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

2020-12-10 北京市人民政府

為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展示大運河的歷史脈絡和當代價值,2020年11月7日,由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文聯、市廣電局、市文物局、市體育局、通州區委、通州區人民政府承辦,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各區宣傳部和文旅局協辦的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以下簡稱「大運河文化節」)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開幕。文化節期間,主辦方將舉行多種線上徵集、評選、文藝創作展示和系列非遺展示活動,並舉行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守護大運河

擦亮國家文化符號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軟實力。北京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經元、明、清數百年建設發展而成為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北京城市的形成過程中,大運河(北京段)作為水利運輸工程,為北京城市的建設、水系的梳理承載了重要職能。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北京市兩個遺產區段——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橋,東至通州北關閘,長約5公裡)和通惠河北京舊城段(包含玉河故道、澄清上閘、澄清中閘、什剎海等)。

縱貫千年,橫跨七區的大運河北京段,將全面實施遺產保護、環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遊提升和跨區域合作工程。2019年12月,北京市正式發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規劃》從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階段,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旅遊、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大運河文化帶將成為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全國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示範工程,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千年運河」中華文明金名片的標誌工程。

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提出: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相信隨著大運河文化節的開幕,不斷發揮北京科技創新資源豐富的優勢,促進科技與文化融合,講好大運河故事。把大運河建設成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支點,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標識,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紐帶。

公眾參與

39項主題活動提升市民文化獲得感

此次大運河文化節主題為「行走運河,賦能小康」,突出大運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同時融合8大版塊39項主題活動,包括文藝創作、公眾參與、文體融合、非遺活動、專題展覽、雲端展示、學術講座及延展活動等。在闡釋大運河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同時,利用多種宣傳渠道向公眾傳播保護理念,為市民奉上一場場文化大餐,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良好氛圍。

其中,多種形式的線上徵集活動將邀請公眾參與分享自己的獨特體驗,感受大運河文化節的魅力所在:大運河主題視頻創作大賽將帶領公眾走進南鑼鼓巷、南新倉、大通濱河公園等大運河東城段重要點位,發掘題材,創意內容,製作3-5分鐘短視頻,在全網播出,多角度展現大運河風貌;「雲遊什剎海,品味四九城」活動將邀請城市人文地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及相關負責人等面對面講述什剎海的變遷,介紹西城區傳統院落和街巷、名人故居,並鼓勵觀眾拍攝什剎海風景,舉辦線上攝影作品評選;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以「傳承千年文脈•煥彩運河文化」為主題,深度挖掘整合資源,匯聚設計力量,為非遺傳承人和非遺品牌、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博物館、文旅景區進行定製化設計,並對設計成果進行市場轉化。

如詩如歌如畫

各種作品展現大運河千載文脈

千載運河奔流不息的不止是江水,更有以大運河為靈感來源的文藝作品不斷湧現。此次文化節期間將推出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藝創作作品,其中,《大運河•京劇》北京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以徽班進京230年為契機,通過演奏第七交響曲《京杭大運河》及《京劇交響曲》,展現大運河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溯源京劇發源;《流淌的旋律——大運河隨想》民族音樂會以歌頌大運河為主題,精選大運河沿線的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及北京八個省市的特色音樂進行展示;舞劇《曹雪芹》以清中期京城為背景,表現主角曹雪芹命運的跌宕起伏,帶領觀眾感受清中期北京的文人生活和市井文化;舞臺劇《九歌》以傳承弘揚運河文化和運河精神為依託,引領觀眾思考藝術、文化、生命話題;話劇《白鷺歸來》藉助多媒體手段,融合京劇等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呼籲人們傳承歷史文化,關注首都發展;歷史評劇《守敬龍泉》以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尋找京杭大運河北源頭白浮泉並修建通惠河為主要內容,展現運河之源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律動運河」

