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是戰國時期齊、楚、燕、秦、趙、魏、韓七雄之一。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開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新密這段長城是我國國內僅存的戰國長城遺址段落,是修築時間最早的古長城之一。
新密現存魏長城北起香爐山(滎陽市、新密市交界處),中經蠟燭山、沙口、鳳門口、五嶺,南止茶庵村北,全長5.8公裡,牆基寬2.5米。最高處高2.5米,依山盤旋,青石壘砌,林巒秀異,氣勢巍峨,箭樓、烽火臺、營盤等防禦設施完好。
建在魏長城之上的「鎮遠炮臺」,為清鹹豐十年即1860年建,方形,青石質地,高約10米,長、寬各5米,內分兩層,層層有炮眼。也是珍貴的歷史見證。
這是風門口這一段殘存的城牆。經歷了2300多年的風霜雨雪,古老滄桑,傲然挺立;走過了2300多年的歷史長河,見證了朝代興衰,深沉厚重。
走近城牆,看著這殘垣斷壁;扶摸著這堆砌的青石,感慨萬千,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時光隧道。
看著城牆,仿佛是在和古人對話;扶摸城牆,仿佛是在和古人握手。
坍塌後的魏長城呈現出一條蜿蜒連綿的高高凸起,在山上清晰可見。
山頂上建在長城遺蹟上的風嶺寨,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清朝鹹豐年間所建。
風嶺寨大門和高聳挺拔的寨牆。
大門裡面有臺階可以上到寨牆上面。
挺拔高聳的寨牆,上面有垛口和槍眼。
寨牆順著懸崖峭壁而建。
寨子裡的三聖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