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抵廈赴延平郡王祠祭拜:兩岸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2021-01-09 澎湃新聞
王金平抵廈赴延平郡王祠祭拜:兩岸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海峽導報社「廈門第一時間」微信公眾號

2019-05-06 22:32

今天13時許,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王金平一行近百人搭航班抵達廈門,正式開啟三天兩夜的「祭祖尋根之旅」,這是他時隔27年再度踏上大陸土地。

下午3點,王金平率家人、宗親赴廈門延平郡王祠祭拜。王金平的「開臺祖」王文醫是軍人,當年隨民族英雄鄭成功赴臺,並在今天的高雄路竹等地定居,因此這次「尋根之旅」第一站便是去祭拜鄭成功。

雖然天公不作美,天上飄起小雨,但抵擋不住臺灣王氏宗親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王金平祖籍地漳州白礁的鄉親也前來共襄盛舉。

隨著鼓樂響起,王金平率兩岸宗親按古禮向鄭成功鞠躬、敬獻祭品,整個祭拜過程全程使用閩南語。

隨後,王金平在演講中說,金平回家鄉祭祖尋根,第一站就是延平郡王祠。金平以祝文表達對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感念、崇敬。

感念之一,有了延平郡王鄭成功,帶先祖漳州人士王文醫到臺灣,才有今天台灣的王金平率各地王氏宗親回家鄉祭祖尋根。

感念之二,身為臺灣人,感念鄭成功帶領閩粵先人,「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做遺民世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今我們後代祖孫,仍依著先人所建的基業,開展宏圖。

王金平以祝文表達對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感念和尊重

開萬古之得未曾有之奇

洪荒留此山川

作遺民世界

如今只有真心真意愛鄉愛土

全心全意發展臺灣

壯大臺灣

鄭成功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

缺憾還諸天地

是創格完人

是最我們值得尊敬的歷史人物

據悉,明天上午,王金平一行將赴漳州角美白礁村祭祖。

根據行程,王金平除了到白礁慈濟祖宮進香之外,還將在王氏家廟、王家祖墳祭祖。此外,王金平預計也將赴廈門南普陀寺、相關臺企參觀、交流。

王金平4月29日發表聲明指出,臺灣絕大多數人的原鄉都在大陸,儘管渡海來臺的時代有先後,在臺灣紮根發展的時間有長短,「但我們擁有共同的血脈,是歷史的事實。」王金平認為,血緣與文化是人心的根,社會的本,可以超越政治歧見和意識型態的對立。兩岸之間的文化血緣關係無法切割,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王金平祭拜的廈門延平郡王祠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王金平的「開臺祖」王文醫是軍人,當年隨民族英雄鄭成功赴臺,因此這次「尋根之旅」第一站便是去祭拜鄭成功。

你所不知道的廈門延平郡王祠!

廈門延平郡王祠位於鴻山公園嘉興閣南側、緊鄰嘉興寨牆,是一處典型的閩南風格建築,殿內還有一尊近四米高的鄭成功塑像。

身為「開臺聖王」的鄭成功,在臺灣威望很高,其實他到臺灣幾個月便去世了,他在廈門卻活動了長達20年,隨處可尋得他的蹤影。鴻山,曾是鄭成功屯兵的山寨,叫嘉興寨,現在成了公園。

臺灣文史專家何丙仲在接受海峽導報採訪時透露,清末臺灣多次遭到外敵侵犯,如中法戰爭、牡丹社事件等,清政府需要通過紀念鄭成功來宣示對臺灣的主權,遂選定臺南、臺北和廈門三個地方設立延平郡王祠,這也是兩岸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

廈門延平郡王祠原址並不在現址,而是在思明南路通往鴻山公園小路的一側。由於年久失修,鴻山舊祠已經失去了其歷史風貌。2009年5月,思明區政府為了進一步弘揚鄭成功文化,投資500萬元在鴻山公園嘉興寨重建延平郡王祠。經過一年的時間,新祠重建落成,這裡也成為廈門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每年慕名而來的臺胞絡繹不絕。 

(原題為《王金平抵廈赴延平郡王祠祭拜:兩岸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王金平,廈門

相關推薦

評論(65)

