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官媒經濟日報報導蘇州經濟競爭力全國第六,超過臺北、杭州

2020-12-18 雙滋傳媒官方媒體部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

蘇州是中國第一地級市、江蘇第一大經濟城市、長三角重要經濟強市,其經濟實力特別強。

10月22日中國財經類官媒經濟日報報導中國最強地級市蘇州的綜合經濟競爭力超過臺北、武漢、杭州、成都等經濟強市,位居中國第六、大陸第五,成為中國大陸第五大經濟城市。蘇州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已經逼近廣州,蘇州的工業、人均GDP均強於廣州,經濟競爭力超廣州只是時間問題。

蘇州為何經濟實力和經濟競爭力如此強?有些人還以為蘇州只是代工廠城市,其實這大錯了。蘇州的納米技術實力已經全球前茅,華為人工智慧基地就在蘇州,蘇州生物醫藥高達1700億,佔據全國醫藥經濟5%,蘇州也是中國十大集成電路城市之一,半導體製造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可見蘇州已經形成現代化、科技化的新經濟體系。

蘇州非常特殊,2500年前就是當時江南第一大城市、吳國國都,唐宋時期一直是中國重要經濟城市,明清長達幾百年的中國最大經濟城市,一座城市繁榮2500多年,全球歷史上也罕見。今天的蘇州是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中國第六大經濟競爭力城市、世界第一工業城市。

