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奮力開啟全面振興新徵程——新中國成立70年吉林轉型發展...

2020-12-19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長春8月13日電(記者陳俊、姚湜、段續)巍巍長白山,見證著黑土地上70年的滄桑巨變;浩浩松江水,聆聽著時代進步的強音新曲。

作為工業基地,從新中國第一輛汽車到領跑全球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國之重器」從吉林走向世界;作為科技高地,從新中國第一臺雷射器到我國第一顆商用遙感衛星「吉林一號」,現代化建設總有「吉林科技」;作為糧倉重地,從平均百億斤產量躍升到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吉糧」豐富著百姓餐桌。

↑這是在長白山林區拍攝的霧凇景色(2018年1月1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70年長路漫漫,70年砥礪奮進。如今,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吉林聚焦體制機制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綠水青山保護,努力成為創新樂土、產業高地、生態寶地,開啟全面振興新徵程。

從創業熱土到創新樂土 改革重塑發展環境

1953年,林水俊從清華大學畢業,來到新成立的第一汽車製造廠。「我以為一汽應該有巍峨的廠房,然而看到的只是一片荒地。」林水俊並沒有失望,作為我國第一座汽車廠的第一批技術員,他心裡充滿了自豪。

那一年,一大批「一五」大項目在吉林開始興建。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在黑土地上盡情揮灑青春的汗水。

工人們沒見過汽車,拆掉樣車沒日沒夜地研究零件,打磨配套;為了趕工期,大家吃住在車間,日夜連軸幹。吉林大地成為新中國的一片創業熱土。

時光荏苒,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吉林和其他老工業基地一樣,因體制機制等因素一度陷入困境。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使吉林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藉助改革,這裡正在成為新的創業樂土。

2018年,夏志平帶著可攜式體外診斷儀項目來到長春北湖科技園開始創業。通過一滴血就能迅速檢測出病毒感染強度,這一技術國內領先。夏志平深切感受到吉林軟環境的變化,這也是促成項目在吉林落地的重要因素。

夏志平團隊不僅「拎包入駐」了現成的辦公室,北湖生物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的實驗設備也供其使用。公司用一年多時間就生產出實驗室試製產品。

自2014年9月開園運營以來,北湖科技園已經吸引各類科技型、雙創型企業360家。「我們將北京中關村孵化經驗全盤引入,這裡就是長春的中關村。」北湖科技園總經理喻專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大力推進位度創新,進行營商環境改革。全省深入學習借鑑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等「放管服」改革成功經驗,印發了《全面推進「只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把該下放的權力下放到離群眾、離企業最近的地方。

過去辦一件事得查詢各種流程,現在網站上一目了然;過去辦理手續需要一周,現在到政務大廳幾分鐘就可以辦好;過去申報材料需要分部門逐級申報,現在統一匯總一次性辦理……

企業辦事效率迎來大提速。目前吉林省企業開辦時間由11天壓縮到3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排名全國第二位。

改革也為吉林全面開放打開了新空間。吉林重新審視地處東北亞區域中心的獨特地緣特點,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中定位和發揮自己的區位優勢,向東、向南、向北三個方向並進。並充分藉助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載體,利用東北亞博覽會等平臺,吸引國內外資本「闖關東」。

近兩年來,華為、浪潮、科大訊飛等一批高科技企業爭相在吉林布局,德國大眾、韓國三星、日本豐田等國際知名企業紛紛來吉林洽談。今年上半年,吉林省項目到位資金1150.38億元,同比增長34.55%,企業類市場主體增長了14%。

從奠基者到排頭兵 產業蝶變引領振興路

翻開塵封的歷史檔案,作為老工業基地和糧食基地,吉林曾經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了眾多「第一」,奠定了新中國汽車、化工、軌道客車、電力、光學儀器的基礎,成為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奠基者。

在新的歷史發展條件下,昔日的奠基者,藉助產業升級的新力量,積極推進汽車智能製造、先進軌道裝備、商用遙感衛星以及現代農業發展,颳起「數字吉林」浪潮,促動老工業基地從「傻大黑粗」向「高精尖新」躍進,努力成為新的排頭兵。

2015年10月,第一顆「吉林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2019年6月,第13顆「吉林一號」衛星從海上升空。相較於傳統的500公斤重的衛星,新發射衛星僅有40公斤重,成本也由1億多元下降到了800萬元。

吉林小衛星產業的發展,植根於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為衛星配套的光學成像技術。從研發配套設備到生產衛星主體,吉林老工業基地實現了一個「數字蝶變」。

如今,吉林有了一個新標籤——「衛星省」。小衛星背後,是吉林省航天信息產業蓬勃發展的支撐。27家企業、2所高校、8家研究所組成航天信息產業聯盟,相關的配套企業達300家左右。

在中車長客的高速動車組生產車間裡,一列列「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齊列隊。「我們爭取讓中國標準引領世界。」高級工程師鄧海說。

