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旋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20年的開年註定是不平凡的,沒有了現場演出,疫情催生出了一批批「雲演出」;沒有了現場觀影,在線觀影依然可以讓大家「實時追劇」。 讓我們把時間再次撥回1月24日,那一天是農曆大年三十,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日。有這樣一部交響樂作品,在沒有現場音樂會的這段日子裡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那就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老柴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世界,在一些戶外演出中,曾多次啟用真的大炮作為樂器使用。筆者最鍾意的是1995年由指揮大師安塔爾·多拉蒂執棒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那一版,《企鵝CD指南》曾給予三星帶花的最高評價,並將它列為《1812序曲》的首選版本。前蘇聯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曾如此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是深具人民性的音樂作品,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蕩,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

圖說:柴可夫斯基畫像 網絡圖

我們雖未身處戰爭年代,但這場與新冠病毒鬥爭的戰役又何嘗不是一場「人民戰爭」呢!正如張文宏教授所言,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場「戰爭」,都在與病毒作鬥爭。《1812序曲》的震撼在於其配器豐富、意義深遠、激勵人心,但凡第一次聽到這首序曲的人,都會被它鏗鏘有力的節奏感所打動——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60萬的部隊最後只剩下不足兩萬人逃出俄國國境。這首序曲起伏大、變化多,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的配器之豐富奠定了其歷史價值。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如同《1812序曲》的逐漸展開,這次防控疫情亦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容不得有絲毫猶疑、絲毫僥倖…… 樂曲的尾聲,從引子開始,銅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莊嚴而宏偉地奏出《馬賽曲》和拿破崙的《出徵曲》,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劃破天際,這就是1833-1917年間俄國國歌《天佑沙皇》的主題,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鐘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冬天已去,春天已來,熱乾麵醒了。武漢解封的那一刻,鐘樓的鐘聲再次敲響,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1812序曲》是一部屬於英雄的讚歌,更是一股劃破天際,衝破陰霾的音樂力量,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心中有前行的力量,就一定會迎來屬於我們的春天!(茅亦銘)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812序曲》教學設計
    《1812序曲》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聆聽《1812序曲》並感受音樂意境,感受和平讓愛成為我們音樂永恆的主題。【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1812序曲》,在參與聆聽、視唱和對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如何表現戰爭。【知識與技能】能夠了解此作品的創造背景並初步了解作品結構。
  • 《1812序曲》音樂版的《戰爭與和平》
    整部作品構思宏偉、氣勢奔騰,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壯麗的一頁——1812年抗法衛國戰爭。在《戰爭與和平》問世十多年後的1882年8月,柴可夫斯基為紀念抗法戰爭勝利70周年創作的管弦樂《1812序曲》進行首演。演出的地點,是1812年在拿破崙攻打俄羅斯戰爭中被毀掉的莫斯科救主基督新大教堂;演出的目的,是慶賀該教堂70年後重獲新生。
  • 動態驚人的《1812序曲》,音響試機和效果示範必備CD
    孔澤爾指揮辛辛那提管弦樂團與Telarc合作錄製的柴可夫斯基《1812年莊嚴序曲》,以粗獷而明快的敘事筆調,逐次表現了戰爭的激烈、俄方將士的英勇以及戰壕中士兵們的思鄉之情。摧人心肺大炮的轟鳴,不知「摧毀」了多少人的喇叭單元,也硬生生把老柴的這首偏門曲目打紅。
  •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 1812序曲
    推薦曲目:  E小調第五交響曲 第二樂章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於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崙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
  • 《1812序曲》和《列寧格勒交響曲》
    管弦樂《1812序曲》同交響樂《列寧格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與蕭士塔高維奇,俄羅斯抗擊拿破崙入侵和蘇聯反擊希特勒進攻。艱苦卓絕的兩場戰爭,震撼人心的兩大作品。《1812序曲》,音樂中的刀光劍影,悠長寬廣的樂曲開場,東歐平原上的俄羅斯音樂風格,《馬賽曲》由遠及近,預示著拿破崙的入侵,尤其是結尾部分,槍林彈雨,「炮聲隆隆」,樂團指揮猶如戰場上千軍萬馬的統帥,指揮著交響樂團「陸海空三軍」(弦樂、管樂、銅管樂)的大合奏,氣勢恢宏,鐘聲宣示抗擊侵略的最後勝利。
