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復興社十三太保,與陳賡同窗,私放周恩來,被蔣介石槍斃

2020-12-26 歷史小兔子

其實標題裡應該再加一條,名字多半國人不認識,但是礙於字數限制,不能添加了,不信咱們後面來看,他是黃埔一期生,與陳賡,左權,曾擴情同學。咱們知道蔣介石最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的名稱是校長,可見黃埔在他心中的地位,黃埔一期他更是格外看重,再加上他能談善寫,精明強幹,給蔣介石留下了良好印象,於是他就成了蔣校長的心腹愛將。後來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周恩來不幸被第一師七團的士兵抓住,他呢實在不忍心周總理被殺害,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手下將周總理釋放了,所以相當於救過周恩來總理。後來他因故又得罪了蔣介石,正巧蔣介石為解釋長沙大火的原因,把他當替罪羊槍斃了,那麼咱們就來聊一下他的生平吧。

長沙大火

他叫酆悌,怎麼樣,是不是一半以上的人不認識呢,出生於湖南湘陰,本縣東鄉彭家鋪國民學校畢業,15歲從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後來到湘陰綢布店當學徒,後又赴廣州學習測繪,21歲由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黃埔一期學習。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排、連長,加入黃埔軍校孫文主義學會,為骨幹成員。後來參加了第一二次東徵,北伐。

蔣介石

1931年冬出席國民黨四大。同年底發起籌建復興社,任中央幹事會幹事。是復興社13太保之一(這十三人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1935年9月任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國民軍事教育處處長。1936年任駐德大使館武官,授少將。1937年6月回國,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二組組長。1938年1月任湖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常(德)桃(源)警備司令。12月18日因長沙大火案,被臨時軍事法庭判處死刑,與文重孚、徐昆一同被槍決。

蔣介石

至於他為什麼被槍斃,其實早有徵召,主要有三件事情。第一,在蔣介石發起的四一二政變的時候,他放任手下釋放了周恩來。第二,1928年春,中統特工逮捕了華克之,秘密關押於南京陸軍監獄。而華克之是他的好友,他呢利用手中權力,不惜得罪CC系,暗中將華克之保釋出來,蔣介石獲知此事痛罵他一頓。第三 1936年夏,酆悌奉調回國,出任軍委會侍從室政工組長,他對學院系代表張群,楊永泰(蔣介石首席智囊)不滿,讓手下對張群下手,可是沒有成功,反而被張群在蔣介石面前狠狠告了一狀。綜合這三點,在趕上蔣介石想給長沙大火找個理由,他順理成章的成了替罪羔羊。處決酆悌等三人的監斬官張振國對他的死也感到惋惜,知道這是個冤案,但是蔣介石親自批覆:酆悌身負長沙警備全責,玩忽職守,殃及民眾,槍斃。其實他還是很冤枉的。