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裝配車間裡,幾列「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進行裝配(2017年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中車長客的前身是始建於1954年的長春客車廠,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家專門製造鐵路客車的企業。如今,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中車長客的產品已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著在地鐵和高鐵列車領域「中國智造」的新水平。以動車組製造為龍頭的軌道列車製造產業,已在吉林隆起一條堅實的產業帶。

走進今年2月投產的一汽紅旗工廠新總裝車間,200多個自動巡航小車「哼著」輕快的音樂運送物料零件,它們遇到障礙物會自動停住。車間智能化工位佔比80%以上,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今年上半年,紅旗生產整車近4萬輛,同比增長298.6%。

作為我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吉林以汽車製造為引領,推動汽車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快汽車產業智能化、互聯化、共享化。不久前,長春紅旗小鎮概念規劃發布:將依託一汽廠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建立紅旗智能綠色小鎮。

立秋剛過,在以水稻聞名的吉林市大荒地村,田裡鮮見人影,卻能看到不少監控器,各項數據實時傳入監控室,一目了然。企業集中流轉土地,對稻米進行深加工,打造「大荒地」品牌,農民收入連年提升。「每戶年均收入十萬元。」大荒地村委會組織委員汪晶說。

大荒地的變化,代表了吉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作為我國重要糧食基地的吉林省,正在從原糧生產向品牌打造、農產品深加工延伸,與智慧農業、網絡電商融合,加快農業經營主體改革,努力成為現代農業的排頭兵。如今,吉林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經超過6500家,近50%的玉米、80%的稻米、60%以上的畜禽產品經過加工轉化,豐富著全國人民的餐桌。

從開採資源到守護綠色 白山松水夯實生態家底

綠色生態一直是吉林的「家底」:東部長白山區林海莽莽,中部平原沃野千裡,西部水草豐美……在白山松水間形成天然的生態屏障和自然天堂,成為鋪展在東北的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新中國建設初期,廣大林業建設者使用彎把子鋸等原始生產工具,在長白山林區開始了「我為祖國獻棟梁」的行動。新中國成立以來,吉林向全國大量貢獻原木,累計生產商品材1.5億立方米。

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吉林人更多地意識到良好生態是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也是最大財富。吉林在開發中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

轟鳴的電鋸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打「綠色牌」、念「山水經」的創業熱潮,林業工人也從「砍樹」變成了「看樹」,生態旅遊、林下經濟蓬勃發展。

「返魂草,返魂草,它的全身都是寶,腳踏實地奔小康,明年再分大紅包。」這是記者在紅石林業局紅石林場採訪時聽到的一首打油詩。林場場長張寶林說:「現在一棵樹也不砍了,我們大力發展中草藥,每年收益都很可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更加注重綠水青山的保護和修復。吉林東部森林覆蓋率超過78%,保護的同時推進綠色轉型;中部平原地帶著力推進黑土地保護治理,築牢糧倉根基;西部鹽鹼乾旱、生態脆弱,利用河湖連通工程恢復了3500平方公裡溼地……

生態好了,野生虎豹回來了,白鶴也多了。2016年7月16日,琿春市南溝屯村民楊永勝在小溪旁看見對面草叢中趴著一隻東北虎。在吉林東部,還有一些人有著和楊永勝一樣的「遇虎」經歷。權威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27隻東北虎和42隻東北豹長期活動於吉林省區域內,有5個虎家族在此生存繁衍。在吉林西部地區,如今一到秋天,就會出現百鳥翔集、人水和諧的盛景,全球90%的白鶴來到這裡棲息停留。

↑這是吉林省吉林市北大壺滑雪場(1月19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吉林的冬天如今變得很火,過去的冷資源成了「熱產業」,冰天雪地轉化成了金山銀山。2018年萬科松花湖、北大壺、萬達長白山三個滑雪場接待人次在全國十大雪場中排名前列;在舒蘭市二合雪鄉等地,冰雪旅遊旺季時,經營農家樂飯店、民宿的農民,每戶收入可達十幾萬元。吉林還著眼2022年冬奧會,與北京籤署協議共謀發展,提出了「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的合作理念。

新中國成立70年,吉林成績喜人,但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壓力未減,實現高質量發展依舊需要爬坡過坎,久久為功。建設更為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發展面向全球的高端製造產業、保護好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系統……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之下,吉林正在迎難而上。

