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東京的記者是如何面對地震

2020-12-16 環球網
鏡鑑

微信號jingjianpd

功能介紹清醒自信,砥礪前行

鏡鑑的話

日本當地時間5月25日下午2點28分,日本琦玉縣北部發生芮氏5.5級地震。此時,人民日報日本分社記者劉軍國正坐在公交車上。

常駐東京的記者是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的呢?今日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我們向你推薦一篇圖文並茂的作品。

人民日報日本分社記者 劉軍國

日本當地時間5月25日下午2點28分,日本琦玉縣北部發生芮氏5.5級地震。雖然震級未超過6級,但是備受關注。

地震發生時,筆者正坐在公交車上,聽到一陣久違的巨大聲音。

打開手機一看,手機同時收到兩條信息:第一條是來自氣象廳的「緊急警報」(緊急地震速報:琦玉縣發生地震。請防備強烈搖晃);第二條是來自一個叫「防災速報」的手機應用的提醒(緊急地震速報:烈度3。約2秒後,東京都目黑區最大烈度3,震源地:琦玉縣北部)。

日本習慣用「烈度」來速報地震

地震在日本是家常便飯。2011年12月,記者赴東京工作伊始,夜裡經常被地震晃醒,後來甚至得過輕度失眠症。經過調整之後,慢慢適應了日本的頻繁地震。以下為最近半月以來,日本各地烈度3以上的地震。

那麼「烈度」是什麼呢?與「芮氏規模」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每當地震發生之後,日本先公布「烈度」,隨後再公布「芮氏規模」。日本氣象廳網站顯示,「烈度」是每個地方的受地震影響的搖晃強弱程度的單位,而「芮氏規模」則是顯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單位。

打個簡單的比喻,「芮氏規模」與「烈度」的關係就是電燈的「亮度」與「周圍的亮度」的關係。換言之,即便「芮氏規模高」(即,電燈亮度高),但是如果距離震源較遠的話,該地的「烈度」也會較小(即,該處的亮度也較低)。

大致來說,「芮氏規模」全世界是統一的,「烈度」卻根據每個國家房屋的易毀壞程度而不同。

日本用0、1、2、3、4、5弱、5強、6弱、6強、7等10個等級表示烈度。以前,日本是由體感對烈度進行測量,而現在是通過「烈度計」自動測量,發布「地震速報」。記者手機收到的就是「地震速報」。

日本的10個烈度的具體感受:

0:人無任何感覺。

1:在室內安靜的環境下,有人會感受到搖晃。

2:在室內安靜的環境下,大多數人會感受到搖晃。

3:在室內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受到搖晃。

4:絕大多數人吃驚;電燈等吊物會大幅搖晃;擺放不穩的物品可能倒下。

5弱:半數以上的人有恐懼感,想抓物體;架子上的餐具和書可能會掉下來;沒有固定的家具可能會移動,不穩固的物體可能會倒塌。

5強:如不扶住物體很難行走;架子上的餐具和書會有很多掉下來;沒有固定的家具可能會倒塌;沒有加固的隔間牆可能會倒塌。

6弱:站立困難;半數以上沒有固定的家具會移動,也可能倒塌,門可能打不開;牆上的花磚和窗戶玻璃可能會破損、脫落;耐震性能較低的低層建築物的瓦礫會掉落,房屋也可能傾斜或倒塌。

6強:不趴下難以動彈,可能會被晃飛;沒固定的大多數家具會移動,倒塌之物增多;很多耐震性能低的木造建築物會出現傾斜或倒塌;出現巨大地裂、大規模滑坡與山體坍塌。

7:耐震性能低的木造建築物出現傾斜和倒塌的情況進一步增多;即便耐震性能高的建築物也會出現傾斜;耐震性能低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也會出現很多倒塌。

5•25地震各地烈度

5月25日發生的地震震源深度約為50公裡。地震的震源雖然在琦玉縣北部,但最大烈度卻出現在茨城縣土浦市,烈度為5弱,群馬縣、栃木縣和東京都等首都圈大範圍地區烈度為4。

日本氣象廳稱,根據震源深度判斷,此次地震是大陸板塊下面的菲律賓板塊內部運動所導致。氣象廳強調,今後一周很有可能還有烈度4以上的餘震,請大家多加注意。

雖然有一些民眾在此次地震中受傷,但沒有死亡消息。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沒有出現異常,成田機場因進行檢查一度關閉了跑道,部分鐵道線路出現停運或晚點。