相關焦點

  • 王金平將出席海峽論壇,去年在福建曾稱「我們是中華民族一分子」
    王金平去年赴廈門延平郡王祠祭拜鄭成功王金平對廈門並不陌生,早在1992年時任中國國民黨「立委」的王金平便來到這裡,當時定調為「私人行程」,之後他先後出任臺「立法院副院長」、「立法院長不過,期間王金平曾委託哥哥王珠慶、妹妹王梅等親屬來福建閩南一帶尋根。去年5月,王金平以「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身份率團赴福建祭祖尋根,走訪廈門延平郡王祠、漳州白礁慈濟宮,這是他第2次來大陸,也是首次的正式訪問。
  • 王金平祭拜的廈門延平郡王祠,到底為何,讓他一下飛機就急著要去?
    今天下午3點,王金平將率家人、宗親赴廈門延平郡王祠祭拜。王金平的「開臺祖」王文醫是軍人,當年隨民族英雄鄭成功赴臺,因此這次「尋根之旅」第一站便是去祭拜鄭成功。中午一點半,媒體已經在此等候王金平一行的到來臺灣文史專家何丙仲在接受海峽導報採訪時透露,清末臺灣多次遭到外敵侵犯,如中法戰爭、牡丹社事件等,清政府需要通過紀念鄭成功來宣示對臺灣的主權,遂選定臺南、臺北和廈門三個地方設立延平郡王祠,這也是兩岸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
  • 王金平來大陸後感嘆:再不追,臺北連廈門都比不過!
    王金平抵達福建開展尋根祭祖之旅。有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身份的王金平,率領90多位王氏宗親,第一站前往祭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廟方對於王金平的到訪,安排了隆重的祭祀儀式。廈門市延平郡王祠管委會主委鄭希遠說:「王理事長非常的高興,他也覺得他應當來,必須來,這更能體現兩岸一家親。兩岸的神明也是共同的。」
  • 王金平今開啟謁祖之行 首站廈門延平郡王祠拜謁鄭成功
    王金平一行首站來到廈門延平郡王祠拜謁。今天下午,王金平一行抵達位於廈門鴻山公園的延平郡王祠,漳州白礁王氏家廟的王氏後人也在現場迎接。隨後王金平與家人步入延平郡王祠,擔當主祭人,依循古禮,拜謁鄭成功。王金平朗誦祭文,表達對鄭成功的感念與崇敬。王金平表示,有鄭成功帶自己先祖王文醫到臺灣,才有今天自己率王氏宗親回原鄉祭祖尋根。
  • 王金平感嘆大陸發展:再不追 臺北連廈門都比不過
    王金平表示,27年沒有來到大陸,藉由返鄉祭祖的機會,能和各位好朋友相見,內心既激動又感動,「兩岸血脈相連,都是中華兒女。希望通過更多的交流和來往,共創和平,共同繁榮發展。」王金平在會面時表示,此次和宗親組團返鄉來尋根祭祖,除了今天向延平郡王致祭之外,明天也會回到漳州市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祭拜祖先,同時也要拜訪在大陸的王氏宗親朋友們。
  • 走進臺南延平郡王祠
    從金門島到赤嵌城、從安平古堡到延平郡王祠,接待方的盛情款待讓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沿途的所見所聞也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作為鄭氏後人,有關鄭成功的傳奇故事更是讓我引以為傲。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踏上臺灣島,但所到之處似乎並不感到陌生,這或許是因我常神遊這個地方的緣故吧。那天,走進臺南延平郡王祠已是午後,這是官方祭祀鄭成功的場所。此處古木參天、青瓦朱牆,那宮殿式的古建築蔚為大觀。
  • 廈門唯一祭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將遷址
    中新社廈門5月7日電 (記者 陳悅)記者7日從廈門思明區相關官員處了解到,廈門唯一一座祭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即將遷址重建,計劃於年底前完成。廈門延平郡王祠是清末民初民眾為懷念拜謁鄭成功而建造的,已有百餘年歷史,和著名的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同屬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
  • 王金平宣布參選2020:臺灣與大陸本是同根生
    7日,臺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強勢宣布投入2020年「大選」的角逐。王金平7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頂樓宣布參選,舞臺正中央面對臺北101,象徵蓄勢待發,全力拼經濟。支持者高舉雙手搖旗吶喊「凍蒜(當選)!」王則熱情揮手,並連說3次「給我4年」。聯合新聞網稱,小到服裝、大到現場的布置,都可看出王金平為這場參選記者會煞費苦心,巧妙融合「年輕化」與「拼經濟」的元素。
  • 流落在外43載 鄭成功像將重返延平郡王祠
    中新網2月13日電 四十三年前不知何故流落在外的兩百多年歷史鄭成功神像,17日將重返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安座,鄭成功神像迴鑾,也讓延平郡王祠成為全臺鄭成功的祖廟。「中央社」報導說,為迎接鄭成功神像返回延平郡王祠,臺南市政府16日起一連兩天舉辦「延平王祭」,由臺南市長許添財16日晚上親往媽祖樓祭拜鄭成功神像,17日請回神像在延平郡王祠舉行安座大典。
