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人事大換血 2年來最燙手的位子是哪個?

2020-12-14 臺灣頻道

臺當局「內閣」改組6人底定。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機構日前宣布了「內閣」改組名單:懸缺一個多月的「「教育部」長」,由「內政部長」葉俊榮接任,「內政部長」由行政機構發言人徐國勇接任,行政機構發言人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谷辣斯·尤達卡接任。「交通部長」賀陳旦、「法務部長」邱太三、「財政部長」許虞哲下臺,分別由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宏謀、「調查局長」蔡清祥、「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接任。此外,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新任「體育署長」高俊雄,「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

葉俊榮擔任「「教育部」長」,可說是這波「內閣」改組的源頭,也最令外界訝異。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對此表示,這樣安排的原因有三:因為葉俊榮具有學術地位、耐性與毅力、理想與創新。

包括這次改組,短短2年出頭,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已經歷經多次「內閣」改組。到底在蔡英文當局裡,哪些位子是「高危險群」,歷經最多次異動?又有哪些文風不動,穩若泰山?

「勞動部」是「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曾說「勞工是自己心裡最軟一塊」,這句話雖然被很多勞工拿來恥笑,但「勞動部」卻因為負責人更換頻繁,意外變成「『內閣』裡最軟的一塊」。

蔡英文當局甫上任,就以大開善門發紅包的方式,化解了華航空服員的工潮,然而如此「大方」所打下的例子,卻使得後來的勞動議題爭議不斷。臺「勞基法」兩度修訂,最後勞方資方都頗有意見,兩面不討好。第一任「勞動部長」郭芳煜,是由「勞委會」基層一路晉升的資深文官,結果被指為「老藍男」而下臺;第二任部長林美珠同樣出身常務官,卻因蔡英文表姐的身份常被人指點,後來因為身體狀況離職。

至於現任負責人,是時任高雄市長陳菊的愛將,外型也酷似「老闆」的副市長許銘春。果然「小花媽」入閣不久,花媽「本尊」也北上擔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

「教育部」拔管 「換人數」迎頭趕上

臺當局「教育部」之所以迎頭趕上,與「勞動部」並列冠軍,當然是因為今年初開始的臺大校長風波。臺大遴選出馬英九當局時代的「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擔任新校長,綠營方面隨即發起「卡管」與「拔管」,但是手段之不合理,也不斷遭到外界批評。第一任負責人潘文忠在4月中求去,並且很不給臺行政機構面子地坦言,「管案」是自己下臺主因。

新任負責人吳茂昆,雖然拿出十二萬分配合度,否決臺大的遴選結果,但本身的利益迴避、赴大陸講學等問題,都比管中閔更嚴重,在輿論高度質疑下,最後灰頭土臉下臺。

由於「拔管」爭議未解,臺「教育部長」一個多月沒人敢當,一度傳出賴清德徵詢「立委」管碧玲,結果居然是以往沒有教育行政背景的葉俊榮,出馬「兩肋插刀」。

「金管會主委」 也換到第三個

臺「金管會」首任負責人丁克華,出身財金專業,卻也是被「獨派」點名「老藍男」的一員。上任不到半年,2016年10月就因為兆豐、樂升弊案而下臺,換上地政背景、先前陳水扁當局時代以「打黨產」著稱的高雄銀行董事長李瑞倉,引發一片譁然。去年9月,李瑞倉隨林全下臺,不久轉任中華電信子公司中華投資董事長。

新任「金管會」負責人,居然是「黨產會」負責人顧立雄轉任,本職學能與金融的關係比李瑞倉更遠,更引發外界的質疑。

一直「高危險」的行政機構發言人

綜觀過去,臺行政主管機構發言人不管是在新聞局長兼任時代,或者改制為專任發言人時代,都是高危險群,陳水扁當局八年用了8個發言人,馬英九當局8年也是用了7個,幾乎一年一換。主因是任何部門的爭議,都不免燒回行政機構,而行政機構發言人就首當其衝,因此其政治敏銳度,以及和負責人之間的默契,也就格外重要。而如今蔡英文當局剛剛來到第三年,也換了第三個發言人上場。

民進黨二次「執政」的第一任發言人是學者背景的童振源,剛上任就傳出「為了避免獨家、降低我的工作負擔、維護我的生活品質,基本上不再個別回應媒體的詢問」的爭議發言,不僅在野黨同罵,綠營同志也不諒解。2016年9月,就慘遭調離現職,換上「立委」徐國勇。