帶您深入體驗運河歷史傳承

大運河沿岸不僅風光秀美,也是市民進行徒步健身運動的場所之一。此次文化節期間還將推出「律動運河」系列公眾體育活動,其中設置文化遺產線路(三廟一塔至八裡橋線路、東便門至慶豐閘線路、長河線路、昌平東關至白浮泉線路、什剎海線路、玉河故道線路、順義潮白河線路),通過徒步、騎行、馬拉松等運動項目串聯大運河沿線重要文化遺產,帶領公眾在運動過程中同時感受文化遺產帶來的精神滋養,增強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此次活動還將組織「文化+科技+運動」線上賽事,設置1km-5km不同線路組別,實現線上異地同時參與,讓歷史遺蹟、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在戶外運動中生動傳承。 

非遺精彩展示

講好大運河故事

此次文化節期間,還推出大運河主題的系列非遺活動,將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結合,在抓好大運河保護的同時講好大運河故事,讓廣大市民同時感受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所煥發的時代風採。

其中,「一城三帶」優秀劇目展演將組織北方崑曲劇院、北京交響樂團、北京市曲劇團等9家北京文藝表演團體演出12臺優秀劇目,同時以短視頻的形式進行宣傳推廣,彰顯北京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帆影弦歌萬千重運河非遺器樂劇」將以典型的非遺音樂、非遺舞蹈、非遺戲劇等為載體,訴說運河文化在文化交融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融匯貫通 南北對話——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將搭建南北非遺融合創新發展平臺,聚集大運河非遺智力資源,積極探索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傳承與傳播;「非遺絕活兒•百姓擂臺」評選將在線上徵集大運河沿線各區「非遺」絕活兒,並舉辦民間非遺藝術絕活擂臺評選,邀請民間非遺傳承人同場競技並進行線上直播。 

多項展覽

呈現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大運河厚重的歷史文化將在多場展覽中以文化展、成果展、攝影展、圖片展等多種方式呈現,「大運河——玉河故道的前世今生」、「碧水悠悠大運河」、「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及其文化遺產」等主題學術講座則邀請專家學者從專業角度娓娓道來大運河起源、變遷的過程及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闡述大運河的豐富文化內涵。

其中,「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將圍繞「一河千載通南北」「貨通南北利四方」「千艘並進萬夫牽」「神工當驚世界殊」「因河而興文化盛」五個部分,全面展示大運河在維護國家統一、繁榮社會經濟、推動民族融合、促進文化交流、興盛沿線城市等方面發揮的不可磨滅的作用;「大運河文化帶考古成果展」將展示白浮泉、玉河、西板橋、大運河故道、路縣故城周邊、張家灣古城等大運河北京段沿線遺址考古工作成果,闡釋考古成果在研究古代漕運史、運河變遷史、物質文化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蕭太后河主題展」將充分展示漕運文化,深入挖掘蕭太后河獨特歷史文化底蘊,展示蕭太后河河道治理成績和蕭太后河作為「運糧河」的發展沿革;「大運河圖片展」將通過圖片、文獻、圖書等展示運河沿線首尾城市北京和杭州的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新成果、新模式。

「雲上運河」

邀您共同感受運河文化之美

大運河擁有豐富的歷史內涵、文化內涵和時代內涵,此次文化節期間還將推出「雲上運河」系列活動,以互動和科普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現大運河文化之美,帶領公眾「雲上」感受運河遺產的文化韻味。

其中,「雲端徵集」在北京時間、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面向公眾徵集大運河沿線網紅打卡點的文字、照片、視頻等內容,鼓勵公眾分享自己與大運河的點滴故事;「雲賞直播」選取大運河沿線七個區的點位,邀請文物專家、文化名人、文藝明星等從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等方面入手,介紹大運河歷史文化,講述大運河的前世今生;「雲河視頻」不僅有系列短視頻同步推送,還將於2020年11月8日-14日在北京廣播電視臺《這裡是北京》連續播出7集系列節目《「打卡」大運河》,通過探訪大運河文化帶的河道,遺蹟,文物,非遺等,立體呈現對大運河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也將推出《運河之上》系列廣播節目,就系列活動亮點進行宣傳推介,展現北京城市副中心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採、時代風尚;「雲上暢行」則特別設計文化與體育互動,豐富大眾對於傳統文化學習和觀賞的手段,鼓勵和引導人們雲端行大運河;「雲享檔案」在首都之窗搭建「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專題頁面,所有活動信息以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形式同步呈現,充分展現大運河文化節全貌,方便公眾足不出戶及時了解各項活動進展,鼓勵和動員更多公眾參與到文化節的活動中。

