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2020-12-25 中國網

街頭藝人在「街藝流動劇場」楊浦演出專場表演。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一曲《梨花頌》婉轉動聽,馬頭琴與吉他的對話更令圍觀者駐足不前。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並非業餘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這道流動的藝術風景,演繹著城市的生動氣質和文化底蘊;更隨著觀者的相機、手機又傳播開去,秀出這座城市海納百川又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


    購物節上一「站」成名,他們是引來人氣的「民星」


  「我曾在英國、法國見過這樣的演出,只有高素質專業街頭藝人隊伍才能做到,如今上海也有了!」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興奮地說。這支「街藝流動劇場」在今年的「五五購物節」「六六夜生活節」上一「站」成名,表現優異。據悉,他們已經受邀參加此次「逛馬路節」,與商委聯動拓展新增街邊轉角的街藝表演。在靜安區巨鹿路、虹口區甜愛路、長寧區愚園路每天帶來四場演出,讓精彩街藝為文商結合增添新的光彩。

  昨晚的開幕演出上,活躍在上海大街小巷、各個商圈的街藝高手都來了。「咦,這不是開散爾嗎?我在林肯爵士樂藝術中心還看過他的LIVE演出。」「拉馬頭琴的李海濤,《星光大道》我粉了他好久,原來還是上海街頭藝人啊!」「阿餘爾洛還上過央視《達人秀》呢」……圍觀人群裡時不時就有發現明星般的驚喜。

  馬頭琴與吉他演繹的《希格希日》,講述大草原上人與馬的動人牽絆;佤族情歌《月亮升起來》柔情似水、流淌於心間;來自大山的歌喉把《平凡之路》唱出遼闊、高遠的意境;更有藝人們為這次街藝節精心創排的諸多作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藝人們特意創排了別具風格的街藝版《打起手鼓唱起歌》,獻給上海觀眾,更致敬偉大的時代。

  「他們不是明星,也是『民星』。不少人已經具備了從街頭走向劇場的實力。」上海輕音樂團團長褚保傑不禁伸出了大拇指,「很多藝人本身音樂素養就很紮實,又對藝術充滿熱愛,只是缺乏平臺和表現上的一些技巧,補上了這一課可不得了」。


    規範、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街藝節」六周歲了,意味著上海推出持證上崗街頭藝人、樹立行業規範已經六年。從最初的八人上崗到如今隊伍壯大到300多人;從最初「匯報演出」只能演40分鐘到如今的90分鐘,年年創新節目;從練曲子到翻曲庫,再到今天能夠自己編曲、配器、做原創、發專輯、聚粉絲……上海的街頭藝人打拼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上海街頭藝人隊伍成員來自全國五六十個城市,匯聚了五湖四海追求藝術夢想的人,現在80後、90後已經成為主力軍,00後也逐漸開始加入。「他們在這個平臺上不斷追求細緻、追求卓越。」韋芝說,「規範、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臺上,一首融合阿拉貝拉音樂的《明天會更好》令人動容,領唱者是杜爍辰,臺下站著的都是特地趕來的粉絲。被街藝兄弟和市演協親切稱為「阿杜」的他,連續兩年獲得「上海最佳音樂街藝」稱號。在持證街頭藝人隊伍中,上海率先提出「全職藝人」這個概念,阿杜就是其中一員。一支支樂隊和一個個藝人,他們有的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待遇、有的推辭了各種商演機會,全身心地投入街藝表演,把街藝作為自己的正式職業,每天勤奮排練節目、準點上街表演。他們帶頭遵守「藝人守則」,帶頭做到上海街藝應有的言行規範。

  「如今全職藝人佔到街藝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只有在專業上達到水準的藝人才能通過審批。」韋芝介紹說,每一批上海街藝人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核、培訓才能取得掛證上街表演的資質。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全職、半全職、自由等多種上崗方式,六年來,報名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不斷壯大,湧現了很多高學歷、高水準的藝人。

