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衝繩有2萬中國人後裔 記者探秘解讀歷史

2020-12-14 搜狐網

第20代後裔上江洲和男先生

琉球王國的華麗服飾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7月18日是日本的「海洋日」,記者難得在家窩一天,下午看電視,看到了NHK播出的一檔節目《琉球王國的秘密》,其中談到了目前居住在衝繩島上的中國人後裔。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到底中國與古代的琉球王國現在的日本衝繩縣有多少密切的關係?到底衝繩以前是不是中國的領地?中國人移居衝繩的歷史,是一把很好的解讀歷史真相的鑰匙。

  節目稱,這一支中國人後裔目前居住在衝繩縣的那霸市,當時這裡是琉球王國的首都。600年前,一位姓「梁」的官員被朝廷作為翻譯被派往琉球王國,並留在琉球王國的宮廷內(首裡城)從事翻譯工作。後來,這位梁姓官員留在衝繩,並繁殖了不少的後代。

  現在,這一支中國人後裔人數已經達到數百人,他們珍藏有祖先留下的中國家譜,並定期舉行中國象棋比賽,在過年時舉行舞獅等活動,並建有純中國式的庭院假山,以不忘自己的祖宗。這一支後裔的代表人物是第20代後裔上江洲和男先生,家譜記載,他們的祖先是「梁蒿」。

  梁蒿是何許人?據《唐史》記載:梁蒿是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中狀元,深受皇帝讚賞,恩授翰林學士。後獲恩準,離任回鄉,侍奉老母。梁嵩謝絕皇帝賜寶物,上奏請免其家鄉龔州人丁稅賦一年。以體恤民情,慰藉鄉望。梁嵩甚得民心。回鄉時,「急於見親,野渡無舟,乘白馬過河」,人馬淹沒而死。州人感德,歲祀不絕。潯州有「白馬廟」,為鄉人祭祀之遺蹟。《全唐文》第八百九十二卷第四千一百三十頁中收有梁嵩的《代母作倚門望子賦》一文。

  什麼時候,我很想去衝繩拜會上江洲和男先生,看看這一本家譜。

  衝繩的琉球王國正式建立於1429年,1879年被日本兼併,期間存在了450年。琉球王國建立時,中國是明朝時代。琉球國王向明朝朝貢,被明皇帝封為「中山王」。

  1592年,由於朝鮮拒絕向日本朝貢,日本當時最高的實權統治者豐臣秀吉對朝鮮半島發動侵攻。侵攻朝鮮前,豐臣派信使到琉球,要求琉球王國協助日本攻打朝鮮。當時琉球國王以自己是明朝的朝貢國,拒絕了豐臣秀吉的要求。這一拒絕也因此惹怒了日本,幾年後的1609年,日本薩摩藩部隊進攻琉球王國,並迫使琉球王國朝貢。於是,琉球王國在此後的200年多年時間裡,事實上是向中國和日本兩邊朝貢,只是日本沒有給琉球國王名義。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大肆侵攻鄰國,也把手伸向琉球王國。琉球國王向清王朝求救,但是清朝已經是自身難保,沒有出兵相救,結果在1871年,琉球併入日本的鹿兒島藩,次年設置為琉球藩。1879年,日本正式廢除琉球王室,宣告琉球王國的滅亡。

  中國人大量移民琉球王國,是在明朝滅亡之後。琉球王國的正史《中山世鑑》記載,清兵大舉南侵,明朝滅亡,一部分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從福建等沿海地區渡海逃來琉球王國,當時來到琉球的共有36姓人家,居住在首裡城附近的久米村。

  當時中國人受教育的程度和懂得的技藝比琉球人高,因此,這些中國人很快成為琉球王國的「士族」,除了當官之外,還負責與中國的貿易和交往。

  蔡溫是當時在琉球王國的中國人後裔的代表,出身於清康熙年間的1682年。其父親是當時久米村的最高實力者,也就是在琉球中國人的頭。蔡溫15歲中秀才,19歲就任通事(翻譯)。27歲時,被國王任命為「進貢存留役」前往福州負責與清王朝的交往事宜(當時福州有「琉球館」).3年後回國,出任皇太子尚敬的教師。次年,國王去世,尚敬繼承王位,蔡溫被任命為「國師」。