  •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無比輝煌的慶典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07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1812序曲》,也稱為《1812慶典序曲》,作品第49號,降E大調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了《1812序曲》,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法軍,贏得俄法戰爭勝利的歷史事件。
  • 西本智實指揮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奏《1812序曲》
    西本智實指揮莫斯科大劇院管弦樂團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
  • 從熱詞中汲取前行力量
    從耄耋院士到「90後」「00後」,億萬人民手相牽心相連,一場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14億中國人民在共克時艱中勇毅前行。歷史再次證明,英雄的人民堅強不屈,英雄的城市堅如磐石。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
  • 1812序曲發展部,兩軍對壘,正式開撕:一點一點啃古典004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1812序曲:廣袤無垠的序奏部-一點一點啃古典001猛戳這裡穿越)中說到過,整個作品的大致段落結構,從而得知,在呈示部交代了雙方基本情形後,就要進入撕逼階段
  • 1812序曲呈示部,雙方士兵的逐一亮相:一點一點啃古典003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序奏部分在結尾處,短暫的進行了戰前動員後,敵對雙方很快就進入戰場,來到了呈示部分。呈示部中,代表戰鬥的主題,以及雙方形象的主題依次出現。呈示部:戰鬥主題
  • 1812序曲的尾聲如約而至,炮聲隆隆的歡慶:一點一點啃古典006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圖片僅供參這時,代表著戰鬥民族的號角主題昂首奏出,1812的隆隆真炮聲,以及教堂的鐘聲,
  • 汲取信仰的力量 讓前行道路行穩致遠
    這些都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賡續光榮、走向未來的強大動力,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時代發展,延安精神被注入新的活力,更加顯現出強大生命力,在今天乃至將來仍是我們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1812序曲》
    今天繼續聽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這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 古典發燒必備,10首世界著名音樂會序曲
    - 《塞維亞的理髮師》序曲 -《塞維亞理髮師》中的序曲堪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歌劇序曲,也是羅西尼除《威廉·退爾》的號角進行曲之外最廣為流傳的音樂旋律。就算是沒有看過《塞維亞理髮師》歌劇的觀眾,對於這首序曲也是略有耳聞,因為在不同的廣告、影視作品中,都曾用過這首歌劇序曲。
  • 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2020-12-13 17:01:44 參與互動   【地評線】紫金e評:在追憶中匯聚復興圓夢的強大力量
  • ...從八項規定中汲取前行力量——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
    八項規定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有什麼樣的啟示,特別是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我們如何從八項規定中汲取奮起前行的力量?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
  • 開啟新徵程,從八項規定中汲取前行力量——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
    八項規定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和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有什麼樣的啟示,特別是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我們如何從八項規定中汲取奮起前行的力量?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
  • ZOL音頻帶你試音之《1812序曲》賞析
    正式聽音:   雖然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812序曲》,但是嚴格的說來它也是屬於標題音樂一類,因為它有著文學性和描繪性的標題,並有著較為具體的表現內容。樂曲的引子首先從一首古老的讚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開始,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舒緩演奏十分鮮明的表達了俄羅斯人們寧靜安詳的生活,此時你應當聽到大提琴和中提琴相繼演奏時的位置變化。到了(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莊嚴、宏偉而有力。但是此時的音樂節奏也在逐漸的加快,莊嚴的木管樂器也愈來愈多的表現出緊張的氛圍,預示著戰爭的陰雲正逐漸的籠罩著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