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辛悅)12月7日晚8時許,貴陽大劇院音樂廳,貴州青年民族歌手王韋韋個人獨唱音樂會拉開帷幕。
音樂會以「我愛這土地」為主題。上半場主要演唱通俗抒情歌曲,高亢的旋律和輕聲吟唱穿插呈現,展示人豐富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半場演唱民族歌曲,讓人聆聽原生態民歌與學院派音樂的相互碰撞和融合。
《採桑子春》、《天涯歌女》、《挑著日子山過山》、《我多麼想》、《魚兒笑》、《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些抒情曲或澎湃激越,或婉轉低回,王韋韋聲情並茂的演唱直抵人心。貴州青年男高音敖正燚作為嘉賓助陣,以渾厚的噪聲放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二首,受到熱烈歡迎。我國著名詩人艾青作詞的《我愛這土地》的演唱,在上半場使音樂會出現第一個高潮。一曲歌罷,掌聲經久不息。「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動情的問答擊中多少人的心扉。就在不久前,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貴州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帶給人們幾多遐想、幾多感奮,怎不令人深愛這片鍾情的土地!
下半場的演出飽含貴州元素,讓人聆聽到貴州各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歌和民族樂器的演奏。離開學校三年來,王韋韋多次走向貴州的田間地野,向民族歌師求教,在學習、搜集、整理中尋找適合自己聲線演唱的歌曲,在原生態民歌與學院派音樂的相互借鑑融合上作了一些創新嘗試。苗族民歌《合心我就跟你走》、普定花燈《鬧五更》、侗族民歌《天星明月》、彝族民歌《廬虹高原》、仡佬族民歌《阿仡山寨貴客來》,明朗歡快的旋律,音色多樣而深情的演唱,使聽眾領略到貴州各民族活色生香五彩斑斕的音樂文化。「好花紅哎,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蓬,哪朵向陽哪朵紅……」王韋韋以柔美歡暢的音調傾情演唱這首布依族民歌,將音樂會推向又一個高潮,場上多人擊掌應和,喝彩聲四起。
王韋韋動情地寫到:「回貴州三年來,我從這片土地上汲取滋養和力量,為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巨變歡欣鼓舞。我真誠地感謝生活給我的贈予。那些縈繞在胸的故鄉情懷和那些銘刻於心的老師、前輩、朋友之情誼,所有的感動化為祝福,為我深愛的這片土地而歌……」12月7日晚,貴陽大劇院音樂廳600個座位坐無虛席,人們共享這場音樂盛宴。我國著名鋼琴家、作曲家鄧垚和貴州省民族樂團的出色伴奏,頗為音樂會增色。
演出結束後,從廣西趕來歌者攻讀聲樂碩士學位時的導師金北鳳教授,從金沙起來歌者的小學音樂啟蒙老師孫正強,還有王德文、沈建坤、楊小辛、姚萍、蔣英、周國茂、穆維平、王松雪、龍國洪等給予過歌者指導的眾多老師上臺,與王韋韋合影留念,祝音樂會圓滿成功,老中青三代音樂人齊聚舞臺,呈現令人感動的一幕。
一審:曹軼
二審:李蓓
三審:王幸韜
【來源:多彩貴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