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四號,第一百天。昨夜下了一夜雨。山裡下雨容易發生泥石流,我騎得很小心,大家放心,保佑明天天氣晴朗,能夠順利翻過白馬雪山。」——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郵政局。按照之前的約定,株麟大爺定期通過微信向身在天津的騎友們報平安。
「麟爺就將進入雲南地界了,順利穿越新藏線後,我們所有人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大家最擔心的就是600公裡的無人區那一段,真擔心他抗不下來....」北辰騎行協會會長康宏指著手機屏幕對小編說。「因為要過高原地帶,四五千米高的山有幾十座,每座山從山腳到山頂就要經歷『四季的氣溫』,所以這次騎行,騎友們幫助他準備了四季衣服和帳篷,加上補胎用的工具,總體負重應該有35公斤左右,對於一名精壯小夥都是不小挑戰。」
52歲的株麟是北辰騎行協會的一名「騎士」,患強直性脊柱炎40年了,這種世界罕見的疑難重症「壓彎」了他的脊柱,卻沒有壓倒他的精神。2014年成功挑戰天津到尼泊爾全程6000公裡騎行後,「麟爺」成為天津騎行圈裡的名人,成為不少騎友心目中的英雄。如今,孤身挑戰15000公裡環中國騎行已行程過半,接下來,株麟將通過318國道線騎行至上海,然後一路北上回到此次騎行的出發站——天津市北辰郊野公園。
株麟12歲那年患上強直性脊柱炎,一度兩年下不了床。外出散步都成了奢望。病魔不斷侵蝕著他的身體,脊柱彎曲變形,疼痛如影隨形。為了不給人添更多麻煩,他一直通過積極鍛鍊改善身體,四年前,他在一名騎友的幫助和鼓勵下,他嘗試了「騎行」這項運動。
騎行之初,他天天低燒,疼痛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依然堅持著。除了騎行,他還會跑步和器械鍛鍊,隨著身體的好轉,他的運動量不斷增加。據了解,為了此次自我挑戰,株麟此前一直在進行高強度訓練,每天騎行150公裡,風雨無阻。協會組織的每一次騎友騎行,他都不會落下。
「常年騎行的人都知道,隊裡兩個位置最辛苦,一個是領隊,負責為全隊『劈風』。另一個就是收隊,負責幫助落下的騎友順利歸隊。每次騎行麟爺都主動擔任收隊職責,用他的細心和耐心默默幫助大家。」一名騎友阿郎對小編說;「每次看到麟爺到達終點,我們就知道大家都到齊了,沒有人擔心還有誰落在路上。」
「為什麼選擇騎行這項運動?」小編問到。
「由於這個疾病,我的脊柱始終是彎曲的。但是,騎上自行車,所有的人都得彎著腰,我就和大家一樣了。每當騎上單車,我就忘記了自己的病痛,重新找回了自信。」株麟這樣對小編說。「這幾年,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性格也日漸開朗起來,可以說騎行改變了我。」
在株麟傳來的照片裡,插在車尾的兩面小旗格外顯眼,一面是天津全運會吉祥物「津娃」,另一面寫著「助力2017天津全運會」。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主辦權花落天津,這也是天津首次舉辦全運會。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全國人民展示天津人民喜迎全運會的喜悅心情,同時宣傳天津人民堅韌不拔的體育精神。」