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墓:三千年前的絕代奢華

2021-02-13 章黃國學

1976年5月16日,中原大地暑氣欲上,自前一年冬季開始的小屯村考古勘探即將結束。一號房基下的夯土已挖去五尺,加上今天的鑽探,探杆已到地下七尺有餘,這處異常的房基遺蹟是否真的只是「死夯土」?半年多來的勘探難道都是徒勞?帶著乾燥熱氣的疑問使人越發緊張——探鏟終於觸到硬底,帶出了那枚「一鏟定音」的綠色玉墜。

5月17日,小屯村五號墓大規模發掘工作開始。隨著考古工作的展開,在這座未經盜掘的五號墓中先後發現大量青銅器,上面鑄有「帚好」、「司母辛」等銘文,越來越將墓主人確定為一位奇女子——商王武丁最寵愛的王后:婦好。

婦好何許人也?她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也是第一員面對周邊民族百戰不殆的女將,更是一個靠封地養活自己的「獨立」女性!

集寵妃、猛將、封臣身份於一體的婦好,掌握了極其豐厚的財富,婦好墓出土隨葬器物1928件、絲麻織品無計、貨貝6800餘枚,甚至還有一枚阿拉伯綬貝和兩個紅螺殼。如此陪葬已經遠遠超出人們對一座中型墓葬的想像——誰能想到考古隊嘗試性地一鏟,竟然揭開了三千年前的絕代奢華:


婦好中型圓鼎

鼎口呈圓形,兩側有直耳,鼎口邊緣向下翻折,這種形態稱作「折沿方唇」。腹部環繞鼎身有六條扉稜,腹下部飾三角形紋十八個,足飾雲雷紋和三角形紋。

婦好中型圓鼎算稱不上重器,但貴在紋章精美,繁縟綺麗,鼎身主體以「復層花」裝飾,即主紋(獸面紋和夔紋)浮於地紋(雷紋)之上,主紋又以細線勾勒,愈顯富麗堂皇。婦好墓出土的同類圓鼎共有六件,系成套的炊煮食器,整套整套的青銅禮器,足以讓人感受到婦好的絕代奢華。

婦好鴞尊

尊整體仿鴞形,鴞頭微昂,突出圓眼寬喙和小耳高冠,兩翅掩合,作站立狀。其面部與胸部各有一條扉稜,通體遍布復層花紋,以蟠蛇、鴞和獸面紋為主紋,並以夔紋、羽翅及蟬等紋樣為輔助花紋,在雲紋的映襯下翻飛遨遊,動感與張力突破銅尊,直撲觀者。

尊口開於大鴞頭後,其上置蓋。蓋前端有一尖喙高冠站立的小鴞,其後有一龍,拱身卷尾,頭上有兩鈍角,亦作站立狀。口下為做成獸頭的把手,頸後部連同把手壁面飾大獸面紋,渾然一體中散發出威嚴氣息。把手下方、尾上方還飾有一隻圓眼尖喙的鴟鴞,與器形主體的大鴞及蓋上的小鴞不同,它雙足內屈,雙翼雄展作飛翔狀。

婦好鴞尊成對出土,在商代銅器中甚少見,是婦好墓中極具代表性的器物,其整體裝飾在富有趣味的同時也體現著先民對威勢的特殊理解。鴞尊取形鴟鴞,是貓頭鷹一類的食肉猛禽,其特點在於大而圓的雙眼,而古人對這類猛禽懷有惡感,常以其出現為噩兆。《說文·瞿部》:「瞿,鷹隼之視也」,而心部「懼(懼)」亦從「瞿」聲,可見鷹隼捕食那種左右逡巡的貪婪目光是多麼令人懼怕——駱賓王在《討武檄文》中還特意將「曌」寫作「瞾」,突出了武后對天下虎視眈眈的兇惡形象。


婦好帶蓋偶方彝

因形似兩件方彝聯成一體,故名「偶方彝」。有蓋,蓋上有對稱的柱形鈕,口腹皆呈長方形,下為長方形圈足,圈足四面各有一缺口。彝器自上而下為仿四阿式屋頂蓋、與蓋相契合的有七處空槽的口、寬展的肩與漸收的腹。通體飾瑰麗的復層花紋,肩部兩端配以突起的象頭,蓋飾鴞面紋和夔紋。