  1716年(康熙55年),由於尚敬王就任國王需要清朝的冊封,因此派出使節團前往北京,蔡溫擔任使節團的副團長(副使)。當年從那霸出發後,中途遭遇暴風只好折返。次年2月,再度出發,成功渡過大海來到福州,再從福州前往北京,於8月抵達紫禁城,見到了康熙皇帝。1718年2月,攜帶康熙皇帝對尚敬王的冊封詔書,蔡溫和使節團離開北京取道福州,於8月份回到了琉球王國。次年,蔡溫就任琉球王國的「三司官」,相當於宰相。執政20年,被稱為是琉球王國歷史上最好的「小康時代」。

  說來也是巧合,現任的衝繩縣最高行政長官衝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是蔡溫的後裔。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正因為自己是蔡溫的後裔,因此對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衝繩學學者伊波普猷、真境名安興於1916年出版的《琉球五偉人》一書中,列舉出了為琉球歷史做出巨大貢獻的五位歷史人物麻平衡、向象賢、蔡溫、程順則、向有恆,其中,蔡溫、程順則兩人是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

  衝繩縣的一項不完全統計稱,閩人三十六姓目前在衝繩的後裔人數大約有2萬人。大家到衝繩去旅遊,說不定為你開車的就是中國人的後裔們。(記者 徐靜波)

蔡溫畫像和紀念郵票

中國家譜顯示,元祖是梁蒿,是五代十國時的狀元,官至翰林學士。

已經連任兩屆的衝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先生

第20代後裔上江洲和男先生

琉球王國的華麗服飾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7月18日是日本的「海洋日」,記者難得在家窩一天,下午看電視,看到了NHK播出的一檔節目《琉球王國的秘密》,其中談到了目前居住在衝繩島上的中國人後裔。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到底中國與古代的琉球王國現在的日本衝繩縣有多少密切的關係?到底衝繩以前是不是中國的領地?中國人移居衝繩的歷史,是一把很好的解讀歷史真相的鑰匙。

  節目稱,這一支中國人後裔目前居住在衝繩縣的那霸市,當時這裡是琉球王國的首都。600年前,一位姓「梁」的官員被朝廷作為翻譯被派往琉球王國,並留在琉球王國的宮廷內(首裡城)從事翻譯工作。後來,這位梁姓官員留在衝繩,並繁殖了不少的後代。

  現在,這一支中國人後裔人數已經達到數百人,他們珍藏有祖先留下的中國家譜,並定期舉行中國象棋比賽,在過年時舉行舞獅等活動,並建有純中國式的庭院假山,以不忘自己的祖宗。這一支後裔的代表人物是第20代後裔上江洲和男先生,家譜記載,他們的祖先是「梁蒿」。

  梁蒿是何許人?據《唐史》記載:梁蒿是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中狀元,深受皇帝讚賞,恩授翰林學士。後獲恩準,離任回鄉,侍奉老母。梁嵩謝絕皇帝賜寶物,上奏請免其家鄉龔州人丁稅賦一年。以體恤民情,慰藉鄉望。梁嵩甚得民心。回鄉時,「急於見親,野渡無舟,乘白馬過河」,人馬淹沒而死。州人感德,歲祀不絕。潯州有「白馬廟」,為鄉人祭祀之遺蹟。《全唐文》第八百九十二卷第四千一百三十頁中收有梁嵩的《代母作倚門望子賦》一文。

