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村的曉書館 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2020-12-16 彭保紅

在杭州的良渚,不僅有良渚博物院,還有一個良渚文化村,文化村,那就要有代表文化的元素,在這裡建造一個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這個建築是由日本「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設計,當代簡約主義,更是把空間轉換,一步一景發揮到極致。

建築是由不同的幾何塊組成,從這個方向看,屋頂的三角形如飛鳥展翅,也如戰鬥機將要飛翔藍天。

再移步,綠地,水面後的巨大玻璃牆。

建築物模糊內與外,抬眼:近處的水,遠處的綠地和櫻花還有水中的倒影。想想春天到時,櫻花開放的盛景。這些櫻花全部是安藤忠雄捐獻並從日本運過來的。

建築旁的水,草,樹,從這裡又闖入眼帘。其實,在這裡,環境也是建築的一部分,時不時地闖入人們的眼中。

移步向上,兩邊的牆、屋頂和臺階,把人的目光引向那神秘的原點。屋頂開的三角形,即是採光的需要,也引領人的目光——向前看,再向前看。

這個中心最有名氣的當屬曉書館。這裡的圖書全部是高曉松精心挑選,高曉松的粉絲們常常跋山涉水來到這裡,其實,也看不了幾本書,就是想在這裡看書,讀書是需要氛圍的,這是我一年內第二次來到這裡。

這裡的書架頂天立地,排山倒海,來到這裡,才知道自己讀書少。

書館的空間很大,書是這裡的主角,人到這裡渺小了,除了偶爾傳來孩子的吵鬧聲,幾乎所有人都收起自己的氣息,把自己隱到書本裡。

巨大的落地玻璃窗,讓人雖然在室內,卻仿佛置身於自然之中,11月底了,窗外的杭州,還是綠意盎然。在這美景中,隨手翻起一本書,或看書,或發呆,都是享受。

我忽然意識到建築是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的,不能想像如果坐在這裡抬眼看到一棟如山一樣的高樓,我們還會覺得在這裡看書是享受嗎?

熱門書就這麼隨意放在桌子上,高曉松選書,還是很獨到並有國際視野。

世界知名畫家庫貝爾和維米爾的書和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穿牆透壁》,還有沈從文的書就這麼和諧共處。

二樓,兩排書架,或高或低,書架旁或擺放座椅或乾脆置放軟墊。人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地坐下來看。

