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探尋深圳文化之根,濱海文化無疑是其城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說起濱海文化,自然免不了要提到鹽田,因為深圳的海景資源幾乎都集中在這裡,它是一座擁有世界級大海港和中國八大黃金海岸線之一的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區。
在這裡,距離鹽田大梅沙海濱公園不到200米的地方,就藏著這樣一座古老、文藝的七彩村落——大梅沙村。
古村煥新,變身文旅藝術圈
行走在村裡,尤為醒目的是一棵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大榕樹。碩大的樹蔭撐開一片陰涼之地,記錄了村裡人們一起走過的美好時光,承載了滿滿的甜蜜和溫馨。
據村裡的老人說,村子的歷史最早都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當屬清康熙年間恢復新安縣界後的新建村落。歲月流轉,村裡的人早已不再捕魚或耕種,而是融入到城市化和旅遊業發展的進程中,唯有老榕樹、青瓦石、古屋、巷道還依稀見證著這座古老村落的歷史。
2019年8月,鹽田區委區政府對大梅沙村佔地面積約70960㎡、273棟建築樓進行大刀闊斧地整治,全方位將該村落打造成濱海文旅藝術小鎮。
歷經1年多時間的精心打磨,大梅沙村面貌已煥然一新。走進村落,引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斕的顏色、個性十足的建築以及栩栩如生的海洋元素,鯨魚、海獅、海豚、烏龜、海鳥……這些海洋精靈,或在牆壁上「跳躍」,或在道路上「行走」。
如今,這座文旅藝術小鎮已初具雛形,實現了華麗的轉身,歷史人文、自然風光和遍布村落的濱海文化元素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已然成為深圳新晉網紅打卡地!
完美逆襲,山海升級開新篇
12月4日,大梅沙濱海文旅藝術小鎮迎來歷史性的一刻。
由中共深圳市鹽田區委宣傳部、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辦,深圳市新畫網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鹽田分會場暨第六屆深圳(鹽田)青年藝術周」在此盛大開幕,鹽田區多位領導以及藝術界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場創意盛會。
會上,鹽田區委常委指出,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創意創造成為時代關鍵詞的當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直接關乎一座城市的競爭力。當前,深圳正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鹽田緊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提出「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新目標、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打造全域全季旅遊示範區等重大部署。未來的鹽田,必將成為深圳建設國際創新創意之都的主力軍、生力軍,為爭創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際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內容源自:020藝術觀察)
可見,在深圳特區40周年這一關鍵節點以及「雙區驅動」的背景下,鹽田正不斷煥發出新活力、新勢能。
大梅沙濱海文旅藝術小鎮作為鹽田藝術生活方式的全新樣板,將憑藉著自身所蘊含的強大文化基因,因地制宜融入濱海特色文化,營造出濱海特色文旅氛圍,助力鹽田打造高品質全域旅遊示範區,讓大梅沙村再次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與城市共生長。
生活1公裡,打卡「0」距離
星都·梅沙天邸距離新晉網紅打卡地——大梅沙濱海文旅藝術小鎮僅1公裡,步行約14分鐘,處於理想的生活半徑中,能為業主拓寬諸多美好生活場景。
(高德地圖導航數據)
下面跟隨小星一起來打卡吧!
欲望之屋(4&5號館)
打卡指數:
粉色象徵女性,藍色象徵男性,將建築性別化,極具創意,粉藍的強烈對比也極具視覺衝擊力。那麼問題來了,公主粉還是寶石藍?小孩子才做選擇,小星當然是全都要!
崗熹唐卡藝術館(7號館)
打卡指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西藏夢。無論西藏的人文風情還是歷史文化,都十分令人著迷。想要不出深圳感受藏族風情,就來大梅沙村,來壺酥油茶,舒適地盤坐在地上,享受午後的愜意時光!
3號館
打卡指數:
△圖片源自南沙原創建築設計工作室 △
3號樓是建於70年代的客家民宅,其定義為展覽和兒童體驗空間。二層利用原有門洞構建了一個「屋中屋」及兒童廚房,同時在庭院中布置了木格構花架及攀爬架,充滿了中式庭院的古韻,將最潮的國風送給你。
9號館
打卡指數:
△圖片源自南沙原創建築設計工作室 △
9號館遵循建築原結構,使得整個建築空間變得靈動自由,立面上也做了特殊的處理,如噴塗、反光漆,給人一種隨性、無拘無束的設計理念,展現出一種充滿質感的LOFT風格。
10號館
打卡指數:
△圖片源自南沙原創建築設計工作室 △
10號館與古老的大榕樹為鄰,被設計為一個開放空間,能夠與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動,並能跟榕樹和神龕產生一些跨越時空的對話,堪稱傳統歷史人文與現代建築風格的完美融合。
街道客廳
打卡指數:
街道客廳長500米,主要圍繞大梅沙居民靠海生活的「水文化」展開,通過將場地現有零散空間進行梳理和整合,發展出三條展覽路徑,以及神龕和街心公園兩個重要空間節點,包含魚燈、龍貓路燈、塗鴉牆、音樂噴泉等多個打卡點,怎麼拍都不會膩!
從大梅沙村到濱海文旅藝術小鎮
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棟老房子
都藏滿了故事
不止於打卡
還有更多帶著墨香的歷史等你來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