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事件中的中信銀行:30年大行市值2500億,如今洩露藝人信息

2020-12-21 老壇財經

從昨天到今天,池子和笑果文化以及中信銀行上了熱搜。

自從去年池子與笑果文化糾紛以來,人們再也難看到池子的脫口秀表演。

"池子"本名王越池,為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藝人,目前,正跟自己的"東家"因合同糾紛,而鬧得不可開交。

與老東家的糾纏,在昨晚深夜爆出了大新聞。

深夜,池子爆出笑果文化通過中信銀行,竟然能查到池子的銀行流水,這無疑侵犯了隱私權。

笑果文化封殺池子這位有天份的脫口秀演員,只能說明其心胸狹隘,是觀眾的巨大損失,還要池子賠償3000萬解約責任。

這不禁讓人懷疑,公司向個人索賠3000萬的法律依據有嗎?太恐怖了!

不給人活,也不準人接私活,難怪產生糾紛呢。

而中信銀行的做法也難辭其咎,間接成為了笑果文化的推手。

首先這個銀行流水是什麼銀行流水呢?

發放工資單位,可以去提取他發放工資這部分的銀行流水。

說白了,不是池子的流水,而是這個公司的流水,只是收款人都是池子的而已,因為收款人只有一個人,很容易被誤會成自己的銀行流水,但這是合法合理的。

如果是池子個人非該公司發放部分的銀行流水,那就是真違法了。

如何真侵犯了隱私,到底是什麼員工有這麼大權力,也不可能去沒事幹打池子明細。

有可能是領導命令下屬做的,希望能查出是哪個領導,讓他接受法律的制裁!畢竟他是主謀。

近兩年的流水為何在本人沒親臨網點驗證和授權下就可以被第三方獲取,除非池子是犯事了,公安機關和法院帶著合法的文件要求銀行出示。

否則大概率就是非法洩露了,建議銀保監會查一下除了這次的"大客戶",那個銀行還服務著多少個種有特權的"大客戶"呢?

銀行在未經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擅自透露顧客信息,這已不是撤職一個行長就可以解決的,這已經觸及到法律責任。

今天一早,中信銀行宣布撤職支行行長並道歉,畢竟銀行的信用最為重要,涉嫌用戶的信息是銀行的名譽之所在。

也許是時候考慮註銷中信卡了,不然你銀行裡面三十幾塊錢存款就暴露了。

如果道歉有用的話,那還要法律幹嘛。

聯繫最近兩起銀行翻車事件,普通用戶的權益,隱私權,真的不值一提。

池子普法的意義太大了,不知道何時我們普通的隱私權才能夠真正算個權益。

作為笑果文化旗下的脫口秀藝人,池子的名氣雖然不及李誕,但在新浪微博上也有超過400萬粉絲,也算是個大V了。

因此,其通過個人微博公開舉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輿論效果。

但如果你是個普通人就不一定了。

回到輿論中心的中信銀行,今天的股價似乎也沒有受到影響,一直在走一字線。

目前,中信銀行市值2500億,從2014年起其每年的淨利潤都在400億以上,1978年成立的中信銀行,總部位於北京。

其曾經宣布,每賣10輛新車就有1輛在中信銀行做貸款。

作為30年的大行,這次中信銀行可能要損失大批客戶了。

更為嚴重的是,據中信銀行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中信銀行單個客戶來源已經達到9位數。

