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臨江生態旅遊迎來發展新空間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水淨天藍空氣爽,安居樂業壽星鄉。群山藏寶民心美,勝境東臨鴨綠江。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北岸、與朝鮮隔江相望的臨江市,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溫和溼潤,旅遊資源豐富,素有「長白山立體資源寶庫之稱」。先後被評為「中國最美縣城」、「中國深呼吸小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最具開發價值的十大旅遊城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臨江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個堅持、五個打造、一個創建」綠色轉型發展的總體要求,依託「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節點優勢,果斷提出「一帶雙環」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巧妙地利用現有路網和擬建公路,將全市星羅棋布的特色景區景點有機組合連接,改變了景點散亂,難以統籌設計旅遊路線的狀況,為打造大旅遊產業提供了明確的建設方向。並連續把2015年、2016年確定為「旅遊發展年」,在持續加大旅遊基礎設施投入和廣泛宣傳推介下,全市旅遊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15年全年遊客接待量5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7億元。

  一帶(鴨綠江黃金旅遊觀光帶)主要建設沿鴨綠江自然風光、異國風情、歷史文化、休閒鄉村等為主的旅遊觀光帶。西部環線主要建設以自然人文景觀、溫泉養生、影視基地為主題的旅遊線路。東部環線主要建設以自然景觀、木把文化、特色觀光農業、特色村落等為主題的旅遊線路。目前,坡口龍頭山、江心島陳雲公園、溪谷、老三隊龍潤溫泉、老禿頂子、嶺上楓林、金銀峽等景區已建成對外開放。四道溝雙頂山、六道溝火絨溝、錯草頂子村田園文化、神龜灣觀景臺、砬臺木把風情園等13處景區正在建設中,建成後,由旅遊產業帶動扶貧攻堅,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臨江市旅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目標努力向吉林省特色旅遊名城、全國著名生態養生旅遊城市跨步邁進。

