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攤常見情景:
那天我去買菠蘿問老闆「這兩種菠蘿哪種好吃啊?」老闆說「這個是菠蘿,那個是鳳梨,鳳梨貴些但是更好吃哦~」
然後老闆給我削鳳梨的時候過來一個妹子「老闆,這個怎麼賣?」,老闆「十元一斤…」,妹子「現在獼猴桃有點貴哦…」,老闆「這不是獼猴桃啦!這是奇異果!」我的媽呀,鳳梨和菠蘿,獼猴桃和奇異果,他們相互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啦!為何這麼讓人傻傻分不清呢?

讓我們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來自《生命時報》的《細數哪些迷惑人的「雙胞胎」食物》文章是這樣記述的: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學博士史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鳳梨和菠蘿,奇異果和獼猴桃是同一食物但不同名稱,下面就為大家一一揭開它們的面紗。
菠蘿和鳳梨
我們吃菠蘿,吃的是它的花序軸,從功能和結構上說,就像油菜心,關於這個花序軸的不同細節,有人把菠蘿和鳳梨區分開。

其實我們市場面能看到綠色和黃色,葉邊緣有齒和沒齒的兩類菠蘿,他們在水果市場上的商品名和形態雖然略有不同,但都屬於同一物種,只是類似紅富士和黃元帥的區別。
菠蘿削皮後有「內刺」需要剔除;而鳳梨消掉外皮後沒有「內刺」,不需要用刀劃出一道道溝。菠蘿的葉子邊緣有刺,而且削皮之後還要挖掉一個個的「黑眼」。而鳳梨的葉子沒有刺,果實也不用摳「黑眼」。吃菠蘿有澀澀的口感,最好提前用鹽水浸泡一會,而鳳梨沒有澀味,無需用鹽水泡。

奇異果與獼猴桃
其實,奇異果應該算是獼猴桃族內的一位「海歸派」,100多年前,獼猴桃被引進到紐西蘭,後來又經過重新選育,二戰時期出口到美國時,因為這種果實長得很像紐西蘭的國鳥奇異鳥(kiwi bird),因此得名奇異果(kiwi fruit)。也就是說,奇異果和獼猴桃在本質上是同一種水果,在營養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無論他們是啥關係,就作為水果而言,它們都是富含營養的,而且菠蘿更有「天然嫩肉粉」之稱,如將菠蘿打汁提前把肉片醃製再炒,肉會變得很嫩,把水果入菜是不錯的烹調法,如菠蘿咕咾肉。這裡奉上菠蘿咕咾肉的做法啦!

1. 菠蘿洗淨,切成小塊,浸泡在鹽水中,紅椒、青椒洗淨,去蒂去籽,切成菱形片;
2. 五花肉洗淨,切成約2釐米左右的大塊,放入鹽,雞蛋,料酒醃製15分鐘,醃漬好的肉掛雞蛋液,幹澱粉;
3. 鍋內倒入適量的油,燒至5成熱時,下入肉塊炸至金黃,炸好後撈出,再大火燒熱油,倒入肉塊再復炸一次
4. 鍋中少許油,放入菠蘿塊煸炒30秒,倒入適番茄醬、醋、白糖、清水
5. 放入炸好的肉塊,與青紅椒與菠蘿炒熱,再倒入少許澱粉勾芡,使這些材料都均勻掛上芡汁就可以裝盤了。
今日份科普到這裡就結束啦!謝謝大家的觀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