5·25地震日本各地烈度。 圖片截自NHK電視臺網站。

後來得知,日本氣象廳向關東地區烈度在4以上的1都6縣發出了緊急地震速報。於是,公交車和每個人的手機同時響起了警報聲。據悉,此次是時隔約8個月後,關東地區再次測到烈度5弱以上的地震。

地震現場面面觀

隨後,筆者打開微信,在東京的小夥伴們紛紛開始更新朋友圈

1.第一位在朋友圈裡發布此次地震消息的,是新華社的男記者——乾脆利落。

2.一位記者同仁來日本不到半年,地震發生時正在坐地鐵。

3.一位來日本學習、工作20多年的朋友。

4.敬業而淡定的女記者:

5.準備隨時投入抗震救災一線的女記者:

6.東京長時間沒有發生震感明顯的地震,在東京工作的一名學妹想起了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芮氏9.0級)。

7.筆者將東京各位小夥伴的狀態發在了朋友圈。筆者也收到諸多小夥伴的回覆。

8.赴日工作三年多的記者朋友:

9.在東京常駐半年左右,暫時回國休假的小夥伴們的留言。

在東京生活如何應對地震

可以說,日本任何時候發生地震都不奇怪。那麼如何應對地震呢?除了要提高房屋抗震性能之外,作為一名普通人,仍有很多事可做

▶ ▶ 1 下載「防災速報」應用程式

上文提到的第二條信息提醒就來自以下應用。幾乎每個在東京的小夥伴都安裝了類似功能的應用程式。

「緊急地震速報」可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設置,筆者設置在了「烈度3」上。

▶ ▶ 2 人人都有防災用品

在日本,每個人至少有一套防災用品,大多數人家裡與公司(學校)各一套。

某防災用品專業店內人氣最高的30套件的地震防災用品。

在上圖的30套件中,包括具防水、火功能的背包,還有水、食品、藥品以及其他日常用品(手電筒、收音機、哨子等)。防災用水與食品的保質期較長,大都為5年左右。

30套件固然重要,但這畢竟是地震發生之後,攜帶至避難場所的用品。除此之外,還有一項防災用品必不可少,那就是頭盔。

▶ ▶ 3 儘可能參加防災演習,提高防災技能

日本幾乎每天都有地震。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生的關東大地震(十餘萬人死亡和失蹤),日本政府1960年決定,將每年9月1日定為「防災日」,各企業、學校、地方政府甚至車站這天前後都會舉行各種防災演習。

2013年,筆者曾體驗東京都目黑區政府舉行的綜合防災演習。演習的主題是「不管『救助』還是『被救』都取決於你」,雖然當天上午氣溫高達36攝氏度,但絲毫沒有影響民眾參與的積極性。

在演習現場,設置了有模擬地震裝置的汽車,民眾可體驗到不同烈度的人工地震。在烈度為6的大型地震下,晃動非常厲害,為了儘可能減少傷害,必須將整個身子鑽到桌子底下,並用力抓牢桌子腿。

負責操作該模擬裝置的工作人員對筆者說:「只有平時體驗到這種劇烈的地震,才能在地震發生時保持冷靜,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

日本的木結構房屋較多,地震的次生災害中火災危害很大,因此演習現場設置了滅火訓練環節,把有效的滅火方法教給民眾。鑑於在過去的地震中一部分人因煙燻而死,演習現場專門還設置了一個「煙霧房」。

一位母親剛剛和孩子體驗完煙霧房,她告訴筆者,「這個環節讓孩子學會了在濃煙下逃生的秘訣——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儘可能低姿前進,這非常重要。」

讀起來意猶未盡?想了解更多,可參考2013年9月2日《人民日報》16版刊登的《日本「防災演習可以救命」》(連結:http://japan.people.com.cn/35467/8385550.html)。

