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全國高端商場每年的銷售額向來是行業內外十分關注的年度重磅數據,因為高端商場不僅是行業典範,潮流風向標,也是奢侈品銷售「冶煉廠」,還是區域商圈在業績爭霸賽中的有力砝碼,更是監測商業發展環境、城市居民消費水平的一大參考指標。對於經濟、財富、民生、地產等方方面面的統計決策都有著重大的參考意義。
聯商網&搜鋪網獨家聚焦高端商場業績,監測範圍覆蓋港臺,經過兩個月的反覆校對、核准,最後統計出了全國40家高端商場2016年業績報告。我們將此報告分為東(華東)、南(華南)、西(西南西北)、北(華北東北)、中(華中)、香港、臺灣七大區域,鎖定購物中心/百貨/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兩條主線,僅統計區域內業績前三甲的高端商場進行對比分析,從中得出一些結論,供業內人士借鑑。
說明:本次統計高端商場選取標準以是否擁有一線奢侈品服飾銷售為標準,部分業績優異但幾乎無一線奢侈品服飾的商場不在統計範圍內
(註:港臺地區商場業績均已折合成人民幣,臺灣地區商場銷售額未包含部分餐飲娛樂業態業績)
三分天下
七大區域共21家高端商場(不含奧萊)中,購物中心、百貨、百貨購物中心三大商場類型數量分別為13家、3家、5家,佔比分別為62%:14%:24%。近年來,百貨購物中心化趨勢已經愈演愈烈,不少百貨背景的商場在步入購物中心化改造後,已經不能再簡單稱之為百貨,比如武漢國際廣場、鄭州丹尼斯大衛城,還有百貨強勢的臺灣地區,百貨與購物中心界限並不清晰,比如新光三越在臺灣的三家門店等,我們將這少部分商場冠以百貨購物中心,方便統計分析。
七大地區TOP3高端商場業績總額對比中,香港以約360億(人民幣)拔得頭籌,大陸地區東(202億)、北(187億)、南(161億)三區分列第二至第四名,西區和中區以87億並列第六,臺灣114億摘得第五。
奧萊表現
不同於高端購物中心業績香港遠超內地局面,2016年中國各區除華南外,TOP3奧萊商場業績大陸勝於2016年奧萊業剛開始大發展的臺灣和僅有一家大型奧萊(東薈城)的香港。奧萊沃土北區(華北東北)有天津佛羅倫斯小鎮、北京燕莎奧萊、瀋陽興隆大奧萊三大店王級奧萊商場坐鎮,以2016年95億的總業績摘得桂冠(可見北區市場分外看重服飾折扣),東區以79.7億總業績奪得第二,其中超級奧萊店王上海百聯青浦奧萊貢獻了43.2億。西區以54.3億躋身第三名,其中成都時代奧萊、重慶砂之船西部奧萊均為20億以上,兩者均已是第二次躋身20億級俱樂部。有意思的是,高端商場業績墊底的西區和中區,2016年奧萊業績表現可謂不俗,均反超南區和港臺,中區武漢百聯奧特萊斯2016年銷售額19.3億,直逼20億門檻。
≥20億俱樂部
通過對比分析,這40家高端商場中,2016年大陸年營業額超過20億的高端商場共26家,其他年營業額雖不到20億,但超過15億的高端商場有:成都萬象城、無錫大東方、無錫八佰伴、瀋陽卓展、哈爾濱卓展、青島海信、上海靜安嘉裡中心、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合肥銀泰中心、青島萬象城……
就企業來看,20億以上高端商場中,華潤萬象城獨攬4家,太古系奪得3家,新鴻基和恒隆並列季軍各得2家。
TIPS:以上商場均含有一定比例的一線奢侈品服飾業務,但各店的面積規模、坪效和業態定位(奢侈品佔比)及所在城市等級不盡相同,故不宜簡單排序。此外,南京金鷹總店1-2期、成都春熙王府井、瀋陽中興商業大廈、上海新世界城、杭州銀泰武林總店、上海八佰伴、上海久光百貨、濟南銀座、武漢群光廣場等商場雖然業績都超過20億,且擁有大量高端化妝品牌,但一線奢侈品服飾佔比相對較低故未列入,特此說明。
奢侈品商業陣地戰
東區(華東):除了業績驚人的南京德基、杭州大廈、上海IFC,2016年銷售額輕鬆超越其他區域同類型項目的高端商場還有它們:上海恒隆廣場38.5億,上海港匯廣場36億,杭州湖濱銀泰IN77一至三期33億,上海IAPM30億+,杭州萬象城1-2期27.3億,煙臺振華27.4億,青島海信25.8億,也就是說,華東2016年20億以上高端商場達到10家,無疑是全國奢侈品商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4家業績20億+高端商場的上海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城市。