信用卡發行量超過8000萬,累計交易量遠超2.5萬億元,較去年增加了24.26%,除此之外,信用不良率也在逐年增加。

20人拖欠50萬元以上,最多拖欠金額為189.73萬元,預計收回金額為9.84萬元,收回率僅為5%。

這20名拖欠者的本金餘額大部分將會損失。

隨著銀行類新聞的變多,應該會有更嚴厲的監管措施出臺。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立案 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 深陷「池子」如何...
    原標題: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立案 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 深陷「池子」如何自拔 來源:商學院被銀保監會立案,近4年收各項罰單1.2億,深陷「池子」如何自拔脫口秀演員池子舉報中信銀行(601998.SH)未經授權向第三方提供其「個人流水」一事持續發酵。日前,監管採取了最新的行動。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交易流水引「眾怒」
    池子在長文中表示,去年發現笑果文化違約,拖欠很多應付演出報酬,而他提出異議後,笑果文化停止了其一切演出活動。由於沒有達成和平解約,雙方走上仲裁之路。池子希望笑果文化付清拖欠的報酬,而笑果文化讓池子賠給3000多萬。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笑果文化寄給池子一些案件材料,其中竟包含其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
  • 中信銀行致歉!池子投訴事件發酵,中信此次犯了什麼大忌?
    今天凌晨,中信銀行發表致歉信,回應脫口秀演員王越池(藝名「池子」)投訴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該行調取一事。中信銀行稱,關於王越池先生(藝名「池子」)通過微博反映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經核實,近期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繫開戶支行,要求查詢其為員工王越池先生支付勞務工資記錄時,我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提供了王先生的收款記錄。對此,我們向王先生鄭重道歉。」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洩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銀行洩露客戶流水是否是個案?
  • 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帳戶信息,除了道歉還應承擔法律責任嗎?
    銀行流水信息「流」到第三方手裡,還被當作案件材料寄給本人,這事怎麼聽怎麼魔幻,然而這並不是影視劇裡的情節。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王越池)發微博稱,中信銀行未獲本人授權,便將他的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銀行違法嗎?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洩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 池子,中信銀行與笑果文化事件的時間線與來龍去脈
    池子原名王越池,1995年出身於河南。笑果文化,成立於2014年5月29日,我們熟知的李誕(李瑞超),王自健都是他的股東。2015年3月池子開始在北京進行脫口秀表演,幾乎每周都有「開放麥」。同年8月,他被李誕發現,挖掘到上海。
  • 池來風暴,從中信銀行事件,簡析企業內幕
    池來風暴,從中信銀行事件,簡析企業內幕吃瓜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五月六日,池子發文控訴中信銀行洩露其個人信息。其中就這種事情吧,本來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個人信息的洩露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了,覺得稀鬆平常。那為什麼池子這次的控訴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呢?個人覺得,就是中信銀行的公關部門腦子瓦特了……在池子發文控訴之後,中信銀行一開始的反應也挺快,深夜發文道歉並且開除了涉事支行的行長。
  • 中信銀行的「操作」,道歉就完事了嗎?
    原標題:中信銀行的「操作」,道歉就完事了嗎?近日,藝人池子與笑果文化的經紀糾紛,引發中信銀行的信任危機。池子在微博公開控訴中信銀行向「大客戶」笑果文化洩露他個人銀行流水,他就此事向公安機關、銀保監會等進行實名投訴和舉報,並要求笑果文化、中信銀行賠償經濟損失並賠禮道歉。
  • 中信銀行交易信息洩露背後:黑市16000元可打一年流水只撤職恐還不夠
    脫口秀演員池子(本名王越池)通過微博反映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讓涉事方中信銀行站上風口浪尖,銀行客戶個人信息安全性問題也被廣泛討論。6日,王越池在其微博表示,已向公安局報案,同時向銀保監會等政府監管機關投訴。
