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棟價值近億元優秀歷史建築遭業主任性拆建
巨鹿路888號,這幾天再一次成為上海灘的「熱搜詞」。它上一次刷屏,還是2015年年初。上海一家房地產中介高調宣布,317平方米的巨鹿路888號老洋房以8380萬元成交易主,成為當年滬上的單價樓王。
時隔兩年,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巨鹿路888號洋房,成了眾矢之的。6月8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這棟洋房門外看到,院門被一個老式鐵鎖緊鎖,從門縫裡望去,整棟建築已被綠色網布遮蔽。
據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專家婁成浩提供的、從建築後方高處拍攝的照片來看,這棟建築早已從老式磚混結構,變成了一個「鋼筋亭子狀」物體,原本古樸的樣貌盡失。
改建自己斥資近億元購入的房產,有什麼不可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與巨鹿路888號齊名的巨鹿路洋房區,總共有12棟洋房,均為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業主所做的,不僅僅是拆改自家的別墅,而是已經改變了一棟「歷史建築」,違反了《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
該條例規定:擅自拆除優秀歷史建築的,由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門或者區、縣房屋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恢復原狀,並可以處該優秀歷史建築重置價3~5倍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個案。2016年,類似的事件還發生在上海市虹口區的一處老式石庫門建築身上,當時這片位於四川北路繁華區域的建築正面臨「強拆」。另外,在巨鹿路888號洋房周圍,改建優秀歷史建築的行為也比比皆是。
巨鹿路曾是上海灘的經典
巨鹿路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是一條集洋房咖啡館、洋裝小店、網紅點心店等於一體的上海小資一條街。這裡距離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商圈僅數百米之遙。巨鹿路洋房是這片地區、也是整個上海灘的經典。
匈牙利人拉斯洛·鄔達克是巨鹿路洋房的設計者。
婁成浩從《鄔達克的家》一書中,查詢到鄔達克在克利洋行工作期間設計了巨籟達路(今巨鹿路)萬國儲蓄會共22幢別墅,有歷史照片和他的手稿。如今,當時的22幢洋房僅存12幢。
888號隔壁886號的業主梁先生,是一名早年移民海外的上海「老克勒」。相比於888號的「大動幹戈」,886號保留了鄔達克設計的原始風貌。「我一點也沒有動,這間房子裡的很多釘子,都是當年鄔達克親自釘上去的。」梁先生是一名古董商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存留的老式建築中,鄔達克設計的「產品」具有標誌性意義。比如,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怡和大樓、亞細亞大樓等,均出自鄔達克之手。而巨鹿路洋房,是他在上海設計的第一批建築。
大動幹戈的改造是否應被監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對巨鹿路全部12棟洋房進行仔細對比發現,除了巨鹿路886號洋房幾乎未做裝修、保留原樣外,其餘11棟洋房幾乎全部「動過」。只不過,其他業主沒有像888號業主那樣「幾乎拆了整棟建築」。
有的業主貼著洋房建起了車庫、陽光房,有的業主在洋房的外立面貼上了高檔牆磚,有的業主為了使洋房看起來與自己新建的噴泉協調一致,給洋房換了個顏色。
但這些「小改小動」,均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監督。有的業主出於「隱私」考慮,在院牆外攔上一排高高的、密密的綠植,外人很難知曉裡頭究竟發生了什麼。與此同時,一些「小改小動」並不容易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
婁成浩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不動外表」只是我國對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的「最低標準」,「一些層級更高的建築,連裡面的主要裝修都不能動,包括樓梯、壁爐、窗框等。」
在附近工作的王姓保安看來,這一次,888號被關注主要是「動靜太大」。王姓保安在這一片區工作了五六年,他告訴記者,巨鹿路這一排洋房從來沒有停止過「修修補補」,業主們東補一塊,西搭一塊,「早就習慣了」。
而888號從正式開工至今,據他觀察,「至少半年多了」。綠色的防塵布一遮,隔三差五就叮叮噹噹響一圈,這位保安說,從沒見有關部門來檢查過,「這次做得太難看了,記者、電視臺的都來過了」。
「888號哪裡來這麼大的魄力?你看看他附近的其他洋房就懂了。」婁成浩認為,是周圍業主持續不斷、不被打擾的改建,給了888號業主「大改」的勇氣,「因為周圍鄰居改了都沒事,他就不怕了。正規小區的物業,還會檢查、要求業主不能動結構,這麼大一棟帶花園洋房『大動』那麼久竟沒人管。」
據附近的居民介紹,目前888號仍在施工,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多次敲門聯繫,均未見動靜。
歷史建築的改造程序存在灰色地帶
記者注意到,對於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第一責任方應為建築所在區域的房管部門。但在靜安區房管局網站上,記者並未查詢到有關巨鹿路888號及其周邊洋房優秀歷史建築修繕工程的批覆(2002年至今)。而與巨鹿路洋房區毗鄰的巨鹿路820、868、852弄等優秀歷史建築,修繕改造前,均拿到了房管局的相關批文。
實際上,房管部門並非沒有行動。上海的房管部門2002年~2006年曾分3次對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共571處(1998幢)優秀歷史建築的使用和保護狀況進行了普查,對 632處優秀歷史建築,編制了相應的保護管理技術規定,落實了優秀歷史建築告知承諾制,擅自修繕改造、因故失修失養等違法情況受到了督察和處罰。
在巨鹿路附近,除了12棟洋房外,保護建築還有很多,多數建築都經過改建、修建,批文暫不可查。
「附近的富民路一帶商業開發厲害,888號洋房絕不是個案。」婁成浩認為,房管部門應至少對巨鹿路歷史建築「一年檢查一次」,以杜絕亂修、亂改,「雖然很多業主都造起了高高的圍牆,但房管部門執法隊,可以要求入戶檢查。」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上海近代城市與建築研究專家劉剛也在關注巨鹿路888號事件的進展。他發現,此次事件正朝著「激情保護」的方向發展,網友的關注點多在「90後女業主」、「8000多萬元豪宅」上,「在他看來,關注業主個人信息太多,容易把另一些應該承擔責任的方面給忽略掉」。
做了多年歷史建築研究的劉剛說,巨鹿路888號絕不是上海第一個被拆的優秀歷史建築,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他與他的團隊在巨鹿路上調研發現,這條路上的很多保護建築都有明顯的改造印記。
劉剛說,上海的很多洋房業主其實都有改造的需求,「比如解決潮溼、木質結構老化、衛生設施落後、外立面脫落等,這是實際需求。」這種「老房再生」的需求,應該得到有關部門的指導。比如,在房產交易後,有關部門出具通告,告知房屋屬性,再向業主推薦諮詢建築保護專家,就能避免一部分問題。
上海靜安區新聞辦今天晚間回應此事稱,將盡全力恢復建築原狀;查明事實真相,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同時舉一反三,嚴格加強對歷史建築的管理,依託當前正在開展的優秀歷史建築「一幢一冊」建檔工作,落實最嚴格的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措施。目前,靜安區房管局已聯繫到業主的委託代理人王女士,要求停止一切違法施工行為。王女士現已承認違法事實和行為,願意配合委託有資質的單位,儘快恢復房屋原貌。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