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村讓土地告訴我們怎麼開發

2020-12-16 LAC景觀網

良渚文化村讓土地告訴我們怎麼開發

admin 2004-09-29 來源:景觀中國網

  序   你能設想,在我們先人生生不息地居住、繁衍並誕生了史前文明的良渚,依山而築、臨水而居,將是我們未來理想的居住狀態嗎?穿越時空隧道,在我們先人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

  序   你能設想,在我們先人生生不息地居住、繁衍並誕生了史前文明的良渚,依山而築、臨水而居,將是我們未來理想的居住狀態嗎?穿越時空隧道,在我們先人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地方,將誕生一個山水和田園中的城市村落。  良渚、西湖是杭州的兩張名片,良渚更是華夏文明的原點,杭州因良渚遺址獲得地域歷史文化的統領地位,發揮文明朝聖和人文旅遊的潛在價值。依據《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杭州城市總體布局為一主三副、六大組團。良渚是北面的三大組團之一、北秀的重點體現區域,城市西北部以良渚遺址保護為重點,以良渚文化休閒旅遊為特色的綜合性城市組團。  小鎮的生活之所以比大城市更富有趣味,是因為自然形成的背後有十分人性的本質,良渚文化村位於良渚組團的中心部位,規劃以良渚文化為特徵,集旅遊、居住、生產多功能融合的特色休閒旅遊城鎮。良渚文化村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旅遊項目和杭州市旅遊西進的重點項目。從這個角度上講,良渚文化村是大杭州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全新的城鎮建設的探索和「試點」。  距杭州市中心、西湖17公裡左右,處於杭州市的主入口杭寧、滬杭高速出入口附近,被視為「城鎮復興樣板」的良渚文化村由南都房產開發,國際上享有盛譽的CIVITAS城市規劃設計事務所規劃。  作為國際新社區規劃領域的先鋒,CIVITAS在這裡規劃了一個由旅遊核心區塊和7個主題村落珠鏈般串聯而成的文化村落體系。各個村落均建立在5分鐘步行範圍的尺度上。村落間預留開放空間,像綠色手指一樣,作為由山林到河濱的綠化連接,從而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CIVITAS在城市設計指導原則策劃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對項目進行綜合考慮時,注重城市背景、社會人文、空間構成與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平衡,以保證項目健康、成功、可持續的發展。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CIVITAS資深城市設計師達斯考夫斯基。  問:規劃一個城鎮和規劃一個項目有何區別?如何概括良渚文化村的規劃特點?  答:開發小的項目和建設一個城鎮應該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像良渚文化村這樣的規模,必須要從做規劃開始的,它首先要解決「結構」的問題,比如交通組織、能源供應、城市配套設施、環境保護、經濟發展、文物保護等。國內有些相似規模的樓盤之所以沒有操作成功,關鍵在於他們還是用小項目的思路思考城鎮尺度的問題。  在做良渚文化村時,我們考察過很多典型的中國城鎮,不是那些越來越變得像紐約一樣的城市(city),而是那些仍然有著宜人尺度的小城鎮(town)。其實在中國和在歐洲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小鎮,比如中國的麗江、比如美國的那帕谷,一條動態的小路串聯起整個城鎮,人們的生活圍繞著道路展開。道路並不是一眼望到底的大道,而是根據地形和建築有一些變化,但它構成了串聯整個城鎮的交通和心理的聯繫。這種處理手法一度被遺忘,但是在良渚文化村我們恢復了這種手法,而且將這種手法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我們從一開始就考慮村落之間的關聯,八個不同的村落用果園林陰道串聯起來,村落就像珍珠,而這條變化多姿的道路就像珠鏈一樣將村落群和商業區、旅遊區串聯成為一體。  問:良渚文化村從一開始就避免規劃成一個單純的住宅區,而是綜合考慮了人們在居住、運動、休閒、購物、工作的需要,那麼你們如何在規劃中解決人口和自然之間的矛盾?   答:確實,我們需要土地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土地是最重要的一個元素。但是區別在於,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是「告訴」土地要怎麼開發,而是讓土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開發。這不是出於感性,恰恰相反,這是出於理性的需要,我們用最嚴謹的態度去「傾聽」土地的「說法」。我們會在現場進行勘測,根據地形、環境、視野、建築容積率等因素做出一層層的電子地圖,疊加複合起來就可以立體直觀地展現哪些地方適合開發什麼樣的建築、如何布局最合適等等。  中國畫講究「留白」,規劃也是如此,把所有土地填滿並不是明智的做法,我們在編制良渚文化村的規劃時不僅考慮了整個城鎮內部的相互關聯,而且把整個規劃以人(而非汽車)作為尺度展開,真正把自然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村落間預留開放空間,像綠色手指一樣,作為由山林到河濱的綠化連接,從而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問:能夠用一句話概括良渚文化村的規劃特點嗎?  