編輯:程昊

相關焦點

  • 白山松水,大美吉林
    這氣質創造過吉林驕傲。新中國成立之初,這裡就冠有「新中國汽車搖籃」「新中國電影搖籃」「中國第一個大型化學工業基地」等美譽。這氣質奠定了吉林信念。70年來,無論是在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的奮進路上,還是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途中,抑或是在脫貧攻堅的幸福路裡,吉林都走出了一串串鍥而不捨的腳印。這氣質續寫著吉林故事。步入新時代,2700萬吉林兒女與國同夢,走在「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開啟了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追夢之旅。
  • 環境保護「吉林模式」在白山松水間全面開啟
    六月的長白山,開啟一年中最美的時間,密林蓊鬱蔥蘢,百花奼紫嫣紅,生機無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近年來,吉林省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保護一脈青山、一泓清水、一片黑土地開始,將綠色發展融入到了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保護生態,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生態文明建設的「吉林模式」在白山松水間全面開啟。
  • 吉林:白山松水間的勃勃生機
    【「十四五」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任 爽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吉林在高質量發展新路上砥礪前行、積厚成勢的關鍵五年,是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突破、
  •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吉林篇:白山松水展新顏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白山松水間的道道鐵路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輸入澎湃動能,為老百姓帶來了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這70年,是城鄉面貌發生極大變化的70年。吉林大地,有『東北最美高鐵』風馳電掣,有四通八達高速公路密布,龍嘉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96萬人次,城市生活更加美好、鄉村更加美麗愜意,一幅宜居宜業的畫卷徐徐展開。」
  • 雲嶺彩卷繪 高原氣象新——新中國成立70年雲南發展巡禮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雲嶺彩卷繪 高原氣象新——新中國成立70年雲南發展巡禮新華社昆明7月30日電 題:雲嶺彩卷繪 高原氣象新——新中國成立70年雲南發展巡禮新華社記者李自良、王長山、吉哲鵬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立下的民族團結誓詞碑到
  • ...災後重建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孫偉在隴南調研時強調加快推進災後重建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每日甘肅網隴南12月17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李毓剛)省委副書記孫偉12月14日至17日在隴南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加快推進災後重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 【甘南日報評論員】奮力開啟甘南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甘南日報評論員】奮力開啟甘南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2021-01-13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春市綠園區:全面開啟振興發展新徵程
    邁入「十四五」,開啟新徵程。  做好五件大事為振興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綠園區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第一時間學習傳達
  • 東川 踐行新發展理念 奮力開啟建設新徵程
    會上回顧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工作,審議《中共昆明市東川區委關於制定昆明市東川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草案)》,研究部署今後一個時期及2021年主要工作任務,團結動員全區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聚焦高質量目標,踐行新發展理念,奮力開啟幸福美麗新東川建設新徵程。
  • 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徵程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就全會報告和市委關於制定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肩負使命、奮力拼搏、埋頭苦幹,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新徵程,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 「壯麗70年·粵來粵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
    「壯麗70年·粵來粵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啟動新華網  作者:王厚啟 鄧瑞璇 李俊豪  2019-09-16 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
  • ​吉林日報社論丨為新時代吉林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而不懈奮鬥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聽取和討論了省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吉林省委關于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加快實現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決定》和《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什麼是吉林電網?
    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當希望之芽從富饒黑土地破出,白山、松水、黑土地,鑄就了吉林這幅壯美畫卷的底蘊和魂魄,新作為,助力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1958年12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吉林省電業管理局,撤銷長春電業局。1968年10月,撤銷吉林省電業管理局,成立吉林省電業管理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吉林省革命委員會電力局成立。1973年6月,吉林省電力局成立。1979年10月,吉林省電力工業局成立。
  • 奮力開啟延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徵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紮實」,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擴大開放為突破,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根本目的,奮力開啟延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徵程。
  • 美麗中國 • 吉林篇丨守護白山松水 擘畫生態吉林
    美麗中國 • 吉林篇丨守護白山松水 擘畫生態吉林 2020-12-01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遂溪良好政治生態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遂溪持續推進火龍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記者 李嘉斌 攝)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遂溪,這座歷經滄桑的千年古城重煥生機,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經濟欣欣向榮。
  • 揭陽普寧 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即將開啟的時刻,普寧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堅持老城蝶變、新城崛起,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新城區,在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在揭陽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活力古城、濱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中,展現普寧作為、貢獻普寧力量。
  • 【白山松水追夢人】全面提升殘疾人幸福感
    白山松水追夢人 與吉林省殘疾人聯合會共同出品 白山松水追夢人 帶您一同領略殘疾人背後的動人故事 播出時間:每周六晚17:00-18:00
  • 淄博:在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中奮力奔跑 確保「十四五」發展強勢開局...
    2020年是淄博發展史上極不尋常又極不平凡的一年。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多領域已經出現趨勢性、關鍵性變化,爆發式增長的跡象開始顯現,「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為淄博重振雄風、再創輝煌奠定了殷實基礎。非凡「十三五」完美收官,壯闊「十四五」揚帆起航。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後勢。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高質量發展新徵程開啟,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 山西盂縣:滴水崖村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徵程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滴水崖村黨支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組織全村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牢記該村發展的「昨天」、把握「今天」、描繪「明天」,真正在今後各項發展工作中做到承前啟後、與時俱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抓穩定、造環境、謀發展、重民生、樹新風」,開啟新時代滴水崖振興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