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本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與太師、太傅位列三公,主要職責是做太子的老師,但無實權,常常被人忽略。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個詞語開始用來形容綠林好漢、僕人甚至男流氓。相傳唐朝李克用有十三個義子乾兒,是十三太保的由來。因為「十三太保」一稱頗負盛名,給人一種很厲害的感覺,歷史上有很多組合被人們稱為十三太保。
相傳李克用有十三個義子,都被封為太保一職,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在近代人們也以「十三太保」來借喻一些人。如「西北軍十三太保」指的是馮玉祥手下十三位軍官,分別是孫良誠、孫連仲、佟麟閣、劉汝明、韓復榘、石友三、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韓多峰。
蔣介石成立了中華民族復興社,其中的十三位主要成員被稱為「國民黨十三太保」分別是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十三太保」的稱呼是由人們借喻或對人物進行文學處理所得出的。
而德國納粹的秘密警察被稱為蓋世太保是因為德語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縮寫為Gestapo,音譯過來便是「蓋世太保」,拋開歷史問題不談,小編認為這是中文最好的音譯之一呢,「蓋世」將納粹的恐怖統治完全的體現了出來,太保又有他人手下、輔助主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