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社「廈門第一時間」微信公眾號
2019-05-06 22:32
今天13時許,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王金平一行近百人搭航班抵達廈門,正式開啟三天兩夜的「祭祖尋根之旅」,這是他時隔27年再度踏上大陸土地。
下午3點,王金平率家人、宗親赴廈門延平郡王祠祭拜。王金平的「開臺祖」王文醫是軍人,當年隨民族英雄鄭成功赴臺,並在今天的高雄路竹等地定居,因此這次「尋根之旅」第一站便是去祭拜鄭成功。
雖然天公不作美,天上飄起小雨,但抵擋不住臺灣王氏宗親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王金平祖籍地漳州白礁的鄉親也前來共襄盛舉。
隨著鼓樂響起,王金平率兩岸宗親按古禮向鄭成功鞠躬、敬獻祭品,整個祭拜過程全程使用閩南語。
隨後,王金平在演講中說,金平回家鄉祭祖尋根,第一站就是延平郡王祠。金平以祝文表達對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感念、崇敬。
感念之一,有了延平郡王鄭成功,帶先祖漳州人士王文醫到臺灣,才有今天台灣的王金平率各地王氏宗親回家鄉祭祖尋根。
感念之二,身為臺灣人,感念鄭成功帶領閩粵先人,「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做遺民世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今我們後代祖孫,仍依著先人所建的基業,開展宏圖。
王金平以祝文表達對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感念和尊重
開萬古之得未曾有之奇
洪荒留此山川
作遺民世界
如今只有真心真意愛鄉愛土
全心全意發展臺灣
壯大臺灣
鄭成功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
缺憾還諸天地
是創格完人
是最我們值得尊敬的歷史人物
據悉,明天上午,王金平一行將赴漳州角美白礁村祭祖。
根據行程,王金平除了到白礁慈濟祖宮進香之外,還將在王氏家廟、王家祖墳祭祖。此外,王金平預計也將赴廈門南普陀寺、相關臺企參觀、交流。
王金平4月29日發表聲明指出,臺灣絕大多數人的原鄉都在大陸,儘管渡海來臺的時代有先後,在臺灣紮根發展的時間有長短,「但我們擁有共同的血脈,是歷史的事實。」王金平認為,血緣與文化是人心的根,社會的本,可以超越政治歧見和意識型態的對立。兩岸之間的文化血緣關係無法切割,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王金平祭拜的廈門延平郡王祠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王金平的「開臺祖」王文醫是軍人,當年隨民族英雄鄭成功赴臺,因此這次「尋根之旅」第一站便是去祭拜鄭成功。
你所不知道的廈門延平郡王祠!
廈門延平郡王祠位於鴻山公園嘉興閣南側、緊鄰嘉興寨牆,是一處典型的閩南風格建築,殿內還有一尊近四米高的鄭成功塑像。
身為「開臺聖王」的鄭成功,在臺灣威望很高,其實他到臺灣幾個月便去世了,他在廈門卻活動了長達20年,隨處可尋得他的蹤影。鴻山,曾是鄭成功屯兵的山寨,叫嘉興寨,現在成了公園。
臺灣文史專家何丙仲在接受海峽導報採訪時透露,清末臺灣多次遭到外敵侵犯,如中法戰爭、牡丹社事件等,清政府需要通過紀念鄭成功來宣示對臺灣的主權,遂選定臺南、臺北和廈門三個地方設立延平郡王祠,這也是兩岸最早的一批延平郡王祠。
廈門延平郡王祠原址並不在現址,而是在思明南路通往鴻山公園小路的一側。由於年久失修,鴻山舊祠已經失去了其歷史風貌。2009年5月,思明區政府為了進一步弘揚鄭成功文化,投資500萬元在鴻山公園嘉興寨重建延平郡王祠。經過一年的時間,新祠重建落成,這裡也成為廈門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每年慕名而來的臺胞絡繹不絕。
(原題為《王金平抵廈赴延平郡王祠祭拜:兩岸中華兒女本是同根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王金平,廈門
相關推薦
評論(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