律師、民代、政論節目名嘴出身的徐國勇,身段相對柔軟,同時永遠第一時間跳出來捍衛政策,成功地把許多針對各部門及部門負責人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因此雖然與賴清德並非黨內同派系,但深獲信任,這次升任可以算是對他的獎勵。但是口才便給的徐律師,能不能成功扮演好新角色,還待觀察。

新任行政機構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出身花蓮阿美族,曾任電視臺記者、主播,但過去兩年「立委」任內,主要關注臺少數民族事務,對一般民眾談不上太「露臉」。未來能否擔任這個壓力超大的職務,還有待觀察。

換最多人 叫蔡辦秘書長第一名

臺行政主管機構有四個部門都是第三任登場,但若把範圍擴展到整個「執政」團隊中,更換最多的位置,居然是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蔡英文上任時,邀請自己當初在李登輝時代「國安會」的「前輩」林碧炤出馬,但是上任五個月,就因為「完成階段性任務」而請辭,由副秘書長劉建忻暫代長達七月,到2017年5月才換上「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

今年2月,吳釗燮接任「外交部長」,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卻懸缺未派人,劉建忻又暫代秘書長兩個月,才由高雄市長陳菊北上擔任。若加上「常期代理」的劉建忻,蔡英文入主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後,已經有4個人坐過秘書長位子。

總計蔡英文上任以來,3位蔡辦秘書長當中,目前在位最久的吳釗燮,任期長度與兩度暫代的劉建忻差不多,都是9個月。現任陳菊秘書長,必須要當到明年春節之後,才可望成為在任最久的蔡辦秘書長。

「國安會秘書長」走馬燈 堪比「政院」四部門

另一個政壇舉足輕重的「國安會」秘書長,同樣也已經經歷三人:首先由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擔任,一年後由上將退伍的「國安會」諮委嚴德發接手,今年2月嚴德發轉任「國防部長」,再由「外交部長」李大維擔任。

更「有趣」的是,蔡英文當局的這兩大秘書長,其職務很明顯「因人設事」,吳釗燮身為民進黨的外事「一哥」,不管擔任蔡辦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長」,都被認為負責外事;藍營職業外交官出身的李大維,則更是只能負責對外;嚴德發以上將之尊,轉任「國安會」諮委,其實低於官場慣例,但不久就被拔擢為安全系統龍頭,但仍然只能管軍事;陳菊是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但近日對各項施政公然指點,甚至差點接任蘇貞昌的輔選職務,權力顯然遠不只蔡辦秘書長的權限而已。

沒被換的負責人 又是什麼道理?

自兩年前520以來,「內閣」至今尚未異動的部門負責人,包括「文化部長」鄭麗君、「環保署長」李應元、「僑委會主委」吳新興、「原能會主委」謝曉星等。政務委員方面,則有林萬億、張景森、吳政忠。

這幾位「幸運」的部門負責人,之所以能夠不動如山,原因不只一端。其中如「僑委會」、「客委會」,或是工程背景的吳政忠,相對算是「冷門」,不易落入政壇風暴。「文化部長」鄭麗君「根正苗綠」,專業表現也有一定成績。兩年來環保糾紛雖然不斷,身段柔軟的李應元總還能應付。

