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謂的「廁所文學」,大多數人都是既愛又恨:牛皮癬小廣告和約炮電話固然可惡,偶然卻也能見到讓人捧腹不止的絕妙段子。牆壁上的噴漆塗鴉通過街頭文化的發揚光大,甚至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一門藝術。前段時間新聞披露某少年在埃及神廟留言「到此一遊」,瞬間成為千夫所指的靶子,一時引發關於遊客道德的熱議,並且上升到國人素質的高度。許多評論家都帶一副痛心疾首的面孔,舉出海內外許多景點都被中國人塗鴉留名糟蹋的實例,仿佛這一現象是中國人獨有之醜陋。遊客自然要尊重和保護旅遊地的草木建築,特別是不能損壞文物,但塗鴉現象是否就反映了國人缺乏素質,私認為大可不必上綱上線。至少我知道另有一個以喜歡四處塗鴉留墨而知名的民族,而這個民族通常被認為是同時代文明和素質的優良典範,他們就是古羅馬人。
古羅馬人建立了龐大的帝國和繁華的都市,都市裡有宏偉的公共建築,冷熱水浴池和豪華的劇場。帝國的大部分時間裡,公民們在城鎮和鄉間過著富足、民主而文明的生活。羅馬對歐洲文明的奠基性貢獻毋需多言,然而羅馬人有一項嗜好,就是信手在任何牆壁上記錄自己的所想所感。
古羅馬牆壁上的競選廣告
兩千年前的塗鴉自然早已經隨著牆壁在歲月中化為齏粉,惟有一處例外:公元79年,正在羅馬的鼎盛時期,那不勒斯灣的維蘇威火山爆發,把腳下的龐貝城連同城內的大部分來不及逃生的人口一起埋葬在厚厚的火山灰裡。由於這偶然的機遇,龐貝城一直到現代發掘前還在地下保持著當年被掩埋時的原貌,包括完好的街道房屋,連牆上的字跡顏色都完好如初。人們發現龐貝街上的牆壁少有空白,幾乎全被塗鴉佔據,而這些塗鴉五花八門,為我們揭示了羅馬人多彩的私人情感和公共生活。這裡面有各式的競選廣告或口號,為每年一度的執政官選舉造勢:「法比婭請求您選尤利烏斯當執政官,他很能幹!」有的是簡單的「到此一遊」記錄:「盧西烏斯留墨」。糟糕的是,有些人留下的不僅是名字:「阿波利納留斯,御醫,在此暢快大號一泡」。儘管羅馬人已經懂得使用下水道,街角牆根看來始終是最便利的公共廁所,從以下牆壁上的告示可見一斑:「在此便溺者,當心詛咒,如果你在這裡蹲下,天神和敵人將懲罰你」;或更具威脅性的「隨地便溺者,希望你足夠幸運能從這裡全身而退!」
諷刺基督教的塗鴉:「亞歷山大敬拜神」,把基督畫成驢頭,感謝αρκτος君指正
羅馬塗鴉不乏能跟現代廁所文學媲美的關於飲食男女的情感宣洩。女孩薇爾古拉寫給男孩特裡圖斯:「你好色!」策拉杜斯自我誇耀:「策拉杜斯讓所有女孩呻吟。」「赫克提卡,寶貝兒,默卡多問候你。」「任何不相信維納斯存在的人,請看我的女朋友。」「阿提梅圖斯把我肚子搞大了。」(姑娘,真的是你自己寫的嗎?)公共場所也有寫給大眾的信息,比如廣場邊的一張長椅上就有一則關於最古老職業之一的廣告:「致坐在這裡的人,現在問題來了:口活技術哪家強?請找阿提喀,她收費4個塞斯特提」,這姑娘要價大概相當於今天的600人民幣,可不便宜呢。一則酒館告示:「如果你想白喝,自己去海裡喝。」市政廳(basilica)古今如一地是遭受塗鴉最嚴重的區域之一,這裡啥都有:「契耶,我祝你的痔瘡加倍地互相摩擦!」「埃帕芙拉,你禿了。」「柯內留斯,你去吊死吧!」甚至還有一則對塗鴉者的感嘆:「牆啊,這麼多噁心的評論,你居然還沒倒掉!」怎麼樣,現在的任何論壇貼吧能有的,人家羅馬人早就有了!
羅馬鬥獸場,器官素描一則
到了中世紀,修道院的虔敬僧侶該不會像羅馬小市民那樣亂刻亂畫了吧?很可惜,雖然留存下來的證據不多,但看來塗鴉還是一如既往地猖獗。英國諾福克郡Marsham教堂的拱頂石柱上有這麼一副讓人忍俊不禁的石刻線條塗鴉,乍看起來好像是某種諷刺漫畫,其實刻畫的是聖喬治屠龍的場景,之所以這樣萌態爆棚,是因為它描摹的是木偶戲——仔細看,惡龍身下還有流蘇呢。不過,就算中世紀僧侶的娛樂生活貧乏到看場木偶戲都得銘刻紀念,這位兄臺也要注意場所吧,這麼堂而皇之地刻在聖堂的柱子上,來禮拜的民眾看了該怎麼想?
萌版聖喬治屠龍
嚴肅版應該是這樣的
塞福克郡Lidgate教堂的一位僧侶,又或許是禮拜者,用一種圖形秘文(例如用蜜蜂圖案來代替字母B)在教堂牆上表達對某位女士逑之不得的思慕之情。字面上銘文讀作Well,然後是音符Fa Re La,然後是字母dy,一個色子(稱作cater),然後是yne。怎麼樣,猜出來了嗎?就是Well fare, Lady Catherine 「別了,凱特琳女士」。
獻給凱特琳女士的密語
不過中世紀塗鴉更多地被保存在手稿上。正式開始抄寫之前,抄寫員通常要在封面的內頁上試筆,看看墨水和羊皮結合是否滿意。由於這頁在最後裝訂的時候是被包在裡面看不到的,他們便放心大膽地信筆遊韁。比如這一張:「約翰弟兄瘋掉了……」
約翰弟兄瘋掉了!
不難想像,疲憊的抄寫員和教會學校裡百無聊賴的學生也會順手在書本的白邊上塗塗抹抹。這些絕大多數筆法幼稚,迥異於認真的手稿裝飾畫,比如這幅,我們姑且命名為《叼菸斗的採花少年》,被畫在拉丁諷刺詩人尤維納利斯的詩歌下面。尤維納利斯的作品在中世紀通常被作為思想道德課教材,果然,這種課永遠是無趣的!
叼菸斗的採花少年
但有些塗鴉技法如此高超,值得作為裝飾藝術嚴肅對待。13世紀一部法律手稿邊上出現的這幅塗鴉,簡直能媲美20世紀荷蘭鬼才畫家Escher!
13世紀塗鴉
Escher的蜥蜴圖
F. Qiu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