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上海優秀歷史建築被拆: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誰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反思上海優秀歷史建築被拆: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誰

2017-06-13 08:59:48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2017年06月13日 08: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 

  歷史建築的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誰

  姚華松

  最近,上海靜安區巨鹿路888號優秀歷史建築遭拆除一事引發廣泛關注。事件原委是90後年輕女業主對房屋進行拆除並實施改造工程,媒體報導後,政府相關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改造。

  目前看,事情呈現「一邊倒」的局面,輿論對業主的質疑大致有以下角度:一、對自家房屋進行大規模改造,不能排除藉由房屋的公共文化屬性達到個人財產增值目的的嫌疑;二、雖是在改造自家房屋,但該房屋是政府認定的「歷史建築」,缺乏基本的報備程序;三、業主不只破壞了自家房屋的形態結構,還破壞了房屋所在地段12幢歷史建築群的整體風貌。

  其實,事件的發生、發酵和演化過程也不盡這般單純,還摻雜了其他因素。比如,這房子地處原法租界,由知名設計師設計,解放前屬名門望族所有,一個90後女孩怎麼買得起這麼貴的房子?業主目前人在國外,應該受過相對良好的公民教育,有基本的歷史文化保護意識,怎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這幾天各種討論進一步增進了民眾的歷史文化自覺,夯實了市民社會基礎,以「人民的名義」戰勝了少數「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喧囂終歸於平靜,然而事件背後的一些議題仍然發人深思。

  首先,房屋固然是「歷史建築」,但業主終究是房屋所有人,應擁有對該房屋的合法處置權限。進一步說,業主花大價錢購買此地產,既享受和消費了其環境及象徵,也承擔了打理、維護「歷史建築」的責任,正是業主和建築之間的情感依戀和日常生活交往延續了歷史建築的「保護性實踐」。作為整體的市民文化自覺和地方認同感,是由作為個體的情感依戀集合而成的。對於此類房屋,業主到底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需要更明晰的界定。政府是不是可以對業主進行適當的扶持,比如對房屋正常維修給予政策優惠?

  其次,歷史建築背後的文化價值有無層次性和主次之分?建築年代久遠、建築風格精湛(地域特色)、建築人文氣息濃厚(名人故居)、建築時代指向重大(重大的劃時代意義)等諸因素,到底哪些因素主導?倘若作為文化表象的建築有主次,是不是意味著文化內涵也有高低之分?我們熟知的城中村,包括祠堂、廟宇內在的「違拆違建」此起彼伏、屢見不鮮。不能只重點保護老城區的建築而疏忽外圍地區的建築,也不能只保護認定的建築而忽視非認定但一樣重要的建築。

  其三,歷史建築最大的價值在於其「真實性」(authenticity),其魅力在於特定情境下的時空再現。歷史建築是承載各種生活方式的精緻容器,是社會成員追溯和追思的記憶連接,具有不可複製性,因而彌足珍貴。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維持這種真實性?難道只能原封不動,任其自然損耗乃至垮塌,然後「修舊如舊」?「長生不老」「永生建築」似乎也有悖於真實性吧!筆者以為,真實性應該是基於建築生命史視野下的真實性,而不是打造和修復後基於文化展演的真實性。位於臺灣南投縣集集鎮的武昌宮經歷了臺灣「9·21」地震,至今保持毀損原貌,未做修復,供世人瞻望祭奠,個人比較欣賞這種尊重事實的真實性。

