片,短片可以投稿到臺灣金馬電影節,電影節相關活動節目單元包括電影學院等 ;專業電影
  • 年度最佳,豆瓣8.4橫掃金馬獎,臺灣電影這次走在了我們前面
    ——《陽光普照》臺灣影視劇近年發展頗好。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聚焦人性社會和犯罪,拿下9.5分高分。熱播劇《想見你》刷新了偶像劇的上限,將懸疑和愛情融合,好評無數。還有《一把青》、《浴女養成記》等高規格影片,力證了臺灣影視劇已走出灰色低谷期,迎來嶄新的黃金期。這些離不開臺灣影視人背後的努力。
  • 你知道金馬獎的「金馬」怎麼來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最近臺灣的第53屆金馬獎剛剛頒完獎,除了大陸的電影大獲全勝外,你可能還會好奇,金馬獎是怎麼來的?  金馬獎算是華語電影界最老牌的獎,從1962年創辦至今只停過兩年,由於早期華語電影只有這麼一個獎,許多電影人非常重視這個年度電影盛會,因此金馬獎長期以來對華語電影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不少香港紅星包括成龍、譚詠麟、梁朝偉、周潤發、鄭裕玲、吳君如.....等都曾經拿過金馬獎而一躍成為影帝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