答:如果允許用相對抽象的詞語概括,我們在良渚文化村追求的特點是「讓人們在有人性化與多元豐富的互動中體驗」。  人性化是很多城鎮發展過程中所被失去和遺忘的。僅僅就交通的人性化而言,在很多發展了的城鎮中,點和點之間以汽車作為丈量,道路寬度以汽車為尺度展開,甚至是公園和綠地,也不適合人們放鬆和體驗。而在良渚文化村中,我們所規劃的則不一樣:圍繞村落中心,在五分鐘步行距離內展開,以兩分鐘步行距離至鄰裡中心劃定每個居住組團;有兩個主軸將整個城鎮串聯起來,一個實線軸是我們所設計的景觀道路,是為交通而設,而另一個虛線軸則是變化多姿的山脊線,是為視線而設的;但即便是景觀道路我們也不輕易放過,我們分別為汽車、自行車和人行設計了三條景觀道路,這三條景觀道路有平行、有分離,不僅可以充分保證其交通安全,還豐富了交通過程中的體驗,「在路上」不僅是個從一點到另一點所必須經過的過程,也是一種豐富體驗的結果。  多元豐富的互動體驗是我們所強調的另外一面。我們希望在良渚文化村中,有合適的公共空間讓人們能夠和自己的鄰居開展交往,有足夠豐富的建築類型和建築形態豐富人們的視聽感受,人們可以在家裡感受到溫馨、在玉鳥流蘇感受到激情、在博物館感受到歷史,在山地感受自然。在良渚文化村,人和建築、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都是一種互動的多元的體驗。  問:大多數我們所熟悉的城鎮都需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自然形成,CIVITAS如何用八到十年的時間來建設一個城鎮,顯然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追求?  答:歷史上的大多數城鎮是經過時間的積澱自然形成的,在細部上確實也存在著千變萬化的差別,但是一個城鎮所需要提供給居住者的功能和內容是有著一定規律的,達到一定數量級的人群對於交通、居住、工作、城市配套的要求是可以預測的,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把握的。因此,建設一個新的城鎮並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城鎮是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的,這種個性既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和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和發展有關,也和建築特色和空間布局有關,所以我們才強調要「傾聽」土地的「說法」,要在尊重地塊原有自然、人文特點的情況下,通過公共空間的營造、建築尺度的把握、自然與建築的協調、物業類型的豐富來營造一種獨一無二的生活體驗,從而促成一個獨一無二城鎮的形成。在這方面,我們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良渚文化村本身不是一個沒有任何居住基礎的城鎮,相反,它作為人類定居點的時間可能比中國大多數城市還要長。我們在編制良渚文化村某些部分的規劃布局時就參考了原先的村落格局,我們發現,千百年歷史積澱出的布局和尺度確實有它卓越可借鑑之處。因此,也可以說,我們的規劃也是在充分尊重歷史的情況下編制的,良渚文化村是個有歷史依據的現代科學規劃產物。  問:我注意到CIVITAS尤其擅長對於一個舊城區的全新規劃,但是區別在於: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面臨的是城市的空心化問題,因此規劃的挑戰在於如何復興舊城,重新把人們吸引到市區來;而中國則不同,在中國的規劃,或者具體說良渚文化村的規劃所面臨的是如何重新建構大城市周邊的郊區城鎮的吸引力,在城市化過程中,它們事實上不斷面臨著人力資本和貨幣資本的流失,你們如何面對這種差異?  答:確實,中國的挑戰和其他國家的挑戰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我們看來,不管是舊城的改造,還是郊區城鎮的復興,都要首先要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吸引人們前往?  我們的解題風格是現代的不是復古的,因此,雖然我們提到了麗江、提到了那帕谷,但是我們在處理良渚文化村的規劃時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它們,時代和環境都已經不一樣了,模仿不能應對我們面臨的挑戰,我們的思考方式是儘量追求「得其意而忘其形」。正如你所說的,良渚文化村並不是一個舊城改造(當然從歷史上來說,它是個「舊城」,它是最早的「杭州城」),它所面臨的是城鎮的復興問題,那麼我們就必須同時思考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城鎮會失去對於人和資本的吸引力?是不是因為它變得越來越像大城市而不像它自己?這正是中國城鎮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在美國、在歐洲,人們會離開大城市搬到郊區去住?是不是因為大城市失去了一些東西而恰恰是郊區的城鎮所擁有的?這正是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我們正站在一個時間長廊的兩邊,這端是歐美的經驗和教訓,那邊是中國的問題和需要,開發商向我們提出的問題是———十年後的理想居住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希望良渚文化村的建成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 給Ta打個賞