相關焦點

  • 他是最悲催的復興社十三太保,反史達林,遭戴笠猜忌,被胡宗南罵
    復興社十三太保,指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民族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這些人個個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國民黨的骨幹,但是如果從裡面挑出一個最悲催的,小編覺得非他莫屬。小編說幾件事讓大家瞧瞧,看他是不是很悲催。好容易逃出來,進入復興社,戴笠開始還委以重任,可他企圖發展個人實力,把戴笠氣的跳腳,結果這貨又投奔胡宗南,主要負責破壞我陝甘寧邊區的活動,可是他的部下接二連三的投誠,結果胡宗南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當時他身體弱還有病,回家後即臥床不起,不久死去。結束了他悲催的一生,那麼咱們就一起來回顧下他的生平吧。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蔣介石受二戰時期德國軍事思想影響較深,他曾經效仿德國的情報組織「褐衫黨」創辦了復興社。蔣介石創辦的復興社有嚴格要求,骨幹全是自己的黃埔嫡系。在復興社早期,蔣介石指定了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這十三位骨幹又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1932年,復興社正式成立,此後中國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一系列戰事。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蔣介石一直推崇德國軍事思想,他的治軍理念受德國人影響較深。德國納粹有一個情報組織,名叫褐衫軍,而蔣介石也模仿褐衫軍,成立了服務自己的情報組織,名叫藍衣社(也被稱為復興社,屬於力行社的外圍組織)。藍衣社以黃埔學生為主,都是蔣介石的心腹。
  • 陳思誠《遠大前程》的十三太保,和這些十三太保相比,天差地別
    1、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指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民族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1932年,蔣介石授意其心腹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等人(均為黃埔軍校畢業生)成立特務組織「中華民族復興社」(仿照法西斯特務組織義大利黑衫黨、德國褐衫黨,又稱「藍衣社」),由蔣介石核定幹事十三人為該組織骨幹,被稱為「十三太保」。這十三人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手下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們都是誰,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其中和五虎將有重疊,就介紹之前五虎將之中沒有的。何應欽何應欽做的最有面子的一件事就是代替國民政府接受日軍投降,他可是蔣介石的心腹,歷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軍政部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職務。去臺後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
  • 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歷史傳說中的十三太保是真的嗎?
    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歷史傳說中的十三太保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都是些什麼人,又有多厲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歷史傳說中的十三太保。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這是近期播出的一部電視劇中提到的上海灘十三太保,引起了不少武俠迷的熱議,那麼歷史傳說中的十三太保又是怎麼樣的呢?首先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只有一個版本,從古代到近代,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十三太保,上海灘十三太保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 十三太保的由來,最初就是一個官職
    太保,最初是和太師,太傅一樣是個官職,所謂的位列三公即這三個官職。慢慢的,太保退出政治舞臺,而一些江湖綠林人士開始套用這樣的稱號。可歷史上最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是哪些人呢?其實70年的《十三太保》就說的是這些人的故事。他們就是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十三個義子。
  • 周恩來如何評價宋希濂和陳賡?
    (孫琳)宋希濂的前世今生1936年,周恩來看著站在面前的宋希濂和陳賡說:你們一個是紅軍師長,一個是國軍師長,官階一樣,派頭不一樣,一土一洋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宋希濂奉命率三十六師(宋任中將師長)由南京開拔,前往西安解救蔣介石。兵至潼關,就地待命。
  • 國民黨的十大元帥,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
    但是「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而「一級上將」,則只有9人,分別是,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如果將一級上將和特級上將歸納為是「十大元帥」的話,那麼就包括得有蔣介石、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陳紹寬。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分別都有哪些人組成。
  • 陳賡救蔣介石的命,卻與他分道揚鑣,竟是因蔣時刻關注股票行情
    祖父陳益懷十分寵愛古靈精怪的陳賡,經常帶他舞刀弄槍、騎馬馳騁,這對他日後成為我軍優秀將領起到了關鍵作用。陳賡十三歲時,父親為他張羅了婚事,未婚妻是兩家相距不遠名叫陳碧君的女子,結婚當天陳賡以逃婚的方式來抗爭父母安排的包辦婚姻。
  • 曾擴情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主動留在大陸,他的結局如何?
    蔣介石成為黃埔軍校校長後受德國軍事思想影響,特別重視情報組織,而復興社就是蔣介石建立的情報組織之一。復興社有13名骨幹成員,這13名骨幹成員深得蔣介石信任,也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中有一人名叫曾擴情,他因為年齡最大又被稱為「大太保」。曾擴情不僅資歷老,而且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不過,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曾擴情卻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選擇主動留在大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主動留在大陸的曾擴情的最終結局。曾擴情出生於1894年,四川威遠人,黃埔一期學生。
  •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到底是何方神聖,你知道嗎
    「太保」本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與太師、太傅位列三公,主要職責是做太子的老師,但無實權,常常被人忽略。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個詞語開始用來形容綠林好漢、僕人甚至男流氓。相傳唐朝李克用有十三個義子乾兒,是十三太保的由來。
  • 本是漁場帳房夥計,最後竟成國民黨四大特梟,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
    漁場工作大家都是知道的,非常艱苦的,一個漁場的帳房,他的工作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苦哈哈出身,都是指望賣些力氣,賺點錢養家餬口。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他就是在漁場做帳房出身,後來一步步的成為了國民黨四大特務組織的領袖,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這位傳奇的名字叫做鄭介民。
  • 國軍上將海軍司令桂永清,曾判處死刑蔣介石刀下留人,字寫得可以
    然而,這桂永清在早年卻判處了死刑,要執行的時候,被蔣介石刀下留人,因此,他格外感恩戴德,認為自己的命是老蔣給的,所以,後來成為他手下的一位著名的打手,解放時也是毛澤東親自圈定的戰犯之一。那麼,他為什麼會被槍斃呢?那是1925年9月28日,蔣介石出任東徵軍總司令,討伐陳炯明。
  • 她是軍統一枝花,十三歲淪為雛妓,蔣介石:戴笠的天下,一半歸她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蔣介石,而他所說的「雨農」就是指「特務王」戴笠。戴笠深受蔣介石的寵信,他號稱是蔣介石的佩劍、太保,是最神秘的人物。蔣介石與戴笠,一個是「忠誠無比」,一個是「垂愛有加」,主僕二人共同經歷了民國時風風雨雨。
  • 陳賡大將:國民黨黃埔系將領也對他敬重三分
    陳賡大將是開國將帥中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名將。他在黃埔軍校時是「黃埔三傑」之一,國民黨黃埔系將領也對他敬重三分;他救過蔣介石一命,蔣介石卻想要他的命。抗日戰爭中,三八六旅在陳賡率領下,成長為一支屢屢重創日軍的八路軍主力。  三八六旅10月7日渡過黃河進入山西。陳賡接命令趕到太原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告訴他,娘子關告急,你率三八六旅依託太行山,配合正面防禦的國民黨軍隊,側擊自娘子關西進之敵。三八六旅在半個月內進行了大小戰鬥26次。
  • 老蔣戰敗後,解放軍抓到一位國軍中將,他淡定地說:老衲已遁空門
    曾擴情是四川人,與胡宗南一樣,他也是黃埔學生。不過,在考入黃埔的時候,他已經三十歲了,是所有與他同期的學生中年齡最大的。與他同期的有徐向前,當時23歲,陳賡,當時21歲,杜聿明,當時20歲,左權,當時19歲。就連當時的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也不過26歲。如此看來,曾擴情確實是個大齡學生。在一眾小弟面前,他還是有些分量的。從黃埔畢業之後,曾擴情就一路青雲直上。
  • 陳賡之子陳知建:父親喜歡惡作劇 一門五代從戎
    陳賡被迫離開上海。1931年9月,被派往鄂豫皖蘇區擔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三師第三十八團團長,同年11月調任第十二師師長。率部參加鄂豫皖蘇區第三、第四次反「圍剿」作戰。1932年9月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戰鬥中右膝負重傷,而後秘密隻身赴上海養傷。  在這期間,陳賡和魯迅會面了。
  • 陳賡在上海被俘,以及被押南京期間,逃跑始末
    眼看眾位弟子無功而返,蔣介石作為黃埔校長終於走上了前臺。蔣介石倒是裝的很寬宏大量,他在陳賡的對面坐下後說:「你曾經是我的學生,現在正值上了犯了錯誤,也是可以原諒的嘛。」陳賡眼一番:「我尊奉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何錯之有?」蔣介石也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陳賡糾纏,擺擺手:「你還年輕,不懂得政治的複雜。」
  • 蔣介石「十三太保」:九個前往臺灣,兩個留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