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號產業」點燃城市夢想

2020-12-06 中國江蘇網

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蘇州:「一號產業」點燃城市夢想

中國江蘇網訊 4月25日,蘇州召開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全面吹響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集結號,力爭十年內集聚企業超萬家、產業規模破萬億,建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標識度、最具影響力競爭力的「中國藥谷」。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是事關城市未來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福祉的一件大事,怎麼重視都不為過。」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說,「蘇州要在踏準全球科技進步和產業格局新浪潮中,加速推動形成『說到蘇州,就是生物醫藥;說到生物醫藥,中國就看蘇州』的發展共識。」

以「一號產業」造就產業新地標

2011年落戶蘇州,不到7年就從一個不足10人的團隊,成長為在香港上市、全球規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IPO,並第一次將中國發明的原創藥賣出15億美元的國際價……信達生物在蘇州締造的發展奇蹟,成為蘇州精心布局和悉心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的最佳體現。

從把生物醫藥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推進,到構建先導產業創新集聚區,再到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蘇州深耕生物醫藥產業的足跡,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上的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

「蘇州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時間早、熱度高、扶持力度強、取得效果也好。」正如信達生物營運長周勤偉所說,目前,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已覆蓋原料、研發、製造、流通、服務等環節;集聚了56位「國家級重大人才引進工程」人才、283位姑蘇領軍人才、209位省雙創人才和近5萬名創新人才;產業規模達1728億元,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尤其是蘇州工業園區,更是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同列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第一方陣。

在生物醫藥產業上積累的雄厚資本,成為蘇州朝著更高目標發起衝擊的堅實基礎。今年初,蘇州實施開放再出發發展戰略,響亮提出「以開放促進產業轉型,提升蘇州的高端產業引領功能」。蘇州在國內率先提出對標「全球藥谷」美國波士頓,打造獨具魅力的「中國藥谷」,其具體呈現就是一個產值達萬億級的產業地標。

「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轟不出『推背感』。打造『中國藥谷』,正是為發展加速,給未來加油。」藍紹敏說,任何一座標杆城市的誕生,都離不開戰略性、引領性支柱產業拔地而起。曾經,電子信息產業支撐起蘇州30多年的發展,至今仍在釋放深度發展的紅利。現在,蘇州提出將生物醫藥作為「一號產業」來打造,就是要再造一個萬億級產業,支撐蘇州未來10年、20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可持續發展。

以「三個最」實現高原之上築高峰

打造世界級產業地標,蘇州精準定位「產業靶點」,以「最全產業鏈條」容納各類企業基石,以「最強產業集群」吸引多領域人才工匠,以「最優產業生態」匯聚強大產業氣場,在蘇州已有相當「海拔」的產業高原上,打造出極具標識度的產業高峰。

產業地標的形成,離不開地標企業的崛起。當天的大會上,蘇州發布首批生物醫藥產業潛力地標企業培育名單。「回顧企業發展歷程,從7個月完成主體廠房封頂,到11個月後拿到藥品生產許可證,無不體現出蘇州親商、重商的服務理念。」入圍首批名單的盛迪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偉認為,經過十餘年探索,蘇州擁有完善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可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蘇州將每年滾動篩選出15家左右潛力地標企業進行重點培育,並成立地標企業培育專項服務小組,為企業提供專項服務。

目前,蘇州已擁有生物醫藥產業園區15個,形成強大的集聚效應。在此基礎上,蘇州將設立總規模超200億元的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產業基金群,引金融「活水」澆灌企業成長。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同樣離不開良好的配套服務和生態體系。蘇州致力於培育賦能創新的產業生態,尤其是聚焦臨床服務能力,通過聯合全國前20的醫院和臨床專業共同開展臨床試驗,打造新藥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集聚地。

以「雙核多極」布局「中國藥谷」

到2022年,集聚生物醫藥企業4000家,產業規模突破2800億元;到2025年,集聚企業6000家,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到2030年,集聚企業超萬家,產業規模破萬億元,各項主要指標年均增幅始終保持在20%左右……隨著《全力打造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地標實施方案》正式出臺,蘇州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城市夢想」進發。

精心描繪「中國藥谷」發展藍圖,蘇州明確了「做強兩核、做大多極」的區域布局,力求舉全市之力打響生物醫藥的「蘇州品牌」。「勇攀新高峰,我們將深化生物醫藥產業制度集成創新,全力打造蘇州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核心區。」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丁立新說。

作為另一「核」,蘇州高新區則圍繞醫療器械重點領域,加快行業旗艦項目引進,繼續補鏈、強鏈、擴鏈。該區已制定實施醫療器械產業十年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並於近期啟用32萬平方米的產業載體。