陽光灑在讀書人身上。讀書,是要有儀式感動,來到這裡,就想選一本喜歡的書細細地讀,捨不得離開。

羨慕人間天堂的杭州,居然有這麼有味道的圖書館,讓人來了就不想走。

相關焦點

  • 杭州小而美的基督教堂,就在良渚文化村,步行可達曉書館、博物館
    撰文/攝影:桃狸IRIS基督教的禮拜堂,就跟佛教的廟宇一樣,都是用來寄託信仰的地方。按理說,應該是一個充滿了神秘感的地方,就像三天竺、靈隱寺。也不知道怎地,杭州的傳統景點一個一個都被挖掘,變成了網紅景點。
  • 杭州良渚文化村有個大屋頂,名人設計,高曉松第一個曉書館開在這
    高曉松是知名的文化人,他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據說,在他將自已的第一個曉書館開到杭州良渚後,有眾多城市邀請他去開第二家,但他表示曉書館只會開六家。現在第二家也開館了,就是在南京秦淮河畔,這個「菜傭酒保都有六朝煙水氣」的地方,高曉松說他需要南京,他一定要在文人多的地方開館。
  • 杭州周末好去處,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我去過幾次杭州,西湖是必去旅遊的地方,西湖龍井,西湖醋魚,還有各種杭州特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早就聽說良渚文化。周末的時間先去了良渚博物院參觀,良渚文化確實令世人矚目,體會到了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淵源,實感震驚。去良渚旅遊,人們還會去良渚文化村,大屋頂就是網紅打卡必去的地方。
  • 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2月21日消息 在杭州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它有廣袤的自然山水景觀,它的建築與地脈融合為一,它的定居者和諧共處,它喚醒了很多人的田園生活記憶,它圓了所有人內心深處渴望已久的一個居住夢想。這就是良渚文化村。
  • 曉書館、曉島三部曲,現象級高曉松系列圖書館大盤點
    「以詩書相親,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在傳統書店式微的年代會重新發生在怎樣的神奇地方?是怎樣神奇的地方不僅成為讀者心靈的後花園,更把圖書館變成現代人爭相追捧的時尚?「從雜書舘到曉書館到最新開業的曉島,知行攝旅行帶您走進現象級的網紅圖書館,一探究竟!
  • 萬科·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豐盛的姿態,滲入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這個小鎮幾乎每周都在發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從而把萬科·良渚文化村帶入了價值快速成長期。【良渚文化村配套實景圖】  2011年,萬科·良渚文化村日益完美的小鎮生活配套體系,仍將不斷揭開值得期待的面紗。毗鄰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的親子農莊,總佔地約30畝,將於今年4月開放。
  • 杭州必去的建築景點:安藤忠雄傑作—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櫻花開了
    杭州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景點,而他的創作者也不簡單。安藤忠雄先生可以說是現代最活躍也最具有影響力的一位世界建築大師。這位大師的作品有很多,比如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
  • 西部第一座曉書館:落戶西安,四萬冊的書海
    我希望來曉書館的人,能在這裡找到內心的種子,長出心靈的詩和遠方」。就像他的金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於是,高曉松的公益圖書館品牌——曉書館應運而生。身肩音樂人、導演、作家多重頭銜的高曉松,又多了一重身份——曉書館館長。
  • 曉書館 大世界
    原標題:曉書館 大世界 這是繼杭州曉書館、南京曉書館後,全國第三座曉書館。館內約4萬冊的文、史、哲、藝術等類圖書向社會免費開放閱讀。 西安曉書館的空間靈感源於大自然,高聳的書架、鏡面反射的奇幻設計、如飛瀑般的燈光,讀者置身其中,宛如走進浩瀚星空。 為保證讀者在館內的閱讀體驗,西安曉書館採用預約入館制度。讀者可通過官方網站、曉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入館閱讀。
  • 它是最低調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僅不用門票,江浙滬暑期周末好地方
    還沒有出去浪過的你,是不是想找個好地方放鬆幾天?今天紫漫給大家推薦一個人少小眾又能學到知識的地方,適合自駕遊、周末遊、親子遊,趁著八月的最後半個月,趕緊抓住暑假的尾巴,好好來放鬆一下吧!良渚博物院」-「美麗洲公園」-「美麗洲教堂」第一天:從各個地方自駕到良渚,找一個良渚周邊的民宿,住一晚。
  • 走近「清水混凝土建築」的傑出代表,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整個建築充滿了一種簡潔有力的幾何圖形美,這就是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這就是日本著名「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說過的話,「我在萬科·良渚文化村設計的這個文化藝術中心,將超越我以往的所有作品,而且不會輸給這裡的任何建築。」
  • 童年記憶新華書店來咯!杭州良渚文化村,帶你探尋蟲洞迷宮!
    今天要帶大家一起來看的書店位於杭州市良渚文化區,這裡有著非常優美的環境和豐富的文化產業,高曉松的慈善圖書館——曉書館也建於此。本項目受中國著名書店品牌新華書店的委託,希望在杭州的良渚設計的一個手作及書店的集合空間。
  • 萬科·良渚文化村生活配套體系又要升級了
    而萬科·良渚文化村所實踐的是「先有雞,後有蛋」的原則,這裡的「雞」指的是小區的商業配套,「蛋」則是小區入住的人氣。【良渚文化村配套實景圖】  2009年,萬科·良渚文化村新增了哪些生活配套?,「知味停車、聞香下馬」的百年老店「知味觀」良渚店正式籤約,由知味觀總部直接管理;  12月份,與浙醫一院合作建立的「全國首個數位化健康服務示範社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良渚門診部」正式開張;  再加上良渚博物院和良渚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良渚文化村的大配套骨架已經初步建立。
  • 西部地區第一座曉書館落戶西安,館長高曉松親臨現場
    曉書館館長高曉松,著名作家馬伯庸、著名作家弋舟,共建方西安萬科執行總經理梁勇先生等各界嘉賓一同為西安曉書館啟幕。西安曉書館建築設計師藤本壯介因海外疫情關係不能親臨現場,在日本發來VCR祝賀西安曉書館開館。   西安曉書館是高曉鬆開的第三座公益圖書館,更是落址於西部地區的第一家曉書館。一直以來,曉書館的選址都頗為講究,第一座開在杭州良渚,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地。
  • 五一小眾的文化路線——杭州良渚,內附攻略、行程、景點推薦
    如果你們像我一樣不喜歡人擠人,那不妨看看我推薦的小眾文化線路線路,杭州良渚。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 萬科·良渚文化村美麗洲教堂落成
    良渚文化村美麗洲教堂 這是萬科·良渚文化村的又一道風景線,同時也是繼良渚博物院、大雄寺之後的又一座精神地標。  與此同時,古墩路通車直達,村民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開學,知味觀·味軒與良渚食街的營業,菜場的主體工程結頂,國際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開始主持設計文化藝術中心……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大手筆的配套工程,使萬科·良渚文化村在經過十年的開發歷程之後,終於迎來了根本性的躍升。
  • 全國首個社區專業塑膠跑道 現身良渚文化村
    作為夢想生活的領地,良渚文化村集萃十年配套大成,更深知運動對於夢想生活的意義,精心打造遊山步道、遊泳池、慢跑道、網球場和籃球場等眾多運動配套設施,形成龐大和系統性的運動休閒配套體系,為夢想生活添加無限動力。2013年11月,良渚文化村首獻全國首個社區專業塑膠跑道,成為村民運動健身的又一絕好去處,盡享活力人生。
  • 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造訪良渚文化村·杭州日報
    記者 劉德科    日前,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造訪萬科·良渚文化村。他的好朋友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在良渚文化村設計了一座文化藝術中心,因此他專程前往參觀。日前,他趁上課的間隙,專程造訪萬科·良渚文化村,參觀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作品的工地與英國建築師戴衛·齊普菲爾德設計的良渚博物院,並在良渚食街品嘗了由燒餅、油條和豆漿組合的午餐。  2010年10月,安藤忠雄曾在萬科·良渚文化村勘踏現場時參觀了另一位世界建築大師戴衛·齊普菲爾德的良渚博物院,並且評價說該建築太過於硬朗了,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有些扎眼。
  • 良渚文化村二十年:循大道 探未來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時光匆匆,轉眼間,良渚文化村就要迎來20歲的生日。各組團總體規劃與設計導則 萬科供圖良渚文化村佔地達一萬畝,規劃人口3-5萬。規劃之初是這樣定位的:「良渚文化村擁有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是一個生活舒適,居遊相融,既傳承歷史文脈、又可持續發展的複合小鎮。」
  • 良渚文化村讓土地告訴我們怎麼開發
    小鎮的生活之所以比大城市更富有趣味,是因為自然形成的背後有十分人性的本質,良渚文化村位於良渚組團的中心部位,規劃以良渚文化為特徵,集旅遊、居住、生產多功能融合的特色休閒旅遊城鎮。良渚文化村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旅遊項目和杭州市旅遊西進的重點項目。從這個角度上講,良渚文化村是大杭州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全新的城鎮建設的探索和「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