  • 泉州贈送的鄭成功石雕像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揭幕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陳鍵興)綜合臺灣媒體報導,由福建省泉州市贈送的一座鄭成功騎馬石雕像3日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揭幕。參加揭幕典禮的兩岸人士表示,兩岸應加強交流,發揚鄭成功的精神,為兩岸百姓謀福利。    這座鄭成功石雕像由泉州市設計打造,耗資新臺幣近千萬元,高6.9米,重達200噸,是目前臺南市最高大的鄭成功雕像。
  • 石井鄭氏宗親赴金門祭拜鄭成功先祖
    本報訊 3日,泉州市南安石井鄭氏宗親會組團赴金門舉行祭拜鄭成功先祖,共90名石井鄭氏宗親參與。    據悉,此次赴金門開展祭拜鄭成功先祖,是由南安石井鄭氏宗親會和金門鄭氏宗親會牽頭組織,泉金鄭氏宗親共同參與,祭祖活動為期2天。
  • 南安石井鄭氏宗親赴金門祭拜鄭成功先祖
    ­  3日,泉州市南安石井鄭氏宗親會組團赴金門舉行祭拜鄭成功先祖,共90名石井鄭氏宗親參與。­  據悉,此次赴金門開展祭拜鄭成功先祖,是由南安石井鄭氏宗親會和金門鄭氏宗親會牽頭組織,泉金鄭氏宗親共同參與,祭祖活動為期2天。3日上午,兩岸鄭氏宗親在金門延平郡王祠和「明石井鄭氏祖墳」舉行「公祭延平王鄭成功先祖」儀式後,還赴金門鄭氏宗祠開展文化交流,共敘兩岸宗親血脈親情。
  • 臺南延平郡王祠 仿中國北方宮殿熱門旅遊勝地
    透過這座由大陸泉州市贈送給臺南市的石像,不難發現開臺英雄鄭成功對兩岸的影響力。尤其石像的設置,現更成為臺南的文化地標之一,是日本客以及相當多大陸觀光客,造訪臺南必經之地。  明永曆16年(1662年),鄭成功逝。地方百姓勉其驅荷開臺功績、忠貞亮節情操,因此於此地建廟奉祀,為「開臺聖王廟」,即「延平郡王祠」前身。
  • 民族英雄鄭成功,明延平郡王祠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明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明末清初,中國大陸正處於朝代更迭的時期,荷蘭人乘虛而人,以東印度公司為名在臺灣進行殖民統治。他們不僅在島上橫徵暴斂,而且還在海上劫掠華人與東南亞來往的船隻,使島上居民和過往商船都飽受其苦。
  • 臺灣「開山王廟」與「延平郡王祠」
    臺灣「延平郡王祠」俗稱鄭成功廟,始建於清朝初年,位於臺南市南邊開山路,廟中奉祀臺灣民間稱為「開山始祖」的鄭成功。這是臺灣紀念鄭成功祠廟中歷史最久、祭禮鄭成功最隆重之地。  鄭成功祖籍福建南安,受南明皇帝賜「朱」姓,人稱「國姓爺」;清軍入關,明朝覆亡,鄭氏投入反清復明大業。
  • 55名石井鄭氏宗親 赴金門祭拜先祖
    兩岸鄭氏宗親希望,兩地可以聯合開發,打造一條「鄭成功史跡」旅遊線路,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鄭成功的豐功偉績。   3日10時許,祭祖活動在金門延平郡王祠內舉行。石井鄭氏宗親會代表、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原館長鄭聰明誦讀了祭金門延平郡王祝文,兩岸鄭氏宗親向鄭成功神像進香、行禮。隨後,鄭氏宗親來到旁邊的「明石井鄭氏祖墳」前掃墓。
  • 55名南安石井鄭氏宗親赴金門祭拜鄭成功先祖
    兩岸鄭氏宗親祭拜先祖  3日10時許,祭祖活動在金門延平郡王祠內舉行。石井鄭氏宗親會代表、南安石井鄭成功紀念館原館長鄭聰明誦讀了祭金門延平郡王祝文,兩岸鄭氏宗親向鄭成功神像進香、行禮。隨後,鄭氏宗親來到旁邊的「明石井鄭氏祖墳」前掃墓。  「這是我們第5年過來祭拜鄭成功先祖了。」
  • 組圖:走進臺灣「明延平郡王祠」
    組圖:走進臺灣「明延平郡王祠」 2008年04月09日 11: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明延平郡王祠」位於臺南市開山路152號,1662年鄭成功去世後,臺灣民眾為感念鄭氏驅荷復臺、開疆拓土的功績與精神,特立廟奉祀,當時稱「開山王廟」。清同治13年(1874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臺籌辦防務,深入了解民意後,上疏朝廷,奏請為鄭氏立祠。
  • 王金平:我身上沒有「臺獨」細胞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王金平29日發表聲明稱,依據閩南人的傳統習俗,面臨人生重大事項時,都應返鄉祭祖,敬稟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因此,他宣布將於5月6日啟程,與家族及宗親共九十餘人,同赴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祭祖,並拜訪宗親,預計5月8日返臺。
  • 馬英九回應王金平將率團出席海峽論壇:兩岸溝通是好事情
    王金平將率團登陸 兩岸輿論:有助兩岸溝通交流對於此行重點,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兩岸關係雖緊張,但不能放棄任何溝通交流機會,王金平此行代表國民黨率團參加海峽論壇,是單純的民間論壇,顯示在兩岸關係緊張狀況下,國民黨願繼續支持交流與對話,盼藉此創造兩岸和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