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麒麟閣到紫光閣——古代皇帝用畫像表揚功臣

2020-12-21 萬有引力匠心社

中國古代的帝王為表揚為建國、治國作出貢獻的大臣,往往建立一個專門的建築懸掛這些功臣的畫像。後代的臣子們往往以能夠進入這個序列為自我期許,比如唐李賀寫過: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裡面的凌煙閣指的是唐太宗為了表彰輔佐自己的功臣,在凌煙閣為24位功臣畫了像。能進入凌煙閣是位極人臣的重要標誌。

在唐之前,西漢建立的時候,漢高祖就排定了18位開國功臣的順序,但是並沒有給他們畫像,而給功臣畫像始於西漢的漢宣帝時期。

在漢宣帝的時候,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漢宣帝為了表彰與自己一起建立功勳的大臣們,於是決定在麒麟閣為十一位功臣畫像,漢宣帝開啟了為功臣畫像的傳統。

  漢宣帝時期的麒麟閣十一功臣

漢宣帝以夷狄賓服,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共十一人,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其次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

在漢宣帝排定的十一個人中,霍光的家族因為犯罪被滅族,所以並沒有在功臣像上書寫他的名字,而這十一個人之中為後世熟知的居然是最後一位蘇武。

東漢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 

東漢的漢光武帝在建立了漢朝之後,在雲臺為28位開國功臣畫像。這28位功臣是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堅鐔、馮異、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修、蓋延、邳彤、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這28位功臣非常有名,民間傳說他們就是天上的28宿。毛澤東 的《中原我軍解放南陽》這樣寫道:「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後來,漢朝在28功臣的基礎上再次添加了四位功臣王常、李通、竇融、卓茂,這樣雲臺的功臣像就達到了三十二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將軍馬援,因為自己的女兒是皇后,所以皇帝沒有將他的畫像加入。

  唐太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唐太宗為了表彰輔佐自己的功臣,在凌煙閣為24位功臣畫了像。這24人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績、秦叔寶。

程知節就是程咬金,李世績原名徐績,他被唐朝皇帝賜姓為李,他就是小說之中描寫的徐懋功。

南宋昭勳閣二十四功臣

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在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在昭勳閣給24位宋朝的功臣畫像,這24人是: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遺憾的是大英雄嶽飛沒有在功臣像之中,可是抵抗外敵的嶽飛永遠被人民和歷史銘記著,不需要這些功臣畫像的表彰。

清朝乾隆皇帝的紫光閣功臣像

1755年,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平定西域準部、回部得勝,乾隆決定重獎功臣,在紫光閣為100位功臣畫像:「上嘉在事諸臣之績,因葺新斯閣,圖功臣大學士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惠以下一百人於閣內」。後來又增加了《平定臺灣功臣像》50幅、《平定廓爾喀功臣像》30幅。據了解,乾隆一朝,歷次繪製並懸掛在紫光閣內的功臣像,共有280幅之多,功臣數目之多,為歷史之最。