相關焦點

  • 金融支持吉林臨江鄉村旅遊實現富農興企
    讓鄉村發展乘上「金融之舟」金融支持吉林臨江鄉村旅遊實現富農興企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本報見習記者 朱立軒
  • 吉林臨江松嶺雪村金秋第一場雪,極致美景爆紅網絡
    10月4日11時許,中國長壽之鄉、吉林臨江松嶺雪村降下了金秋第一場雪,山村雪後極致美景,爆紅網絡。不少國慶來村裡旅遊的南方客人大呼過癮,紛紛合影留念。中國雪村,地處吉林省臨江市花山鎮珍珠門村,位於臨江市區西北部24公裡,是典型的山東移民村。雪村住戶不過百餘戶,房子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村落大多分布在嶺上及小山底部,安靜而舒適。雪村自然生態保持完好,景色四季分明。
  • 設立南充臨江新區 成渝雙城經濟圈北翼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臨江新區今後的發展中,將統籌推進「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探索產城融合新路徑、建設高品質宜居新城區、培育開放合作新優勢、打造生態文明新樣板、創新建設發展新模式」六大任務,努力確保南充臨江新區「到2035年,新區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常住人口達到1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300億元」發展目標的圓滿實現。臨江新區規劃範圍。
  • 吉林春季世外桃源 臨江松嶺攝影天堂 五一遊玩打卡地
    春天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季節,臨江松嶺的春更是一個美麗、神奇,充滿希望的季節。這裡的梯田種植的是玉米和草莓,高山草莓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每年供不應求。春季,山上有多種山野菜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松嶺雪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善梅介紹說。中國長壽之鄉吉林白山臨江市松嶺雪村出現梯田雲海壯觀美景,鳥瞰整個村莊,猶如世外桃源。
  • 新產品帶動新消費——我省生態旅遊發展掠影
    今年7月下旬召開的全省文旅產業推進大會指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保護優先、全域發展、深度融合、改革創新,加快把吉林建設成為文化名省、旅遊強省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下半年,我省以森林康養、休閒度假等新業態、新產品持續帶動新消費,全省生態旅遊經濟穩步復甦,呈現出市場容量增大、產品知名度提高的良好趨勢。
  • 新產品帶動新消費——吉林省生態旅遊發展掠影
    今年7月下旬召開的全省文旅產業推進大會指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保護優先、全域發展、深度融合、改革創新,加快把吉林建設成為文化名省、旅遊強省和著名生態旅遊目的地。  下半年,吉林省以森林康養、休閒度假等新業態、新產品持續帶動新消費,全省生態旅遊經濟穩步復甦,呈現出市場容量增大、產品知名度提高的良好趨勢。
  • 【旅遊資訊】在吉林,總能遇見新精彩——第四屆消夏季新產品發布
    ,面對廣大消費者對生命的珍惜、對生態的嚮往、對安全的渴望,在這個特殊的夏天,我們用全新的產品、全新的演繹為「吉」字號體系再添新成員。,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好資源轉化成了好產品,新項目催生出了新體驗。
  • 吉林縣域百變樣本18 臨江:鴨綠江畔小「江南」
    邱家崗雪景 臨江宣傳部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史玉平去別的雪村參觀了旅遊項目,給邱家崗埋下了發展旅遊經濟的種子,這個希望的種子也給邱家崗村帶來了巨大的收益。20畝山坡地造雪場當年建成,當年收益,平均每天能接待上千遊客。
  • 中朝旅遊合作迎來更廣闊發展空間
    丹東市此時已然進入旅遊高峰季。筆者在丹東中聯大酒店對面的鴨綠江邊看到,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對朝鮮訪問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朝鮮主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其中提出,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旅遊、青年、地方、民生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服務兩國發展事業,增進兩國人民福祉,讓中朝友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吉林這個縣厲害了,被延邊代管,坐擁「世界級」機場,不是臨江
    吉林這個縣厲害了,被延邊代管,坐擁「世界級」機場,不是臨江吉林省這個地方大家都熟,這個地方可是近幾年來非常火熱的旅遊城市,作為東北三省那麼大家都知道,一個省份如果想要發展得好,必定離不開底下各個城市和縣城的努力。吉林這個地方也不例外,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吉林這個縣厲害了,被延邊代管,坐擁「世界級」機場,不是臨江,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是哪兒呢?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 吉林驗收「復綠補種」基地 助力生態修復
    初夏的臨江滿目青翠、叢花環繞,放眼望去儘是深呼吸小城旖旎的景色風光。伴隨著草長鶯飛的夏日景致,5月14日清晨,臨江林區基層法院法官幹警前往賈家營林場「復綠補種」基地,驗收20餘畝補種林木,助力生態修復、共建美麗家園。
  • 吉林省:以西部生態旅遊為突破點促進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
    原標題:《關於以西部生態旅遊為突破點促進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的指導意見》發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更是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路徑遵循。我省西部地區擁有國家旅遊資源的全部主要類型,生態資源富集。
  • 【創新氣象服務機制訪談】吉林臨江篇-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楊晉輝 攝影做好人影服務 保障森林防火蓄水抗旱等工作  記者:您剛剛提到人工影響天氣,東北區域人影中心坐落在吉林,臨江氣象局在人工影響天氣方面是如何展開工作的?臨江市氣象局供圖 創新服務內容 助力防災減災和旅遊發展  記者:臨江市氣象局為防災減災研究繪製了「氣象防災減災風險地圖」,風險地圖的繪製標準和類別有哪些?
  • 勝景宜人滿目新——白山市生態旅遊發展紀實
    ,建設「一谷一城」,推出精品大餐,白山全方位多舉措推動生態旅遊產業發展,拉動經濟走出「谷底」、一路「飄紅」。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輕開發、重體驗,促進旅遊與自然和諧統一,推動觀景與體驗相輔相成,景區活力快速恢復、元氣滿滿。」撫松吉林魯能漫江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東一席話,道出消除疫情影響、遊客飆升的緣由。  在全域生態遊理念催生下,白山再啟「白山之夏」文化旅遊旺季。
  • 白山市生態旅遊發展紀實
    原題:勝景宜人滿目新——白山市生態旅遊發展紀實吉林日報9月14日訊(申文力 葉劍波 記者 王春寶):巍峨蔥鬱的大山間,來自全國的自駕遊車輛蜿蜒穿行、縱橫山水;旖旎清澈的湖光裡,天南海北的遊客放飛心靈、擁抱自然;灑滿綠蔭的林海中,露營的帳篷五顏六色、歡樂的歌聲飄向遠方……從長白山腹地到鴨綠江之濱
  • 白山松水奮力開啟全面振興新徵程——新中國成立70年吉林轉型發展...
    時光荏苒,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吉林和其他老工業基地一樣,因體制機制等因素一度陷入困境。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使吉林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藉助改革,這裡正在成為新的創業樂土。2018年,夏志平帶著可攜式體外診斷儀項目來到長春北湖科技園開始創業。通過一滴血就能迅速檢測出病毒感染強度,這一技術國內領先。
  • 南充設立臨江新區獲批
    7月28日,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舉行設立南充臨江新區新聞發布會,通報設立臨江新區相關情況。據南充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伍定介紹,南充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南充臨江新區發展要求,結合新區規劃範圍的發展基礎、區位條件,確立了臨江新區「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 「新臨江新高地」高坪:大起步大發展,臨江新區新高地盛勢啟航
    建設臨江新區,高坪既是重要支撐也是建設主戰場。高坪區始終堅持「項目主抓手,投資主驅動」的工作理念,加速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大力探索產城融合「新路徑」,讓高坪成為臨江新區建設的動力源、增長極、引爆點。據了解,去年高坪區在臨江新區布局重大項目59個,年內已開工建設54個,開工率達90%以上。
  • 繪就綠色生態發展美景——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記者尚桂華)兩年來,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和吉林西部生態區建設的戰略機遇,持續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開發生態旅遊,切實做到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
  • 中國生態旅遊發展的新導向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多樣,氣候環境複雜,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旅遊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中國旅遊業發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強調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