如果說象頭裝飾是象徵婦好氣拔山河的軍事能力,那麼夔紋與鴞面紋則對應著她尊貴的王后身份。方彝整體巍峨宏闥,頗似一座雄偉的殿堂,可能正是當時大型宮殿的寫照。


婦好三聯甗(甗架腹腔中空,用以貯水,可同時蒸三大甑食物)


婦好大型鉞(重十八斤,主帥以為儀仗,可見婦好是個碩人)


束泉爵


司母辛帶蓋四足觥

殷墟青銅器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聲名鵲起,稱頌於世,而婦好墓出土的四百六十餘件、總重超一點六噸的青銅器則更不遑多讓。

婦好墓青銅器組合完整,多成對、成套,不細加辨識甚至難以看出差異;紋飾精美豐富,構思翻新出奇,紋飾是青銅器的語言和靈魂,傳達出三千年前殷族先祖的呢喃和呼喊,訴說著那時候的莊嚴肅穆。


玉象


高冠鸚鵡

華夏先民對玉器的鐘情和迷戀可以追溯至紅山文化時期。倘若說銅鏽斑駁、面目猙獰的青銅紋章或許不合當代人的胃口,瑰麗多彩、晶瑩溫潤,在黃泉埃土間沉睡三千年之久仍能保持綺麗明亮的色澤、栩栩如生的形象的玉器,無論何時都令人怦然心動。


陰陽人陽、陰面(首先歡迎讀者們進行一次艱苦卓絕的找不同)

陰陽人玉雕長12.5公分,五短身材,似是孩童。兩面面目眉宇大抵相當,木瓜形的臉頰,元寶狀的雙耳,濃眉小眼蒜頭鼻,羊角髮髻穗狀辮,所不同的陽面男童嘴微張,陰面女童眉稍彎。

兩面的區別主要在四肢軀幹,陽面雙手放在胯下,陰面置於小腹,倘若點開大圖細細觀察,還能發現男性四肢百骸間有更多刻畫肌肉形狀的線條。值得注意的是,兩面腳下均有露出的短榫,可穩穩地插嵌在漆器上,頗有上古巫術的意味,令人聯想起《西遊記》裡通天河邊的童男童女,它是不是用來祈求上天賜予兒女的呢?


玉鳳

這枚側身回首的玉鳳堪稱驚豔,使人不禁對那個有著天馬行空想像力的蠻荒時代,生發出無限的心馳神往。這也是目前所知商代玉器中鳳的唯一形象。

玉鳳通體澄黃,喙似雞,鳳冠、背部、尾羽間三處鏤空,短翅間雕琢出幾條平行的陽線翎紋,整鳳沿長尾劃出優美而健勁的曲線。鳳腰上有懸繩小孔,仿佛婦好當年就是繫著這樣一隻振翅欲飛的玉鳳,自己也像百鳥之王一般翔躍於中原大地。


夔鳳頭笄


玉簋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字形而言,「豐」像豆器上放著兩串美玉。可見玉在先秦乃至三代的中原發揮著重要的宗教祭祀作用,象徵著人對神的虔誠和敬畏。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提到秦王的「崑山之玉,隨和之寶」,可見先秦便有大量新疆玉運進秦地。事實上,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紀武丁的時代,遠在和田的軟玉便輾轉流入中原,婦好墓中出土的三百餘件玉器中,絕大多數軟玉來自新疆,只有少部分來自遼寧和南陽。這一現象也能通過甲骨文中記載的武丁「取玉」、「徵玉」之事得到印證。


龍形玦

玦是玉珮的一種,小徐說它是「環之不周者」,點出了玦既是環狀的,但又首尾不相連,缺了個口子。作為工藝品的玦正是因為其「缺」而給予工匠以無限的創作可能。

龍形玦整體呈蟠龍狀,頭尾相接而又不向咬合,龍脊雕成扉稜狀,頸部鏤成小孔。龍身不假修飾,只是劃了兩組圓形刻線,每組由兩條細線構成,仿佛是龍身上的紋理。


石豆


骨小刻刀

玉者美石,石者次玉。精緻的石器、骨器因其巧奪天工的雕刻水平,往往能呈現出不亞於玉器的表現力和衝擊力。


虎鋬象牙杯

鋬音判,即俗語把手。整杯以象牙根段製成。蓋殷商時期象兕一類的大獸仍廣泛優哉遊哉地生活在中原一帶,甲文「為」的字形即是人牽象形,故象牙極多。

杯呈圓筒形,上有流,流一側微微內收,便於酒水傾倒。杯身通體雕刻繁縟精細的花紋,以「復層花」裝飾,即主紋(鳥紋和夔紋)浮於地紋(雷紋)之上,主紋又以細線勾勒,層次分明,愈顯富麗堂皇。安裝把手的一面雕刻獸面紋、鳥紋和夔紋,流所在的一面雕刻獸面紋、三角紋和夔紋。

