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本書叫做《萬年行旅》,這裡是這本書所說的『行旅』的終點,也可以說是我個人的萬年行旅的終點,但又是人類萬年文明探索的一個起點。」8月26日上午,上山考古第一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的新著《萬年行旅:一個考古人的獨白》在浦江上山考古遺址公園首發。來自各地的考古愛好者、書友齊聚一堂,共同參加首發儀式。
活動現場,蔣樂平與廣大愛好者、書友分享了創作過程中難忘的故事,以及對萬年上山的深情。考古愛好者小雨今天特地從杭州趕來,她告訴記者,蔣老師的《萬年行旅》是她看過的考古類書籍中最與眾不同的。「在這本書裡面,蔣老師希望通過他的活動、考古挖掘,再現一萬年來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曾經生活過的人的痕跡。」
浙江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出版情況,並向浦江縣教育局、文聯、團縣委、圖書館、博物館、黃宅鎮政府、上山村等單位捐贈書籍。隨後,現場還舉行了讀書分享會,蔣樂平研究員為熱情的讀者現場籤名,並分享了其新書創作過程中難忘的故事,以及對萬年上山的深情。
《萬年行旅:一個考古人的獨白》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考古人自述書,作者蔣樂平以「散文筆法」講述了「從7000年河姆渡出發,走過8000年的跨湖橋,抵達了10000年的上山」的「萬年行旅」,充滿了深情與思辨,是一個考古人的情懷和人生旅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熱情為本書作序,點讚「蔣樂平是一位很有建樹的考古學家,他輾轉浙東浙中南,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田野考古工作,腳踏實地,收穫滿滿。他有很好的文學與哲學素養,他的思考獨闢蹊徑,他的文字引人入勝……這本書值得行內行外讀一讀。」
據了解,浙江省至目前共發現了「上山文化」遺址18處,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群。「上山文化」將浙江歷史推進到一萬年左右,是浙江萬年文化之源。發掘的木構建築遺蹟和環壕,是東亞地區最早的初級村落。上山文化的彩陶,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彩陶。上山文化遺址群普遍發現了栽培稻遺存,其所在的錢塘江上遊地區被公認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的重要起源地,袁隆平先生為此題詞「萬年上山世界稻源」。
值班主編:杜羽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