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老白茶,湯色紅就代表年份高?這3個迷惑人的謠言,還在聽嗎?

2020-12-12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你以為冬天煮茶,就一定對身體有益嗎?

有某些掌柜在,茶圈就是一個江湖。

江湖險惡,這是老一輩給我們留下的警示。

如今冬天到了,某些茶掌柜便開始宣傳煮茶。

冬天煮茶確實很好,在寒風瑟瑟之際,煮上一壺暖暖的茶,感覺很溫暖。

但是關於煮茶,某些掌柜發表的煮茶言論存在著很多錯誤的知識點。

這不就是在傳播錯誤的知識嗎?

這不就是在誤導大眾嗎?

教茶友們煮出一壺又苦又澀的,對身體沒有好處的茶湯,這有什麼意義?

既然在傳播知識,就請傳播正確的知識,切不要再誤導大家了。

只顧自己說,不顧聽者意。

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今天就來聊一聊,某些茶掌柜關於煮茶散播的謠言。

《2》

謠言一:隨意投茶。

煮茶是件風雅之事。

在某些茶掌柜看來隨意煮就好了,所以他們會說,隨手抓一把茶葉,投入煮茶壺內,注水煮茶就好了。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隨意抓茶,隨意注水,不好控制茶水比例,很容易煮出一壺滋味不好的茶湯。

若是投茶過少的話,這樣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就會偏淡,不過這樣比投茶過多來得好些,只是滋味偏淡些。

要是投茶過多的話,就會導致煮出的茶湯滋味過濃,變得又苦又澀。

這樣的茶喝到肚子裡,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負擔。

故而,煮茶的話,茶水比例控制得很重要。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截了一張圖給我。

圖片上顯示的是,張三說,煮幹茶的話,5-10克幹茶,加水450毫升,這樣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最好。

常常看我文章的茶友,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茶水比例很熟悉。

在前段時間,張三的數據還不是這樣的,那時候他是說5-7克的幹茶,加水450毫升。

對於他來說,煮茶的茶水比例是可以這樣變換的嗎?

更何況,投茶那麼多,注水450毫升,煮出的茶湯,豈不是會苦到流眼淚。

平日煮茶的話,我們給出的建議是2-2.5克的幹茶,搭配上300-400毫升的純淨水。

這樣煮茶的茶湯滋味更受大部分茶友的喜歡,更適合大眾口味。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煮茶茶水比例的文章,有茶友問,投茶2.5克不是煮一壺就沒有滋味了嗎?

當然不是,一款品質出眾的白茶,投茶2.5克至少可以煮3-4壺。

當茶湯顏色變成赤金色便可關火倒出飲茶了。

煮茶,茶水比例是個關鍵,如若不然很容易煮出又苦又澀的茶湯。

《3》

謠言二:隨意加佐料。

有的掌柜會說,煮茶時加點枸杞、紅棗和陳皮,滋味會更好。

每每聽到這樣的言論,都想問一問他們,煮茶加上這些佐料是為了掩蓋什麼氣味嗎?

之前做過一個實驗,煮老白茶時加入紅棗。

在煮茶的過程中,室內都瀰漫著紅棗的那股甜絲絲的香氣,聞起來很是舒服。

但是,煮出的茶湯卻不盡如人意,帶著一股甜膩的滋味,湯水喝起來很是奇怪。

而且,原本老白茶的粽葉香,陳香,藥香都被紅棗的香氣所掩蓋,在其中感受不到那些層次豐富的香氣。

由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那些宣揚煮茶要加紅棗的掌柜,是否是需要紅棗來掩蓋某些不好聞的氣味。

比如說,因為受潮,含水量超標而生出的梅子味和巧克力味等味道呢?