相關焦點

  •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報導營商環境上海超過香港北京,全國第一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中心,營商環境世界一流。10月22日中國官媒經濟日報報導上海的營商環境競爭力超過香港、深圳、北京,位居全國第一。上海是中國最大經濟中心,擁有38000億經濟總量、34000億工業產值,大半世界五百強在上海有投資,世界巨頭紛紛投資上海很大原因是因為上海營商環境好。近年來,上海市外資研發中心加速集聚,能級持續提升,已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生力軍。截至2020年8月,上海已有外資研發中心473家,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汽車零部件和化工等行業。
  • 江蘇官媒揚子晚報報導兩節假期蘇州旅遊收入超98億,全國第六
    蘇州是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也是中國重要旅遊城市。江蘇官媒新華日報集團旗下的揚子晚報近日報導蘇州在國慶期間旅遊收入突破98億,接待旅客突破720萬。旅遊收入同比去年增長4.9%,旅遊接待旅客超過去年同期3%,獲得了旅遊收入和旅遊規模雙豐收。蘇州也成為中國十大經濟城市和十大旅遊城市極少的收入和規模超過去年同期的城市,可見蘇州文旅經濟復甦速度之快。
  • 中央官媒光明網報導中國最熱門旅遊城市出爐:上海第一、蘇州第五
    中央官媒光明網在10月10日報導上海和蘇州同時登上中國最熱門旅遊城市全國五強,上海成為今年國慶最熱門旅遊城市,蘇州也強勢超過成都杭州西安成為中國第五大熱門旅遊城市,這是近年來上海首次成為全國第一旅遊熱門城市,也是近年來蘇州首次進入全國前五旅遊熱門城市。
  • 蘇州與杭州新一輪經濟數據對比中,誰的實力更強大?
    ——在綜合經濟競爭力主榜單排名中:蘇州排名第六、杭州排名第十一,顯然蘇州遙遙領先於杭州,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意味著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4)蘇州與杭州在中國城市當地要素競爭力排名:第一到第十分別為:臺北、香港、臺南、高雄、臺中、上海、廣州、新竹、澳門、深圳。蘇州排名第十六,杭州排名第十三。杭州再次於領先蘇州。
  • 江蘇官媒中國江蘇網報導蘇州文旅經濟全面復甦,逆勢增長4.9%
    蘇州是中國特大工業城市、江蘇第一大經濟城市,也是聞名海內外的旅遊城市。江蘇官媒中國江蘇網10月9日報導中國旅遊大市、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蘇州假日的文旅經濟全面復甦假日八天蘇州接待旅客突破740億,同比增長3%,旅遊收入突破98億,同比增長4.9%,上海文旅經濟非常火爆但也只是恢復75%,蘇州作為中國重要經濟城市文旅經濟強勢全面復甦,是中國文旅經濟和中國經濟復甦的好兆頭。
  • 中央官媒參考消息點讚蘇州工業園區為國家累計創造1萬億美元外貿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蘇州是中國最強地級市,江蘇最大經濟中心城市,今年以來備受官媒關注。11月27日中央官媒新華社參考消息高度讚揚蘇州工業園區累計為國家創造10000多億美元的外貿和8000多億的稅收。參考消息是國內發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報紙,權威度和影響力非常大,參考消息如此讚揚蘇州工業園區,可見國家對蘇州的肯定和重視。
  • 上海官媒「蘇州樞紐」來了:蘇州北站有望打造為長三角國家級高鐵樞紐
    最近幾年中國第一經濟地級市、江蘇第一大經濟強市蘇州一直在爭取蘇州機場,機場一直沒有著落,但是蘇州的高鐵樞紐快來了。最近引起上海官媒的報導。 上海最大官媒上海日報集團旗下的上觀新聞報導:蘇州機場沒來,「蘇州樞紐」先來了。看來蘇州的高鐵樞紐開始出現了。
  • 中央官媒光明網讚揚蘇州成為旅遊城市黑馬,點讚超2700萬
    蘇州是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中國特大工業城市,其實它還是國際旅遊名城。中國官媒光明網近日發表文章高度肯定蘇州成為今年十一假期旅遊市場的黑馬,有關旅遊視頻突破2700萬點讚、閱讀突破10億,強勢超過杭州、成都成為中國第五大熱門旅遊城市。
  • 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長沙排……
    兩項主榜單中,2020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為:杭州、成都、寧波、佛山、澳門、長沙、青島、常州、東莞、鄭州。
  • 蘇州、成都、杭州、南京19年GDP超1.4萬億,今年各市經濟排名如何
    另外,在國內上百個城市當中,經濟排名靠前的幾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最強,地區生產總值(GDP)也處於遙遙領先的水平,比如上海、北京19年GDP超過3.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二,深圳、廣州經濟總量均突破2.36萬億元,屬於國內GDP較高的經濟體,其經濟實力比蘇州、成都、杭州以及南京明顯更高一籌,在一線城市中扮演著元老級別的角色,經濟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達到一流水平。
  • 2020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2020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報告》。該榜單對中國內地和港澳臺地區291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進行排名,鄭州躋身競爭力榜單前20,排名5年提升5個位次。
  • 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出爐,綜合經濟競爭力前十江蘇佔3席
    今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這個和你我城市生活息息相關的報告,看點實在不少。快跟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乾貨↓↓↓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
  • 江蘇12座城市入圍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蘇州奪得滿堂紅
    江蘇是長江流域第一大經濟強省,蘇州是中國第一經濟地級市。11月10日,權威單位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對於此次城市文明建設「大國考」,中國第二經濟強省江蘇「蘇大強」高分取得優異成績:12個設區市、16個縣級市和縣中榜,江蘇省城市入選數量全國最多。江蘇不愧是中國人均GDP第一、經濟競爭力第一省份,是中國經濟成功標杆大省。
  • 中央官媒光明網高度讚揚武漢旅遊經濟蓬勃發展,歡聲笑語
    10月7日作為中國主流中央官媒光明網發表文章高度肯定武漢文旅經濟的快速復甦,並且引用外媒對武漢評價,外媒紛紛報導武漢旅遊經濟蓬勃發展,歡聲笑語,美國媒體也報導武漢旅遊經濟繁榮景況。武漢旅遊經濟的復甦引發全球媒體關注,也讓全世界人們羨慕,根本原來還是中國疫情防控做的非常到位,才有今天中國文旅經濟快速復甦。
  • 蘇州官媒報導蘇州機場已經標入地圖,工業產值已經超2.78萬億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今年蘇州好消息持續不斷,上半年蘇州經濟逆勢增長、工業產值超上海,9月份蘇州機場獲得國家支持,今年真是蘇州轉折之年。11月初蘇州官媒蘇州網絡電視報導了蘇州加快推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其中展示的蘇州地圖中將蘇州機場明顯標註常熟市,值得一提這次沒有選址二字。可見蘇州市已經在加快蘇州機場的建設規劃,蘇州機場建設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
  • 蘇州超過成都杭州登上全國第五大熱門旅遊城市,強勁復甦的經濟
    雖然國慶期間蘇州的旅遊新聞遠遠低於上海,但是熱度並不低。八天時間接待720萬人次旅客,超過去年同期3%,這是中國十大旅遊城市中極少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的。今年國慶假期蘇州強勢超過成都、杭州、北京成為中國第五大熱門旅遊城市,
  • 中央官媒光明網報導中國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上海第一、深圳第三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旅遊產業是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中國那些城市旅遊經濟最火爆?中央官媒光明網最近報導中國最新的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上海強勢超過了北京、重慶位居中國第一,上海旅遊資源高度國際化、時尚化,成為年輕人旅遊首選
  • 中央官媒光明網報導中國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上海第一、深圳第三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 旅遊產業是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中國那些城市旅遊經濟最火爆? 中央官媒光明網10月中旬報導中國最新的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上海強勢超過了北京、重慶位居中國第一,上海旅遊資源高度國際化、時尚化,成為年輕人旅遊首選。
  • 江蘇官媒中國江蘇網報導江蘇國慶期間旅遊收入512億,全國第一
    江蘇是中國第二大經濟強省,同時還是中國旅遊強省,擁有蘇州、南京、揚州、無錫、常州等旅遊城市。江蘇省的官媒中國江蘇網10月10日報導今年國慶期間江蘇旅遊收入突破510億,實現512億旅遊收入,位居全國第一,江蘇已經連續保持三年國慶旅遊收入全國第一,足見江蘇旅遊實力的強悍。
  • 兩岸城市經濟競爭力榜 臺北第7臺中潛力被看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日報社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以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2大指標,評估海峽兩岸四地291城,深圳、香港、上海是綜合競技利前3,臺北該項排第7;可持續競爭力,即長期可以相對其他城市維持發展優勢,臺北僅次香港、深圳,名列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