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金興大廈爛尾20年!剛剛,原河津首富史氏家族1.165億摘牌

2020-12-18 世界晉商網

4月15日,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迎澤區1宗商業用地的出讓結果進行公示,山西達景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165億摘得該地塊,宗地面積8063.05平方米。

 

地塊編號為SG-2002,位於迎澤區,四至範圍為東至南宮坊街,南至迎澤南街,西至三晉國際飯店,北至迎澤大街。 地塊用途為純商業,面積8063.05平方米,容積率5.54,建築密度41.98%,綠地率19.5%,建築面積約44669.297平方米。該地塊掛牌起始價10150萬元,最終成交價11650萬元,溢價率近15%,樓面價約2608元/平方米。 地塊位於迎澤區核心城區,周邊有三晉國際大飯店、五一廣場、龍城國際飯店、太原汽車站、太原火車站、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八五醫院、山西惠民中西醫結合醫院、郵政大廈、太原交通大廈等多個地標,其他生活、教育、商業等配套也非常齊全。

世界晉商網注意到:山西達景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史曜瑜。

史曜瑜在2015年10月被選為ST生化董事長,同時接過的還有總經理和財務總監的位置。直到2018年1月17日,他才卸下重擔,只保留了董事長的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史曜瑜生於1985年8月,2009年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空軍工程大學法學專業。史家控制的振興集團當時為ST生化的最大股東。2015年,他從兄長史躍武手中接手ST生化時,剛滿30歲。史曜瑜不僅是公司董事長,還同時擔任公司總經理和財務總監。

被股民起訴接連敗訴、陷入債務糾紛公司帳號被凍結、面臨公司實控權爭奪,大權在握的史曜瑜這幾年過得並不平靜。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涉及到史曜瑜的糾紛就有33起。外部的紛爭或許牽扯了過多的精力,ST生化內部的管理也是一團亂麻。

證監會監管函顯示,ST生化未制定績效考評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會計基礎薄弱,存在報銷、審批為同一人的情況。2015年、2016年的年報中,審計機構均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2015年,ST生化甚至都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

面對如此混亂的狀況,史曜瑜接手後交出的答卷自然也不令人滿意。儘管營業收入略有增長,ST生化的淨利潤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下降超過30%。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ST生化並未在2017年三季報中對全年業績進行預測,也沒有發布專門的業績預告。不過,僅從三季報看,利潤也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13.28%。

財報頻繁出錯,高管拿獎金不記帳

ST生化在監管部門眼中實屬「劣跡斑斑」。據中新社統計,自2012年起,ST生化就已被深交所公開譴責4次、通報批評3次,出具監管函6次、關注函7次、年報/半年報問詢函5次。

證監會的最新監管函中提到,ST生化從2014年到2016年在年報中披露的員工數量及公司高管稅前薪酬不準確。2016年,公司高管稅前報酬總額沒有包含半年獎、年終獎和其他各項獎金、過節費等。

2017年11月,ST生化在發布的更正公告中,將支付給員工的金額由3607萬元調整為6186萬元,增加了超過2500萬元。

此外,對於產量銷量數據、借款擔保等重大事項,ST生化的年報中數據也多不準確,甚至未予披露。

 

金興大廈地處迎澤大街和南宮坊街交匯處,由一幢約21、22層高的主體建築和一幢三層裙樓組成,是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有限公司以資抵債轉讓給上市公司ST生化的一塊資產(資料顯示),金興大酒店總建面約4萬多㎡。

 

其對面便是太原著名的天一宮名人會館和五一廣場,可謂「豪華地段」地標性建築,但因為土地使用證未辦理下來而導致了爛尾。

 

站在五一廣場,這棟爛尾樓非常顯眼,主體已經完工,周圍還有鐵架支撐,裙樓鏽跡斑斑,有關它的資料並不多,在2002年的衛星圖中,金興大廈就已經存在。2004年,金興大酒店內外裝飾還進行過招標,最後不了了之,據網友描述,此建築爛尾至少20多年。

 