依個人的看法,煮老白茶不建議加上額外的佐料。

好茶清飲,才可以品嘗到一款好茶的最真實的滋味。

所以,煮老白茶的時候,不建議茶友們加入紅棗一起煮。

同樣的,加入枸杞,當歸,陳皮,玫瑰花等等,都不太建議。

加入佐料,很容易幹擾一款茶的滋味,容易喝不出來真正的茶滋味。

喝茶自然是想要喝到它的最真實的滋味,這樣才不負它來到我們面前。

平日煮茶的話,大部分都是選老白茶煮。

一款優質老白茶,都是陳化了三年及以上的時間,而且在儲存的過程中,需要精心的呵護,才可以得出這樣的優質茶葉。

所以我們在品嘗的時候,就更加珍惜才對,這樣才是對一款好茶最好的尊重。

而且,煮一壺優質老白,不添加任何佐料,香氣清新馥鬱,湯水稠滑細膩絲滑。

優質的茶葉,從來都是不需要任何東西輔助,滋味就可以滿足大家挑剔的味蕾。

《4》

謠言三:煮出紅湯,是年份高的表現。

真正的老白茶,在正常煮茶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紅湯。

根據湯色來判斷,白茶的年份,這本就沒有科學依據。

某些茶掌柜,會說出這樣的話,或許就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是瞎編出來的。

煮一壺白茶,會出現紅湯的話,有幾個原因。

其一,暴力的煮茶。

有的人認為煮茶,就是需要像熬煮中藥一樣,小火慢燉,煮出紅色湯水。

實際上,並非如此。

內含物質豐厚的老白茶,當茶湯煮到赤金色便可以關火,等待止沸就可以到處品嘗了。

若是煮出紅色的茶湯的話,這樣的茶湯不僅又苦又澀,喝到肚子裡對腸胃會造成一定的負擔。

這樣的茶湯,其中蘊含著過量咖啡鹼和茶多酚,大量攝入體內,對身體不太好。

故而,煮出紅色的湯水,並不是年份高的表現,而是因為煮茶時間過長。

也不建議大家喝這樣煮得紅紅的湯水。

其二,這茶是做舊茶。

做舊的手段主要有渥堆、高溫烘乾和暴曬等。

渥堆過的白茶,過度發酵,在這個過程中,茶葉中會產生大量的茶紅素和茶褐素。

以至於隨便煮一煮,就出現紅色的湯水。

紅豔豔的湯水,並不是高年份的代表,各位茶友可別被誤導了。

唯有香氣純正,層次豐富馥鬱,湯水稠滑細膩絲滑,醇厚,生津感十足,才是品質出眾的老白茶的表現。

《5》

關於煮茶,茶圈的謠言可不少。

一篇,甚至幾篇都難以說得透徹,說得明白。

唯有慢慢地傳播,一點點與大家分享。

比如,煮茶要注意投茶量。

煮優質老白茶,不建議添加佐料。

……………………

林林總總的各類煮茶疑惑,在未來會與各位茶友一一說明白。

如今,冬天了。

月底的氣溫,終於有點寒冬的意味。

在這個時節煮上一壺茶,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啊。

一杯香清甘活,滋味醇厚稠滑的茶湯入肚。

身體都暖和了起來。

一起煮茶吧,避開誤區,不聽謠言。

煮一壺好茶,期待這個冬天。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煮老白茶,湯色紅就代表年份高?這3個迷惑人的謠言,還在聽嗎?
    煮茶,茶水比例是個關鍵,如若不然很容易煮出又苦又澀的茶湯。《3》謠言二:隨意加佐料。有的掌柜會說,煮茶時加點枸杞、紅棗和陳皮,滋味會更好。《4》謠言三:煮出紅湯,是年份高的表現。真正的老白茶,在正常煮茶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紅湯。根據湯色來判斷,白茶的年份,這本就沒有科學依據。
  • 老白茶煮出來紅湯,代表年份越高?這4點煮白茶誤區,不要再信了
    要想煮出一壺甘美綿柔的好茶,規避下文提到的這四點誤區,很有必要。《2》誤區一,煮老白茶要煮長一點,慢慢熬才能熬出精華?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觀點,煮茶時間不能太長,會容易將茶湯煮濃煮苦澀。《5》誤區四,老白茶煮出來紅湯,代表它年份越高?真相是正常老白茶煮出來的湯色不能發紅。白茶,屬於輕微發酵茶。老白茶,經歷漫長的儲存陳化修煉後得來,存茶時間不低於3年。
  • 煮老白茶,冷水煮還是沸水煮?