把手亦美輪美奐,下部雕成昂首環眼的虎形,從上至下虎耳豎起,虎爪前屈,虎腰下沉,虎臀抬起,虎尾捲曲,真實地再現了虎戰鬥準備的形體姿態。虎通體雕飾花紋極多,上飾夔紋,間有雷紋,令人嘖嘖稱奇。


骨蛙

骨蛙大體為黃色,但略有深淺,並雜有其他顏色。作爬行或匍匐狀,以綠松石鑲嵌的圓眼十分傳神,展示出三千年前立體雕刻的最高水平。

這組小飾物製作工藝樸素卻富有韻味,斑駁的色彩仿佛在訴說身經百戰的歷程,被磨出的亮光似乎映射出徵討西方諸國的光景,或許婦好談笑風生的時候,它們也在衣袂上跳動呢~

相關焦點

  • 三千年前的絕代奢華:殷墟婦好墓出土高古玉器
    婦好墓,這是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婦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死於武丁在世時期,廟號稱「辛」。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考古探秘:三千年前的王墓保存完好,發現女英雄婦好
    考古探秘:三千年前的王墓保存完好,發現女英雄婦好1976年,由殷商考古專家鄭振香女士和陳志達先生主持發掘的婦好,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婦好墓是1928年以來,殷墟宮殿宗廟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甲骨文中,有關婦好的記載有二百多條。她曾率領一萬三千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
  • 國寶婦好鴞尊:三千年前的「私人定製」
    國寶婦好鴞尊:三千年前的「私人定製」新華社鄭州10月12日電 題:國寶婦好鴞尊:三千年前的「私人定製」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閉館5年的主展館特設的文創區內,一對年輕人品上了有著婦好鴞尊撒花圖案的咖啡。秋天的這杯咖啡裡,3000多歲的「婦好鴞尊」仿佛見證了一份可以穿越時空的愛。「鴞是古人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稱。婦好鴞尊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一件鳥形銅尊,機靈可愛的貓頭鷹形象深受博物院粉絲們的喜愛。」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
  •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 豫記
    而婦好墓這個寶貝又是如何安全地走過3000年與我們相見? 李恩義 | 文鳳九 | 編輯 婦好墓有多奢華?                    2018年10月份對於安陽考古界來說絕對是值得紀念的。 10月20日下午,我隨孫子所在的《安陽日報》小記者班去安陽市博物館參觀《鳳歸大邑商一一殷墟婦好墓文物安陽故裡展》,殷墟在甲骨文中稱為大邑商,所以展出題目才定為「鳳歸大邑商」。 這是婦好文物自離開安陽故土42年後,第一次回歸故裡與觀眾見面。
  • 殷墟婦好墓青銅鉤形器與古埃及方尖碑
    首先聲明:婦好之名是誤解誤讀的結果,是不認識古漢字的明證,殷墟婦好墓的命名是錯誤的,婦好的故事是編造的,沒有名為婦好的女英雄,只有輝煌燦爛的上古中華文明和成熟發達的古漢字,只有萬世不倒的先進執政理念!
  • 商朝歷史故事戰神婦好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己引的母親。死後廟號「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婦好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女中豪傑,是遠古時期的女將領。
  • 商代婦好墓出土玉器
    又任佔卜之官婦好墓平面圖與剖面圖然而>婦好不幸在三十餘歲去世不過在商朝時期也不能算是早逝相對於在位59年的武丁來講確實算是過早的逝去了武丁十分悲痛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婦好」銘文與甲骨中記婦好事跡卜辭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婦好的「好」字卜辭的寫法或者是左子右女
  • 殷墟婦好墓的考古成果探究
    而她去世後的長眠之地,就是在70年代被挖掘出來的婦好墓,位於河南殷墟五號遺蹟,是全國十大考古研究成果之一。中國的墓葬有很多,而殷墟婦好墓的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它是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能夠與甲骨文聯繫斷定墓主身份與墓葬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 女軍事統帥第一人——商朝婦好墓的發現到我們走進女中豪傑的一生
    婦好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西北地,那裡原是一片高出周圍農田的崗地,在「農業學大寨」的時代,因為要平整該地,考古隊趕在平整之前,試探性地發掘,沒想到竟有驚人的發現。該墓被發現之後,專家們根據青銅器上的銘文以及其他甲骨卜辭、傳世文獻等資料,確認其為武丁妻子婦好之墓。
  • 殷墟婦好墓出土高古玉器
    婦好墓,這是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婦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死於武丁在世時期,廟號稱「辛」。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婦好墓出土寶藏圖錄