在金興大廈爛尾的背後,是*ST生化(現已改名為「雙林生物」)與大股東山西振興集團的一段資本往事。

 

金興大廈是*ST生化大股東振興集團以資抵債轉讓給上市公司*ST生化的一塊資產——金興大酒店。

 

「已經建好了,但是沒有裝修,所以一直沒有經營。」*ST生化證券部的工作人員如是表示,「金興大酒店建築面積有4萬多平方米,上市公司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裝修。」根據*ST生化公告,該酒店一直未能開業經營的重要原因是土地使用權證未拿到。

 

這得從大股東振興集團與*ST生化的債務說起。

 

由於公司曾經的關聯方逾期借款引發的訴訟都進入了執行階段,給公司造成了11050萬元的損失。公司於2011年11月向運城市中院提起訴訟,要求振興集團兌現公司承擔因擔保責任造成的損失。

 

2012年11月29日,*ST生化和振興集團籤訂《執行和解協議》,約定振興集團將金興大酒店(不含土地使用權)交付*ST生化,以抵償振興集團1.1億元借款。因在協議協定之日起六個月內,未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故用於抵債的金興大酒店按照原確認值的90%,即1.15億元(1.28億元×90%)確認為金興大酒店的交易價格。

 

截至2013年年報披露日,金興大酒店已停工10餘年仍未恢復施工。

 

十年後,「物是人非」。為何上市公司會接受大股東十年未動工且無土地使用權的酒店資產?

 

「打個比方,別人欠我們錢了,沒法還錢,我們就要了人家最值錢的東西。」*ST生化人士表示,金興大酒店已經是「大股東最值錢的資產」了,「如果有土地使用權,那就不是這個價了。」

 

深圳一位房地產資深律師表示,一般而言,沒有辦理土地使用權的資產只要有相關證件證明其資產歸屬是可以進行拍賣的,如果不走拍賣這條路,繼續持有這塊資產,那麼上市公司最終若拿到土地使用權證件,可能需要「補齊地價款項」。

 

ST生化的前身為宜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之後三九集團實現「入主」,公司名稱於2000年3月變更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但由於經營不善,公司於2007年4月便因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而在此期間山西振興集團實現「入主」。

 

山西振興集團,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晉秦黃河汾河交匯處金三角的河津市鋁工業特色園區,是以煤、電、鋁為聯產項目、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振興集團的背後,是山西河津原首富史珉志。史珉志曾持有振興集團98.66%股權。

 

史珉志出生於山西河津市,他創辦了山西振興集團,出任董事長。曾經被評為全國先進個體勞動者、全國新長徵突擊手,山西省人大代表,受到過多位國家領導人接見,因為振興集團將幹澗村打造成全國示範村,多位部長級官員親筆題字。

 

振興集團也曾是頗有名氣的地方煤電鋁企業,一度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山西省工業30強之列,2005年振興集團與三九集團籤訂協議接過了上市公司控股權,後者也自此進入「振興」時代,並開啟歷時漫長的保殼之路,期間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為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仍為*ST生化。

 

為了實現恢復上市,振興集團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耗時長達六年,直至2013年才得以「如願」再度回歸,但由於子公司對振興集團的擔保尚未解除,上市公司無法實現全部「摘帽」,證券簡稱於2014年變更為ST生化。

 

但未曾想,因資產重組而注入的山西金興大酒店和振興電業成為「燙手山芋」,上市公司也因此導致股改承諾遲遲未完成,不僅完全摘帽的想法無法實現,且因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投資者訴訟和大股東債務問題屢屢讓上市公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可謂麻煩不斷。

 

不過,更具戲劇性的是,作為原有上市公司資產的血製品子公司廣東雙林業績表現卻愈發穩健,使得「緊箍咒」下ST生化仍保持著足夠的市場吸引力,公司此前曾是A股唯一一家被公募基金舉牌的被ST上市公司。

 