至於主導軍公教年金改革的林萬億,近來由「大炮」趨於低調的張景森,或是並非核工背景、但是配合反核政策不遺餘力的謝曉星,儘管外界爭議不少,但是絕對「政治正確」,當然也在繼續效力之列。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蔡當局人事大換血 兩年來最燙手的位子是哪個?
    葉俊榮擔任「「教育部」長」,可說是這波「內閣」改組的源頭,也最令外界訝異。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對此表示,這樣安排的原因有三:因為葉俊榮具有學術地位、耐性與毅力、理想與創新。包括這次改組,短短2年出頭,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已經歷經多次「內閣」改組。到底在蔡英文當局裡,哪些位子是「高危險群」,歷經最多次異動?
  • 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傳臺灣當局外事安全體系人事大地震
    蔡英文「5·20」即將展開第二任期,綠營內部傳出臺當局的外事體系和安全體系都將有人事大地震,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外派到泰國,原在泰「代表童振源改調"委會主委,除安全部門「秘書長」李大維調職外,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可能異動,但目前各方仍在協調,尚未敲定。
  • 英媒稱臺灣大停電衝擊民心:或致蔡英文當局「人事崩解」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也於8月16日正式發表聲明,向全臺灣民眾致歉,並全面檢討、指示臺灣行政事務主管部門速研擬報告說明。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李世光也宣布請辭下臺。根據臺灣官方調查,原因是因為臺灣「中油公司」員工,在操作大潭電廠的供氣系統時發生錯誤,因而讓系統出現「信號異常」,最後6部機組自動關閉,讓供電量瞬間銳減10% 。
  • 港媒:蔡英文當局上任未滿百日 人事布局見慌亂
    海外網8月10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還未滿三個月,但人事布局卻一再出現問題。例如,新任「駐新加坡代表」江春男因酒駕問題引發外界強烈批評,延燒多日後向蔡英文請辭並獲準;而蔡英文的「文膽」、原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姚人多,也調任蔡英文辦公室副秘書長;今年2月才上任的不分區「立委」顧立雄,才當沒幾個月,現在又被蔡英文以及「行政院長」林全屬意接任「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中評社刊文稱,這一連串的人事布局,顯示出蔡英文上任初期的匆忙和慌亂。
  • 蔡英文5月20日展開第二任期,臺當局行政機構啟動人事徵詢
    蔡英文5月20日展開第二任期,臺當局行政機構啟動人事徵詢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機構院會5月14日完成總辭,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隨即啟動新的人事徵詢。
  • 蔡英文政府人事問題多 究竟是慎選還是綠營派系鬥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16日報導,臺灣蔡英文新政府即將啟動第二波人事調整。近來各大「國營」、公營單位人心浮動,業務推動鬆散,尤其是桃園機場公司對機場的管理頻頻出事,讓臺灣人怨聲載道,臺灣「行政院」決定儘速進行調整,「行政院長」林全透露,以「屆齡、屆退、做得很離譜」等三大原則優先撤換。
  • 臺灣軍方高層傳人事異動,蔡英文可能起用文人親信當「防長」
    農曆年將至,臺當局行政團隊改組傳聞再起,除傳言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將異動外,臺當局行政機構近來也在考察各「部會」施政績效,據了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因疫情再起,是否異動仍未定,但其他「部會」可能小幅調整。不過,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表示,有關「部會」人事問題,請外界勿擅自揣測。
  • 外媒諷蔡英文當局:「總統府」都變成了臺灣抗議露營區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上臺後,不僅將兩岸「和平紅利」歸零,島內各界更是對其施政效果大為不滿,新加坡「聯合早報網」3月30日以標題「最會溝通政府?臺總統府旁變抗議露營區」,暗諷蔡英文當局施政處處被臺灣民眾抗議的窘境。
  • 稱日本是「大哥哥」 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
    來源:解放日報原標題:稱日本是「大哥哥」、臺日關係是「夫妻」,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臺灣屏東的後灣村,是臺灣海峽邊一個偏僻的漁村。小村人靠海而生,即使現在的後灣,退潮時到海邊礁石上採集天然海鹽,仍是贈送客人的最珍貴禮物。如今的後灣村平靜且名不見經傳,但後灣人的祖先可是大歷史的見證者。在後灣邊上的海洋生物館旁,有一座殘碑。看介紹,這裡原來是「牡丹社事件」時,侵臺日軍的紮營地。殘碑圖為保力溪口處。