體驗運河新變化

大運河北京段「網紅打卡地」評選啟動

悠悠運河水,殷殷家鄉情。千年運河不僅哺育了兩岸人民,旖旎的水上風光更是成為了市民遊玩留影的好去處。為進一步挖掘傳承弘揚大運河文化內涵,推介大運河沿線旅遊資源,此次文化節將推出一批大運河北京段「網紅打卡地」,引領市民體驗運河新生活、感受運河新變化,凸顯大運河的文化活力和旅遊魅力,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品質化、個性化的選擇。文化節開幕式上,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各區代表上臺推薦了本區值得一去的「網紅打卡地」,同時「雲上運河」系列活動也將徵集、展示相關內容,更有直播活動邀請專家闡釋大運河沿線的豐富內涵,帶領大家親身體會「網紅打卡地」的魅力所在。最終評選結果將在閉幕式上進行公布。



相關焦點

  •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將於11月7日開幕
    昨天下午,2020年北京大運河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2020年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將於11月7日開幕,11月15日閉幕,文化節期間將推出八大板塊系列活動,包括大運河文化帶考古成果展、大運河文化節主題半程馬拉松賽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
  •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周六開幕,騎行、徒步、馬拉松、音樂會…精彩...
    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將於11月7號開幕,這是本市首次打造市級層面的大運河活動品牌。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出後,北京首次舉辦大運河文化節慶活動。在為期9天的活動當中,市民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參與活動。
  • 開幕!2020北京大運河藝術節來啦!39項主題活動邀市民參加
    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在城市副中心開幕。 此次大運河文化節為期9天,期間將舉行多種線上徵集、評選、文藝創作展示和系列非遺展示活動,並舉行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開幕活動並致辭。
  • 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系列活動——「古琴運河文化」展隆重開幕
    11月9日,由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宣傳部與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與浙江省非遺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盤古御琴與通州琴耕書苑共同承辦的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系列活動——「古琴運河文化」展在北京通州區圖書館隆重開幕。
  •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節開幕(中英雙語)
    大量閱讀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第二屆大運河文化節開幕(中英雙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Source: China Daily)  參考翻譯: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節近日在江蘇省無錫市東林書院開幕,開幕式上啟動了一個新的文化旅遊項目。文化節的特色是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錫劇表演、茶道、藝術展覽、DIY髮飾和射箭比賽。
  • 北京:2020年海澱區第二十屆櫻桃文化節開幕
    5月23日,在2020年海澱區第二十屆櫻桃文化節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右)測量參加評選櫻桃的含糖量。 當日,2020年海澱區第二十屆櫻桃文化節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的北京鳳凰嶺公園開幕。據了解,本次櫻桃文化節有海澱區「最美櫻桃」評選、線上直播「雲」採摘等環節,來自海澱區的百餘家櫻桃採摘園參與。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5月23日,市民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的鳳凰嶺櫻桃生態園採摘櫻桃。 當日,2020年海澱區第二十屆櫻桃文化節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的北京鳳凰嶺公園開幕。
  • 首屆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 呈現千年文脈當代價值、世界意義
    【解說】11月7日,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在通州大運河畔開幕,這是北京首次聚合大運河北京段沿線7個區的資源打造的綜合文化品牌活動,致力於生動呈現大運河文化的歷史脈絡、當代價值、世界意義。  【解說】在北京城市的形成過程中,大運河北京段作為水利運輸工程,為城市建設、水系梳理承載了重要職能。