而深知旗下上市公司發展潛力的山西振興集團,從2015年開始便嘗試為上市公司「摘帽」掃除障礙,並於2017年成功藉助「金主」中國信達置出振興電業和金興大酒店這兩大不良資產,藉此山西振興集團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時作出的承諾也得以完成,上市公司摘帽最大障礙如願清除,之後的事情便為市場所熟知了:

 

2017年6月,浙江知名民企「聯合體」——浙民投突然「殺出」,通過旗下浙民投天弘斥資近30億元要約收購ST生化股份,目標直至拿下上市公司控股權。雖然此後山西振興集團希冀通過「借力」中國信達和引入知名房地產商佳兆業集團進行「阻擊」浙民投入主,甚至不惜與浙民投「對簿公堂」,但「實力不俗」的浙民投還是於2017年12月如願完成了對ST生化的要約收購。

 

在此背景下,自知實力有限的振興集團選擇退出上市公司實控權之爭,不過卻「執意」將所持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給佳兆業旗下的深圳航運健康,同時將剩餘股權(轉讓給中國信達)的投票權也委託給深圳航運健康,並退出上市公司董事會。

 

2018年5月,浙民投、振興集團和佳兆業三方「握手言和」,浙民投和佳兆業提名人選如願進入公司董事會,雙方「共掌」ST生化的局面形成,山西A股最強股權攻防戰就此平穩收官。雖然之後三方再起波瀾,但隨著振興集團順利將股權分別轉讓給佳兆業和中國信達,上市公司股權和管理層之爭均漸趨平靜,振興集團得以「全身而退」。

 

2018年11月,上市公司成功「摘帽」,證券簡稱由「ST生化」變更為「振興生化」,看似只是簡單的兩個字母,公司卻為此整整等待了12年之久。

 

2019年11月19日,「振興生化」正式變更證券簡稱為「雙林生物」。對於這家公司而言,隨著新股東的入主和名稱的變化,這家一度因股權爭奪戰而備受關注的公司,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更名前,曾經的振興生化業績正在明顯轉好。2019年10月18日晚間,振興生化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在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1.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58.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48.73%。

 