相關訪談

相關焦點

  • 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這是很多開發商都會遇到的一個無解難題,開發和保護更多的時候是硬幣的兩面。不過良渚文化村卻很好地破解了這一課題,這裡的樓盤全都是低密度多層建築,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形,與山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可以說,良渚文化村的建築非但沒有破壞當地的自然景觀,反而讓自然之美得到了自由伸展。
  • 良渚文化村二十年:循大道 探未來
    在良渚文化村前期調研與定位階段,出於對土地的敬畏和「謀定而後動」的規律認知,整個工作團隊確定了如下工作路徑:從總體規劃開始,依次完成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城市設計、典型組團的規劃設計和景觀設計,同時啟動良渚願景研討,明確了八大主題村落的概念,最終確定遵循「田園城市」的理念完成總體開發導則。
  • 良渚文化村 | 城市裡的詩意生活
    前瞻性的規劃設計和充滿田園情懷的開發理念,使得這裡就像一個世外桃源。文化村的業主往往以良渚文化村為豪,這是孕育《村民公約》的土壤。 經過十幾年深耕,我們提供了高品質的物質環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也充分展現了企業理念——把我們的價值觀融入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服務中。
  • "未來社區"試驗: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探索實踐
    世界良渚,風華正茂。2000年10月27日,在杭州第一屆「西博會」上,良渚文化村項目籤約,開啟了一場長達20年的「未來社區」試驗。這個大型複合社區,從杭州西北角的城郊萌芽,經開發者、居住者以理想主義、人本精神持續澆灌,終於在良渚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開花結果,成為中國城市人居建設的一個傳奇。
  • 為什麼萬科只有良渚文化村和「其他樓盤」?
    這個七年前由浙江南都房產開發並推出首個組團,現在已經成為杭州旅遊休閒和度假居住新名片新地標的良渚文化村,南接主城,東接塘栖,西南接餘杭,西北接徑山風景區。總佔地12000畝,其中山地5200多畝,旅遊用地1200多畝,公建用地680畝,房產用地3400多畝,規劃人口3萬左右。
  • 良渚文化村新價值中心盛啟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9月14日消息 如今的良渚文化村已經聞名全國,十多年前歸置為「夢想小鎮」的理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的存在,在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沃土上構築現代的人文桃花源,良渚文化村在完成了中國城鎮化詩意表達後,向「未來」開啟新的設想,站在世界的高度打造地標級生活界面。
  • 在良渚文化村瞎逛時,我想到的一直是雁鳴湖!
    但是就這3400畝土地,至今也已經開發了18年。這告訴我們的真理是,只知道賣房子,卻不做生活配套的遠郊小鎮,都是騙子!但其實,不得不承認,前期的南都也是有苦衷的。由於這是個遠郊大盤,在開發之初基礎配套只能依靠遠郊的政府行政職能。
  • 「三好四有社區」良渚文化村的「雙料」冠軍如何煉成?
    今年以來,萬科良渚文化村從「三好」升級成了「四有」,在2014年的末尾,我們清楚地看到,萬科良渚文化村榮登餘杭區銷售套數、金額榜首。  2014年,萬科在文化村做了些什麼?吸引著購房者前來入住的文化村還有哪些魅力?明年,這個「小鎮」又將有哪些驚喜?
  • 王石高度讚揚良渚文化村 稱其是「萬科一個代表未來的設計」
    他在演講中高度評價了萬科良渚文化村,認為良渚文化村充分展現了萬科的企業理念,是萬科的標杆項目,也是一個代表未來設計的作品。十年深耕,還在繼續前進的良渚文化村,萬科以它堅持著的健康豐盛人生價值觀,讓這片8平方公裡的土地最大化地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態環境,在世人面前展示著這裡的五千年歷史足跡。更難能可貴的是,可以讓這裡可納1.5萬戶家庭的人們,得到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作為萬科在全國範圍內的獨特項目,良渚文化村從一開始的迷茫,漸漸找到自己的方向,生產出一些自己特有的標籤。
  • 萬科·良渚文化村美麗洲教堂落成
    良渚文化村美麗洲教堂 這是萬科·良渚文化村的又一道風景線,同時也是繼良渚博物院、大雄寺之後的又一座精神地標。  與此同時,古墩路通車直達,村民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開學,知味觀·味軒與良渚食街的營業,菜場的主體工程結頂,國際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開始主持設計文化藝術中心……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大手筆的配套工程,使萬科·良渚文化村在經過十年的開發歷程之後,終於迎來了根本性的躍升。
  • 萬科良渚文化村美麗洲堂的前世今生之人文篇
