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眼下,距離年底限期還有不到一個半月,禁用一次性塑膠袋會帶來哪些影響,經營者們做好準備了嗎?看看新聞Knews記者隨機在一些超市和便利店進行了走訪,發現目前大多還是只提供塑膠袋。不少商家表示,還沒有聽說過這條"禁令"。
今年9月,上海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其中明確到2020年底,在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等場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同時還要求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但記者在實際走訪中發現,塑膠袋依然是大多數超市、便利店的首選。而不少餐飲企業可能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主動提供的塑膠袋,也均標誌為PEHD,即主要材質為高密度聚乙烯,不可降解。對於這條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新規,不少市民表示支持。但事實上,比如這家大型超市,同時提供6.5元的無紡布購物袋和售價0.2元或0.3元的塑膠袋,但不少消費者還是會直接選擇塑膠袋。專家介紹,其實早在2008年,我國就出臺過"限塑令",對商品零售場所使用塑料購物袋實行收費制度,但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僅依靠價格槓桿,來影響老百姓的使用習慣,終究效果有限,關鍵其實還是要從源頭上形成全社會的綠色消費共識。也有不少店家已經開始了行動,聯華超市統計發現,每天大約20%的顧客會購買塑膠袋,他們準備從12月起,提供環保袋來代替這部分塑膠袋。
聯華超市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種曉兵:「我們在收銀臺會準備一些簡單的包裝,比如一些小紙箱,但是我們集中推薦的還是顧客有長期重複使用的袋子。」而在麥當勞,目前除冷飲外,其他外賣都已採用紙袋打包。麥當勞方面介紹,總部已經在研究用可降解塑膠袋裝冷飲類產品。麥當勞上海市場高級公關經理徐文嵐:「從把塑膠袋換成紙袋07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大概節省了20億個塑膠袋,我們也是為了未來能更多地實行減塑來做一些我們自己的優化和探索。」對此,專家也表示,減少塑料汙染,除了培養消費者的習慣之外,國家也需要從源頭想辦法,為積極生產環保可降解產品的廠家提供一定的扶持,不斷降低這些環境友好產品的生產成本,這樣也會鼓勵更多商家願意主動選用。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塑膠袋的革命我覺得可能是我們逐步用新的替代物去取代原來的不可降解塑膠袋,通過技術進步的方式,通過擴大生產規模來降低可降解塑膠袋的生產成本,國家也要做一些這方面的引導,進行政策上的一些扶持和補貼。」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柳依 何曉 洪煥銓 陳俊傑 湯捷 查家旻 李晞 編輯:胡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