相關焦點

  • 中新社記者手記:由大阪到東京 感受「圍城」
    中新社東京3月13日電 題:由大阪到東京 感受「圍城」  中新社記者 周志彬  「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中新社記者13日在日本真切感受到錢鍾書筆下現實中的「圍城」。  日本11日發生特大地震後,令全世界人的心都為之牽掛。
  •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
    新華社東京3月9日電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鄧敏「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辦法保持冷靜。」剛剛體驗了模擬7級地震的福林女士走下地震體驗車後對記者說。在「3·11」大地震7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由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與六本木之丘自治會聯合舉辦的「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9日在東京六本木之丘街區小廣場上舉行,六本木之丘寫字樓的工作人員、住戶以及商店店員等800多人冒雨參加。
  • 東京電視臺!任你颱風地震,動畫片照播不誤!
    在日本的新聞界有一個神奇又魔性的存在當其他電視臺在爭先恐後播放颱風地震當發生地震時TBS電視臺:大阪發生6弱烈度強震!而東京電視臺的呢?向人們365度展示了一塊上好的信州牛肉看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地震還有頂級肥牛在東京申奧成功 五大電視臺紛紛慶祝之際東京電視臺:請看這枚八心八箭的鑽石是不是又大又亮!
  • 日本神奈川縣發生4.6級地震 東京震感強烈
    中新社東京2月5日電 日本當地時間5日清晨,以神奈川縣東部為震源,發生了一起較強地震,相鄰的東京地區震感強烈。據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消息,該起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7點41分左右,震源深度30公裡,地震規模推定為芮氏4.6級。東京都和神奈川縣境內的廣泛區域觀測到實際感度達3至4度(日本地震實際感度標準)的震感。其中震感最強的為東京都的町田市和神奈川縣的川崎市。地震引發的震感還波及至鄰近的靜岡、山梨等縣。地震發生時,記者所在東京港區的高層樓宇內有明顯震感,樓內高層電梯全部停止運行。
  • 記者手記:日本應對地震以「防」為主
    新華社東京1月17日電 記者手記:日本應對地震以「防」為主  新華社記者華義  日本地震頻發,卻做到將地震傷亡降到全球較低水平,這跟日本人的「憂患」意識強密不可分。從家庭日常防震準備,到完善地震預警系統,再到強化建築物抗震標準,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供借鑑。  不少日本家庭都配備了地震應急物品,包括一些水以及可長期保存的防災食品。記者的幾位日本朋友都表示,自己家裡儲備了防災食品。新華社東京分社每位記者的房間都配備有一個防災包,除了水和食品外,還有應急手電、手套以及防災頭盔等。
  • 記者觀察:日本人面臨地震時的鎮定源自對防災機制的自信
    人民網東京4月21日電(孫璐 趙松 鄭瑾)談及地震,日本人最常說的就是「在日本,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發生地震都不奇怪」。地震不會因為某個地方已經災難深重而不再發生,也不會因為人們正沉浸在快樂或悲傷中而不去打擾。由於不能指望躲過地震,日本人就將工夫用在平時,從建立完善的防災機制、強化防災意識著手,隨時隨地做好面對地震的準備,努力將災害降到最小。
  • 地震過後,如何教育孩子?
    8.8級,東京震感強烈,北京、上海以及天津等地區都有震感。從2008年開始,我國發生了大大小小多次地震,那麼如何讓我們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又如何在地震過後去教育孩子,成為急需探討的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7.9級大地震。地震引起大火,在東京城內燒了三天,大半個城市化為灰燼,致使14.3萬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燒死的,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毀滅性災難。僅在近幾十年中,又發生過不少大規模強烈地震。因而在日本,防震教育非常深入,防震設備異常普遍。
  • 記者採訪東京奧運會籌備情況 奧運村讓運動員睡紙床?
    錢江晚報記者在日本中央合同廳舍前留影  本報特派記者 伊志剛 發自日本東京  受東京奧組委邀請,錢報特派記者赴東京採訪2020年奧運會籌備情況  核洩漏後的福島夠安全嗎  奧運村真讓選手睡紙床嗎還剩不到9個月,東京奧運會籌備情況如何?  受東京奧組委邀請,錢江晚報特派記者成為首批赴東京採訪2020年奧運會籌備情況的海外記者之一。作為浙江省內唯一受邀媒體,記者將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帶大家直擊東京,了解東京奧運會背後的故事。
  • 《東京防災手冊》教你地震來時該怎麼辦!
    請轉給有需要的人地震發生時應謹記三口訣:「趴下、掩護、穩住」
  •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
    新華社東京3月9日電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鄧敏「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辦法保持冷靜。」剛剛體驗了模擬7級地震的福林女士走下地震體驗車後對記者說。在「3·11」大地震7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由日本森大廈株式會社與六本木之丘自治會聯合舉辦的「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9日在東京六本木之丘街區小廣場上舉行,六本木之丘寫字樓的工作人員、住戶以及商店店員等800多人冒雨參加。