    《3》煮茶要先投水還是先投茶?對於我們日常衝泡白茶來說,習慣了先將白茶投放蓋碗中,再注水出湯。到了煮老白茶這,許多人會下意識的先放茶葉在壺內,繼而加水,開始煮茶。在關於用蓋碗衝泡白茶時,此前的文章一直在強調好茶不怕開水燙,衝泡內質豐富的白茶需要用沸水衝泡,才能最大程度激發白茶的香氣和滋味。對於煮老白茶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內含豐富、品質高的老白茶,需要等到水沸騰後,再投茶進去煮。
  • 看一篇文章,學會煮老白茶,教你5個煮茶細節,不愁喝不到好茶了
    背後的原因,無非是玻璃壺性價比高,材質細膩不吸收茶香,表面光滑不易留茶漬好清洗,透明的玻璃壺能觀察壺內的湯色深淺變化,玻璃壺的風格能與茶席風格百搭等。若是一時興起,也會選粗陶、砂銚等古色古韻的壺煮茶,別有一股復古範兒。其中,最不推薦的是用金屬材質的壺直接煮茶。
  • 煮老白茶需不需要洗茶?
    在寒冷的冬日裡,每回讀到這首詩,眼前仿佛都能看見屋外白雪飄飛,溫暖的火爐上,茶海翻騰,在噗噗的沸水聲中,飄出悠悠的茶香,嗅一嗅,空氣中氤氳著滿滿的茶香,無比美好。冬天圍爐煮茶,賞雪交友,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煮的是什麼茶?當然是上了年份的,耐煮耐泡的老白茶了。
  • 煮老白茶前洗茶?多此一舉
    吃蘋果要把外皮洗乾淨炒青菜要把泥土衝洗掉但這在白茶身上適用嗎?難道煮老白茶也要洗茶?文 | 小白01小時候,經常和隔壁家的小夥伴一起,跑到田裡,或是山上採一些野果子吃。兩隻手抓著粗糙的樹皮,腳登個幾步,身手敏捷如猴子般就爬上了樹。
  • 福鼎白茶的湯色都是紅色的?未必,白茶的茶湯顏色是多元的!
    白牡丹餅的新茶,湯色是黃綠偏赤金色的。白牡丹餅的老茶,湯色是綠中帶桔色的。除此之外,還有春壽眉和秋壽眉,它們的散茶、新茶、餅茶、老茶......這些形態和年份不相同的白茶,它們湯色,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有的時候,衝泡出來的茶湯會令人感覺很相似,但細細觀察,仍然能發現,湯色是有差別的。為何,微發酵的福鼎白茶,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工藝,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品類,湯色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 煮老白茶需不需要洗茶?
    在寒冷的冬日裡,每回讀到這首詩,眼前仿佛都能看見屋外白雪飄飛,溫暖的火爐上,茶海翻騰,在噗噗的沸水聲中,飄出悠悠的茶香,嗅一嗅,空氣中氤氳著滿滿的茶香,無比美好。冬天圍爐煮茶,賞雪交友,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煮的是什麼茶?當然是上了年份的,耐煮耐泡的老白茶了。
  • 一篇文章詳解煮老白茶的正確打開方式,不知道的茶友們看過來!
    秋冬煮白茶,能禦寒,能怡情,一人煮得神,三人煮得趣。煮茶的對象,可以是粗獷豪邁枝葉闊大的壽眉,可以是大家閨秀嬌柔似水的白牡丹;甚至是小家碧玉精緻優雅的白毫銀針,只要年份足夠老,每一種,都有老茶獨有的滋味,讓無數的茶友沉浸其中,樂此不疲。
  • 看一篇文章,學會煮老白茶,教你5個煮茶細節,不愁喝不到好茶了
    背後的原因,無非是玻璃壺性價比高,材質細膩不吸收茶香,表面光滑不易留茶漬好清洗,透明的玻璃壺能觀察壺內的湯色深淺變化,玻璃壺的風格能與茶席風格百搭等。若是一時興起,也會選粗陶、砂銚等古色古韻的壺煮茶,別有一股復古範兒。其中,最不推薦的是用金屬材質的壺直接煮茶。
  • 只有老白茶能煮茶喝?年份短的白茶不適合煮茶?這是真的嗎?
    單從年份來看,煮好一壺白茶,選足夠存茶年份的茶很重要。那到底,年份短的白茶,適不適合煮茶呢?《2》年份短的白茶,可以煮茶嗎?這裡要先定義清楚「年份短」,究竟是什麼樣的範圍。白茶,按照存茶年份的時間長短劃分,有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之分。按茶圈裡約定俗成的界定,當白茶的儲存時間不低於3年時就可以稱其為老白茶。而白茶儲存陳化時間低於3年的,則稱為新白茶,或陳白茶。
