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羊肉泡饃吃起來的感覺和別的地方做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而且也特別的講究,去西安吃過一次的朋友就能感受到,簡直是一次就要愛上。今天給大家教學的羊肉泡饃是稍微簡單一點的家常版,正宗的羊肉泡饃實在是難以複製,對於我這樣的外地愛好者來說,只能自己慢慢改良。
首先第一步就是羊湯的熬製,也是整道菜味道的關鍵。先把一千克左右的帶骨羊腿肉放入冷水鍋中,倒一勺料酒開火煮沸,用勺子撇去浮沫,焯水撈出備用。另取一個湯鍋放入焯好的羊腿,倒入沒過羊腿的冷水大火煮沸,把泡泡去掉之後加三段京蔥、四片生薑和香料包,香料包沒有特定要求,按自己喜歡的口味去超市購買就好了。轉中火煮十分鐘,把香料包撈出丟棄。接著轉小火繼續熬煮一小時左右,關火撈出羊腿冷卻,去皮去骨切成片,羊肉湯備用。
第二步是饃丁製作,又到了關鍵的和面部分,這裡要和出兩種麵團,首先是發麵麵團,將六十克中筋麵粉、兩克酵母、兩克食用小蘇打和三十毫升清水混合拌勻,按這樣的比例來添加就行。上手揉搓成光滑的麵團,和好之後蓋上保鮮膜醒發40分鐘。接著製作死面麵團,把五百四十克中筋麵粉和二百七十毫升沸水混合,用筷子將其快速攪拌成雪花絮狀,趁熱揉搓至麵團成型,同樣蓋上膜醒發一樣的時間。
醒好的發麵麵團直接包入死面麵團中,揉搓至混合均勻,再次醒發十分鐘。把醒好的麵團切出七等份,先搓成兩頭細中間粗的紡錘狀,用擀麵杖從中間粗的部分開始擀,直至擀平(但仍然是兩頭細中間粗的形狀),然後從一端捲起。再把麵團豎起來,用掌心按壓成圓形。接著用擀麵杖擀開,饃直徑差不多十四釐米。取平底鍋開火預熱至五成熱,放入擀好的饃,正反面中小火各烙制兩到三分鐘,待其表面略微發黃至九分熟即可。
第三部開始煮膜,把烙好的饃一分為四,取其中一塊從中間撕開,莫得樣子會分成上下兩成的樣子,將它掰成指甲蓋大小的饃丁。起鍋先倒入一大碗第一步熬製好的羊肉湯,大火煮沸後放入發好的黑木耳、黃花菜和饃丁。當湯再次煮沸後,轉小火煮兩到三分鐘,下泡軟的綠豆粉絲煮一分鐘,加適量白胡椒粉和少許鹽調味,關火盛出。最後撒上香菜末和青蒜末,鋪上羊肉片,羊肉泡膜完成。
最後還有一個醃糖蒜的小方法傳授給大家,可以學著來搭配羊肉泡饃吃。把準備好的蒜頭剝去老皮後洗淨,放入加有六十克鹽的清水中浸泡兩到四小時以上,撈出瀝乾水分。在清水鍋中放入三百克的白糖和九百五十毫升的米醋混合均勻,靜置10分鐘,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兩分鐘,關火冷卻,醋水完成。
接著準備一個乾淨無水的容器,最好是玻璃瓶,使用前用開水燙一下。將醋水倒入瓶中,放入蒜頭,加入九十毫升白酒,蓋上蓋子搖勻,放進冰箱醃製二十天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