至於這段往事裡的另一個主角,山西振興集團,最近幾年則已杳無音訊,消失在媒體和大眾的視野裡。

世界晉商網綜合太原規劃和 自然資源局、ai財經社等

相關焦點

  • 河津首富史氏家族「再戰」太原迎澤大街「爛尾局」
    山西資本圈注意到,這宗位於迎澤大街核心區、位置極佳的土地便為已爛尾近二十年的金興大廈(又稱金興大酒店)所處位置,而此次斥資接盤的山西達景睿房地產的大股東為史曜瑜,後者曾任A股上市公司雙林生物董事長、總經理,而其時實控人仍為史家旗下的振興集團,如今則已從A股「全身而退」。
  • 香港尖沙咀金興大廈下月以底價6.53億港元公開強拍
    原標題:香港尖沙咀金興大廈下月以底價6.53億港元公開強拍   4月15日,深圳成立投石私人智庫徐凱祥等相關人士申請強拍的尖沙咀金巴利道金興大廈,上月獲批出
  • 中環壹號、水域金岸、中環美爵酒店……太原10大爛尾樓排行揭秘
    直至今日,一過南中環橋,這棟爛尾樓仍非常顯眼。關於它的資料並不多,2010年曾經招標,2013年的衛星地圖,項目已經存在。這也意味著至今最少爛尾了6年。2014年工程爛尾。 04晉陽湖嘉園
  • 印度最「尷尬」大廈,坐落於城市中心,耗資13億卻爛尾10年
    印度最「尷尬」大廈,坐落於城市中心,耗資13.5億卻爛尾10年。對於印度的經濟建設的發展,相比於我國來說,經濟的發展極為緩慢。當地除了人口眾多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但對於資源的分配不平等的問題,富人會更富,窮人會更窮。加上各城市之間的經濟建設,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在城市的建設當中,也就有不一樣的標準。
  • 山西女首富侯麗萍香港被暗算 旗下公司今日摘牌
    由於正中藥業已暫停交易超過20個月。而且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有效的復牌建議。     因此,按聯交所規定,公司上市地位被取消。這也意味著,山西女富豪侯麗萍的香港之旅「徹底」結束!     侯麗萍何許人也?     侯麗萍,1956年生於山西古城平遙。畢業於山西中醫學校。
  • 剛剛,蒼南首富出爐!身家暴漲90億
    來源:溫州商報、財融圈 10月20日消息,《2020胡潤百富榜》公布,56歲的馬雲財富增長1250億,以4000億元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49歲的馬化騰財富增長1300億,以3900億元位列第二;66歲的鐘睒睒因旗下兩家新上市公司財富迅速增長,首次上榜便以3650億元位列第三。
  • 上海陸家嘴「爛尾樓」: 黃金置地大廈荒廢13年曾估值150億,如今70...
    上海陸家嘴「爛尾樓」: 黃金置地大廈荒廢13年曾估值150億,如今70億賣不掉 但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施工過程,以及因拖欠銀行高額貸款、拖欠工程款等風波被告上法庭,這座41層大廈也從2007年開始變成「爛尾樓」。這期間,曾傳出黃金置地大廈出售因價格問題擱淺、印尼富商故意囤地等傳言。「網上傳的所有信息都是假的,真實情況也沒人知道,除非你自己去問老闆」。記者根據工商登記的電話聯繫到黃金置地大廈,但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內部均無人知情。
  • 富過四代的華人家族:蟬聯泰國首富,旗下集團年收入4600億
    東南亞國家的華人佔少數,但華人企業卻在國家經濟中舉足輕重,很多國家的首富都被華人包攬。例如馬來西亞首富是96歲高齡的郭鶴年,有「亞洲糖王」之稱;菲律賓首富施氏家族,創始人施至成是有名的「鞋業大王」;印尼首富黃惠祥、黃惠忠兄弟,連續11年位居榜首,身家達到373億美元。
  • 許世輝家族財富值622億成食品首富 連續11年發放愛心敬老金惠及9萬...
    如今,許世輝用30年時間將達利食品締造成為最會賺錢的食品企業,許世輝個人穩坐福建首富。根據日前福布斯2019年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許世輝的財富高達622.2億元,在中國大陸富豪排行第24位,食品領域排名第一。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0.7億許世輝出生於1958年,福建泉州市惠安縣,是個敢拼敢闖、勇於拼搏的閩南人。
  • 「摘牌日曆」2020年12月太原預計48宗土地摘牌 起始總價近80億元
    樂居買房訊 據樂居統計,截止2020年11月30日,太原共48宗出讓地塊將於12月摘牌。12月將摘牌的48宗地總面積為1496929.51平方米(約合2245.39畝),起始總價達79.321億元。可以看出,臨近年底太原土地供應量大增,宗地總面積和起始總價都遠高於之前幾個月。12月太原土地摘牌日曆如下圖:12月即將摘牌地塊分別為杏花嶺區12宗、迎澤區9宗、萬柏林區8宗、尖草坪區8宗、小店區6宗、晉源區5宗。
