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你以為冬天煮茶,就一定對身體有益嗎?
有某些掌柜在,茶圈就是一個江湖。
江湖險惡,這是老一輩給我們留下的警示。
如今冬天到了,某些茶掌柜便開始宣傳煮茶。
冬天煮茶確實很好,在寒風瑟瑟之際,煮上一壺暖暖的茶,感覺很溫暖。
但是關於煮茶,某些掌柜發表的煮茶言論存在著很多錯誤的知識點。
這不就是在傳播錯誤的知識嗎?
這不就是在誤導大眾嗎?
教茶友們煮出一壺又苦又澀的,對身體沒有好處的茶湯,這有什麼意義?
既然在傳播知識,就請傳播正確的知識,切不要再誤導大家了。
只顧自己說,不顧聽者意。
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今天就來聊一聊,某些茶掌柜關於煮茶散播的謠言。
《2》
謠言一:隨意投茶。
煮茶是件風雅之事。
在某些茶掌柜看來隨意煮就好了,所以他們會說,隨手抓一把茶葉,投入煮茶壺內,注水煮茶就好了。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隨意抓茶,隨意注水,不好控制茶水比例,很容易煮出一壺滋味不好的茶湯。
若是投茶過少的話,這樣煮出來的茶湯滋味就會偏淡,不過這樣比投茶過多來得好些,只是滋味偏淡些。
要是投茶過多的話,就會導致煮出的茶湯滋味過濃,變得又苦又澀。
這樣的茶喝到肚子裡,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負擔。
故而,煮茶的話,茶水比例控制得很重要。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截了一張圖給我。
圖片上顯示的是,張三說,煮幹茶的話,5-10克幹茶,加水450毫升,這樣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最好。
常常看我文章的茶友,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茶水比例很熟悉。
在前段時間,張三的數據還不是這樣的,那時候他是說5-7克的幹茶,加水450毫升。
對於他來說,煮茶的茶水比例是可以這樣變換的嗎?
更何況,投茶那麼多,注水450毫升,煮出的茶湯,豈不是會苦到流眼淚。
平日煮茶的話,我們給出的建議是2-2.5克的幹茶,搭配上300-400毫升的純淨水。
這樣煮茶的茶湯滋味更受大部分茶友的喜歡,更適合大眾口味。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煮茶茶水比例的文章,有茶友問,投茶2.5克不是煮一壺就沒有滋味了嗎?
當然不是,一款品質出眾的白茶,投茶2.5克至少可以煮3-4壺。
當茶湯顏色變成赤金色便可關火倒出飲茶了。
煮茶,茶水比例是個關鍵,如若不然很容易煮出又苦又澀的茶湯。
《3》
謠言二:隨意加佐料。
有的掌柜會說,煮茶時加點枸杞、紅棗和陳皮,滋味會更好。
每每聽到這樣的言論,都想問一問他們,煮茶加上這些佐料是為了掩蓋什麼氣味嗎?
之前做過一個實驗,煮老白茶時加入紅棗。
在煮茶的過程中,室內都瀰漫著紅棗的那股甜絲絲的香氣,聞起來很是舒服。
但是,煮出的茶湯卻不盡如人意,帶著一股甜膩的滋味,湯水喝起來很是奇怪。
而且,原本老白茶的粽葉香,陳香,藥香都被紅棗的香氣所掩蓋,在其中感受不到那些層次豐富的香氣。
由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那些宣揚煮茶要加紅棗的掌柜,是否是需要紅棗來掩蓋某些不好聞的氣味。
比如說,因為受潮,含水量超標而生出的梅子味和巧克力味等味道呢?
依個人的看法,煮老白茶不建議加上額外的佐料。
好茶清飲,才可以品嘗到一款好茶的最真實的滋味。
所以,煮老白茶的時候,不建議茶友們加入紅棗一起煮。
同樣的,加入枸杞,當歸,陳皮,玫瑰花等等,都不太建議。
加入佐料,很容易幹擾一款茶的滋味,容易喝不出來真正的茶滋味。
喝茶自然是想要喝到它的最真實的滋味,這樣才不負它來到我們面前。
平日煮茶的話,大部分都是選老白茶煮。
一款優質老白茶,都是陳化了三年及以上的時間,而且在儲存的過程中,需要精心的呵護,才可以得出這樣的優質茶葉。
所以我們在品嘗的時候,就更加珍惜才對,這樣才是對一款好茶最好的尊重。
而且,煮一壺優質老白,不添加任何佐料,香氣清新馥鬱,湯水稠滑細膩絲滑。
優質的茶葉,從來都是不需要任何東西輔助,滋味就可以滿足大家挑剔的味蕾。
《4》
謠言三:煮出紅湯,是年份高的表現。
真正的老白茶,在正常煮茶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紅湯。
根據湯色來判斷,白茶的年份,這本就沒有科學依據。
某些茶掌柜,會說出這樣的話,或許就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是瞎編出來的。
煮一壺白茶,會出現紅湯的話,有幾個原因。
其一,暴力的煮茶。
有的人認為煮茶,就是需要像熬煮中藥一樣,小火慢燉,煮出紅色湯水。
實際上,並非如此。
內含物質豐厚的老白茶,當茶湯煮到赤金色便可以關火,等待止沸就可以到處品嘗了。
若是煮出紅色的茶湯的話,這樣的茶湯不僅又苦又澀,喝到肚子裡對腸胃會造成一定的負擔。
這樣的茶湯,其中蘊含著過量咖啡鹼和茶多酚,大量攝入體內,對身體不太好。
故而,煮出紅色的湯水,並不是年份高的表現,而是因為煮茶時間過長。
也不建議大家喝這樣煮得紅紅的湯水。
其二,這茶是做舊茶。
做舊的手段主要有渥堆、高溫烘乾和暴曬等。
渥堆過的白茶,過度發酵,在這個過程中,茶葉中會產生大量的茶紅素和茶褐素。
以至於隨便煮一煮,就出現紅色的湯水。
紅豔豔的湯水,並不是高年份的代表,各位茶友可別被誤導了。
唯有香氣純正,層次豐富馥鬱,湯水稠滑細膩絲滑,醇厚,生津感十足,才是品質出眾的老白茶的表現。
《5》
關於煮茶,茶圈的謠言可不少。
一篇,甚至幾篇都難以說得透徹,說得明白。
唯有慢慢地傳播,一點點與大家分享。
比如,煮茶要注意投茶量。
煮優質老白茶,不建議添加佐料。
……………………
林林總總的各類煮茶疑惑,在未來會與各位茶友一一說明白。
如今,冬天了。
月底的氣溫,終於有點寒冬的意味。
在這個時節煮上一壺茶,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啊。
一杯香清甘活,滋味醇厚稠滑的茶湯入肚。
身體都暖和了起來。
一起煮茶吧,避開誤區,不聽謠言。
煮一壺好茶,期待這個冬天。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