  在很多大城市的老城區,一些有豐富歷史底蘊和文化氣息的街區在城市發展大勢下面臨尷尬:歷史文物保護專家和文化學者提倡對街區進行保護,禁止開展商業開發;普通市民也支持保留傳統街區;而利益攸關的當地居民則普遍期待城市更新,以便獲得高額補償。最後,政府的方案更多傾向於局部拆除改造、局部保留延續。我們不禁要問:類似街區、類似建築的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誰?面對市場化、現代化和世俗化的浪潮,以及日漸碎片化的社會現實,歷史建築的命運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相關焦點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被拆,關於巨鹿路888號不得不說的事兒
    其中一些被認定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也相繼出臺了關於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方面的保護規定(例如:上海、杭州、武漢)。其中,《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於2002年便已通過,對優秀歷史建築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建成三十年以上,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築,可以確定為優秀歷史建築:(一)建築樣式、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研究價值;(二)反映上海地域建築歷史文化特點;(三)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四)在我國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
  • 上海:高新技術讓優秀歷史建築「駐顏」
    如今,這些近現代建築搶救和保護技術有了哪些突破?不同類型的搶救保護技術可否借鑑融合?近現代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如何持續發展?剛剛在上海交通大學掛牌不到一周的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近現代建築保護委員會,已經將這些問題擺上了議事日程。   留存建築多有損壞   上海有著鮮明的開埠文化印跡。
  • 歷史建築被拆 留下的不只是嘆息
    央視報導的上海一處歷史建築被違規拆除一事,最近引發廣泛關注。這處建築1930年建造,出自名建築師鄔達克的手筆,幾年前被一位90後海歸以8000多萬的價格買下,算下來單價大約25萬一平方米,而如今,這個地段的保護建築單價已漲到了近40萬一平方米。
  • 上海擬立法保護優秀歷史建築 擅拆歷史建築面臨重罰
    現行的《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從2003年起實施。由於條例制定較早,對當前保護管理工作面臨的歷史風貌保護與活化利用有待協調等現實問題並沒有具體規定,已不能適應保護的新形勢和新需求。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將達到上千處 覆蓋全市17個區縣
    昨天是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成果、全民共享」。當天,本市有78處「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物建築」免費開放;經過修繕的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中山故居,以及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上海鐵路博物館等,都在免費開放之列,全天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 對話上海被拆歷史建築業主母親:疏忽了,拆房子不是本意
    對話上海被拆歷史建築業主母親:疏忽了,拆房子不是本意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臧鳴 2017-06-09 17:10 來源
  • 上海一歷史保護建築被拆 90後女孩曾花8千萬買下
    靜安區已經介入調查今天,有媒體曝光了上海靜安區巨鹿路上一處優秀歷史保護建築被完全拆毀,改建為一處貌似現代風格建築的消息。記者今天了解到,靜安區已經介入調查,並要求業主對建築進行復建。這處被拆毀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位於巨鹿路888號內,目前這裡大門緊閉,院牆有一人多高,內部建築被全部用綠色網罩包裹得密不透風,從馬路上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 上海一處優秀歷史建築被私拆半年 管理部門不知情
    它建於上世紀30年代,跟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等著名建築一樣,都出自建築設計師、匈牙利人拉斯洛·鄔達克之手。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已經把巨鹿路868號到892號悉數列入。  目前,原本矗立於886號與890號之間的888號,卻憑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已經搭起了金屬框架的在建新樓。附近居民說,歷史建築被拆、新樓開建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
  • 上海歷史建築將被拆除,復旦同濟專家呼籲:不能拆
    老建築的困境 倘若歷史能言語,那麼建築一定是它最美的語言。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而歷史建築就如一個城市的名片,展現其不同韻味,在時間的長河中述說它的過去與現在,讓城市的存在更有意義。可是,城市中的歷史建築卻往往難逃拆遷的命運,城市的歷史記憶亦隨著歷史建築的拆除逐漸被人遺忘。
  • 上海新立法:優秀歷史建築上禁設戶外廣告設施!
    上海《新聞晨報》2019年7月24日報導:將歷史風貌區的「區域保護」和優秀歷史建築的「單體建築保護」囊括到本市歷史風貌保護中,進一步完善需要保留的歷史建築的確定程序,明確禁止在優秀歷史建築上設置戶外廣告設施……7月23日下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十三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決定(草案)。
  • 上海開展「2020年度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立功競賽」活動