  • 「爛尾樓」海聯大廈反哺珠光控股 咋舌的「蛇吞象」手法
    1月23日,珠光控股以20.27億出售廣州海聯大廈商業單位,看似平常的交易背後,卻是蘊涵著珠光控股多年來,從接手、輸血到盤活海聯大廈,「嘔心瀝血」最終得到回報的歷程。  資本騰挪:收購「第一爛尾樓」  據相關資料顯示,海聯大廈原是廣州市CBD核心區珠江新城中的「第一爛尾樓」,1994年廣東海聯購得該黃金地塊,後卻因金融危機以及原董事長徐某涉案被捕而爛尾。
  • 看「爛尾樓」洪屋大廈如何華麗轉身
    很多老湛江都知道,霞山區洪屋路138號即霞山天橋附近,曾有一座知名「爛尾樓」———洪屋大廈。1995年,洪屋大廈建成22層,曾是湛江市當時最高層的建築。後因一些原因而擱置,一「沉睡」就是近20年。
  • 爛尾20年 深圳著名爛尾樓東門大廈腳手架終拆除
    在深圳著名商業旺地東門,有一座爛尾多年的大樓。大樓的鋼筋腳手架鏽跡斑斑,觸目驚心。11日,羅湖區啟動腳手架拆除行動。據了解,由於體積龐大,此次拆除工作將持續一個多月。東門大廈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東門中路和深南大道交匯處。
  • 310米的太原第一高樓國海廣場爛尾,開發商帝海集團法人已被限制高...
    總部設在北京的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用於并州飯店一期改造項目,並投資開發建設定名為太原國海廣場的并州飯店二期改造項目。 據悉,太原國海大廈本來是要在2016年建成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工程一直處於延遲狀態。2019年9月26日,中建七局四公司中標太原國海廣場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合同額35億元。這標誌著項目又進入施工階段。
  • 帝海集團48億打造的新地標,太原第一高樓,一夜之間遭爛尾
    帝海集團45億打造新地標,太原第一高樓,人們翹首以盼,突然一夜之間遭爛尾。網友熱議,投資這麼多錢,真不可思議。山西省,對於大家來說最大的印象是什麼?是這裡的山山水水?民風習俗?還是這裡的特色美食?想必,每個人對於這座城都是看法不一的。
  • 大中華啟動爛尾20年地標項目,港惠三期開建,星河抄底欲建「星河...
    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大中華國際集團宣布將投資10億對爛尾了20多年的建銀大廈進行升級改造,並帶動周邊商圈活化。根據規劃,建銀大廈將打造集高端商業、五星級酒店、高端公寓於一體的金融中心。   同屬於該商圈的商業巨無霸「港惠新天地」的三期工程也宣告正式啟動。作為惠州商業最旺的兩個商場之一,港惠購物中心(港惠新天地商業部分)2019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
  • 爛尾景區和酒店的終極宿命!
    但是直到龍門陣被摘牌,除了大劇場外,其餘項目均未建成投入運營。2016年12月,龍門陣景區被摘牌,而在摘牌前,龍門陣景區已經閉園3年。在馬蜂窩的零星點評中,藏著龍門陣景區曾經擁有的高光時刻:「中國人自己的主題樂園」、中國首臺多維翻滾設備、中國首臺疊加式旋轉遊樂設備以及中國首臺爪式大擺錘。不難看出,在開園之初,龍門陣景區團隊的宏大主題樂園夢。
  • 滄口大廈爛尾27年迎新生 教育綜合體激活周邊發展
    原標題:爛尾27年,滄口大廈「開業」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署名除外)曾經一塊「疤」,長成一朵花。11月29日,青島九力國際教育綜合體開業,這意味著滄口大廈華麗轉身,在爛尾27年後終於重獲新生。記者參觀大廈內部發現,兒童遊樂場、兒童親子餐廳、MINI茂、愛閱空間、親子攝影等區域一應俱全,設置了多種豐富多彩的課程,可滿足幼兒、青少年和成人全年齡的教育。27年「死扣」終破解儘管就住在附近的永定路社區,這還是劉美香20多年來頭一次走進滄口大廈內部。
  • 商業志|21年漫長家族德比 香港首富李兆基與李嘉誠
    從1999年開始,李嘉誠都是香港富豪榜上最有錢的人,而他已經蟬聯了21年。2020年,李嘉誠身家依然高達294億美元,但比去年的317億美元縮水了23億美元;反觀李兆基,雖然去年以300億美元身家居於李嘉誠之後,但他的財富在2020年稍有增加,達到304億美元。
  • 深圳「東門大廈」為何淪為「黃金爛尾樓」
    1996年,深圳羅湖,383.95米高的地王大廈一舉成為當時亞洲第一高樓。然而,就在地王大廈附近,卻有一棟黃金爛尾樓「東門大廈」,令外界震驚。一爛20年已成為深圳十大「著名爛尾樓」之首,是什麼原因導致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演變為爛尾樓的?市場各方和業界質疑聲不斷。「黃金爛尾樓」還將爛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