  • 煮好一壺老白茶,這5個細節不能忽視,煮出好茶全靠它!
    想要煮出一壺好喝的白茶,首先要選擇有一定年份的白茶,如陳放了的2年、3年的白茶,都是可以用來煮著喝的。而當年的新茶,最好不要煮著喝,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轉化不到位,內含物質還比較新的緣故。且低海拔的新白茶,煮著喝還會有苦澀味。煮白茶,除了要選擇老白茶,最好可以選用茶茶梗粗大的老白茶。比如壽眉和貢眉這類茶,就屬於茶梗粗大的類型。
  • 紅茶紅湯,白茶白湯,依靠茶的名稱判斷湯色,難怪你一直喝不懂茶
    燒水,燙壺溫杯,投茶,注水,出湯,喝茶…… 確是好茶,喝到肚中,舒服得很。 正好好享受時,一位朋友來問了個問題:「紅茶是紅湯,為什麼白茶不是白湯」? 呃,關於這個問題,先來糾正一下,紅茶並非紅湯。
  • 煎煮、蒸煮、先泡後煮老白茶最應注意的9件事
    那麼煮壺湯色誘人、滋味醇順、香氣芬芳的老白茶,你知道應注意哪些問題嗎?1、老白茶為什麼煮著喝?煮後的白茶,豐富的內含物質如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充分析出。同比泡的白茶,煮的水浸出物高出近60%。
  • 冬日煮老白茶,玻璃壺是首選,銀壺、鐵壺、銅壺,請慎重考慮!
    這類化學反應表現在茶湯裡,就是湯色變了,茶湯顏色容易發暗。其次,鐵壺、銅壺等,在頻繁的用來煮茶後,還會增加內壁鏽蝕的風險。在高溫的煮茶的條件下,這部分鏽蝕物、茶垢沉澱等,還容易脫落出來。從而,混入到茶湯裡。
  • 熬煮、加陳皮煮、放冷水煮、鐵壺煮,煮老白茶就可以隨心所欲?
    煮老白茶,是冬天大家都願意做的一件事。聽伏案工作的姐姐說,她們平時如果要泡茶喝,實在是太麻煩了。茶湯衝出來的時候,也許手頭正在忙著打字。等到手頭空下來,再去拿茶杯,茶湯早就涼了。所以,她們辦公室裡,現在流行煮茶喝。早晨開電腦上班前,先到茶水間煮一壺茶。
  • 在煮老白茶的時候,適合加生薑一同煮嗎?別這麼做,容易性味衝撞
    有茶友曾提議,適合煮一壺年份真實的老白茶。他說,老白茶和姜一起煮,可以預防感冒。本篇就來專門聊聊,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2》薑湯可以驅寒,這是生活裡的一點常識。從這一角度看,吹了寒風后喝一碗熱薑湯,確實能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生薑,對於驅散風寒而言,確實效果不錯。那麼從健康喝茶的角度看,老白茶和生薑一同煮,效果會更好嗎?答案是未必!
  • 秋冬煮茶季,煮老白茶,老普洱,黑茶正是適宜,這有一份選茶標準
    其實,這煮好一壺茶的竅門,在於選茶。選對適合煮的茶葉,大方向才不會出錯!《2》新茶,不適合煮。秋冬煮茶季,煮老白茶,老熟普,老黑茶等,正在適宜。故而,大家在煮老白茶,老熟普等茶葉時,不僅要關注這款茶的存放年份。更需要格外的關注,它的品質高低。判斷任何茶葉的質量好壞,擁有一套通行適用的準繩。首先,看茶葉的出生產區。
  • 秋冬季節煮老白茶,需要先洗茶麼?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國人對於飲食的追求一直很高,病從口入的觀念深入人心就拿喝水來說,中國人愛喝熱水,在外國人眼裡竟然是個新鮮事。秋冬時節,煮老白茶成了新風尚。溫熱醇美的茶湯,可以舒心暖胃,好不愜意。煮飲老白茶之前,有茶友會有這樣的疑慮:存放多年的白茶,煮飲前需要洗茶麼?相信不少茶友心中會有同樣的困惑,下面就來好好說一說。
  • 白毫銀針湯色淺,所以白茶湯色越淡,就越是好茶?
    2014牡丹王第一衝的湯色,並不算是濃鬱,淡淡的顏色,像是月光清輝。於是便有茶友問了:我的壽眉茶湯顏色重,白茶是不是顏色越淺越好?像是牡丹王,像是白毫銀針。其實,白茶品質的好壞和湯色並無直接關係。赤金誘人,甚至有那麼些憑藉動人湯色,引人食慾滿滿的感覺。但是可以因此,就說餅茶就一定比散茶的品質更高嗎?當然不行。第四:衝泡時每次茶湯的內質析出對於豐厚的白茶來說,內質的析出就像是一條極長的拋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