北區(華北東北):「常勝將軍」SKP(原北京新光天地)2016年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96億總業績高出第二名國貿商城近40個億,以直逼百億氣勢牢牢坐穩北區乃至整個中國大陸高端商場的頭把交椅。國貿商城1-3期56.5億、三裡屯太古裡34億,長春卓展購物中心和瀋陽萬象城並列30億,石家莊北國先天下22.4億,天津銀河22億,至此,北區2016年業績過20億的高端商場數量達到7家,僅次於華東。
南區(華南):憑藉深圳萬象城、三亞海棠灣中免購物中心、廣州太古匯,業績表現僅次於華東和華北,但三亞海棠灣中免購物中心由於政策原因客源均為外來遊客,且華南高端商場後備軍相對薄弱,20億以上軍團其他成員只有南寧萬象城一家,而23億的深圳益田假日廣場由於以輕奢為主未列入。
西區(西南西北):西北高端商場尚在培育階段,西南地區的高端商品銷售重心則集中在成都,其中屬成都IFS、成都太古裡、成都萬象城三家購物中心最出色,重慶、昆明雖也有部分業績出色的高端商場,但和一家獨大的成都尚有距離。
中區(華中):武漢國際廣場、鄭州丹尼斯大衛城、長沙友誼商店(計劃進一步擴建)這三家均是當地百貨巨鱷開設的新興高端百貨購物中心,表現理想,和西南持平。而今年即將開業的九龍倉長沙IFS,憑藉九龍倉運營實力以及成都IFS表現,有望成為長沙乃至整個中部地區高端商場的翹楚。
臺灣地區:仍然由百貨集團的百貨購物中心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奢侈品的櫃位遠不如大陸氣派,好在坪效較高,冠亞季軍分別為臺北新光三越信義店、臺中新光三越中港店、臺南新光三越西門店,三店合計114億,僅次於華東和華北。臺灣地區商場密集、競爭激烈,難以形成壟斷優勢,其他超過20億的商場還有:臺北SOGO百貨忠孝店、高雄漢神巨蛋、臺北SOGO百貨BR4復興店、臺中大遠百TOPCITY、臺北101MALL、高雄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新竹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臺北新光三越南京店、臺北微風廣場忠孝本館、新北市板橋中本大遠百購物中心、臺中中友百貨,這些商場或多或少也都有部分奢侈品。
香港地區:雖然已連續兩年奢侈品銷售下滑,但香港仍然是整個中國奢侈品最主要的市場,尖沙咀海港城依然蟬聯整個大中華地區總銷售額最高的奢侈品店王,年業績近200億。中環IFC國金中心、銅鑼灣時代廣場的營業額也僅次於北京SKP,香港其它高端商場還包括中環置地廣場、金鐘太古廣場、銅鑼灣希慎利園、半島酒店精品廊、1881Heritage、銅鑼灣崇光等。
綜觀數據無疑可以得出,香港、上海、北京是中國高端商場最發達的前三大城市,其他主要市場包括臺北、成都、杭州、深圳、南京、廣州、武漢、瀋陽、長春、天津、臺中等城市。
再觀奧萊這邊,中國大陸奧萊商場2016年業績超過20億的有7家,接近20億的有2家。港臺地區,香港大型奧特萊斯只有1家東薈城,2016年銷售額約30億人民幣;繼東薈城以後,今年新開業的香港佛羅倫斯小鎮也被看好。臺灣奧萊商場2016業績雖均低於15億,但去年剛開業的新北林口三井奧萊僅用了11個月,銷售額便已高達14.8億,今年有望衝刺20億。
(聯商網&搜鋪網 文/周松平,編輯/郭歆曄,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創聲明:凡註明稿件來自「搜鋪網」的所有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搜鋪網資訊頻道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引用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搜鋪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