  什麼時候,我很想去衝繩拜會上江洲和男先生,看看這一本家譜。

  衝繩的琉球王國正式建立於1429年,1879年被日本兼併,期間存在了450年。琉球王國建立時,中國是明朝時代。琉球國王向明朝朝貢,被明皇帝封為「中山王」。

  1592年,由於朝鮮拒絕向日本朝貢,日本當時最高的實權統治者豐臣秀吉對朝鮮半島發動侵攻。侵攻朝鮮前,豐臣派信使到琉球,要求琉球王國協助日本攻打朝鮮。當時琉球國王以自己是明朝的朝貢國,拒絕了豐臣秀吉的要求。這一拒絕也因此惹怒了日本,幾年後的1609年,日本薩摩藩部隊進攻琉球王國,並迫使琉球王國朝貢。於是,琉球王國在此後的200年多年時間裡,事實上是向中國和日本兩邊朝貢,只是日本沒有給琉球國王名義。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大肆侵攻鄰國,也把手伸向琉球王國。琉球國王向清王朝求救,但是清朝已經是自身難保,沒有出兵相救,結果在1871年,琉球併入日本的鹿兒島藩,次年設置為琉球藩。1879年,日本正式廢除琉球王室,宣告琉球王國的滅亡。

  中國人大量移民琉球王國,是在明朝滅亡之後。琉球王國的正史《中山世鑑》記載,清兵大舉南侵,明朝滅亡,一部分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從福建等沿海地區渡海逃來琉球王國,當時來到琉球的共有36姓人家,居住在首裡城附近的久米村。

  當時中國人受教育的程度和懂得的技藝比琉球人高,因此,這些中國人很快成為琉球王國的「士族」,除了當官之外,還負責與中國的貿易和交往。

  蔡溫是當時在琉球王國的中國人後裔的代表,出身於清康熙年間的1682年。其父親是當時久米村的最高實力者,也就是在琉球中國人的頭。蔡溫15歲中秀才,19歲就任通事(翻譯)。27歲時,被國王任命為「進貢存留役」前往福州負責與清王朝的交往事宜(當時福州有「琉球館」).3年後回國,出任皇太子尚敬的教師。次年,國王去世,尚敬繼承王位,蔡溫被任命為「國師」。

  1716年(康熙55年),由於尚敬王就任國王需要清朝的冊封,因此派出使節團前往北京,蔡溫擔任使節團的副團長(副使)。當年從那霸出發後,中途遭遇暴風只好折返。次年2月,再度出發,成功渡過大海來到福州,再從福州前往北京,於8月抵達紫禁城,見到了康熙皇帝。1718年2月,攜帶康熙皇帝對尚敬王的冊封詔書,蔡溫和使節團離開北京取道福州,於8月份回到了琉球王國。次年,蔡溫就任琉球王國的「三司官」,相當於宰相。執政20年,被稱為是琉球王國歷史上最好的「小康時代」。

  說來也是巧合,現任的衝繩縣最高行政長官衝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是蔡溫的後裔。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正因為自己是蔡溫的後裔,因此對中國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衝繩學學者伊波普猷、真境名安興於1916年出版的《琉球五偉人》一書中,列舉出了為琉球歷史做出巨大貢獻的五位歷史人物麻平衡、向象賢、蔡溫、程順則、向有恆,其中,蔡溫、程順則兩人是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

  衝繩縣的一項不完全統計稱,閩人三十六姓目前在衝繩的後裔人數大約有2萬人。大家到衝繩去旅遊,說不定為你開車的就是中國人的後裔們。(記者 徐靜波)

(責任編輯:UN918)