  • 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千年運河「煥」醒古都文旅新活力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大運河畔開園一個多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森林公園吸引京津冀民眾爭相打卡;乘船暢遊大運河成為市民的休閒方式之一……北京持續加大對大運河北京段沿線歷史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千年運河重煥生機,正喚醒古都文旅新活力。
  • 臺灣民俗文化節北京開幕
    臺灣民俗文化節北京開幕 2015-10-01 14:12: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10月1日,「2015北京寶島臺灣民俗文化節」在北京朝陽公園開幕
  • 「首屆北京臺灣美食文化節」在北京開幕
    」作發言,出席「北京臺灣美食節」開幕儀式領導還有(由左向右依次為)石景山區人大副主任張文華、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林清發、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茂非、北京市商務委主任盧彥、石景山區委書記榮華、北京市臺辦主任馬玉萍、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田利躍、石景山區政協常務副主席馬剛。
  • 2020年首屆長白山羽毛球文化節開幕
    9月19日,2020年首屆長白山羽毛球文化節在長白山全民健身中心開幕。羽毛球學院創始人熊國寶,北京草原狼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張國力以及來自全國24個省級地區的23支參賽隊伍共700餘位運動員和羽毛球愛好者出席開幕式。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幕
    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幕。大運河是文化之河,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裡,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時至今日,貫穿中國八個省市的大運河在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揮重要作用。
  • 2020北京菊花文化節時間+地點+6大展區
    第十二屆北京菊花文化節菊花文化節歷時38天,將持續到11月底,橫跨中秋、國慶兩大節日,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北京花卉協會聯合主辦。  開幕時間:2020年9月13日開幕  活動時間:2020年9月13日—11月底  活動地點:六大展區  六大展區是哪些?
  • 2020吉首鼓文化節開幕
    11月14日,「世界鼓舞,鼓舞世界」2020吉首鼓文化節在吉首市矮寨大橋景區開幕,來自陝西、吉林、貴州和湖北等地的10多支鼓隊參與活動,展示了不同地域的鼓文化。11月14日,來自陝西省韓城市的演員在吉首鼓文化節開幕式上表演《韓城行鼓》。
  • 「永定河戶外帳篷文化節」開幕
    「2020永定河戶外帳篷文化節」在北京大興開幕  8月22日晚,「2020永定河戶外帳篷文化節」在北京大興北臧村鎮永定河綠色港灣開幕,女子樂坊樂團和水與光樂隊共同為開幕式獻上壓軸演出  此次活動以「走進北臧、不亦樂乎」為主題,將從8月22日起一直持續到10月8日,除了有帳篷文化節、房車文化、水上項目,每周一至周五及周日晚上還將免費放映電影。另外每周六晚上都會有電音DJ和樂隊表演,為疫情之後市民的休閒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別出心裁的夏日體驗。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12月5日上午,「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王建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王建)今天上午10點,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 第二屆北京臺灣美食文化節隆重開幕(圖)
    第二屆北京臺灣美食文化節隆重開幕(圖) 2011年09月09日 15:0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20北京菊花文化節地址+交通指南
    2020北京菊花文化節    今年菊花文化節活動將從9月13日開幕,持續到11月中旬,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將有近60萬餘株/盆、近800個品種的菊花以及各色花卉在北京國際鮮花港、世界葡萄博覽園、北海公園、天壇公園、北京植物園以及世界花卉大觀園等六大展區亮相
  • 北京玉淵潭公園冰雪文化節開幕
    北京玉淵潭公園冰雪文化節開幕 2012年01月10日 02:28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李建泉)以「靈潭飛雪·玉湖冰心」為主題的北京玉淵潭公園第三屆迎新年冰雪文化節,日前拉開帷幕。
  • 「首屆臺灣美食文化節」開幕 北京臺灣街遊人倍增
    8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首屆北京臺灣美食文化節」開幕了。其中,臺灣特色商品展賣、臺灣特色美食夜市、臺灣街啤酒莊園等獨具特色的活動倍受關注。  在活動開幕儀式上,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盧彥、北京市臺辦主任馬玉萍、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會長林清發、石景山區區委書記榮華、區長周茂非、副區長司馬紅等領導,及區政府各部委負責人、北京囯新商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領導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