    婦好墓還出土有玉瑗17件,而玉璜則多達73件,當然並非所有的圓形玉器都要加工凸緣。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玉器,未必是商器,這包括婦好所收集的前代玉器如夏玉、紅山玉、齊家玉、石家河玉龍山玉以及周圍一些非商文化部落的玉器。
  • 第17集,文明之光-殷墟婦好墓
    郭沫若曾經說:「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四、婦好墓婦好墓位於安陽市殷墟宮殿宗廟區的西南,於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發現、發掘,被列入1976年「全國十大考古成果」,是自1928年起對殷墟科學發掘以來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也是殷墟宮殿、宗廟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該墓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7.5米,無墓道,墓內有兩層臺和腰炕
  • 婦好墓裡的「動物世界」
    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對婦好墓進行發掘,共出土器物1928件,集商代文物之大成。
  • 婦好墓的商代圓雕玉象
    如今所見的商代玉象,最有名的或許當屬商王武丁(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的皇后婦好墓所出土的圓雕玉象了。婦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軍事家、政治家,積勞成疾30歲去世,商王哀痛,以大量玉器陪葬。
  • 婦好墓一座尚未被盜的王室墓,揭開了商王朝上層社會的神秘面紗
    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掘出的婦好墓,是甲骨文發現100多年以來,新中國成立之後殷墟考古發掘所發現的唯一一座尚未被盜的王室貴族墓。這也是迄今唯一能與甲骨文和歷史文獻聯繫在一起的商代王室皇后墓。整個墓被發現的時候,上面還有其他朝代的墓。據考古專家推測,婦好墓建成之後,墓的上方應該還有享堂,是專門祭祀婦好的地方,就和明清皇陵的隆恩殿或者享殿在功能上的作用差不多。婦好這個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而且她還是一個部落的首領,是商王朝的大將軍。常年帶兵打仗,為商王朝開疆擴土,深受武丁的喜愛。但是在婦好墓中,並沒有發現婦好的屍骨,因此引起了人們的爭論。
  • 從婦好墓出土玉器看古代玉之禮
    網絡配圖這次展品來自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陝西張家坡西周墓地和山東滕州前掌大墓地,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商與西周玉器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玉器文化在這兩個時代形成的風格。網絡配圖本文圍繞出土於婦好墓的玉器展品進行概述,以期管中窺豹,對商代玉器的特點有所體現與剖析。網絡配圖關於陝西張家坡西周墓地和山東滕州前掌大墓地的玉器展品。
  • 婦好墓隨葬高古玉賞析
    殷墟是商代後期的都城,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1976年社科院考古所在此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婦好墓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
  • 聽文物講故事|國寶婦好鴞尊:三千年前的「私人定製」
    新華社鄭州10月13日電題:國寶婦好鴞尊:三千年前的「私人定製」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閉館5年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近日重新開放,迎來大批遊客。主展館特設的文創區內,一對年輕人品上了有著婦好鴞尊撒花圖案的咖啡。秋天的這杯咖啡裡,3000多歲的「婦好鴞尊」仿佛見證了一份可以穿越時空的愛。「鴞是古人對貓頭鷹一類鳥的統稱。婦好鴞尊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一件鳥形銅尊,機靈可愛的貓頭鷹形象深受博物院粉絲們的喜愛。」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說。
  • 王后婦好,封地被贊「無憂城」,今卻在其墓中發現令人膽寒的陪葬
    但,少有人知的是,在三千年前的商朝就曾出現過一位女性的傑出代表,婦好。 意外墓穴揭開神秘面紗 1976年的一天,安陽像往常一樣平靜,但在中國考古史上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 三千年前的汽鍋居然是它?這是一條古代吃友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其實這道菜用到的汽鍋由來已久,早在三千年的商代我國就有了這種「汽鍋」了。這足以說明殷人不僅嗜酒,而且對美食也是精益求精的。1976年,在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汽柱甑形圖,現藏於河南省博物院。此器形外觀很像一個敞口深腹的大盆。在腹部兩側各有一對把手可供提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