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拖集團齒輪廠軸齒生產車間裡,洛陽金石機器人科技公司工程師正對提升軸自動化加工生產線進行安裝調試。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重點打造國際智能製造合作示範區。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全國高等院校,已建成當地培育新興產業的綜合性科技服務平臺。
市民在麗景門遊園裡健身休閒。曾憲平 魯博 攝
一灣秀水繞洛城
近年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洛陽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賦予洛陽發展新的戰略定位,著力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積極推進「9+2」工作布局,奮力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東風勁吹,河洛奔流。
在全省上下喜迎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9月24日,中共洛陽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通過了洛陽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帶動全省發展新的增長極的實施方案》。
這是洛陽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新近出臺《關於支持洛陽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路線圖」和「任務書」,也是老工業基地吹響新徵程的號角!
近年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洛陽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賦予洛陽發展新的戰略定位,著力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積極推進「9+2」工作布局,奮力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經濟增速持續領跑,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發展動能加速轉換,民生改善紮實有效,一批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取得突破……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篇章」立意高遠、起筆有力、令人振奮!
使命擔當 洛陽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十三五」以來,洛陽利好頻傳、機遇疊加。
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自貿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先後獲批,洛陽成為重要片區。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陸續出臺,洛陽被確立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省第十次黨代會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若干意見》,要求洛陽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新使命,新機遇,新挑戰。
靠什麼樣的體系和目標,把五大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為全省乃至全國多作貢獻?
去年以來,洛陽以統籌謀劃「十三五」發展為總攬,圍繞五大發展理念落地構建體系、圍繞體系推進謀劃專項、圍繞專項實施抓好項目,完成了「9+2」工作布局的頂層設計,提出了「四高一強一率先」的奮鬥目標。
在此基礎上,洛陽確定了9大體系60個重大專項,推出了2017年計劃實施的415個、總投資3295億元的重點項目,形成了「964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使「9+2」工作布局越抓越具體、越抓越有效。城市軌道交通、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古城快速路、堯欒高速等一批大項目落地實施。
作為市區首條高架快速路,自今年1月主線開工以來,短短7個月已完成八成工作量,創造了「百日攻堅」的「洛陽速度」「洛陽效率」。
古城快速路建設,折射的是「拖不得、慢不得、必須贏」的奮勇爭先的精氣神,按下的是洛陽加快建設的「快進鍵」。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8.6億元,同比增長8.5%,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6和0.3個百分點。
總體向好的發展態勢,更加堅定了洛陽擔當引領全省發展新的增長極的信心、決心。
改革創新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
前不久,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格力電器攜300億元入洛,分別與洛陽市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產城融合產業園、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
「老工業基地,底子好,人才多,政策好」成為董明珠青睞洛陽的重要原因。
向改革要動力。去年以來,洛陽在全國地市級層面率先制定實施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N」政策框架,推出改革方案89個,實施重點改革任務83項,有效落實「三去一降一補」。
今年前7個月,中信重工、中航光電等15家倍增提質試點企業完成工業產值674.3億元、同比增長24.7%。工業利潤增速連續三個月居全省第一。
向創新要活力。學習借鑑中關村、武漢東湖等先進經驗,加快政策先行先試,構建了以現代創新體系為統領,以自創區建設、國家小微兩創建設和國家軍民融合示範區建設為支撐的「1+3+N」的政策體系。
據統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自創區洛陽片區已實施重大科技專項35個、轉移轉化科技成果122個,區內現有創新龍頭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55家、創新型試點企業4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18家;自貿區洛陽片區新入駐企業1070家,註冊資金109億元。
向開放要潛力。作為「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洛陽加快建設各類口岸、物流通道、跨境電子商務等開放平臺,積極穩妥引進來、走出去。
目前,洛陽已與全球173個國家有貿易往來,在洛投資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分別達到25家和47家。去年以來,全市籤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621個、投資總額2915.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2.96億美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8.4億元。
堅持改革、創新、開放「三力聯動」,洛陽築起創新、開放高地,讓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
利民惠民 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前段時間,在洛陽打工多年的王明輝順利申請到了公租房,獲得感「爆棚」。
在洛陽,每天都有千千萬萬個「王明輝」從一項項民生實事中收穫溫暖、看到希望。
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今年洛陽計劃實現198個貧困村、81200名貧困人口脫貧,到2019年實現全市整體脫貧。
集中供熱普及率低,是洛陽基礎設施建設的突出短板。今年洛陽提出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使集中供熱普及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70%。眼下,冬季供熱施工大會戰正在強力推進。
「小遊園,大民生;小遊園,大美景」。去年以來,洛陽積極回應群眾期待,新建、擴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兼具生態、休閒、娛樂、健身功能的開放性街頭小遊園,實現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的效果。
這些年,洛陽在民生投入方面捨得花、也花得好,群眾評價很高。今年上半年,民生支出222.5億元,佔政府一般公共預算的74.2%,同比分別增加了34.4億元和0.5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今年洛陽重點民生實事60項87件具體工作整體進展順利。
「美好的藍圖靠奮鬥才能實現,科學的謀劃重落實才能生根。」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表示,下一步,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推動發展是第一要務、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著力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對洛陽發展新的戰略定位,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強烈的使命感、緊迫感,在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全省新的增長極的生動實踐中,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記者 田宜龍 李宗寬 通訊員 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