    動員會現場2020年度城市更新分賽區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立功競賽為了嚴格貫徹市委市政府「建立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的工作方針以及《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相關要求,積極落實上海市房屋管理實事立功競賽領導小組《關於開展2020年上海市房屋管理實事立功競賽活動的通知》(滬房賽〔2020〕1號)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推動本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行業職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整體水平,10月23日至28日,由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主辦、上海市歷史建築保護事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度城市更新分賽區優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立功競賽
  • 上海一棟價值近億元優秀歷史建築遭業主任性拆建
    6月8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這棟洋房門外看到,院門被一個老式鐵鎖緊鎖,從門縫裡望去,整棟建築已被綠色網布遮蔽。  據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專家婁成浩提供的、從建築後方高處拍攝的照片來看,這棟建築早已從老式磚混結構,變成了一個「鋼筋亭子狀」物體,原本古樸的樣貌盡失。  改建自己斥資近億元購入的房產,有什麼不可以?
  • 上海嚴查問責歷史建築被拆事件
    本報上海6月23日專電(記者 卞軍)上海市靜安區公布對巨鹿路888號優秀歷史建築被業主違法拆除事件的調查結果,按照《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決定對違法行為人王某罰款人民幣3050萬元,責令其在10個月內恢復建築原狀。
  • 品質生活 | 「拆歷史建築」事件不斷,真的是保護不力?
    上海不僅有浦江兩岸的摩天大樓,也有梧桐樹下的小洋房、裡弄小巷的石庫門。對於本市的歷史風貌保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提出了新目標:上海將切實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推進第二批131個歷史風貌街坊保護,彰顯城市人文底蘊。
  • 口述|存敬畏之心,似繡花般保護上海優秀歷史建築
    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特別是自己直接從事房屋測估、開始潛心積累比較,我才真正感嘆於這多樣的建築風格所蘊含的歷史底蘊和價值。上海是一座匯集世界近現代優秀建築的大城市。老百姓形象地說:「一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近百年來,薈萃東西文化的各種優秀建築和一批近代重要歷史文化名人住宅匯集上海,形成了獨特的建築文化風景線。
  • 上海住建委主任:對歷史建築被拆一事零容忍,依法依規嚴處
    活動上,此前已公布的上海第五批426處優秀歷史建築正式揭牌。由上海市歷保中心與交大遺產保護中心共同成立的「優秀歷史建築聯合教育與研究基地」也揭牌成立。對於近日備受關注的靜安區巨鹿路上一幢優秀歷史建築被業主擅自拆除一事,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顧金山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區兩級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後續已開展了相關處置。
  • 節日期間,上海優秀歷史文化建築、街景隨拍
    節日期間,滿大街逛,看到一些上海的優秀歷史文化建築和街景,有種想記錄下來的衝動,於是拍攝如下。上海蘭心大戲院上海錦江飯店(中美聯合公報曾在此籤署)上海錦江飯店國泰電影院節日中的上海淮海中路
  • 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正式揭牌(附全名單),市住建委:對歷史...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2017年上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上,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正式揭牌。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的代表、本次揭牌儀式的活動場所——楊浦區原上海國棉九廠辦公樓(日商上海紡織株式會社舊址)也在當天添上了新銘牌,這是第五批共426處優秀歷史建築中正式掛牌的第一棟建築。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立法進展:新增紅色革命紀念地保護內容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立法工作有新進展。7月23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草案)提請審議。決定草案將法規名稱修改為「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與2002年出臺的《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相比,決定草案對原條例所作的實質性修改有21處。
  • 上海一歷史建築被業主擅自拆除 住建委:零容忍
    市住建委:對優秀歷史建築被拆一事零容忍,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本報訊(見習記者 戚穎璞)昨天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正式揭牌。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的代表、本次揭牌儀式的活動場所——楊浦區原上海國棉九廠辦公樓(日商上海紡織株式會社舊址)也在當天添上了新銘牌。這是第五批共426處優秀歷史建築中正式掛牌的第一棟建築。巨鹿路868號的「優秀歷史建築」標示牌上顯示,從巨鹿路868-892號的12幢英式花園住宅,為1930年建造,至今已有87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