吳中診斷檢測及醫藥加速基地、崑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太倉醫藥生產性服務業基地、常熟創新化藥和手術設備基地、張家港骨科材料特色基地、相城智慧醫療及治療設備基地、吳江特色藥研發基地……當下,生物醫藥產業的「動力」,正在全面融入到蘇州的發展肌理中,為這座創新名城永葆活力注入新的「基因」。

「我們將搶抓發展機遇,繼續深耕蘇州、加碼蘇州。」昭衍(蘇州)新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顧靜良介紹,企業在疫情期間參與了3個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前評價,未來將繼續潛心創新,藉助各類政策支持,發展成為服務能力領先、服務內容廣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企業。

十年耕耘,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向下深扎發達的根系,向上催生拔節的力量。有理由相信,未來十年,在蘇州這片發展的沃土上,一定能夠生長出鬱鬱蔥蔥的「產業森林」,匯聚成「生物醫藥看蘇州」的最美風景。

記者 李仲勳 孟 旭 盛 崢

相關焦點

  • 觀潮| 發力「一號」!南京蘇州上演產業「雙城記」
    就在四天前的25日,蘇州召開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在國內率先提出對標「全球藥谷」美國波士頓,力爭十年內集聚企業超萬家、產業規模破萬億,建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標識度、最具影響力競爭力的「中國藥谷」,手筆之大,令人驚嘆。  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蘇州開的可不是一般性的產業發展大會。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次城市夢想的誓師大會。
  • 蘇州恆泰:城市功能優化 為城市搭建夢想
    01多元化業務 輕重資產共謀發展蘇州恆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市場化大型國企集團主要涵蓋商業地產、產業地產、租賃住宅、商業管理、工程代建、地下空間開發等多種業務板塊擁有蘇州中心、星海生活廣場、公租房、大型基礎設施、各類工業廠房及產業園等標誌性項目業績和開發運營經驗。
  • 蘇州勇攀「一號產業」創新高峰 全力構建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
    這裡是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一的蘇州工業園區。——這組數字代表什麼?代表著過去十幾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加速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標杆的驕人成績。當前,蘇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號產業」,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轉型創新的主戰場,更是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的核心區。
  • 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緊跟蘇州「一號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力推進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在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醫療器械研究院、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國仟創新醫療科技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引領下,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正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 創城點燃城市夢想!第二屆瀋陽城市定向賽9月20日「雲上」開賽!
    賽場遍布大瀋陽,從奉天工廠到鐵錨文創園、從八卦廣場到瀋陽市安全文化教育體驗基地⋯⋯一天之內穿越瀋陽厚重的歷史,感受瀋陽的時尚、活力,為創城點燃城市夢想
  • 傾力打造「一號產業」 攜手做強生物醫藥地標
    許昆林會見醫療健康領域企業家一行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了中歐校友醫療健康產業協會醫藥專委會會長、上藥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忠等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家一行。在會見中,許昆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企業家的到來表示歡迎。
  • 「美好生活遊輪」全球首「航」 點燃40億人城市生活夢想
    未來,綜合性、多元化的科技文化中心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新趨勢。亞里斯多德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 ,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全球城市化,這是一場嚴峻危機抑或人類未來之光?全球40億人的城市生活夢想究竟如何圓夢?
  • 「十年磨一劍」,蘇州成功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地標
    【製藥網 行業動態】 「一種新藥從剛開始發現先導化合物到上市,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業內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先導產業,是朝陽產業,更是一項「磨人」的產業以及長周期產業。那麼面對這樣一項既是朝陽產業又是「磨人」的生物醫藥產業,蘇州是如何發展的?   據了解,生物醫藥是蘇州傾力打造的「一號產業」。
  • 臺灣自由行,桃園,一起去搭乘,載著夢想的桃機一號!
