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協議脫歐這一說法是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率先提出的,就是當時英國計劃在2019年10月31日前不跟歐盟籤署協議單方面完成脫歐。針對首相詹森這一提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很快批准阻止「無協議脫歐」法案。
那麼英國為什麼一定要執行有協議脫歐呢?分就分唄,有什麼大不了的事?英國脫歐這事還真馬虎不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英國和歐盟是兩口子,現在鬧離婚了,既然是離婚肯定要有份離婚協議,首先在法理上要確定以後各自的身份,未來雙方的關係要如何對待?是老死不相往來還是繼續不清不楚住一塊?總得有個合理的結果對吧。財產怎麼分割?原先共同經營的公司、產業要怎麼繼續經營?以前共用過的東西怎麼處理?子女如何安排等等一系列問題要理清楚。光是兩口子離婚都這麼複雜更不要說一個國家和一個國際聯盟組織了。
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英國在今年1月30日正式「脫歐」,結束了與歐盟長大47年的「夫妻關係」 。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但在過渡期內英歐若還不能達成最終的貿易協議,自2021年起雙方貿易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 。
據目前英歐最新的貿易談判進展來看,雙方仍然存在較大的分歧,主要問題有兩點:競爭規則和漁業權問題。
首先,英國脫歐後在經貿領域很大程度上要遵循歐盟制定的經濟規則。歐盟表示將會阻止英國獲得不公平競爭的優勢,即其商品在歐盟市場的免稅權,同時歐盟又有權就自己的商品、就業和商業補貼自行制定標準。
其次,漁業權問題。歐盟警告稱,如果英國不讓歐盟漁船進入英國水域捕魚,那麼英國將無法繼續獲得在歐盟出售其漁業產品特殊渠道的待遇。但英國則強硬表態:作為主權國家,英國有權決定自己的水域及更廣泛的商業遊戲規則,不需要再受控於歐盟。英國在歷史上就沒少跟歐洲國家就捕魚權問題翻臉,比如1958年至1976年英國就因「鱈魚」的捕撈問題跟冰島這個北歐國家爆發過3次戰爭。如今脫歐後還要跟歐盟國家共享家門口的漁業資源,顯然這令英國大為惱火。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在接受議會質詢時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表示,目前仍「有不少機會」與歐盟達成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的未來關係協議。但據英國首相府發言人透露,「英歐雙方談判在某些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仍然存在著重大分歧。」發言人還補充表示,詹森首相仍然認為,沒有協議會是「最可能的結果」。
據調研,在無協議脫歐的影響下,五分之一的英國人已經在囤積食品、飲料和藥品。在眾多物資囤積者中,有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購買了食物,50%的人購買了藥品,46%的人購買了飲料,其中約有80萬人在囤積物資方面花費超過1000英鎊(約8500人民幣)。另外據UNCTAD(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將使英國至少損失來自歐盟的130億美元的收益,如果加上間接影響和其他市場之後,損失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