  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馬頭琴專業的李海濤能歌善舞,是大師級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額爾頓布等人的弟子,也跟著奧都蘇榮、奧特根蘇等呼麥大師學藝。2018年李海濤來到上海追夢,成為第12批上海持證街頭藝人。李海濤的音樂夢想就是用「非遺」馬頭琴去碰撞爵士、流行、民謠各種風格,讓民族音樂的魂代代流傳。此次街藝節上,他重新改編了傳統蒙古民歌《希格希日》。「『希格希日』是指馬頭上佩戴的韁環碰撞發出的聲音,表達了人和馬之間的情感。」李海濤很喜歡這首曲子,希望把音樂中的美麗情感傳遞給更多聽眾。(記者 童薇菁)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國際 國外城市如何管理街頭藝人
    在歐美許多城市,我們都能看到街頭藝人的身影,他們的存在,甚至成為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歐美許多大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羅納等,街頭藝人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街頭藝人賣藝不但可以展示自身的文藝特長、獲取相應的酬勞,同時也為欣賞藝術表演提供了另一種途徑。在很多人印象裡國內的街頭藝人好像都是背著一把舊吉他四處流動,擺攤賣唱,四處躲著城管,自發進行。但現在不同了,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專門了針對街頭藝人的管理辦法,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作為國內第一座實行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的城市,上海的街頭藝人更加職業化,也不斷刷新著外界的認知。
  • 臺灣街頭藝人,到底是落魄,還是在自我實現?
    在臺灣,街頭藝人儼然成為了城市風景中的一部分。在臺北101信義商圈,美妙動聽的歌聲,精彩的雜技表演,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在臺北車站地下街,一位盲人正在悠閒地拉著小提琴,路人不時拿出手機拍攝;在漁人碼頭,吹著海風,看著落日夕陽,聆聽著樂隊演奏的美妙音樂…街頭藝人已經是臺灣文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臺北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在臺灣的其他各個縣市,你總會發現藝人們的身影。
  • 成都街頭藝人 把詩酒年華唱給城市聽
    向裡望去,成都街頭藝人黃鑫正開著自己的街頭演唱會。擅唱粵語歌,在抖音上,黃鑫有200多萬粉絲,標準的抖音紅人……  2018年3月以來,成都市公開向社會招募藝人,以規範化的管理讓藝人在街頭「持證上崗」。兩年多來,已招錄7批共371名藝人,這些藝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設立表演點位60個,已演出6000餘場、13000餘個小時,成都街頭藝人音樂節,首張街頭藝人原創音樂專輯也應運而生。
  • 全世界的街頭藝人在這裡相聚!
    各位好,這裡是楊小亂的劇場摩天輪!前幾天剛剛過完中秋,不曉得大家過得可開心?是不是心裡有想著過幾天的國慶長假了?我今年的中秋就過得很愉快啦,因為這次我是北京人了!來到了北京過中秋。從烏鎮戲劇節的古鎮嘉年華,到上海的表演藝術新天地,還有思南公館的城市空間藝術節,以及其他相類似的藝術展演,都讓我感覺到,表演藝術正在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改變著我們對於不同的戶外空間的認識。這次的首屆中糧·祥雲小鎮戶外藝術季的時間跨度很長,從9月22日一直延續到10月14日,橫跨了中秋和國慶兩個長假,讓假期中的北京朋友可以隨意找個時間攜家帶口或者牽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欣賞。
  • 支持街頭藝人表演!全國性街頭藝人文化藝術節有望在濟南舉辦
    20日,濟南發布《關於打造濟南夜間經濟冬季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通過打造特色夜間經濟集聚地、繁榮發展冬季主題場景消費、促進商旅文體跨界融合、引導發展社區便民消費,進一步增強夜間經濟冬季服務能力,推動「夜泉城」可持續繁榮發展,努力建設一批與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質夜間經濟新業態
  • 成都街頭藝人 城市理想的生動表達
    2月26日,《成都街頭藝人-記錄live最初的模樣》正式登網易雲音樂MVlog首頁,這期MVlog裡,記錄了5名成都街頭藝人最真實的現場表演,視頻裡春熙路、玉林路、熊貓、火鍋、蛋烘糕等獨具成都特色的代表性文化元素也紛紛出鏡,與音樂一起共同營造了充滿人文特質和溫情氣息的城市形象。
  • 走進臺街頭藝人:西門町嘉年華 歡樂背後有無奈
    一旁的造型氣球表演,也吸引不少民眾圍觀,只見業者不到8秒就做出一隻栩栩如生的貴賓狗,不禁令人驚呼「真厲害」,氣球達人陳文波表示,做街頭藝人就是要「帶給大家歡樂」,當看到整個街頭都是他做的氣球時,再多的辛苦也值得。實際上,不論是折造型氣球,或是樂團演唱,這些平日散布在臺北市各街頭的表演者,在這個周末都會聚在西門町廣場到電影主題公園間的武昌街。
  • 成都首批持證街頭藝人將上崗 他們如何成為城市風景
    在九眼橋之外,街頭演出者多以個體的形式散落在各商場、公園和住宅小區門口,根據成都一個演出接單群內的成員介紹,來福士、歡樂谷和一些地鐵口,是演出者喜歡選擇的地方,「因為大家基本都是以掙錢為目的,所以哪裡人多去哪裡。」歌手嚴崢說。成都市音產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成都的街頭藝術形態太過單一,通常都是以唱歌和演奏為主,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吉他自彈自唱。」