  • 臺媒曝民進黨內大亂鬥 各派系搶食人事大餅
    最新一期的臺灣《時報周刊》刊發文章《民進黨大亂鬥 長廷鬥菊姐 新系搶媒體發言權》爆料,蔡英文上臺後,除了任命蔡辦、「行政院」及「內閣部會」重要人事外,島內公營事業體系尚有數不清的位子等待重新分配,而在前幾波人事調整案中,黨內「新潮流系」大姐大陳菊與「謝系」掌門人謝長廷可說各有斬獲。
  • 蔡英文心腹出頭天 行政團隊改組令人不安
    在蔡英文辦公室計算機被駭和機密訊息外散的詭譎氣氛中,蔡英文完成了第二任的重要人事布局。綜觀蔡辦及臺行政機構兩邊的名單,沒有太多令人驚豔之處,卻清晰露出民進黨派系角力的痕跡,包括蔡英文精心部署壯大「英系」勢力。民進黨當局人事布局清晰留下「心腹出頭天」的印象,相對而言,顯然就是「專業放兩邊」。
  • 成都伊勢丹高層人事「大換血」 松元公博升任總經理
    繼成都伊藤、太平洋百貨(需求面積:40000-80000平方米)高層人事變動後,成都伊勢丹百貨也迎來人事「大換血」。昨日,記者獲悉,成都伊勢丹百貨將從4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的人事組織機構,成都伊勢丹總經理職務將由其元老級人物松元公博擔任,同時,人事變動還涉及營業統括部長、副總經理、店長、部門經理等高層職務。
  • 阻海峽論壇,蔡英文當局到底在怕什麼?
    在當前一方面因為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完全停滯可能出現誤判,另一方面又因蔡英文當局的「依美謀獨」等逆行倒施行為,致臺海地區和平受到挑戰,以及去年以來蔡英文大肆炒作「芒果乾」(「亡國感」),致兩岸民間「臺獨」和「武統」聲浪雙升背景下,要避免擦槍走火,進一步增強民間互信,疏減兩岸民間對立情緒,從總體上創造性地、積極地維護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良好局面,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螺旋上升、不可逆轉
  • 臺海觀瀾 單挑環球時報,蔡英文當局想幹啥
    比如,筆者曾看到過的一副政治漫畫,十幾年過去了,至今記憶猶新。應該是臺灣聯合報刊載的一副漫畫:畫面上陳水扁和馬英九兩軍對壘,中間是一排記者長槍短炮拍來拍去;陳水扁的戰車轟隆隆往前衝,衝到一半突然轉彎,衝記者殺過來,把一眾記者嚇得夠嗆。這幅漫畫的背景是,陳、馬對陣,媒體真假消息滿天飛。
  • 社評:是蔡英文當局害了這個麵包師傅
    當然要怪蔡英文當局。是他們激化了兩岸議題,嚴重壓縮了臺灣商人「只做生意、避談政治」的迴旋空間。一旦被兩岸爭議網住,又有哪個臺灣商人能夠做到全身而退呢?令人氣憤的是,蔡英文還不嫌事大,11日又站出來說話,宣示臺灣「不接受大陸政治壓力」的決心。她污衊大陸「用政治扭曲經濟和貿易的活動」,聲稱吳寶春的聲明「顯然是大陸要求的標準化說辭」。這讓吳寶春的處境更加困窘。
  • 罵不了馬當局的蔡英文,這下真慘了……
    我是還沒從春節假期中醒過盹兒來便被臺灣罷工新聞「嚇得」一激靈的大侃子~2019年2月8日,在我們還沉浸於春節假期的狂歡中時,對岸的小夥伴們卻已提前「上崗」,打響了新一年的「權益保衛戰」!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華航)」勞資協商破局後,桃園市機師工會8日早上6時對華航發起罷工,這也是臺灣華航機師的「史上首次罷工」。
  • 翠華控股內地高端化折戟,人事大換血後能否東山再起?
    2012年,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募資,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中國內地開店。2012財年,公司內地業務收入2.04億港元,同比增長152%,這是公司內地收入的高光時刻。此後,翠華控股在內地的收入增長逐漸減緩。公司最大的失誤,是把香港平民化的翠華餐廳,搬到內地升級為「知名精緻港式茶餐廳」,內地餐廳每個菜定價往往比香港本地貴20%左右,客單價是香港餐廳2倍左右,這導致翻臺率並不高,況且在內地各種餐廳競爭態勢下,性價比遠遠不夠,沒有出現在香港受到歡迎的程度。
  • 蔡英文當局一手釀成「反過勞」警民衝突
    面對本次近萬人參與抗議遊行,臺北市警察局動用了蔡英文上臺以後最大數量的拒馬,各個分局嚴陣以待,有的警察甚至連續上班20小時以上。  抗議民眾方面,在活動領導人宣布解散、1月5日再戰之後,一些年輕人和「獨派」成員不滿,要求繼續抗議。以年輕人為主的500多名抗議人士開始與警方「打遊擊」,到一個路口再表決下一步去哪個路口,靈活性極大、機動性又很強,沒有預案讓警方無從掌握。
  • 蔡英文堅持「九二無共識」 臺當局混淆視聽的圖謀不可能得逞
    在昨天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有記者問及,蔡英文日前表示臺灣面對來自中國大陸要改變臺灣人生活方式和壓縮臺灣國際空間的壓力,希望國際社會制約大陸;還有記者提及,陳菊日前公開稱,蔡英文堅持「九二無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