    前言:在玉鳥流蘇建設一座教堂,應該選擇怎樣的建築形式才能匹配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呢?從教堂項目創意之初,設計師和決策者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萬科良渚文化村美麗洲堂的前世今生之人文篇(資料圖片)三六五地產家居網 杭州訊 萬科良渚文化村位於杭州
  • 萬科·良渚文化村精工別墅首發作品
    位處良渚文化村這片優沃的土地之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近5000畝自然山水、大良渚6大成熟都市配套、私家雙會所匯聚一堂,成為杭州稀缺的城市宜居別墅。  堂前所處的良渚文化村,教育、醫療、商業、文化、休閒、交通六大配套體系已經全面落成,各種配套資源已經相當完善。居住在堂前,良渚博物院、美麗洲堂、春漫裡商業中心、良渚君瀾度假酒店、良渚食街等優質資源配套,以及公望會陽光會所私屬雙會所服務,幾乎可以滿足生活的一切需求。同時從堂前出發,經古墩路只需半個小時就能到達主城區,地鐵二號線的規劃建設,更是增強了它與主城區的無縫連接。
  • 城市與未來 | 田子超:良渚文化村20年隨想——時光將會銘記
    萬科良渚文化村,無論是對於中國房地產,還是社區建設、物業服務而言,都是一個值得研究分析的獨特場域。20年前,小鎮因人而生;20年後,人因小鎮而榮。良渚文化村如同一座城市開發博物館,鐫刻下中國房地產創新實踐的腳步——幾乎每個地產人都會來此打卡參觀的教科書式大盤。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一個觀察中國改革開放後社區由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的生動樣本。當其《村民公約》提出以來,富有共建共創共享的理念就昭示著這裡與眾不同的人文精神內核,並決定了往後不斷延續的社區文化和獨特氣質。 是什麼讓良渚文化村能夠歷經20年,依然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 杭州「萬科·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開建
    建築對話自然藝術傳衍文明   萬科·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典禮盛大舉行 來自杭州市餘杭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姝女士,良渚街道黨工委書記黃德威先生,杭州萬科資深副總經理、良渚文化村董事長陳軍先生,杭州萬科副總經理吳蓓雯女士,共同見證文化藝術中心的開工典禮。  在本次開工典禮上,杭州萬科資深副總經理陳軍先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文化藝術中心誕生的背景、意義和未來的功能進行了深刻講解。
  • 此心安處是吾家:來自杭州良渚文化村的「鄰裡實驗」
    擁有17個小區的良渚文化村,是餘杭區良渚街道的一個大型社區。近日,良渚文化村社區第四屆「村民日」如約而至,這是社區居民自己的節日,為的是紀念《村民公約》實施七周年。花車巡演、藝術表演、櫻花市集……一萬餘畝的古老土地上演了一場鄰裡狂歡。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建設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 萬科·良渚文化村,一個夢想居住的地方
    豐盛的姿態,滲入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這個小鎮幾乎每周都在發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從而把萬科·良渚文化村帶入了價值快速成長期。【良渚文化村配套實景圖】  2011年,萬科·良渚文化村日益完美的小鎮生活配套體系,仍將不斷揭開值得期待的面紗。毗鄰安吉路良渚實驗學校的親子農莊,總佔地約30畝,將於今年4月開放。
  • 萬科:迪士尼首入杭州社區,米奇米妮驚喜現身良渚文化村
    伴隨著奇趣的巡遊隊列,在孩子們歡快的拍手與笑鬧聲、迪士尼朋友們帶來的「迪士尼狂歡」、以及一系列充滿互動的趣味遊戲與體驗中,一場有米奇米妮加入的奇妙家年華,在良渚文化村拉開了良渚20周年文化周狂歡序幕。
  • 杭州良渚文化村在不斷成長中迎來了弱冠之年
    10月24日至27日,為期4天的良渚文化村20周年文化周系列活動在杭州舉辦。萬科杭州公司在慶祝良渚文化村開發20周年的同時,還通過舉辦未來城市發展論壇等方式探討未來城市建設之道,分享未來社區治理的「萬科智慧」。
  • 安藤忠雄杭州探寶 將為良渚文化村設計文化藝術中心
    安藤忠雄 屠春 攝   浙江在線10月12日訊清矍的身形,隨意的西裝,花白的頭髮,一個綠色的單肩包,當享譽世界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來到杭州萬科良渚文化村時,看起來平常得不過是一個文化村村民。  第一次來杭州的安藤忠雄計劃在良渚文化村做一個文化藝術中心。「我去過北京和上海,不過還是杭州的環境最好!」安藤忠雄給出了由衷的讚美。  杭州這麼好的人居環境  日本也少見  在建築界,安藤忠雄的名字如雷貫耳。
  • 餘杭良渚文化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今年,是餘杭良渚文化村開發的第20年,10月24日-27日,良渚文化村舉辦二十周年「文化周」,從未來城市發展論壇到20周年村史展,從「奇妙家年華」到「有愛社區」系列活動,良渚文化村與面向未來生長的杭州一起,重構美好生活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