  • 揭秘臺灣特色街頭文化處處是藝人 遍地是「舞臺」
    2016年1月16日訊,你發現了嗎,近年來,臺灣的「街頭藝術」不再局限於街頭擺攤或是弱勢群體討生活,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站上了街頭飈創意、比人氣。街舞、唱歌、魔術、默劇……只要你想得到的表演,幾乎都能看到。從東區的華納威秀、新光三越百貨徒步區到西邊的西門町,從南邊的大安森林公園到北邊的捷運淡水站沿線,都是街頭表演最熱門的場所。
  • 街頭藝人
    》可是實在是太糊弄了怎麼也要寫夠300字湊個原創吧死猴子她讓我自己加點字我想了想這趟去冰島真的就沒遇到街頭藝人一個是冰島挺冷狂風暴雨的賣藝有點困難另一個是我覺得北歐國家富成那樣應該不需要乞討吧...話說回來這期選題我挺喜歡的結尾準備也貢獻點內容先有請猴子很多城市隨處可見街頭行乞者的身影,這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了行乞,他們中絕大部分是職業行乞者。在北京最常見的是趴在路邊的殘疾乞討者和地鐵裡抱著小孩一步一作揖的乞討者。
  • 臺北寫真:街頭藝人——夢想出發的地方
    中新社臺北5月26日電 題:街頭藝人——夢想出發的地方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劉舒凌  街頭藝人,望文便知是在街頭進行表演的人,或許有人以此為生或補貼家用,但在如今的臺北,做一名街頭藝人,在城市這龐大的舞臺上擁有第一批觀眾,已成為許多懷揣夢想的人腳踏實地出發的地方。
  • 臺媒:羅馬城的街頭藝人 是城市觀光形象破壞者?
    圖/路透社  文章摘編如下:  針對古裝街頭藝人的禁令  事實上,這不是羅馬市府第一次針對這類型的街頭藝人設下限制。早在2011年左右就已經有相關討論,但一直到2015年,才由前任市長頒布禁令。當時的主要依據是,隨者大量遊客將湧入羅馬,以公共秩序為由加以禁絕其活動。
  • 歡樂谷原創音樂節 暨「全國街頭藝人大賽」12月28日盛大開幕
    全國街頭藝人大賽12月28日晚上19:00至21:00 即將在深圳歡樂谷歡樂劇場舉行深圳歡樂谷原創音樂節暨全國街頭藝人大賽,12月28日在深圳歡樂谷盛大綻放!讓我們一起相約深圳歡樂谷-歡樂劇場。更有首屆中國街頭藝人總決賽在等你,一起感受最精彩紛呈的街頭藝術,共同見證,街頭藝術大賽冠軍在深圳誕生!2019全國街頭藝人大賽決賽即將啟幕歷時一個多月,10萬+人次投票,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決勝時刻!
  • 街頭藝人抽籤上崗不僅是「甜美的創意」
    原標題:街頭藝人抽籤上崗不僅是「甜美的創意」  街頭藝人怎麼管,是很多城市面臨的管理難題。4月1日開始,深圳中心書城廣場的街頭藝人正式抽籤派位到固定區域進行表演。深圳成為繼上海之後又一個嘗試對街頭藝人進行規範管理的大陸城市。
  • 街頭藝術四季FUN「夢幻之秋」|街頭藝人歸來
    今年,街頭藝人因為疫情,暫停了市民中心的日常展演,往常歌聲環繞的地方,如今缺少了許多煙火氣息。市民們在等,他們懷念在市民中心與街頭藝人互動的氛圍。街頭藝人們在等,他們想念那個可以展示自己一身技藝的平臺。
  • 讓城市商圈百花齊放
    逛遍城牆內外,感受著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生機與活力,不禁感慨,什麼時候西寧也能如此繁華啊!多年後,徜徉在西寧街頭,看著如雨後春筍般鱗次崛起的商業街,觸摸著這座城市的強勁脈動,真正感受到了城市商圈的神奇力量。
  • 歌手婭琳與香港街頭藝人為退休老人唱歌
    歌手婭琳參加街頭藝人:宇飛生日Pt歌手婭琳3月27日受邀參加一位香港街頭藝人宇飛的生日Pt,一直關注街頭藝人的表演,比如(香港街頭藝人小龍女,她每天都在街頭唱歌,很多的粉絲朋友都給她紅包的支持婭琳發自內心敬佩這些多才多藝的街頭藝人,一直想有機會能與她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樣的演繹生活和氛圍,婭琳覺得她們有很多值得她學習的東西……因此這次婭琳在香港逗留了幾天,通過好友街頭藝人宇飛的引薦下認識了(屯門三公主)這三位美女歌手非常的優秀,待人真誠愛心滿滿,婭琳跟著她們一起去香港屯門公園給那些退休老人們唱歌,陪她們聊聊天,分享自己的音樂夢想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老人們都很熱情很慈祥善良,在每位藝人演唱過程中
  • 成都街頭藝人今日重新上街
    「能夠重新回到街頭唱歌太幸福了。有觀眾面對面看你唱歌,他們笑的時候我也很開心,幸福感爆棚。」石嘉佳發自內心地說。復工復產後的成都有了很多煙火氣,而街頭藝人重回街頭讓成都在煙火氣之外又增加了文藝範兒。「這種力量,既是人與城市建立的溫情紐帶,也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打造國際音樂之都最生動的表達。」相關負責人坦言。
  •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了!
    一座真正有文化的城市,應該是舉手投足間都會散發出的文化氣質,在大街小巷都瀰漫著文化範兒。「在成都街頭走一走」,趙雷的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遊客們蜂擁而至,更吸引了許多來自各地的街頭藝人。他們「流浪」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成為成都新一道「文藝風景線」,九眼橋、濱江東路、寬窄巷子、春熙路……哪裡有他們,哪裡就有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