  • 地震前一分鐘 航班東京起飛
    強震和海嘯侵襲過後的日本東北部仙臺機場新華社圖片記者 毛懿晨報訊 受地震影響,日本東京的成田、羽田兩大機場以及福島機場被迫關閉。昨天14:00以後,有11個上海至日本航線全線延誤或取消。南航已宣布,暫時停止銷售13日前往東京的機票。幸運的是,日本特大地震發生前一分鐘,上航FM816航班從羽田機場順利起飛。
  • 日方稱東京伊豆大地震與首都直下型地震無關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5日報導,日本當地時間5日凌晨5時18分左右,距東京不遠的伊豆大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6.2級地震,東京中心城區震感強烈。據日本氣象廳官方發布的信息,該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62公裡,而已測知的附近區域實際震度,以官廳聚集的東京市中心千代田區一帶為最高,達到5度弱的程度(按日本氣象廳的震度標準,5度弱已屬較強)。東京市中心測得如此高的震度值,是自日本「3•11」大地震以來從未有過的。此次地震沒有海嘯的危險。據報導,日本政府隨後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成立了信息聯絡室。
  • 【連線日本地震】20人中國旅遊團被直升機救出!徹夜研究斷路「出逃...
    已經在日本20多年的關旭目前常駐東京。第一財經記者4月18日連線關旭,請他還原了20人旅遊團在九州地震時從被困,到被直升機救出,隨後面對殘斷不堪的公路,如何繞路「出逃」的驚險過程。關旭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這個20人團旅行來到日本九州南阿蘇山區的一間溫泉酒店享受溫泉和美麗風景時,地震發生了,且因為南阿蘇山區差不多位於震中地區,這家溫泉酒店的玻璃被震碎,團隊客人開始有些慌亂了。雖然他們之中也有些許人住在東京,也已經習慣了「輕量級」地震的晃動感,但是這次超過7級的「重量級」地震依舊讓遊客們難以淡定。
  • 記者日本行之二:東京,一座成熟的城市(圖)
    東京,無疑是一座成熟的城市。此時正是東京下班高峰時。地面仍難見擁堵。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1日訊(記者張進春)這些年,包括成都在內的很多國內城市都開始患上了嚴重的「堵車症」。有人開玩笑說,在北京你要是堵車不足一個小時,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你堵車了。
  • 面對龍目島的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我們在地震時需要做些什麼呢?
    面對印尼龍目島的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我們在地震時需要做些什麼呢?西隔龍目海峽面對峇里島,東隔阿拉斯海峽面松巴哇島,北瀕爪哇海,南臨印度洋。面積5435平方千米。在印度尼西亞文中「龍目」是「辣椒」的意思。或許是峇里島的光芒實在是太強烈了,掩蓋了整個璀璨的龍目島,很多遊客到過峇里島,卻不知道還有個世外仙境龍目島。
  • 日本東京突發地震,東京人驚慌失措:只是小地震還是大地震前兆?
    日本氣象廳速報,北京時間1月5日23時54分,日本本州東京灣附近發生芮氏4.8級地震,東京都、神奈川縣震度4,屬於能造成部分物件會傾倒,人有明顯震感的地震。這次地震是日本首都圈近來非常少見的強烈有感地震。此次地震不用擔心海嘯威脅。
  • 北海道地震了,東京有影響嗎?
    早上七點,打開電視聽新聞,竟然說地震了。小震自然上不了NHK,直接看到「6強」這麼醒目的字眼。嚴重了!按照日本的地震分級,震度6強再上去就是7,而7已經封頂了。   地震的地方竟然是北海道,震中心距離札幌近,距離札幌的千歲機場更近。本次的震度換算成震級,是6.7級。
  • 日本福島、關東地區接連地震 大阪緊急演練嚴防東京大地震
    為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大阪氣象部門也緊急開展相關演練。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關西電視臺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9日晚9時53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淺川町觀測到芮氏3.7級地震, 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20日凌晨0點50分左右,該國北海道釧路地區中南部也發生芮氏4.4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當地時間20日12時53分左右,日本關東地區又發生了芮氏4.5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km,未引發海嘯。
  • 網上盛傳日本9月將有大地震 地震名字已經取好
    □晨報記者 韓小妮  日本9月將發生強震的消息在國內的各大網站傳得沸沸揚揚,在日本卻沒有激起多大反響。在日本一家金屬加工公司工作、已經旅居日本15年的中國人俞天任告訴記者,他到目前尚沒聽說這個消息,日本國內對於地震的預測較為謹慎。
  • 面對地震井然有序 中日人員共度難關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17日報導:李慶達過去幾天的經歷就像一部好萊塢大片,在芮氏9.0級地震中倖存下來後又繼續逃離核洩漏。他今年21歲,是東北大學法學院學生。東北大學位於仙臺,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據悉,日本3月11日強震及引發的海嘯已造成3373人死亡,6746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