    導語:臺灣自由行,桃園,一起去搭乘,載著夢想的桃機一號!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這架桃機一號是由鋼鐵、鋁材、木柴交織搭建而成,用鋼骨建構成飛機的模樣,乘載著旅人足跡的旅行箱,也是桃機一號主體裡的一部分,每個旅程或許都是一段旅人的夢想,旅行箱與夢想交織的飛機,停在青塘園的草皮上,也象徵著桃園機場為進出世界的首要據點,千萬的故事起落,將所有旅人的心情點滴與各國視野全納入桃機一號裡,這臺桃機一號裡有著千萬人的故事,走進機艙內,又是另外的風景。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說,園區在硬體建設上遵循「生物醫藥產業前期主要依靠人才、資本投入」的規律,傾力打造公共實驗室等服務平臺,減少企業前期投入;又持續推出人才、金融等政策組合拳,全面營造科創「軟環境」。
  • 蘇州園區文旅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
    近日,「雙12蘇州購物節」在蘇州中心火爆啟動。其中,園區人的購物節——「潮購園區」將貫穿「雙12」、冬至、元旦、春節、元宵節等主要節假日,策劃實施bilibili「嗶」遊之地——蘇州中心站、世紀好貨節、「冬至十二味」廚藝擂臺&暖冬市集、潮街歡購啟動儀式暨蘇州新品潮品首發首秀、潮貨新春慶牛年、潮牛燈會鬧元宵等六大主題活動;30多家大型商業載體「抱團」發力,推出數百項線上線下結合的城市消費事件,持續挖掘園區消費市場的巨大潛能。
  • 杭州和蘇州,誰是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城市,明顯還是杭州更勝一籌
    杭州和蘇州,哪個城市的產業科技含量更高? 這是常識性的問題, 杭州肯定更貴, 蘇州包括整個蘇南地區(蘇錫常)都堅持傳統製造業,包括汽車、鋼鐵、化學工業、金屬製造等產業, 蘇州也在轉型為新經濟,但力量不如杭州大,效果也不如杭州明顯。
  • 聚焦數字產業、智慧生態,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蘇州召開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騰訊蘇州合作再升級,長三角首個騰訊數字產業基地落地蘇州蘇州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2020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報告》指出,過去一年,蘇州位列長三角地區產業數位化轉型水平第一名。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蘇州市與騰訊在峰會現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包括數字產業孵化中心、數字城市科創中心、人工智慧產業應用中心、新文旅產業發展中心,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也正式在蘇州高新區揭牌。
  • 環球融創未來城籤約綿實中學,教育入駐加速兌現城市夢想
    這就是環球融創的速度,短短一個月時間,數次點燃整座城市的熱情。事實上,驚喜遠不止於此。早在去年9月,國內第一座籤約的樂高樂園宣告落戶天府新區眉山片區,今年6月已經正式動工、萬丈高樓破土新生,並預計在2023年正式開業,其主導者同樣是環球融創。由環球融創投資打造的四川樂高樂園度假區與環球融創未來城,在地理位置上互為隔壁鄰居,但又絕非地產界常見的產業聯動。
  • 蘇州推進「十四五」規劃編制,將全力打造這「八個城市」!
    活動上,政協委員開門見山,圍繞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民生實事等提出意見建議。生物醫藥被列為蘇州的「一號產業」,產業優勢明顯,不過還有一些制約瓶頸亟待突破。市政協委員玄振玉提出,要加強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同時爭取在蘇州設立國家或省藥檢院的分院,緩解新藥研發檢測長時間的排隊等待。
  • 蘇州新地陽光百貨、永旺美思佰樂一號店將開業
    近日,蘇州城西兩個大型商貿百貨——新地陽光百貨與永旺美思佰樂一號店又將開門迎客。  獅山路商貿區與蘇州古城區一河之隔,是高新區開發較早的中心城區,是新一輪蘇州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主城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新區全力打造七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重要一區。獅山板塊將主要為城西及全市居民提供大型商務金融、商業零售、文化娛樂、高端住宅等綜合服務功能。
  • 自駕夢想中的加州一號公路!
    加州一號公路又被稱為太平洋海岸公路,但它並非佔據了加州全部海岸線,它北起舊金山紅樹林國家森林公園南段的萊格特,南至南至洛杉磯的達納岬。國家地理雜誌稱它為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它是世界上陸地和海洋接觸最美麗的覽勝角度。小時候很迷希區柯克的懸疑影片,更為影片中在充滿神秘色彩渲染下出現的一號公路海景而傾倒。
  • 探訪《八佰》實景拍攝基地看蘇州文旅產業發展
    歷時1年半,這座佔地 200 畝、擁有 68 棟建築並深挖 200 米長蘇州河,1:1真實還原四行倉庫和蘇州河北岸的實景拍攝基地搭建完成,成為電影拍攝的駐地。蘇州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姚文蕾日前,蘇州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姚文蕾講述了拍攝基地搭建背後的故事,解讀度假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規劃。
  • 產業互聯 價值共生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
    :本次活動主題為「生物醫藥產業人才鏈構建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劉廣立、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小慶、科教創新區管委會科技創新局局長滕文東以及蘇州市工信局、蘇州工業園區經發委相關代表、科銳國際營運長王震、副總裁段立新以及60餘家蘇州生物醫藥領域相關企業代表出席,共話後疫情時代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的創新發展方向。
  • 攜手車市共起風雲 一號車市登陸武漢
    作為武漢汽車流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次發布會上,武漢一號車市被湖北省汽車流通協會授予「副會長單位」。一號車市將始終堅持「讓誠信創造價值」的理念,瞄準中國一流汽車綜合服務運營商的定位,推進武漢汽車綜合服務整體市場和整個汽車綜合服務產業的集約化、智能化和標準化,不斷突破創新,建立華中地區汽車消費者、車商和合作夥伴三方共贏的最大汽車生態圈,實現多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