相關焦點

  • 日本衝繩有2萬中國人後裔 記者探秘解讀歷史(圖)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7月18日是日本的「海洋日」,記者難得在家窩一天,下午看電視,看到了NHK播出的一檔節目《琉球王國的秘密》,其中談到了目前居住在衝繩島上的中國人後裔。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到底中國與古代的琉球王國——現在的日本衝繩縣有多少密切的關係?到底衝繩以前是不是中國的領地?
  • 日本名人訪談錄:衝繩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親近感
    衝繩縣民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親近感  人民網:在開始正式採訪之前,我想先問您一個比較個人的問題。從我了解的情況看,您是華裔蔡溫的後代,也就是說,您是日本第一位華裔知事,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仲井真弘多:可以這樣說的。
  • 日本尋幽探秘,玩翻衝繩
    「Hai Sai(哈囉) 衝繩。」2月下旬,日本衝繩島冬殘春近,微微的涼風吹著,最低溫平均不過是攝氏19度。漫遊衝繩,除了走進當地古都的繁華,賞析其濃厚的人文,還可貼近她四周由大小珊瑚礁包圍的海洋景色。
  • 記者眼中的衝繩:我不是日本人 我就是衝繩人
    「我不覺得我是日本人,我就是衝繩人。」這是今年4月一名普通的衝繩市民對《青年參考》記者說的話。在近代,衝繩經歷了日治、美軍佔領、半自治琉球政府、回歸日本的一系列「顛沛流離」。在現有的140萬人口中,1972年回歸日本後出生的「新一代」佔到48%。
  • 琉球為什麼想獨立:揭秘日本衝繩大屠殺
    整個事件來龍去脈究竟如何,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本文解讀。據已故華裔女作家、歷史學者張純如所著《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介紹,負責傳達上海派遣軍司令朝香宮鳩彥親王「殺掉全部(南京)俘虜」命令的人,正是時任前者副官的陸軍中佐長勇。而另一名戰犯、時任關東軍參謀田中隆吉則供述,他曾聽長勇誇口說自己傳令殺掉30萬中國人。
  • 日本衝繩成外國新人「結婚聖地」,其中95%是中國人
    日本衝繩以其美麗的海島風光,吸引了許多日本新人選擇這裡舉行婚禮,近年來外國人到衝繩結婚的也越來越多。   在海邊舉行儀式的新人   外國新人中95%都是中國人,這個比例也說明中國遊客對這個日本群島地區情有獨鍾。
  • 日本唯一的華裔知事:衝繩伸開雙臂歡迎中國遊客
    從我了解的情況看,您是華裔蔡溫的後代,也就是說,您是日本第一位華裔知事,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仲井真弘多:可以這樣說的。我的祖先蔡溫是中國明代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他們對琉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至於蔡溫,更是被尊稱為「琉球古今獨步的大政治家」,他曾經在琉球王國出任國相又兼國師。據歷史書籍記載,蔡溫當政的20年是琉球王國唯一短暫的「小康時代」。
  • 衝繩的「中國遺風」:福建後裔主政 每年有祭孔大典
    衝繩,古稱琉球。從上海坐飛機,不到2個小時就可抵達首府那霸。衝繩在日本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是日本,卻又不那麼「日本」。中國、日本、美國,在衝繩身上,都刻下了印記,形成了她特有的「混血」風情。正如一首琉球民謠唱的那樣:「從中國的時代到日本的時代,又從日本的時代到美國的時代,衝繩真是瞬息萬變啊。」
  • 歷史:衝繩及其歷史
    【歷史:衝繩及其歷史】導語:衝繩島是日本主要島嶼以南的一個島嶼,可乘飛機或從九州南部的鹿兒島乘坐25小時的渡輪。它以溫暖的氣候,珊瑚礁和翡翠水而聞名。衝繩是日本第47個也是最貧困的地區,是美國軍事基地,日本度假酒店,當地島嶼文化,菠蘿種植園以及帶彈球室和女孩酒吧的城鎮的奇怪組合。大約有130萬人住在衝繩島。每年來到島上的500萬左右的遊客大多數是日本人,儘管越來越多的臺灣人,韓國人和中國人開始來到這裡。住宿,食品和計程車比日本主要島嶼便宜得多。
  • 衝繩人不是日本人?揭露歷史的複雜矛盾
    相反地,回答除神道、佛教、基督教、創價學會之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數,衝繩則是壓倒性的第一位,足足佔了 17.1%;不只和全國平均的 2.2% 相比極端突出,就算和第二位奈良縣的 4.8% 相比,也是高出了一大截。不用說,這裡所講的「其他宗教」,就是衝繩的固有信仰了。
  • 衝繩:日本海上的香格裡拉(1)