  • 中信銀行向池子道歉,警醒千萬財務,被稽查後果很嚴重……
    5月6號,中信銀行空降熱搜,事情的起因是,脫口秀演員「池子」通過微博反映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信息明細在未提供本人身份證、銀行卡,也沒有司法機關的調查令的情況下,被笑果文化調取,嚴重侵犯了個人隱私。5月7號凌晨,中信銀行就此「池子」個人帳戶交易信息洩露一事做出回應,並且道歉。中信銀行還回應到,銀行已經按照規定對相關的員工做出了相應的處分,中信銀行行長被撤職,但對於中信銀行的回應與道歉,卻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表達對此次事件的看法。
  • 池子踢爆中信銀行,3000萬就讓1個行長低頭,國人不配有隱私?
    不得不說,估值30億的笑果文化,的確配得上大客戶稱呼。 通過池子微博的控訴,人們才得知,銀行竟然會縱容自己大客戶,因為一筆3000萬糾紛,非法調用查詢個人流水信息。
  • ...池子個人帳戶流水洩露,銀行沒有密碼身份證光憑卡號就能查流水嗎?
    原標題:脫口秀演員池子個人帳戶流水洩露,銀行沒有密碼身份證光憑卡號就能查流水嗎?文 | 晨曦5月6日下午,微博大V,知名脫口秀演員池子的一條微博引發熱議,截止目前為止,該條微博的評論數量已高達2.8萬條,獲得點讚52.3萬。
  • 中信銀行客戶剪銀行卡,以示不滿,央視新聞點評:「中看不中信」
    文/強哥來了脫口秀演員池子(王越池)在微博公布中信銀行為了「配合大客戶」,並且未經過個人或合法機構授權,把個人信息洩露給了與自己有勞務糾紛的笑果文化公司。隨後,中行銀行就此事件,在中信銀行官方微博發布了道歉信,承認支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提供了池子的銀行卡流水記錄。對此,中信銀行表示鄭重道歉,並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池子的遭遇激起社會輿論關注。大家平時已經司空見慣一些金融機構對大客戶的額外「關照」。
  • 被開5000萬罰單的中信銀行為何再次陷入「洩密門」?
    「慣犯」中信銀行1中信銀行實力「躺槍」知名脫口秀藝人池子和東家上海笑果文化打架,卻意外地挖了個坑,把中信銀行給埋了。池子最後放了一個大招:在微博公開舉報中信銀行虹口支行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將個人帳戶的銀行交易流水提供給了第三方——也就是上海笑果文化。本來只是藝人與公司的勞資糾紛,這麼一折騰,不僅打了老東家一記響亮的耳光,還順帶著把中信銀行給擺了一道。
  • 中信銀行,光道歉有用麼
    業內人士建議,針對隱私權等人身權利遭受的侵犯,可以借鑑著作權法、商標法中的類似規定,不要一味地根據受害人的舉證來確定賠償標準,而是可以酌定賠償。記者 | 陳 冰銀行洩露脫口秀藝人池子個人信息一事仍然在不斷發酵中。
  • 中信銀行是道歉了,但我們不配擁有隱私嗎?
    池子和笑果文化解約的事情鬧得風風火火。這些年來,藝人和經紀公司解約的事情層出不窮,但沒想到這次解約風波居然帶出了一個躺槍的——中信銀行。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本名王越池)通過微博發布長文稱:在處理與笑果文化的合約糾紛時收到來自對方的案件材料,裡面包含本人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
  • 笑果到底是多大的客戶,能讓中信銀行折腰?
    另據其2019年財報顯示,中信銀行個人存款規模突破8000億元,對公存款突破3萬億元。此外,在2019年,中信銀行的公司客戶數量為74.3萬戶,在股份制銀行中屬於最多的一家。 由此可見,在儲蓄業務中,公司客戶的確為中信銀行貢獻了大部分份額。 那麼,笑果文化憑藉著什麼樣的財力和背景,才成為中信銀行的「大客戶」呢?
  • 萬豪520萬客戶信息洩露致市值蒸發18億美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萬豪520萬客戶信息洩露致市值蒸發18億美元 酒店業「如臨大敵」當地時間3月31日,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宣布發生一起數據洩露事件,涉及約520萬房客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同時,該集團還搭建了一個自助式在線網站,供客戶查詢是否涉及他們的個人信息。截至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洩露原因尚未可知。受信息洩露事件影響,4月1日,萬豪國際(MAR.O)股價大跌。截至收盤,該集團股價報收69.15美元,跌幅7.57%,市值蒸發約18.34億美元。
  • 個人金融信息洩露 銀行難辭其咎
    個人隱私洩露事件再引關注。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信,回應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中信銀行表示,該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員工的收款記錄和個人交易明細。據悉,中信銀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個人金融信息也屬隱私範疇,隨意洩露應受何懲處?如何堵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