相關焦點

  • 不是飯店 沒地溝油 上了熱搜的紫光閣在歷史上啥來頭?
    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因匈奴歸降,漢宣帝為時時銘記有功之臣,命人將大將軍霍光等11個功臣的人像畫在藏書的麒麟閣中,後世稱為「麟閣十一功臣」。後世詩詞中,多有借用這個典故的詩句,如李白的「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還有高賀的,「萬裡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到唐代以後,閣發展迅猛,甚至成為建築群的主體建築。如有名的「滕王閣」。
  • 清代功臣繪圖紫光閣,其含金量遠低於唐太宗的凌煙閣
    中國歷代王朝對於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的表彰非常優厚,不僅加官進爵,還有各種獎勵,其中繪功臣圖像便是一種至高的榮譽。西漢宣帝追思中興之臣,將霍光、張安世等十一人繪圖與麒麟閣。東漢平帝「圖畫二十八將諭南宮雲臺」,稱為「雲臺二十八將」。唐代則將二十四功臣圖形於凌煙閣等。
  • 紫光閣二百八十功臣:名不副實的十全武功,一份又多又雜亂的名單
    乾隆任內雖然社會相對穩定,不過乾隆的好大喜功也是出了名的,為了標榜自己的十全武功,乾隆參照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等歷史上有名的功臣榜,每次戰事結束後都特意為徵戰中的功臣繪製畫像
  • 抄都抄不明白的清朝,清朝紫光閣為什麼沒有唐代的凌煙閣出名?
    凌煙閣功臣,最初是唐貞觀十七年,太宗李世民將與之一起打天下的二十四名已故或在世的功臣命閻立本畫影圖形,供奉於凌煙閣內,並由褚遂良題寫事跡。要說這是開國24功臣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些人其實都是李世民的親信,最初輔佐李淵的元勳很多都不在其中。這個名單就顯得有些「私心」。再加上後來的各種大事件,唐朝之後有五位皇帝對凌煙閣功臣的名單進行過增添,經過歷代的添加總數大概在大概一百個左右。
  • 此人是大清巨貪但結局很好,還被繪圖紫光閣成了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過這只是法律層面上的規定,最終拿主意的還是皇帝。在雍正時期,貪汙幾百兩可能就會性命不保,而在乾隆時期,就算是貪汙數萬兩也可矇混過關。而清代歷史上有名的貪官李侍堯更是讓人咋舌,不僅保住了命升了官,還被繪像紫光閣成了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侍堯,漢軍鑲黃旗人,有著顯赫的家族背景。他的四世祖李永芳是額駙,父親李元亮官居戶部尚書。
  • 功臣造句和解釋_功臣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8、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算是客氣的,朱元璋炮轟功臣樓就不客氣了。 9、從公僕到貪官只是一念之差,從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遙。 10、誰把中國農村搞好了,誰就是中國人民的功臣。
  • 西漢皇家宮殿,漢代皇帝的居所:未央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漢代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所以它的名氣之大遠遠超過了其他宮殿。未央宮,宮內的主要建築物有前殿、宣室殿、溫室殿、清涼殿、麒麟殿、金華殿、承明殿、高門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陽殿、柏梁臺、天祿閣、石渠閣等。其中前殿居全宮的正中,基壇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端最高處約15米,據說是利用龍首山的丘陵造成的。
  • 堅韌不拔,不畏強權,持節不屈,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
    出使匈奴蘇武在年輕時,由於父親的關係,兄弟幾人都成為了皇帝的侍從。當時,皇帝經常出兵攻打匈奴,雙方互相派人試探,關係十分緊張。不過在衛青和霍去病將匈奴人打敗之後,匈奴不敢明著挑釁,就派使者來求和。不過,兩國積怨已深,前往匈奴的漢朝使節會被扣下,而漢朝也會扣押匈奴派來的人。
  • 麒麟閣,凌煙閣,雲臺……真正偉大的帝王,是懂得感念功臣的帝王
    趙充國多想再為皇帝出謀劃策,但他已老到極點,沒辦法了。雖然上天已經很眷顧他,給了他八十多年的壽命,似乎他也應該知足了。現如今滿朝文武中,也只有他見過六七十年前的李廣霍去病等傳奇人物。
  • 平遙麒麟閣大飯店-體驗古城曾經的輝煌的酒店
    麒麟閣的創始人和設計者賦予了這個酒店獨特而與眾不同的古典風格,是他們的用心之間。黃河之濱,汾水之畔,千年平遙城,巍峨且雄壯,紫氣氤氳於城東,麒麟閣之謂也。麒麟含仁懷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被賦予了高貴,仁慈、祥瑞之意,《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是歲星散開而生成,故主祥瑞,是最著名的瑞獸之一。有詩云:「麒麟踏祥雲,人間百難消。」唐朝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中「麒麟閣」為漢武帝狩獵得到麒麟而賜名的功臣閣,指卓越功勳或最高榮譽。
  • 經典老照片之北京皇城,紫光閣曾遭破壞,小小瀛臺,幾多悲歡辛酸
    圖為紫光閣,紫光閣是大清皇帝第一次正式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在清乾隆時期,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就對紫光閣非常重視,在乾隆時期平定的戰役中,一些功臣像都收藏在這裡,可惜八國聯軍侵華期間,這裡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圖為瀛臺內翔鸞閣,清代皇帝每年祭祀社稷壇後,來瀛臺更衣。
  •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公元643年,也就是貞觀十七年,一代千古明帝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為了紀念並且賞賜與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大功臣,特意找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師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功的大臣完成畫像,其畫像比例也是完全按照真實人物大小,面向北邊而立,意為皇恩浩蕩,對皇家保持敬仰,將這二十四功臣畫像,陳列在凌煙閣內,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些開國功臣,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功臣圖》。
  • 古代皇帝畫像:由中國初唐時期畫家所繪畫,現藏波士頓美術館!
    嘉慶,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 此人在開國皇帝中算不上英明神武,但是對待功臣卻仁至義盡
    古代有一位皇帝,在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算不得英明神武,但在對待功臣的問題上卻可以稱得上是仁至義盡。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軍旅出身,祖輩都是高官,他自然算得上是高幹子弟。趙匡胤不像朱元璋、劉邦、李淵等開國皇帝一般,江山是自己打下的,他成為皇帝的基礎是周世宗柴榮奠定的,在柴榮去世後,他被眾多將領擁立為帝,奪了「孤兒寡母」的權,這一點自然是他生平的爭議點。
  • 相比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漢朝雲臺二十八將,知名度要低
    唐朝建國不久,唐太宗李世民出於褒獎的目的,按照戰功大小,以此選定二十四位開國功勳,為他們建廟立宇,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絕非先例,歷朝歷代帝王都喜歡這麼幹,漢朝劉邦登基時,也按照曾論功行賞的辦法,評出蕭何、張良、韓信為「漢初三傑」。隨後,光武帝劉秀以落魄皇族,消滅王莽再造漢朝社稷,到漢明帝時,追封二十八位功臣「雲臺二十八將」的封號。
  • 中醫藥文化地標:潮安中華麒麟閣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請關注「行走潮安」從工作的繁忙裡走出,沉入潮安的山水,像是不經意間翻動了一張珍藏許久的老相片,觸摸到了歲月深處的脈絡麒麟閣是漢代名閣,由漢武帝建造於未央宮之中,主要用於供奉功臣,珍藏曆代文獻和秘密文件。唐代杜甫對麒麟閣非常敬仰,曾在《投贈哥舒開府翰》詩中說:「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 正史趣聞:凌煙閣功臣不止二十四位,你知道具體的數量嗎?
    貞觀十七年,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看著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紛紛凋零。李世民為了表彰功臣,也為了獎掖後進,下詔令畫家閻立本為二十四位功臣畫像。大唐的中心在太極殿,太極殿旁邊,有一座閣樓,名叫凌煙閣。
  • 古代唯一沒殺過功臣的皇帝,統一天下後被人滅族,名字大家很耳熟
    跟著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很少能得到善終。比如漢高祖劉邦在統一天下後,便殺了韓信和英布等功臣。朱元璋在坐了皇位後,也殺了大將藍玉等人。在歷史上,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皇帝實在太多了。而有位沒殺過功臣的皇帝卻被人滅族了。此人是誰呢?他就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