    這裡有海洋世界,有叢林密野;有日本傳統風情,有美國經典時尚……這就是衝繩,與夏威夷、邁阿密、巴哈馬一起,被喻為世界四大海濱觀光勝地的衝繩。 可以觸摸歷史的海島如今,我國的福州還設有琉球館,衝繩的閩人後裔有四萬餘,而且琉球列島也信仰媽祖。從東京搭乘飛機到衝繩需要2小時30分鐘的行程,但是從上海飛到衝繩僅需1小時40分鐘,從香港只需1小時30分鐘,從臺灣僅需75分鐘。衝繩這個離中國比離日本本土更近的地方,其味道也與千裡之外的日本本土迥然不同。在衝繩本島那霸市的首裡城(琉球王朝的皇宮),隨處可見極富中國唐風古色的建築元素。
  • 為什麼說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裔,結果你都不信,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中國和日本交往密切。那麼,日本人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嗎?其實日本並不是中國人的後裔。就人種基因的研究上來看,日本雖然和中國一樣,都屬於黃種人,但是長相還是有種族差距的。日本人是由彌生人和繩文人混血而來的,而當時的中國已經邁向了青銅時代。就基因組成上來看,日本人和朝鮮人更為相似。據歷史考據,日本在繩文時代的時候,創造了與中國差異很大的石器文化。而當時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早已經開始了。如果日本是中國人的後裔的話,會直接沿用中國的石器文化。
  • 臺灣島內真有600萬日本人後裔嗎?
    就在兩岸形勢與日嚴峻內地民意亦日益敵視臺灣的此刻,島內不知何故出現日人在臺後裔多達10萬、30萬、甚至百萬之說。大陸有退役中將12月17日更稱,1945年臺灣光復時,有30萬日本人轉為臺籍,經過三代,現在在臺後裔多達600萬。換言之,每四個臺灣居民就有一人是日本後裔?
  • 日本南部琉球島,島民多為中國移民後裔,無奈如今只會講日語
    在歷史上,琉球群島曾長期藩屬於中國中央王朝,史稱琉球國,其對我國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但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吞併。在吞併之前,曾有大批中國東南沿海人口移民琉球,其中尤以福建人為多(阮姓氏多),如今的島民(約137萬人)仍以中國移民的後裔為主。
  • 許多日本人到中國認祖歸宗,聲稱自己是中國人後裔,真相是什麼?
    歷史長河,煙雨濛濛,展望未來,今朝終將成為歷史,我心不禁飛回到了過去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巧合,日本列島早在冰河時期就已經有繩文人定居了,繩文人,是日本列島土生土長的人種,也是日本列島最為原始的居民,繩文人主要發源於日本本州島的關東地區。
  • 日本累計確診超2.2萬例 衝繩美軍再報告32例
    新華社東京7月13日電(記者華義)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當地時間13日20時(北京時間19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60例,累計確診22252例。此外,衝繩美軍基地13日再向當地通報了32例確診病例。
  • 記者親歷衝繩 「世界最危險小學」緊挨美軍基地
    「回歸」日本本土41年的衝繩,卻無論從風俗上還是心理上,都難以將自己與日本本土等同起來。今天在衝繩,人們仍在按中國傳統的方式慶祝新年、供奉祖先,也仍在為撤除美軍基地而吶喊、抗議。  也許,正視歷史,才是對這片曾經充滿苦難的土地最好的尊重。
  • 古琉球國後裔訪閩尋根追尋中琉交往歷史遺蹟
    古琉球國後裔訪閩尋根追尋中琉交往歷史遺蹟 2018-03-19 11    研討會上,東亞共同體研究所琉球分會向福建省拓福文教基金會致贈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墨寶。
  • 探訪久米村 「明朝村」曾在衝繩領風騷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劉剛】衝繩與中國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在衝繩縣首府那霸市東海岸有一座名為松山的公園,公園對面是中國福州市援建的中國園林——福州園。它們之間的一條馬路邊有一座石碑,上面寫著:「久米村發祥地」。
  • 日本衝繩,被稱作富有輝煌歷史的「迷人之島」,你有來過嗎?
    日本衝繩,被稱作富有輝煌歷史的「迷人之島」,你有來過嗎?衝繩縣是日本列島西南端的一個縣,管轄著衝繩本島以及琉球諸島。除了衝繩本島南部和官古島、石垣島以外,平地很少。衝繩縣的面積為2254平方公裡。氣候為亞熱帶氣候。冬季也較暖和,不降霜,也不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