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關於支持洛陽加快建設副中心城市的意見》,從國土空間布局、重點項目用地、創新供地模式、生態保護治理、礦產資源管理、礦產資源利用等6個方面出臺具體措施,全面加大自然資源政策支持力度,助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
在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洛陽按照「國際視野、國內一流、洛陽特色」原則,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以國土三調成果為基礎,統籌確定洛陽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等規劃指標,科學劃定城鎮邊界,適當增加建設用地規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同時,意見提出,將堅持保護優先,科學推進遺址遺蹟、民俗文化、古城古鎮等保護利用,進一步提升老城區空間開發效率,強化南部生態功能區保護。支持洛陽市開展鄉鎮空間規劃編制試點,指導洛陽探索實施鄉村地區規劃管理,打造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在保障重點項目用地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支持洛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用地指標予以單列。對洛陽列入省以上規模大、技術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重點項目,在用地指標上予以優先保障。同時,將開闢重點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對單獨選址項目用地規模等在用地預審時進行一次性審核。將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洛陽市域內無法保障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的,可使用省級統籌指標。
在創新供地模式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洛陽探索「標準地」出讓方式,使企業取得土地即可開工建設,縮短行政審批時間,降低企業成本。支持洛陽在出讓創新產業用地時明確項目產業類型、投資強度、城市設計等相關內容。支持洛陽出讓的工業用地、科研用地或利用存量房產用於開發建設創新產業的,在不改變服務創新創業用途的前提下,其房屋可按基本單元進行產權登記並轉讓、出租,促進土地再開發與產業轉型升級。
在推進生態保護治理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支持洛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創建國際溼地城市。支持將黃河流域洛陽—鞏義段幹流及伊洛河支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納入省級項目庫,積極申報納入國家項目庫。同時,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洛陽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加大項目實施的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全力保障洛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治理工程建設。鼓勵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促進洛陽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在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發揮礦產資源優勢,為洛陽審批發證的礦業權登記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凡洛陽市、縣發證的礦業權優先辦理。支持洛陽作為普通建築石料的淨採礦權出讓試點,開展先行先試,打造一批淨出讓的示範項目。加大對洛陽地質勘查資金投入,利用省地質勘查基金開展洛陽副中心城市地質調查,進一步加大鉬、鎢等勘查力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在提升礦產資源利用水平方面,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洛陽在稀土、鎢等保護性開採礦種的開採總量控制性指標分配上,優先配置給優秀綠色礦山企業。對洛陽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給予資金支持,指導洛陽地質遺蹟點保護工作,支持開展重要地質遺蹟保護項目,充分發揮地質文化優勢,實現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是關係河南發展全局、關係洛陽人民福祉的大事,也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職責所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郭建平表示,將積極主動到省自然資源廳進行深入對接銜接,用好省自然資源廳在國土空間規劃、資源要素保障、政策供給等方面給予的傾斜支持,始終堅持規劃、生態、節約走在前,全力服務保障好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長極的各項工作。(記者 李東慧 通訊員 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